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2021-01-10 情感心靈港灣

輕煙嫋嫋,茶湯氤氳,一人一茶,滿屋清香。隔窗,聽微風輕唱,蕭蕭竹響。萬籟有聲,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天空純淨如水,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就這樣,守著靜謐的日子,守著一個人的一世清歡,守著本真,守著初衷,守著一顆不染浮塵的心,在歲月中踽踽獨行。

獨處,是一個的的清歡。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一書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我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獨處時,最輕鬆,不用刻意迎合,不用強顏歡笑,不用違心而為。可以天馬行空,喝茶看書,聽曲靜坐。做自己喜歡的事,既輕鬆又愉快!

一個人時,偶爾也會孤單寂寞,但大多數時候,是很愜意的。只有守著寂寞,強大內心,才是一個人的增值期。

作家羅俊,遠離喧囂,隱匿山林,獨自一個人生活兩年,才會才思泉湧,創作了一部偉大的作品《瓦爾登湖》。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有些人離開了別人什麼都不是,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孤獨是勇敢者的專利,太多的人在迎合別人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而你卻能在孤獨中找到內心的平和。"

獨處,是鍛鍊一個人的靜氣和定力的。

靜和定是一個人特別重要的素質,當一個人靜不下來的時候,無論他做什麼事,都是浮著的,只能做一些浮皮潦草的事。自然不會有什麼作為,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當一個人有了定力,就不會為表面浮誇的東西迷失自我,就不會找不到方向。有定力的人,有明確的目標,為了完成目標,堅持做一件事,久而久之,不成功都難。

靜下來,才能收穫豐富的人生。只有安靜,才是一種無聲而強大的力量。

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靜,但是安靜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收穫人生的豐富。」

獨處,修心,怡情。獨處時才能守住自己的心,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且行且珍惜。

人生在世,如履薄冰,如身在荊棘之中,只要心不妄動,就不會受傷。

正如餘秋雨所言:「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事無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安靜,是一個人在塵世中最優雅迷人的姿態,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修養。

靜到深處,才能冷靜旁觀,方能俯瞰煙火人間,也能領悟獨處的樂趣與價值。

當我們能將這種獨處視作人生的常態,常常獨處,常思己過,不驕不躁,才能從容地看待得與失。

獨處讓人醒悟,讓人思考,讓人悟到自身在這宇宙間的渺小,讓人看清生命的真相,從而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百年孤獨》裡有這樣一段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最終都要用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過後便是成長。"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願你我遠離嘈雜,遠離浮躁,安靜下來,把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獨處,做自己喜歡的事,愉快的學習,不斷的成長。

