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問關於燕麥的問題:
燕麥片比大米飯熱量更高,減肥能吃麼?
聽說燕麥米比燕麥片營養高,是真的嗎?
聽說市面上的燕麥米大部分是莜麥做的,兩者有什麼區別?
發現燕麥片比白米飯熱量高好多!怎麼回事?
香甜的燕麥片產品,熱量好高,減肥能吃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燕麥。
燕麥和莜麥其實屬於一類植物,都是燕麥。不過,國外栽培的大部分是皮燕麥(有稃皮燕麥),中國西部種植的莜麥屬於裸燕麥,品種不同。燕麥和莜麥都可以整粒吃。
燕麥
用燕麥煮飯前,一定要用水浸泡。因為燕麥表層組織特别致密,水分很難滲透進去,最好浸泡一夜之後再進電飯鍋,才能達到好的口感。天熱時,室溫下浸泡容易變味, 建議在冰箱裡浸泡。
如果把燕麥磨掉薄薄一層外皮,做成磨皮的燕麥米,它就比較容易吸水了,無需浸泡,可直接煮飯。
需要注意,燕麥中的葡聚糖吸水性強,水分蒸發也多,需要比煮米飯時額外多加水。
比如,用電飯鍋煮米飯時, 1斤大米加1.5斤水就可以,但燕麥飯就需要加2倍以上甚至3倍的水,才能煮得口感較軟。用電壓力鍋煮飯就不需要加幾倍的水,因為沒有水分蒸發問題。
莜麥
把莜麥磨成粉,可以製成莜麥麵。西北人民把莜麥麵製作成莜麵魚魚、莜麵窩窩、莜麵卷、莜麵麵條等很多有西北特色的風味美食,口感很別致。
現在北京很多超市的主食廚房,也常見有做熟的莜麵卷出售,可以現吃,也可以把它蒸一下,加上各種切絲切段的蔬菜,澆上自己喜歡的面滷,比如番茄雞蛋滷、茄子肉末滷、蘑菇雞丁滷等,當主食吃。
從目前看到的測定數據來說, 國產莜麥的營養價值不遜色於燕麥,甚至在某些健康相關成分的指標方面更勝一籌。用純莜麥麵製作的各種雜糧小吃食品,餐後升血糖速度也很慢。
燕麥和莜麥蛋白質含量略高,脂肪和膳食纖維也比其他糧食高一點,但是它卻是很多減肥食譜中的座上賓,為什麼?
因為蛋白質含量高,膳食纖維含量高,組織結構緻密,以及beta-葡聚糖帶來的高粘度,這幾個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燕麥和莜麥,被消化吸收速度慢,飽腹感強,餐後血糖上升速度慢。所以,用它們做主食,能夠幫助人們控制血糖,也很適合減肥的人吃。
當然,消化速度慢,並不是不消化,其中絕大多數營養素是緩慢地釋放出來,被人體逐漸吸收的。如果像大米白麵食物那樣消化速度太快,半小時後血糖就瘋狂上升,就會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意思是使身體容易長肥肉);三小時後血糖下降,人又重歸飢餓,也不利於控制下一餐的食量。
完整的燕麥粒來,它緻密的結構,就可以延緩消化速度。但如果把燕麥加工成速食產品,它的緻密結構被破壞,就主要靠beta-葡聚糖來延緩消化吸收速度。所以,選擇燕麥片產品的時候,以挑選beta-葡聚糖含量高的產品為宜。
判斷一個產品是否健康,要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那些脆脆甜甜的燕麥片產品,通常都添加了油和糖,可能還添加了燕麥以外的其他穀物粉,澱粉、糊精等配料,再經過膨化或擠壓處理。
這樣,吃在嘴裡不覺得粘,說明可溶性beta-葡聚糖含量比較低;吃起來又香又甜,說明含有不少脂肪和精製糖。健康價值大打折扣,不建議控糖、減肥的人選擇這類產品。
如果只是用來替代早餐白粥,那這些口感香甜的燕麥片產品還是不錯的。畢竟和白米粥相比,它們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較好,仍然值得享用。如果配合牛奶和豆漿一起食用,營養價值就更好了。
文章來自搜狐籤約作者範志紅,版權歸作者所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