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似乎在向剛放晴後的沙灘獻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
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的野菜,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宋代大文豪蘇軾於斜風細雨中感受煙籠疏柳、清洛流遠的靜默安然,在清茶野菜中品味那份淡中有味的意趣,才明了,原來內心深處的那份淡然從容才是生活當中最美的本色。人生的至高境界,莫過於走過千山萬水,閱盡世間繁華,仍能靜心感受生命中那份平淡的美好,於「大道至簡」處,領略人間最真最美的味道,原是「清歡」。
清歡,是一個人獨處時的怡然自得
人活在世,我們總難免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為了能夠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不得不穿梭於各個不同的群體。人從一生下來就會有親人群體,讀書了就會有同學群,工作之後就會有同事群,似乎這些群體總是伴隨著我們,讓我們無法脫離,否則就會讓我們難以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下去,於是我們經常會融入到群體當中與眾人一起狂歡,卻似乎感覺不到真正的自我與快樂,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似乎很久沒有過一個人獨處的時光了,我們亟需一個自我的空間進行靈魂的救贖。
獨處,讓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滌蕩浮躁迷茫的心靈,回歸到生命最本質的狀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自己在靜謐的空間中理清思緒,你會發現擯棄了外面世界的喧譁,原來自己還可以在獨處的世界裡思路清晰、看清前方的路,更是能夠在獨處的時光裡感受一種人生難得的清歡。獨處的清歡,是我們在家裡的陽臺上侍弄花草的浪漫,是靜覓一隅獨自閉目沉思的深沉,亦或是靜坐書房讀上一本書、品上一杯好茶的優雅。一個人獨處時的怡然自得,又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清歡」呢?
清歡,是熙攘人群中的一股寧靜清流
世間百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名逐利讓自己太過於疲憊,其實有時候人所追求的東西卻不一定是自己必需的,為了名利不折手段,到頭來卻發現這些東西亦不過是身外之物。看遍世間繁華,才懂得生活的真諦,便是內心深處的那份淡泊寧靜。都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真正的高人,都是在世俗中修行,於滾滾紅塵中守得一份內心的靜謐安寧,覓得那份世俗熙攘中的「清歡」。
民國才女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然,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於世俗紛擾中堅守自己內心的原則,修得一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靜守一份「榮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觀天上雲捲雲舒」的淡泊,放下對世間功名利祿的執著,努力了就不必再去強求,與其苦苦追尋一些不必要的身外之物,何不放下執念,還自己一片靜謐的天空呢?放下對世間萬物的執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淡泊隨緣,方得大自在,亦是留給自己的清歡。
人生苦短,無論是獨處還是居於群,都別忘了留給自己一片心靈的淨土,享受那份純淨、平淡的清歡,看盡世間百態,方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原來,人生的至高境界,竟是內心的那份淡泊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