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是安靜,是清歡,更是自由

2020-12-18 妙人梅子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我深以為然。

今年的我多了許多獨處的時間,每天把孩子送去學校後,我就自然開啟了我的獨處時間。

一個人,呆在自己的房間裡,聽聽窗外悅耳的鳥鳴聲,看看擺在窗邊上的小植物,讀讀滋養心靈的好書,寫寫從心而發的隨筆。

在我看來,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妙不可言。沒錯,這是我以前從未用心體會過的感覺,我喜歡這種感覺。

想起周國平老師的一句話:「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在我看來,這種安靜,這種豐富,只有獨處時才能擁有。

經常聽到有人說,喜歡獨處的人兒是孤單的,是寂寞的,甚至是空虛的。

而我卻想說,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低質量的社交遠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獨處不是孤單,不是寂寞,更不是空虛。獨處是心靈放鬆至極的一種狀態,是一種釋懷後的淡然,是難得的靈魂時光。

在這個快節奏的物慾橫流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了做一個所謂的「合群」的人,以為朋友多了路好走,於是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合群,有時候還會違心地去合群,寧願犧牲大把的獨處時間,也要擠破頭皮混進人群中去,因此不斷周旋在熱鬧與繁華之間。

表面上看起這種人忙碌且充實,實則大多內心空虛且無處安放。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是呀,隨著歲月的沉澱,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心感慨:「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很喜歡的一個知名演員—陳道明就是一個喜歡獨處,享受呆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的人。

曾經看過他的專訪,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說他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彈彈琴,看看書,寫寫大字。

當記者問他,為什麼喜歡獨處時,他輕描淡寫地說:「靜下來自己與自己相處,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是啊,獨處不僅是一種安靜,更是一種修行。

作家賈平凹如是說:「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不用周旋別人的情緒,也不必判斷他人的心事,自己陪著自己,回歸一個真實的自己。」

好一句自己陪著自己,生命本是場孤獨歲月,無論幾許繁華熱鬧,幾多同行伴侶,終要一人漫步,細數似水流年。

獨處是一種智慧的積累與沉澱,能與自己好好相處的人,才能真正體會生命的真諦。

喜歡獨處的人,思維會更縝密,因為獨處時更能靜下心來思考,反省自己。

當一個人開始不斷反省自己時,那麼他的心態就會越來越積極,樂觀。

心態變好了,我們的人生才會朝更好的方向去發展,不經意間,我們就會收到命運給予的驚喜和饋贈。

獨處,更是一種心靈上的絕對自由。

在沒有被打擾的時間與空間裡,我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本心來安排屬於自己的獨特時光。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自由嗎?

今年的我,利用獨處時間,打敗了拖延,打敗了焦慮,打敗了恐懼,卻贏得了自律,現在我可以有底氣地說:「我是一個自律的人了,我能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了。」

每天早起已經成了我的習慣,或讀書,或運動,或碼字。

每天邊做家務邊聽書,邊聽音樂邊讀書,邊思考邊碼字,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沒有半點違心,違和。

突然想起木心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生活的最佳狀態就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細細品之,這難道不是獨處的真實寫照嗎?這難道不是獨處的最高境界嗎?

學會獨處吧,獨處是安靜,是清歡,更是自由!

今日話題:「你喜歡獨處嗎?你眼中的獨處是怎樣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愛讀書愛寫作愛分享的梅子,喜歡我的文字就關注我吧,歡迎點讚,轉發,評論,收藏,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寫作,一起成長吧。

