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大腦不生鏽,讓自己更聰明,你需要學會這些訓練大腦的秘訣

2020-12-18 慕妤說

你覺得自己的大腦,有沒有充分發揮其潛力呢?

腦神經學家對大腦的最新研究表明,我們需要通過特定的步驟,才能夠更好發揮大腦的潛力。

這些步驟就是:

1,正確理解大腦的運作機制;

2,通過啟發心智的方法,保持大腦靈敏度;

3,持續強化和輸出自己的個人優勢。

如果你能夠做到這樣,那麼大腦就能幫助你成就最好的自己。

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成人的大腦依然具有可塑性,能因應環境改變及獲取新的信息,所有新的生活經驗都會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的設定,不管是認識新朋友還是找到回家的新路徑。

想要磨利自己的大腦,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人的大腦非常害怕無聊。

所以,學習一些完全嶄新的、需要我們傾注注意力才掌握的東西,就能夠啟動大腦可塑性的控制系統。

如果你每天走同樣的路線上班、做著重複的工作,社交圈裡永遠只有那幾個朋友,那對不起,長此以往,你這些行為會導致大腦的可塑性系統逐漸變得僵化。

《重塑大腦,重塑人生》一書的作者,Norman Doidge醫師忠告:我們的大腦就是來演化對新奇的東西起反應的,如果要充分感受到自己活著,就必須不斷地學習。

所以,想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我們就必須努力給大腦找新鮮的事情做!

重啟大腦可塑性,要經常挑戰它

你肯定聽過一句話:我們的大腦,只開發了10%左右的能力!

但事實上,這句話已被證明是假的。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處於整體活躍的狀態。

如果你能夠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視,這就是大腦協調各個區域工作的結果。大腦沒有一個區域是正在「沉睡」而沒有處於工作狀態中的。

當然,當我們什麼都不做時,大腦原來用來重塑技能的神經元細胞,就會被其他東西取代。正如你原本用來記憶的細胞,會被一些發呆的想像細胞取代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是你的記憶越來越差,發呆空想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強。

某種程度上,這就是大腦用進廢退的機制,因為大腦裡根本不會留著沒開發的腦細胞佔用空間。

這也是為什麼,多挑戰自己的心智,可以讓大腦神經元網絡連結得更密集,從而讓我們大腦原本具備的潛力更好發揮出來的原因。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挑戰自己的心智呢?以下這六個秘訣,就可以幫助你提高大腦的可塑性。

讓大腦高效學習六個秘訣

在腦科學的定義裡,學習並不僅僅局限於特定的場景、知識和行為。

當大腦神經元受到外界刺激而重新進行連結、組合,形成新的迴路,最終讓我們的行為發生變化時,這就是學習。

例如女孩子給自己打扮,或者銷售員思考辦法賣出產品,甚至你說話時,讓自己掌握如何在正確的場合說出正確的話,都是屬於學習。

按照這個特定,那麼通過以下六種方法讓大腦去「學習」,我們就會慢慢變得聰明起來了。

第一,讓大腦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學習

多巴胺是一種讓我們感到快樂的物質,如果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讓大腦大量分泌這種物質,我們的學習就會更有效率,我們也會學習得更好。

而當我們學會一個新的事物,或者成功解決了某個問題,這些行為都會讓大腦分泌多巴胺。

想一想,為什麼你看某音刷視頻會樂此不疲?因為刷出不同的視頻,就是讓大腦接觸不同新奇事物的過程,這時大腦當然就會不斷分泌多巴胺了,所以我們就容易投入進去,甚至學習視頻上教導的一些技能。

研究證表明,多巴胺刺激大腦可塑性改變,會有以下步驟:

1,開始某個行為;

2,經過試錯後終於成功;

3,獲得成就感和獎賞;

4,多巴胺釋放快感;

5,鞏固該行為的神經迴路;

6,嘗試的動機不斷被增強;

7;再次重複該行為。

可以說,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流程。按照這個流程去做,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強化學習,重塑大腦。

運用這個流程的關鍵點,就是保持動機,要挖掘出達成目標、得到報酬的欲望,這是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

假如期間失去動力,通過觀察目標成功者的行為,模仿他的一舉一動,可以幫助自己振作起來。

因為有了激勵的對象,大腦的鏡像神經元也會活化,你會覺得自己也能夠做到。

第二,通過運動讓大腦吸收養分

有氧運動不僅強身健體,對大腦也大有裨益,它能夠改善大腦功能,促進腦細胞生長。

同時,有氧運動能夠促進大腦中激素的釋放,比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種因子可以促進神經元樹突的生長,並且增大軸突。

