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人生至高境界,原是內心那份淡然從容

2020-12-17 國風講壇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似乎在向剛放晴後的沙灘獻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

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的野菜,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宋代大文豪蘇軾於斜風細雨中感受煙籠疏柳、清洛流遠的靜默安然,在清茶野菜中品味那份淡中有味的意趣,才明了,原來內心深處的那份淡然從容才是生活當中最美的本色。人生的至高境界,莫過於走過千山萬水,閱盡世間繁華,仍能靜心感受生命中那份平淡的美好,於「大道至簡」處,領略人間最真最美的味道,原是「清歡」。

清歡,是一個人獨處時的怡然自得

人活在世,我們總難免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為了能夠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不得不穿梭於各個不同的群體。人從一生下來就會有親人群體,讀書了就會有同學群,工作之後就會有同事群,似乎這些群體總是伴隨著我們,讓我們無法脫離,否則就會讓我們難以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下去,於是我們經常會融入到群體當中與眾人一起狂歡,卻似乎感覺不到真正的自我與快樂,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似乎很久沒有過一個人獨處的時光了,我們亟需一個自我的空間進行靈魂的救贖。

獨處,讓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滌蕩浮躁迷茫的心靈,回歸到生命最本質的狀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自己在靜謐的空間中理清思緒,你會發現擯棄了外面世界的喧譁,原來自己還可以在獨處的世界裡思路清晰、看清前方的路,更是能夠在獨處的時光裡感受一種人生難得的清歡。獨處的清歡,是我們在家裡的陽臺上侍弄花草的浪漫,是靜覓一隅獨自閉目沉思的深沉,亦或是靜坐書房讀上一本書、品上一杯好茶的優雅。一個人獨處時的怡然自得,又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清歡」呢?

清歡,是熙攘人群中的一股寧靜清流

世間百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名逐利讓自己太過於疲憊,其實有時候人所追求的東西卻不一定是自己必需的,為了名利不折手段,到頭來卻發現這些東西亦不過是身外之物。看遍世間繁華,才懂得生活的真諦,便是內心深處的那份淡泊寧靜。都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真正的高人,都是在世俗中修行,於滾滾紅塵中守得一份內心的靜謐安寧,覓得那份世俗熙攘中的「清歡」。

民國才女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然,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於世俗紛擾中堅守自己內心的原則,修得一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靜守一份「榮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觀天上雲捲雲舒」的淡泊,放下對世間功名利祿的執著,努力了就不必再去強求,與其苦苦追尋一些不必要的身外之物,何不放下執念,還自己一片靜謐的天空呢?放下對世間萬物的執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淡泊隨緣,方得大自在,亦是留給自己的清歡。

人生苦短,無論是獨處還是居於群,都別忘了留給自己一片心靈的淨土,享受那份純淨、平淡的清歡,看盡世間百態,方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原來,人生的至高境界,竟是內心的那份淡泊從容。