相關焦點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在獨處的時候最自由,也最放鬆,不必在人前端坐著身子,努力保持一個淑女的作態。身子向後一趟,與床或者沙發親密接觸,便是感覺最放鬆的時候了。我喜歡獨處,可有的時候不免被別人誤會是文靜孤僻。大約記得有這麼個事,大學軍訓的時候,早上軍訓結束,那時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參加軍訓,所以相對自由一些。結束了早上的軍訓以後,別的學生大都四散開來找伴兒的找伴兒,吃飯的吃飯,都各忙自己的去了。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就這樣,守著靜謐的日子,守著一個人的一世清歡,守著本真,守著初衷,守著一顆不染浮塵的心,在歲月中踽踽獨行。獨處,是一個的的清歡。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一書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我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 一個人獨處的文案,安靜獨處默默強大!
    二,安靜獨處默默強大。Quiet, alone, silent and powerful三,希望一個人打傘的日子裡都能夠順順利利。七,交際是一種能力 獨處更是一種能力。Communication is an ability, and solitude is an ability八,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 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
    是的,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靜。所以,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擁有一顆澄明的心,即能享受一群人的熱鬧,也能靜心獨處,安頓一個人的時光。因為喜歡讀書、寫作,所以喜歡上了獨處,開始覺得安靜、自在、不拘束、不用遷就他人,後來就成為一種習慣。
  • 喜歡安靜,卻又很怕一個人獨處
    19、我喜歡聽歌也喜歡獨處喜歡安靜卻也害怕孤單,我喜歡笑可惜脾氣不溫和我想成為荊棘又不想傷害他人。
  • 獨處是自我認知的最好方式
    一個女人走過人世滄桑,活得越來越沉默,愈來愈安靜,因為明白了: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獨處,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奢侈品,更是一種智慧。 不熱愛獨處的人,就是不熱愛自由的人,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一個人內心的安寧,是一種高級的心靈境界,因為,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 獨處,是一種境界(經典!)
    一個人的清歡,勝過無數喧囂的無聊,遠離了熱鬧,才看得見自己的詩和遠方。 獨處,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萬水千山都能坦蕩而過,世事繁華都能放下從容。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靜謐的美更顯得青山空靈,悠閒自在,美妙怡人。
  • 喜歡獨處的人,一般都有這三種心境
    喜歡獨處的人,不是寂寞,而是在「享受寂寞」,是內心的安靜,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心靈境界。作家林清玄說:人間最美是清歡。
  • 有遠見的女人,往往喜歡享受獨處
    「寂寞」並非真的寂寞,當你內心充盈,獨處便是一種享受,便是一種安靜與愜意,是獨有的清歡。獨處,並非對現實的一種逃避,而正是給自己充足的時間,解析自己,沉澱自己,提升自己。正如董卿所說,有些路,你終歸要一個人。只有學會獨處,女人才能成長與成熟。低質量的社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 伴讀|寂寞,是一種清歡
    因為喜歡安靜而愛上文字,因為傾情文字而愛上寂寞。花的寂寞,草的寂寞,樹的寂寞,山的寂寞,水的寂寞,禪的寂寞,寂寞的寂寞,都叫我如此心動。是的,一個愛上寂寞的人,必定自帶光芒;一個耽於獨處的人,必定挖掘出生命賦予的更多趣味。梭羅說: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我也想說,我喜歡特立獨行,我從沒發現比享受寂寞時更好的自己。
  • 獨處,安靜而又自由,順便可以想想生活這件事
    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獨處的?如果喜歡,那麼恭喜你,你開啟了人生另一階段,即是探尋思索人生意義的階段。人什麼而活?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以前不覺得自己單獨待一會有多麼好,覺得孤單沒意思,後來成家有了孩子,需要考慮顧及的事多,生活的雞零狗碎加上工作上勞心費神,總覺得沒有片刻安靜的時候,滿腦子各種各樣的事,只有睡著這世界才清靜,而醒來了後繼續面對,一天又一天、日復一日,像極了蒙眼的驢拉磨,不休不止。
  • 安靜獨處的經典句子,舒適於身,淡然於心
    五、一個人挺好的,享受孤獨,享受安靜。享受自己跟自己獨處。雖然疼都是別人給的,但是傷都是自己好的。六、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獨處的時候,安靜、自在、不拘束、不用遷就。從一開始的害怕到現在的享受,在其中不斷的發現遇到更好的自己。
  • 此文,獻給喜歡安靜、獨處、靜思的人
    獨自一個人漫步在街道上,面對街道上的車水馬龍,面對無人打擾的青石板路,我感到萬分自由和愜意。叔本華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的確,當我們真正處於安靜、獨處、思考狀態的時候,我們往往能夠擺脫工作的襲擾,避開家庭的羈絆,減緩人情世故的拖累,從內心到身體,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時光。記得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個提問:「為什麼有些男人開車到家後,會獨自坐在車上發一會兒呆?」
  • 人到成熟,要回歸生命的樸實無華,要學會自己與自己獨處中去對話
    獨處,是獨自綻放中的一縷清歡在獨自一人的空間裡默默審視自己腳下的路,默默丈量人生的寬度和心靈的深度。了卻了俗世紛擾裡的惶恐與羈絆,淡卻了浮浮沉沉裡的沉重與牽絆,看清了繁華錯落裡的人情與冷暖,終於也明白了,一個人的時刻,一個人的獨處裡,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恬靜與清歡。
  • 喜歡安靜,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星座
    喜歡安靜,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星座天蠍座天蠍的性格本身就有些冷淡,其實他們的心裡倒不一定不期待溫暖,但是對於外界的戒備和懷疑更多,所以天蠍即便想要接受溫暖,這份掙扎和試探也是讓他們很疲累的。天蠍需要給自己獨處的時間,用來思考,水象大都是敏感多慮的人,而天蠍更容易在精神狀態上繞圈子,所以他們需要這些時間來清除乾淨內心的繁雜。天蠍的成長是很痛的,而孤獨是他們的必學。金牛座金牛的性格其實挺不適合人際交往的,而且他們一向是非常理智的,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懂得自己,所以對於那些沒啥意義的社交,金牛的狀態也是能躲就躲。
  • 「不合群」不是孤僻,年歲越大,女人會越來越喜歡獨處
    那時候,只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女人在塵世間的歲月裡,經過了年輪的打磨,經歷了風霜的洗滌,活得越來越喜歡獨處。是因為她明白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獨處,是女人最好的奢侈品,是一份獨屬的清歡,更是一種睿智的生活方式。
  • 永遠不要小瞧可以獨處的人,那種安靜又愛笑的人,往往都很厲害
    舉報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我們時常將人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開朗活潑的人,一種是安靜喜歡獨處的人
  • 獨處,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其實獨處,才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我喜歡獨處,自在,不用強顏歡笑,不用討好他人,可以面無表情,可以隨意舒坦,看書,聽音樂,逗貓,啥都可以。我可以一個人待很久,不是因為我有社交恐懼症,而是在獨處時總可以清楚地聽到自己。
  • 真正讓你「發光」的,是那些獨處的時光
    享受獨處的人,可以把枯燥的日子過得頗有詩意,讓煩亂的內心回到最初平靜,坦然面對世事,成為更優秀的自己。1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哲學家梭羅,28歲時為了尋找人世間最本質的情感。曾遠離喧囂繁華,孤身一人來到瓦爾登湖。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看完豁然開朗
    獨處,作為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它既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境況。人們經常把好人緣,朋友成群,當成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但實際上,脫離群體的「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