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豆瓣評分7.5分,1634人評價
《運動改造大腦》首度公開革命性的大腦研究,透過美國高中的體育改革計劃、真實的案例與親身經歷、上百項科學研究證實,運動不只能健身、鍛鍊肌肉,還能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讓你更聰明、更快樂、更幸福!運動能刺激腦幹,提供能量、熱情和動機,還能調節腦內神經遞質,改變既定的自我概念,穩定情緒,增進學習力。約翰•瑞迪(John Ratey),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臨床精神病醫生、跨學科研究專家、暢銷書作者,國際公認的神經精神醫學領域專家。1997年榮獲美國最佳醫生。發表超過60篇學術權威文章,8本書,被翻譯成14種語言。與美國知名心理學醫生愛德華•哈洛韋爾合著《分心不是我的錯》一書,自1994年出版,該書始終被稱為ADD-ADHD領域不可逾越的經典,直到今天仍是世界級別的暢銷書籍。
1.從你的基因到你的情緒,從你的身體到你的頭腦,無一不渴望過上活躍的生活。你生來就是運動的,當你動起來後,就會充滿激情。
2.當人們問我,應該做多少運動才對大腦有效,我給出的最好建議是:先健身,然後不斷自我挑戰。運動的處方因人而異。不過研究一致表明,你的體能越好,你大腦的適應力就越強,而且它在認知和心理方面的能力也就更好。如果你的體能得到了增強,大腦也會隨之改善。
3.毫無疑問,身體的彈性很重要,但保持頭腦的靈活性同樣重要。當然,任何墨守成規都是違反自然的。我們的世界瞬息萬變,你很難反覆堅持做同樣的事。我並不要求你那樣做。最好的策略是,每天做要些什麼,讓大腦保持靈活性,給它適度的壓力,這樣它就不易損壞。嘗試在你的計劃中增添新的運動項目,然後不斷適應以挑戰自我。我的運動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間既有順利又有挫折。
為什麼有些人成績好,人緣也好?
為什麼有些人會玩,也會念書?
因為他們的大腦結構不一樣!
想改造失控的大腦嗎?
快系上你的慢跑鞋
就能工作順利、學業進步、心情好!
做事不順利,壓力山大,抑鬱纏身,忘東忘西、無法專注,緊張焦慮,請注意,你的腦細胞開始變少、海馬變瘦、突出萎縮、血清素快要不夠用了!
請別再久坐、抑鬱、碎碎念、想不停,身體只要動起來,就能增長腦細胞、避開消極中樞,重新開拓新迴路,排除諸如焦慮、抑鬱、ADD、成癮、經前症候群等困擾,還能減緩老化,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1.運動只能健身?
眾所周知,運動讓我們更健康,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原委。
我們僅僅認為運動釋放了壓力、減輕了肌肉張力,或者增加了內啡肽(endorphin)。
其實,我們血脈賁張時令我們心情愉快的真正原因是:
運動使我們的大腦處於最佳狀態。
而且,運動不僅對身體有益,還有更為重要和更吸引人的優點。
強健肌肉和增強心肺功能只是運動最基本的作用。
運動最關鍵的作用是強健或改善大腦。
(2)心理的舒適輕鬆來源於運動對大腦的刺激
焦慮,社恐,抑鬱,這些心理上障礙束縛著現代人,人們壓抑,不快樂。
最便捷的改善辦法,還是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腦幹,讓人們更有激情、有興趣完成當下的事。讓精力更加充沛。也可以調節大腦皮層,讓人們更專注眼前的事物,獲得成就的幸福。
(3)運動對整個成長曆程的良性刺激
運動是對大腦功能優化的最佳途徑。
實踐證明,體能越好,復原力越強。不管是哪個年齡段。
年輕時運動能夠活化腦細胞,增強記憶力,學習能力更強。老年則改善心血管腦血管的血液供給,健康狀態和精神狀態調整良好,減少心理疾病,抵抗衰老。
(1)如果你從未運動過,最好從行走開始。用走樓梯代替乘電梯;把車停在停車場最裡面或者提前兩站公交下車或下地鐵;午餐時間繞著寫字樓散散步。定一個「日行萬步」的目標。(2)多大的運動量?最大運動量應是每周6天,每次進行45分鐘至1小時某種形式的有氧運動。循序漸進,從步行這樣的輕度運動開始養成運動習慣,再到慢跑這樣的中度運動,再進行強烈運動間隔訓練這樣的運動。(3)如何關注心率?若你採用的是高強度運動方案,45歲,那麼根據一個通用的公式,用220減去你的年齡,理論上就能得出你的最大心率是175。如果計算最大心率的75%~90%,你的高強度運動的下限和上限分別應是131和158。這就是你運動時的目標心率範圍。從你的基因到你的情緒,從你的身體到你的頭腦,無一不渴望過上活躍的生活。你生來就是運動的,當你動起來後,就會充滿激情。最關鍵之處是行動起來,另外就是現在開始。五色圖書,五彩人生,周三綠色樂活日快樂!動起來,讓每一天都活得有激情 ↓↓↓
五色相隨,炫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