相關焦點

  • 八首淡然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
    恩與怨,得與失,愛與恨,成了藏在心底深處的一道風景,細細品味,是一笑而過的淡然。《行香子·述懷》宋·蘇軾清夜無塵。月色如銀。內心裡的從容和淡定,就像輕輕走過的歲月,不染風塵,天涯海角,盡在心間。終其一生,我們尋找的,不過是內心世界的片刻安寧,以及一場盛大的清歡。
  •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東坡一句率性灑脫的詩句,寫出了人生大境界
    東坡先生滿肚子墨水,經典名句經常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就流傳千古,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率性灑脫,用詞簡單而精準,一下子寫出了人生的大境界,因此備受讚譽。作家林清玄就寫過一篇與之為題的散文,裡面談到「清歡」: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也有人把「有」字改為「至」,成了熱播連續劇《人間至味是清歡》,雖然和東坡先生想要表達的意思可能不同,但也側面證明了這句詩的受歡迎程度之廣。
  •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清歡」何意?讀上一句,才知它有多美
    因為高考年年都有古詩詞鑑賞題,而且一般題中的詩詞都是課外的古詩詞,所以每年老師們都會出一些模擬題。這次,她出了一道這樣的題:你如何理解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題目中,也把蘇軾這首詞的全詞印了出來:《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 吃貨蘇軾的歡愉——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吃貨蘇軾蘇軾,蘇東坡,除了他文學上的造詣,恐怕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美食家的稱號。放現在,蘇先生是妥妥的一枚吃貨。在吃的成就上,估計他稱第二估計就沒人敢稱第一了。舉世聞名的「東坡肉」就是因他而被世人熟知,在他的詩作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寫吃。
  • 人生,最美是清歡
    清歡,是一點點清淡的歡愉,簡潔至美,清淡無言。人生最美的境界,是清歡。行過了萬裡山河,漸漸地忘記了身邊誰曾擦肩而過,忘記了經歷過的苦難,和顛沛流離。沒有了鮮衣怒馬,純淨樸素到只剩最重要的人。「坐睡覺來無一事,滿窗晴日看蠶生。」
  • 人間有味是清歡,非常喜歡這句詩,治印留念,感慨人生
    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有味 流年不老自製「人間有味是清歡」閒章一枚。前幾日有朋友來訪,見此印甚是喜歡,於是乎品茗秉燭暢談。「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信手描繪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小品:冬盡春發,乍暖還寒;雨細風斜,疏柳淡煙;日出霧散,清水淺灘;雪沫清茶,蒿筍春盤;品茗把盞,有味清歡。多美的意境,人嚮往之。
  • 詩詞丨人閒心亦靜,自在且從容
    人間有味是清歡。——宋·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簡單的菜蔬,乳白的茶葉,人間真正有滋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吧。蘇軾在這首詞中找到了生活的詩意,找到了人生快樂的真諦。於山水處從容,於無聲處清歡。生活,平淡才是圓滿,平凡方生暖意。清歡,是人類心靈的純淨一隅,是超越物質享受的精神境界;清歡,是對人生、對生活的品味與享受,是對生活的熱愛。心有清歡,歲月安暖。尋一方閒逸,得一份自在。
  • 吃貨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
    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除了是位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用當代的流行詞調侃一點說,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蘇軾一生仕途坎坷,被貶官多次,他心情鬱悶的時候,除了靠寫作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外,另外一種途徑就是「吃」,通過大吃大喝來緩解心中的苦悶和孤獨。
  • 學生認為「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勸人飲食清淡,應該怎樣正確理解?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大家應該都知道,"人間有味是清歡"是這裡最經典的一句。討論這首詩是因為筆者最近遇到了一個好玩的題目,高考每年都有一些古詩詞鑑賞題,因此每年很多的老師們都會出一些模擬題。咱們今天說的這個題目就是:你如何理解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當時有個學生填了一個很好玩的答案:這是作者蘇軾讓大家要吃清淡點。當然對於這種解釋,老師一看就是給打了×。
  • 大文豪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提起蘇東坡那是家喻戶曉,蘇東坡是北宋中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文學史上的全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人這個身份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北宋時期的「食神」。蘇東坡不光喜歡詩詞,書畫,更喜歡人間美食,在他所作的詩詞中有數十首都是和美食有關的。並且不單單是喜歡吃美食,還喜歡創造發明美食。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儘管蘇軾後來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消沉,而是使自己慢慢地沉綻下來,寫出眾多優美,並且充滿了人生哲理的詞,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充滿了哲理的一首詞,那便是他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這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充分地表現出了蘇軾的智慧,以及他對於人生的一個看法。《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代:蘇軾細雨斜風作曉寒。
  • 六首淡然詩詞:人生最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於丹曾說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靜水流深,這看似深邃的天地萬物,其實簡約樸素,平凡安然。歲月的一朝一夕,一城一池,無不在每一段尋常的生活中,每一個從容的微笑裡。」人生最好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智慧與清醒。
  • 人間有味是清歡|王宜萱
    人間有味是清歡|王宜萱一、一個初中女生眼中的蘇軾我讀詩很挑,很少能有喜歡的詩人,蘇軾是惟一一位。眾多詩人中單喜歡蘇軾且一直不變的原因有很多。讀蘇軾的詞,不同的人能讀出不同的意味,就如這首「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清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有的品到的是靜,是清,有的則是積極向上的喜。正如同蘇軾,沒有人能夠真正定義他的性格,他是個樂天派,卻總是傷春悲秋;他既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蘇軾的詞這麼接地氣
    生活當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如「一將功成萬骨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愛江山愛美人」,這些句子很多都會被當成俗語俚語,實際上它們都有自己的出處,只不過其中單獨一句成了名句,其他語句反倒是默默無聞,讓人誤以為它們只是一句俗語。
  • 人間有味是清歡,那些關於林清玄的生命減法
    生命若回歸到極簡,一朵雲就是無垠的天空,那麼人間有味確是清歡。「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出自於宋代文學家蘇軾在與友人遊山時,以清茶野餐共享春色之際,留下的一首明媚而美好的詞。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 當你感到人生不如意之時,讀一讀蘇東坡的浣溪沙: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元豐七年(1084)12月24日,蘇東坡跟泗州劉倩叔一起遊覽南山。冬天的早晨天上下著細雨,應該算是毛毛雨,吹著的一點點風帶起了絲絲寒意,晌午過後,天空飄著淡淡的雲霧和河岸邊上稀疏的楊柳,使得下午放晴後的沙灘顯得更嫵媚。
  • 【書香法院】詩與遠方丨《人間有味是清歡》
    黨組成員、副院長 譚瑛 當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的滋味,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就越來越無味了。 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何?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蘇軾有一首非常"接地氣"的一首詩,讀了他,感覺一陣香氣撲來,即美味,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我們都知道蘇軾又名蘇東坡,你知道蘇東坡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嗎?其實,說到"東坡肉"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這首《豬肉頌》的知名度,在蘇軾的諸多詞作中,恐怕是要排倒數的,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這首詞的存在。
  • 瑪緹瓷磚【案例】人間至味是清歡
    這裡會成為值得度日的美好地方拋開過往只關心天氣、洗澡水的溫度和一天行將結束的時光—題記【設計歷程】歷時半年有餘,名門【至味】補發全篇作業,每一片葉子都有它的由來,就像每一個故事都有起因。依稀記得臨近尾聲的一次燈光調試,業主傍晚發來了在燈光裡美美的生活自拍,對話間感受到內心是歡喜的,我得到慰藉,取名【至味】,是因為這世上最好的感覺應該就是自得其樂,人間至味是清歡當應如此!試圖尋找些什麼,然而也不必刻意,角落裡的kaws玩偶都能靜靜訴說。
  • 從《豬肉頌》看蘇軾背後的詩詞人生
    當面對仕途的失意時,李白高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唯有詩和美酒不可辜負;柳永淺吟「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唯有詩和伊人不可辜負;蘇軾低唱「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唯有詩與美食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