如此,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俯瞰風景的人。

相關焦點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寫走心樸實的文字,讀清淡平常的故事,和我一起捕捉收集浮世裡的寥寥清歡。遇見你們是故事的開始,也是人間一場歡喜。喜歡我,就點右上方的關注,期待以後精彩。可我不得不承認,我更喜歡獨處,在獨處時我最輕鬆。我只需迎合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就好,獨處的時候就是和自己相處。最了解我的人當然是我自己了,閒時我可以與自己對話,自言自語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仿佛是我身體裡面的另一個人格在與我交談。
  • 獨處,是安靜,是清歡,更是自由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我深以為然。今年的我多了許多獨處的時間,每天把孩子送去學校後,我就自然開啟了我的獨處時間。在我看來,這種安靜,這種豐富,只有獨處時才能擁有。經常聽到有人說,喜歡獨處的人兒是孤單的,是寂寞的,甚至是空虛的。而我卻想說,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低質量的社交遠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獨處不是孤單,不是寂寞,更不是空虛。
  • 當一個人開始喜歡獨處
    在很多眼中,一個人還是合群為好,做什麼都能找到可以商量的人,可以助力的人。如果常常獨來獨往,要麼被認為是人緣差,要麼被當作是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可憐蟲。但實際上,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早已經學會與世界和解,學會了享受一個人的清歡。在獨處中聆聽內心的呼喚,找到前進的方向,從而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
  • 獨處,是一種境界(經典!)
    一個人的清歡,勝過無數喧囂的無聊,遠離了熱鬧,才看得見自己的詩和遠方。 獨處,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萬水千山都能坦蕩而過,世事繁華都能放下從容。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靜謐的美更顯得青山空靈,悠閒自在,美妙怡人。
  • 劉若英,一個人的獨處,是無法選擇的生存狀態
    劉若英在自序中說,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並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我想,每個人渴望有獨處的時光,哪怕只是片刻地停留,都會在這其中享受獨處時與自己相處的或美好或寂寞的心流體驗。
  • 一個人獨處文案
    一個人獨處の文案交際是一種能力 獨處更是一種能力我再也找不到比獨處更舒服的狀態了只有在獨處的時候 我才能自己擁有一整顆月亮我處理情緒的方法 安靜的獨處和反覆斟酌的想我需要獨處來消化每天社交帶來的恐懼感我獨處時最輕鬆 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 即使乏味 也自己承受 不累及他人 無需感到不安有時候覺得自己這樣慢慢前進也很好
  •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人生至高境界,原是內心那份淡然從容
    人生的至高境界,莫過於走過千山萬水,閱盡世間繁華,仍能靜心感受生命中那份平淡的美好,於「大道至簡」處,領略人間最真最美的味道,原是「清歡」。清歡,是一個人獨處時的怡然自得人活在世,我們總難免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為了能夠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不得不穿梭於各個不同的群體。
  • 獨處,是一個人的精彩
    有些人卻喜歡安靜,他們鍾情於獨處,獨處的靜謐會讓他們尋找到自己,不再迷失,不再混亂,獨自傾聽內心的聲音。很多人都覺得獨處過於寂寞,但是獨處是精彩的,完全屬於一個人的精彩,解讀自己的歷程才是最為精彩的生活。沉迷於熱鬧繁華的人,雖然過得繽紛多彩,卻難以感受到真實的自我。
  • 平和,安寧,一個人的清歡
    >關注平和,安寧,一個人的清歡世界上有很多事,適合靜靜地聆聽,聽雨,無疑是一個人的清歡,浮生若夢,雨水潤澤,涓涓而流,漱漱而下,縱剩下剎那芳華,也足以令人欣喜若狂。
  • 「不合群」不是孤僻,年歲越大,女人會越來越喜歡獨處
    那時候,只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女人在塵世間的歲月裡,經過了年輪的打磨,經歷了風霜的洗滌,活得越來越喜歡獨處。是因為她明白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獨處,是女人最好的奢侈品,是一份獨屬的清歡,更是一種睿智的生活方式。
  • 一個人獨處的文案,安靜獨處默默強大!
    二,安靜獨處默默強大。Quiet, alone, silent and powerful三,希望一個人打傘的日子裡都能夠順順利利。十,我現在終於知道我為什麼喜歡獨處了,是因為我智商足夠高。Now I finally know why I like to be alone, because my IQ is high enough.十一,有時喜歡獨處,有時喜歡熱鬧。
  • 真正讓你「發光」的,是那些獨處的時光
    享受獨處的人,可以把枯燥的日子過得頗有詩意,讓煩亂的內心回到最初平靜,坦然面對世事,成為更優秀的自己。1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哲學家梭羅,28歲時為了尋找人世間最本質的情感。曾遠離喧囂繁華,孤身一人來到瓦爾登湖。
  • 獨處是自我認知的最好方式
    獨處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成長,自我認知的最好方式。 塵世太喧囂,每個人需要一個獨處的時光,享受一個人的靜謐,只有獨處,人才能夠靜靜地反思過去,清醒地認識自己,從而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
  • 大學:獨處—一個人成長的開始
    大學:獨處—一個人成長的開始。「合群走得遠,獨處飛得高。」中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曾這樣說過。其實,在筆者看來,「合群」未必走得遠,但是「獨處」,卻一定會使人飛得越來越高。大學時,我的一個同學就是一個非常」合群「的人。
  • 一個人喜歡獨處,到底好不好?
    以前讀書時,我是不喜歡獨處的。在我眼中,自己一個人去逛街,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一個人去自習室學習,一個人獨來獨往,那就說明這個人脾氣怪癖,人緣差,沒有朋友。但是步入社會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了,越來越不喜歡團體活動。
  • 獨處,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其實獨處,才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我喜歡獨處,自在,不用強顏歡笑,不用討好他人,可以面無表情,可以隨意舒坦,看書,聽音樂,逗貓,啥都可以。我可以一個人待很久,不是因為我有社交恐懼症,而是在獨處時總可以清楚地聽到自己。
  • 獨處,是一個人最高貴的自由
    一個人能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處;喜歡熱鬧的人,未必能接受自己一個人時的孤獨。真正自由的人,都喜歡獨處。01好朋友傑哥,24、5歲的小姑娘,畢業參加工作之後就一直是獨居。但是時間久了,發現她是活的很通透的一個人。她喜歡一個人完成生活中所有的事。自己逛街、做飯、外出玩耍,偶爾和興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做這些事。如果被問到:自己做這些事不覺得孤單嗎?她總是很興奮地回答:不會呀,自己隨心隨遇的生活多自由。
  •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也就是說一個人獨來獨往,其實並不是說明一個人不會社交,不合群,而是說明一個人未來很貴重。也就是很厲害,是強者的意思。04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其實,我們要明白獨處,其實是最好的增值期。也就是我們在一個人的時候做什麼,未來就會變成什麼樣。
  • 人到成熟,要回歸生命的樸實無華,要學會自己與自己獨處中去對話
    當我靜靜一個人摘下面具的時候,已經因為表情扭曲看不清自己原來的樣子,也已經忘記了怎樣表達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獨處,是在喧囂中的沉思與自省在遠離塵囂和世俗的寧靜中打開一盞燈,獨自一人對著蒼茫暮色中的月光與自己對話,傾訴留白:你因為長途跋涉,行色匆匆,有多久沒有像現在這樣靜下心來,獨自一個人思考一下自己走過的路和未來行走的方向?
  • 獨處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麼樣?
    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樣?我認為長期獨處,對人的性格影響不大。性格,一旦形成很難改變,是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如果一個人,原本就是無法「獨處」的性格,他很難做到「長期獨處」。被動獨處,是現實情況的改變,導致一個人,不得不獨處。比如:一個人突然失業了,切斷了他的工作社交;繼而分手或離婚了,又阻隔了親密關係的交往;然後,朋友們也越來越少了,於是他很少與人交流。長期獨處。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獨處就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