《萬物簡史》:一本看完後心無恐懼的書

2021-03-02 呂不同

多年前——打下這三個字就覺得文字格外生猛,你一秒一秒度過的歲月,一步一步走過的人生,一旦用文字概括,便僅剩三個微不足道的黑色字符——初入社會時,我在一家皮具廠裡打工,每天的工作是坐在一張長臺邊,給一塊又一塊需要折邊的皮刷膠水。

時至今日,我已經忘了當時刷一塊皮是多少錢,只記得那膠水又臭又粘,用刷子攪一坨起來,像一團餿了的雲。

那時我住的宿舍在工廠食堂旁邊,蒼蠅沒日沒夜往屋裡鑽,每個百無聊賴的休息日,我都會從廠裡拿幾塊廢棄皮料,塗上膠水鋪在宿舍裡,看蒼蠅一隻只落在上面。那些蒼蠅很有趣,剛落上去時會拼命掙扎,嗡嗡直叫。過了一會就不叫了,只不停地掙扎。後來發現掙扎無用,它們就不再動彈,沉默死去。

那時我還很年輕,自以為了解很多事並熟知人性,我深信自己乃天選之才,必有一日能站在一個巨高巨大的舞臺上,愛我恨我的人都能看到我,但其實我什麼都不知道。我知道膠水能黏住蒼蠅,但我不知道為什麼蒼蠅要傻乎乎飛到膠水上。我知道蒼蠅一被黏住,就會掙扎,然後死去,但我不知道求生意志是什麼,不知道死亡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至於人應該怎樣度過一生,人一生的本質是什麼,我更一無所知。

我在地攤上買了很多本成功學和郭敬明全集後才看到了這本書,當時一看書名我就被震得氣血翻騰,差點失禁。我不知道多厲害的人才敢為萬物寫史,畢竟那是萬物,包含了男人和女人,郭敬明與狗,包含了自宇宙誕生以來的所有事物。我很好奇這人將如何鬼扯,就用五塊錢買了一本。

回到宿舍翻開第一頁,作者就拍了所有讀者的馬屁,並令人格外舒服。

歡迎,歡迎。恭喜,恭喜。我很高興,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事實上,我認為比你知道的還要難一些。

首先,你現在來到這個世界,幾萬億個游離的原子不得不以某種方式聚集在一起,以複雜而又奇特的方式創造了你。這種安排非常專門,非常特別,過去從未有過,存在僅此一回。


———比爾·布萊森

從小到大,我聽過很多次歡迎和恭喜。比如走進一家飯店,服務員會說歡迎光臨。比如考試得第一名,老師會說恭喜。但從來沒人恭喜我來到這個世界,並致以熱烈的歡迎。不僅沒有,事實上,我來這個世界的頭一天,這個世界迎接我的方式是安排一個老太婆在我屁股上拍了三掌。聲音很像掌聲,但痛楚卻像我不小心走錯房間然後被房主暴打。

我一直以為奇蹟和榮耀是人活著之後的事,沒想到突然有個人跳出來告訴我,活著本身,就是奇蹟和榮耀,因為作者說,一個生命要來到這個世界近乎是一個不可能事件:


從"細胞質的原始原子顆粒"(用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的話來說),到有知覺、能直立的現代人,要求你在特別長的時間裡,以特別精確的方式,不斷產生新的特點。


因此,在過去38億年的不同時期裡,你先是討厭氧氣,後又酷愛氧氣,長過鰭、肢和漂亮的翅膀,生過蛋,用叉子般的舌頭舔過空氣,曾經長得油光光、毛茸茸,住過地下,住過樹上,曾經大得像麋鹿,小得像老鼠,以及超過100萬種別的東西。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演變步驟,只要發生哪怕最細微的一點偏差,你現在也許就會在舔食長在洞壁上的藻類,或者像海象那樣懶洋洋地躺在哪個卵石海灘上,或者用你頭頂的鼻孔吐出空氣,然後鑽到18米的深處去吃一口美味的蚯蚓。


你不光自古以來一直非常走運,屬於一個受到優待的進化過程,而且在自己的祖宗方面,你還極其——可以說是奇蹟般地——好運氣。


想一想啊,在38億年的時間裡,在這段比地球上的山脈、河流和海洋還要久遠的時間裡,你父母雙方的哪個祖先都很有魅力,都能找到配偶,都健康得能生兒育女,都運氣好得能活到生兒育女的年齡。


這些跟你有關的祖先,一個都沒有被壓死,被吃掉,被淹死,被餓死,被卡住,早年就受了傷,或者無法在其生命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刻把一小泡遺傳物質釋放給恰當的伴侶,以使這惟一可能的遺傳組合過程持續下去,最終在極其短暫的時間裡令人吃驚地——產生了你。