而樹突和軸突是神經元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樹突越多,軸突越大,我們就越聰明。有氧運動可以向大腦輸送更多含氧的血液,而氧氣有助於提高腦細胞的功能。

常運動的兒童和青少年,能運用更多的認知資源做作業,持續力較好。一項英國研究顯示,兒童在上課前做5分鐘基本運動如手臂畫圈擺動,學習動機及效率都會提升。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覺得有點熬不住了,試著給自己安排一些簡單的肢體活動,這樣不但能紓解壓力,更可以活化身體狀態,不容易分心。

第三,學會如何大腦放鬆下來

如果你健身,你認為天天進行高強度的鍛鍊更好,還是訓練兩三天,然後用一天時間休息,這樣鍛鍊效果更好呢?

你肯定知道是後者,因為後者的方法,可以讓肌肉得到充分休息,有時間讓它們撕裂生長。同樣,大腦也需要恰當進行休息,才能夠更好發揮能力。

為什麼經常熬夜工作的人,會容易變蠢?睡眠期間,大腦神經元會同步活動,讓大腦血氧濃度呈現周期變化。

而當人沒有處於睡眠中,大腦裡的血液也不會大規模周期性流出,腦脊液(一種清除毒素的物質)沒辦法佔領大腦,自然也無法對諸如β澱粉樣蛋白等侵害大腦的毒素進行清洗。

所以為什麼當你頭昏腦漲的時候,好好睡上一覺,你就會覺得精神氣爽?因為你大腦的毒素被清洗了一遍。當然,你也不要睡得太多,這又會引起神經系統的疲勞,腦供血不足,進而導致頭暈,很容易一整天就沒精神了。

所以,當你思考某個問題,或者長時間用腦而沒有效果時,試著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做做其他事情放鬆一下,你會獲得新的靈感的。

因為當大腦持續處理某個主題而過度使用時,會出現「饜足」的現象,導致神經系統過度反應而被關閉。

這時候不能再鑽牛角尖,要暫時放下去做別的事,出去走走、睡一覺,釋放被關閉的神經細胞重新連結整理,過一陣子再回來或隔天起床,你就會有新的想法了。

第四,讓大腦變得專注的做法

專注很重要,這是讓我們把一件事做成的關鍵。但人的注意力原本就有極限,腦科學研究發現,當我們的注意力持續運用10分鐘之後,注意力就會開始有游離的傾向。

要幫助大腦集中精神,維持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劃分段落:

不要奢望自己一次過就能夠記下所有知識,尤其對於初次接觸的新知識,要有時間讓大腦消化。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工作匯報聽起來更生動,嘗試用金字塔原理去劃分段落,例如最好從基本的概念開始講解內容,循序漸進,效果會更好。

2,一心一用:

邊吃飯邊聊天這種自動化行為,對大腦並非難事,但邊開車邊講手機這種雙方都需要注意力的任務,就很容易出錯。

如果一個人在工作的過程不斷被外界打擾,不僅花費更多時間才能完成工作,而且也更容易出錯。

3,利用情緒刺激:

大約每10分鐘左右,當你意識到自己的精神開始渙散時,拍一拍自己,以此讓自己的精神重新「歸位」,或者做一些引發情緒的事件,這樣重新讓我們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

當然,訓練自己冥想,也是一種非常有用學習專注的方法。有空的時候,嘗試冥想十五分鐘,大腦放空什麼都不想。

如果冥想期間,察覺大腦還在想東西,就要不斷把自己拉回來,這樣就可以訓練持續專注了。

第五,運用理解和圖像的方式提高記憶力

人的記憶系統很複雜,每個類型的記憶在大腦裡處理儲存的部位也會不同。了解記憶系統特性,才能增加我們的記憶力。

鍛鍊自己的記憶力,就是鍛鍊自己的大腦。我們需要用更好、更新的方法法去記憶,那麼大腦才會得到有效鍛鍊。

分散學習比集中更容易記憶:例如你要學習某些知識,如果將知識分為幾個「組合」各個擊破,比起你一次過吸收一大段知識的效果更好。

再者,對於需要記住的信息,最好時不時回顧複習,而且要結合新的相關資料一起思考,便不會學了新的卻忘了舊的。

搞清楚知識或信息的意義:沒有目的地去死背知識,是很難被我們提取出來使用。但如果你明白到主題的意義,多聯想實際的經驗和結合具體例子去理解,學到的知識就會儲存得更加牢固。

