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煙嫋嫋,茶湯氤氳,一人一茶,滿屋清香。隔窗,聽微風輕唱,蕭蕭竹響。萬籟有聲,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天空純淨如水,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就這樣,守著靜謐的日子,守著一個人的一世清歡,守著本真,守著初衷,守著一顆不染浮塵的心,在歲月中踽踽獨行。
獨處,是一個的的清歡。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一書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我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獨處時,最輕鬆,不用刻意迎合,不用強顏歡笑,不用違心而為。可以天馬行空,喝茶看書,聽曲靜坐。做自己喜歡的事,既輕鬆又愉快!
一個人時,偶爾也會孤單寂寞,但大多數時候,是很愜意的。只有守著寂寞,強大內心,才是一個人的增值期。
作家羅俊,遠離喧囂,隱匿山林,獨自一個人生活兩年,才會才思泉湧,創作了一部偉大的作品《瓦爾登湖》。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有些人離開了別人什麼都不是,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孤獨是勇敢者的專利,太多的人在迎合別人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而你卻能在孤獨中找到內心的平和。"
獨處,是鍛鍊一個人的靜氣和定力的。
靜和定是一個人特別重要的素質,當一個人靜不下來的時候,無論他做什麼事,都是浮著的,只能做一些浮皮潦草的事。自然不會有什麼作為,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當一個人有了定力,就不會為表面浮誇的東西迷失自我,就不會找不到方向。有定力的人,有明確的目標,為了完成目標,堅持做一件事,久而久之,不成功都難。
靜下來,才能收穫豐富的人生。只有安靜,才是一種無聲而強大的力量。
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靜,但是安靜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收穫人生的豐富。」
獨處,修心,怡情。獨處時才能守住自己的心,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且行且珍惜。
人生在世,如履薄冰,如身在荊棘之中,只要心不妄動,就不會受傷。
正如餘秋雨所言:「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事無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安靜,是一個人在塵世中最優雅迷人的姿態,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修養。
靜到深處,才能冷靜旁觀,方能俯瞰煙火人間,也能領悟獨處的樂趣與價值。
當我們能將這種獨處視作人生的常態,常常獨處,常思己過,不驕不躁,才能從容地看待得與失。
獨處讓人醒悟,讓人思考,讓人悟到自身在這宇宙間的渺小,讓人看清生命的真相,從而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百年孤獨》裡有這樣一段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最終都要用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過後便是成長。"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願你我遠離嘈雜,遠離浮躁,安靜下來,把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獨處,做自己喜歡的事,愉快的學習,不斷的成長。
如此,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俯瞰風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