———比爾·布萊森

當我還在因自己的多年生命被文字輕鬆概括而覺得悲哀時,作者的時間尺度已經直奔38億年。我無法向你解釋38億年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因為這個時間尺度已經超出了每個人能想像的極限。但這還不夠,作者要寫的不僅僅是地球擁有生命的歷史,還要從最微小的原子寫到最大的星系,從137億年前那個奇點爆發的時刻寫到宇宙的未來。

按理說,一本這樣薄的書無法承擔如此艱巨的使命,但妙就妙在,當你看完全書後,你真的會產生一種作者在為萬物寫史的錯覺。這本書出版並暢銷後,作者收到了一位讀者寫來的一封信,信中那位讀者說看完這本書後,他不再懼怕死亡。作者覺得這是一本書能獲得的最大的褒獎。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位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能獲得不再懼怕死亡的力量,但當時我僅僅看完前三章,就莫名其妙將塗滿膠水的廢棄皮料丟進了垃圾桶。再看向那些沒頭沒腦的蒼蠅時,我突然心生歡喜,想這些米粒大小的東西,原來本質上跟我一樣,也是由原子構成,也是個巨大的奇蹟,它們出現這一回,也萬分不容易。

像文章開篇的引言一樣,無論是事實或是真相,一早就存在於宇宙中,科學家所做的就是發現它們,描繪它們。《萬物簡史》所做的就是用一種更有趣更具人性的方式記錄這個描繪的過程。

書的內容包含了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電磁學、化學、古生物學以及一些科學家的生活八卦,甚至還專門用一章來寫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美國黃石公園——電影《2012》裡那座爆發的火山就是黃石公園。現實中,那座火山如果真的爆發,也確實會造成全球性災難。

但縱使涉獵如此之廣,在閱讀《萬物簡史》時,也不要求你有多好的科學素養和多深的知識儲備,它算是一本入門級的科普書,入門的意思就是只要你願意,抬腳就能進。

在科普之外,真正打動人的是作者講的那些真理和事實,歸根結底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用來證明人這種生物對於宇宙萬物來說,是一種多麼脆弱卻又偉大的存在。。

在這本書裡,你能看到有人花一輩子去尋找天上還未被人命名的行星,也能看到有人用幾十年時間去捕捉超新星爆炸瞬間的微弱閃光。你能看到有科學家為了消除數據偏差,拿著掃帚爬到鍋狀天線裡去掃鳥糞,也能看到兩群古生物學家為了一種古生物的名字爭吵半個世紀,並且一提就動感情。

看書過程中,我經常被作者並不高明的幽默逗笑,但由於書中記錄的那些事物太迷人,願意將了解那些事物作為自己畢生使命的人又太過光輝,所以在微笑收斂後,我常會覺得自己在虛度時日。

在科普層面,這本書並沒有將我的知識邊界擴寬多少,但字裡行間,它卻在不斷地提醒我,我活在這個星球上,活在宇宙間,不管了解多少,都只能算是一無所知,可生命的光輝就在於,一旦出現,那便要賦予這個出現以價值和意義,而不在賦予多少。

就像書的末尾,作者引用威爾遜的話說,一個星球,一場實驗。如果稍作改寫,便是一次生命,一場實驗。無論這場實驗的結果如何,所有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而唯一能保證這場實驗結果符合我們想像的主宰者,就是我們自身。

很多人常引用一句話:活著便已竭盡全力。但你知道我怎麼看嗎?我覺得這才是生命該有的樣子,因為我們的運氣,在我們出現的瞬間便已用光,接下來,除了竭盡全力,什麼都幫不了我們。

看完這書之後的兩年,我對死亡也沒了恐懼。因為作者用毋庸置疑的證據和語氣證明了人不過是一堆原子,來自萬物,也終將回歸萬物。此刻構成你的原子,可能曾是恆星的核心,也可能是一條霸王龍大便裡的一部分,可能是孔子的屌毛,也可能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如果他們都已分解成了原子的話。

過去我常會把這本書推薦給一些陷入某種困境而非苦難中的男生看,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從根上開闊他們的眼界和心胸,並使他們對於身邊出現的每一樣事物都顯示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我還常常會用一句話回擊那些自以為了解很多的人,我會在他們裝逼過度時讓他們扭頭看看身周,讓他們仔細看看那些牆和燈泡,看看椅子和桌子,看看鏡子裡自己的臉。

我知道他們知道它們的名字,但他們卻不一定知道它們是怎樣形成的。當然,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我知道自己不知道,並打算一有空就去搞明白。

很久以前,有個男生問我如何做一個有趣的人,如何才能被姑娘喜歡。我告訴他,幫姑娘扭瓶蓋每個男人都行,但如果你知道瓶蓋內的螺紋是如何產生力的,你就可以將自己和別的男人區分開來。你甚至不用告訴姑娘你知道這件事,只要你自己知道,那你便會在面對一個瓶蓋時,流露出與眾不同的自信和氣場。

我知道這世上的姑娘喜歡的哥們千差萬別,她們可能喜歡帥的,喜歡有錢的,喜歡身材健美的,喜歡器大活好的,但無論她們喜歡什麼,我始終認為,無論她們受過怎樣的教育,來自怎樣的環境,她們真正喜歡的是驕傲的人,是那種下顎一揚起就他媽很驕傲的哥們。

要變成她們喜歡的具體樣子很難,但在這世間找出一樣東西裝進心裡,讓自己有本錢驕傲卻再容易不過。如果你沒錢沒臉也沒一個好爹,卻很想變得驕傲,那請立刻從《萬物簡史》看起。

另外,根據後臺數據,目前本公眾號的關注者女性居多,原因我心知肚明,因為我長得英俊。讓一位女性去看這本書有點困難,畢竟女性天生對迷信比對科學感興趣,天生對抽象比對具體的感知力強,但我還是建議各位仙女買一本《萬物簡史》。不為別的,就為這本書開啟了我被你們看見的那扇門。



題圖授權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萬物簡史》作者推出新作《人體簡史》
    世界科普名家17年磨一劍從「萬物大宇宙」回歸「人體小宇宙」近期,一本關於人體知識的科普書正風靡歐美各國,那就是享譽全世界的非虛構作家比爾·布萊森的新書——《人體簡史》。這本書是英國科普作家比爾·布萊森在其經典暢銷代表作《萬物簡史》出版17年後,首度推出的科普巨著,可謂「十七年磨一劍」。《人體簡史》出爐半年就已經被翻譯成10餘種語言,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中文版獨家授權經過了激烈的競爭,最終花落讀客文化,將於7月11日在國內出版面市。
  • 《節日之書》:一本中國人的生活簡史
    今天推薦餘世存的《節日之書》,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讀本。 《節日之書》對15個節令依次講述,從春節、元宵,到春分、社日、寒食,再到清明、端午,慢慢就到夏至、七夕,當中元節與中秋兩個關鍵節日一過完,重陽、臘八應節而至,最後年關、過年。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很多看書的人也是抱著強烈的功利心,看那些適用於職場類型的書。然而,真正有內涵有價值的書,看的人是越來越少。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閒著沒事,正好今天又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看看書,嘗試著淨化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靈魂。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
  • 讀書交流會 | 本期閱讀《人類簡史》
    在《人類簡史》裡有提到:「這種想大口吃下高熱量食物的直覺本能深植在我們的基因裡。就算我們今天可能住在高樓大廈,家家戶戶的冰箱早就塞滿食物,我們的DNA還記得那些在草原上的日子。」這是為什麼呢?快來和四季郵局一起花十天閱讀這一本《人類簡史》找到大口吃肉,拒絕減肥的理論依據吧!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
  • 13本簡史,讀懂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
    從山川草木到人文造物從文化思想到社會生活萬物都有自我的歷史閱讀簡史是了解一個對象的極佳途徑,分享13本簡史好書,了解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1.《地圖簡史》徐永清 著「2019年度中國好書」著名地圖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作序推薦一本書說透地圖的歷史,通過地圖史了解人類探索與發現的科學精神地圖是國際公認的三大通用語言之一(其他兩種是音樂和繪畫)。讀懂地圖,如同多掌握了一門語言,多了一種改變世界的工具。
  • 推薦書單第48本——中國哲學簡史
    也許出行本身的意義在於經歷,所以我也很少拍照片,更多的還是用眼睛。所以除了懶,不更新還有一方面原因確實是醞釀不出來那種情緒,我寫公眾平臺非常隨性,一般都是在千言萬語呼之欲出的時候開始寫,寫的過程酣暢淋漓,更新完就發,很少斟酌,所以頻率不會很高。因為一旦一個樂趣變成了任務,我想過程總是不太令人愉悅的。遊蕩的過程一直在讀書,一直在。
  • 瑪麗·艾倫·馬克:萬物之書
    瑪麗·艾倫·馬克:萬物之書 2020-11-27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最近很多人讓我推薦5本最喜歡的書
    朋友讓我推薦5本自己最喜歡的書給他,想了想還是下面5本書合適。1、《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它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個人也很喜歡。
  • 科學簡史:科學史概論
    科學史,是人類認識世間萬物的歷史。從一開始人類並不是用「科學地方法」來認識世界,那個時候雖然有認識,但是沒有科學,也沒有科學史。當「科學」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之後,人們開始追溯「科學認識」的起源,一般認為起源於古希臘對自然萬物的思考。
  • 這位13歲初中生利用碎片時間,2020年讀了63部原版書
    美國作家 Bill Bryson 的 10 本書Bill Bryson 的書是女兒今年摯愛系列之一,只看介紹就迷上了,看完第一本歐洲遊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我發現一本買一本,已經買了十幾本了,今年她看完了正好十本。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兩套書都繪有上百條時間線,跟隨不同時期的時間線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時間段的歷史事件。《地圖上的全景世界簡史》時間線還特別增加「世界和中國」兩條時間線對比,同步了中國與世界的發展軌跡。
  • 「周易解萬物,內經看人性」,《黃帝內經》3大天規,古人的忠告
    「久病成醫」,做人久了就會明白「周易解萬物,內經看人性」的道理。我國的上古有三大奇書,你知道是什麼嗎?這三本奇書,一本讓世界驚嘆,兩本世界上沒有一人能夠參透。我當時讀完《易經》,又接著讀《黃帝內經》,發現二者是相通的。孫思邈說: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的確如此。
  • |《人類簡史》作者新書
    尼安德特人這些問題最終指向《人類簡史》的主題:智人因想像而不同。金錢本沒有意義,是人類的想像讓它成為交換貨物的中介物;宗教、政府、權力也沒有實體,只存在於人類的概念中。可以說,正是這種以歷史視角看未來的寫法使這本書與市面上的其他書籍區分開來。它沒有陷入當下「未來書籍」裡那種狂熱的激進主義之中,而是跳出時代之外,站在歷史轍印的邊上,以一種謹慎的批判精神去審視未來,力圖去講述一個關於人類種群的好故事。雖然,等你看完下面的介紹,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有點似曾相識。
  • 要不要放下那本你不甚理解的書 --《圍城》
    要不要放下那本你不甚理解的書《圍城》文/YAYA圖/網絡編輯/微醺調調按理說要公平詳盡地讀一本書是需要結合作者寫作背景,聯繫時代因素,明確書中各種象徵意義,才算是讀懂,才算是觸摸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核邊緣。但如果真這麼讀書,我定不能看下去的,太累了。如果讀懂是看書的門檻,那世上大部分人是夠不上讀《時間簡史》的。我初中時的某個室友抱著《時間簡史》每天晚上讀幾頁,當時欽佩極了,也問過好看懂嗎。
  • 2020年,我都看了哪些書?
    藝術類 《Claude Monet Nymphéas en anglais》  [法]Pierre Georgel☆☆ 之前在橘園美術館買的書,然而寫莫奈睡蓮的書太多了,這一本真沒什麼特別,而且圖片質量也都差的可憐。
  • 《無字書》:一本長出來的無字書,孩子卻能讀懂它承載的萬物故事
    原本以為《無字書》是一本沒有字的書,沒想到內容很多,但卻不知為何叫《無字書》,這勾起了我想去翻閱的興趣,而在無字書的背後卻是另一個人的離去,看似只是一本書實則意義很大。它是訴說天地萬物隱秘的美,這樣的副標題讓我們不禁想去感受世間萬物,看似是一個大的故事,可裡面卻略寫了幾個小故事,能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萬物之間每一物就是一個故事,只是我們看不到也沒有親身經歷罷了。
  • 討厭的書籍腰封極簡史
    史殼郎:只是看大家怎麼恨而已。況且,醜的腰封我也都丟掉了。史小姐:= =b今天我們來聊聊書籍腰封的極簡史其實腰封本來並不討厭辣麼它的墮落史是怎樣的呢? 1.書籍護封而日本的腰封取代了護封的宣傳、廣告功能它不僅被用在精裝書的硬殼盒子或護封外面而且漸漸被用於平裝書1957年在日本出版的《危険な毒花》一書
  • 贈書與推薦|《猶太人三千年簡史》
    終於,我們等來了這本暢銷海外20多年的"小書"《猶太人三千年簡史》中文版看過的人都說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了解猶太人歷史的入門讀物他將猶太史長劇的每一幕,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猶太人的發展歷程,在這本不到300頁的小書裡,進行了脈絡清晰的全景呈現。猶太人從何處來?他們為什麼要離開故土?他們往何處去?他們如何在幾個世紀的顛沛流離中維繫強烈的社群意識?
  • 【蟲書推介】中國蜂虻科志
    蜂虻的成蟲具有訪花習性,為有益的傳粉昆蟲;幼蟲為寄生性,為農林害蟲的天敵,對害蟲起著一定的控制作用,特別是有些種類在防控蝗蟲上有利用前景,為有益的天敵昆蟲資源。  《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叢書:中國蜂虻科志》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總論部分包括研究簡史、形態特徵、生物學及經濟意義、系統發育、地理分布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