善用圖片優勢效應:圖片的學習速度與記憶效果,比口語或文字更強。將需要記憶的內容視覺化、想像這些物體,或讓它們彼此產生互動關係。當你的記憶越是新奇、誇張、滑稽,回憶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保持足夠多的練習:研究證實,將學習到的信息經常反覆輸出的練習,會更有助大腦迴路的塑造。死讀書,不如找些練習給自己做。對銷售員來說,要熟悉產品的專業知識,比起死記硬背資料,多一點向顧客做簡報能更快上手。

因為把知識通過實踐的方式運用出來,諸如講給別人聽,效果比單純的閱讀高很多。

第六,做一些不一樣的事

既然要重塑大腦,那麼我們最好適當給自己增加一些新的,跟固有方式不同的做法。

例如你平常是用右手刷微博,那麼現在就試著用左手去做,堅持一段時間,你的大腦就會變得更靈活。

以下分享這些做法,就可以讓你變得不一樣。

1,大聲朗讀十分鐘

朗讀的過程是把視覺刺激反饋給聽覺,並加以確認,它所帶給大腦的刺激要比默讀多得多,因此記憶也更加深刻。

每天找個特定的時間,對著一篇短新聞或者小故事大聲朗讀十來分鐘吧,你會有改變的。

2,挖掘新的路線前往目的地

有空的時候可以嘗試走一走那些小路、窄巷去你想去的地方,即使迷路也沒關係。為了找到正確的路徑,你會開動腦筋,而這種滿負荷運轉狀態對鍛鍊你的大腦十分有益。

3,多嘗試新的地方

城市裡新開的餐廳,你有沒有試過?新開的商場,你有沒有去逛過?通過體驗未知世界,能讓大腦空間更加廣闊。去沒去過的地方,見沒見過的東西,可以使大腦保持新鮮的狀態。

4,換個角度看問題

有些東西即便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來的,你需要嘗試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樣大腦也會越來越靈活。

5,給自己製造快樂

你可以主動去製造去多巴胺,比如不時給自己設定一些易實現的目標:改善夥食、晚上和女朋友去看電影。當你一想起這些令人愉快的目標,你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而你也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6,玩動作類的遊戲

適度玩一些動作和槍戰類遊戲可以提升你的反應速度,改善協調能力。有一個IGN評分為滿分的神作遊戲,叫做《蔚藍》非常推薦你去嘗試,就算自己「死」了幾百次幾千次,都是很正常的事,但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強的。

7,把腦中的想法用文字寫下來

把想法轉化為語言從腦裡傳遞出來,之後再一次轉化為文字或聲音重新進入大腦進行分析。此時被大腦重新接收的信息又會被你過濾一遍,說不定這個過程,會讓你產生新的想法。

持之以恆,我們的大腦就會越來越高效了!

相關焦點

  • 大腦訓練42法,讓你孩子的大腦不尋常!
    大腦訓練42法,讓大腦不尋常!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5、捏住鼻子喝咖啡或茶  咖啡和茶的香氣會通過鼻腔黏膜和嗅覺神經傳入大腦,再在腦中對其進行分析。但現在你聞不到香氣了,大腦就只能靠舌頭的味覺來拼命分析進到嘴裡的東西,這樣一來它就得到鍛鍊了。
  • 大腦訓練46法,讓你的大腦不尋常
    而卵磷脂能轉化成乙醯膽鹼,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將有助於提高記憶力。3.用手指分辨硬幣隨時在口袋裡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
  • ☞大腦訓練42法,讓你的大腦不尋常!
    3、用手指分辨硬幣 隨時在口袋裡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4、關掉聲音看電視 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裡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 大腦是可重塑的!這樣閱讀能提升智力,讓你變得更聰明
    我真覺得你一定要閱讀,因為閱讀能夠讓你變聰明。語言的出現,處理符號就成為了人類的重要能力,為了處理信息,人類進化出閱讀的行為。研究實驗還表明,語言結構的差異、閱讀內容的難易程度、不同的閱讀時間、朗讀還是默讀,這些差異對大腦產生的刺激也不相同。那麼應該如何科學有效地閱讀,既有利於獲取知識經驗,又能夠優化大腦呢?
  • 如何讓大腦變聰明?
    大腦的改變不受年齡局限。當你學習知識或練習技能時,大腦會發生3種改變。1、大腦中的化學信號無論你在思考還是發呆,大腦裡的神經元之間一刻不停地傳遞著化學信號。學習時,化學信號濃度增強,神經元之間的交流速度提高。神經元交流活動的改變發生的很迅速,比如只看一眼你就能記住一張人臉,練習幾次你能學會滑板。化學信號的改變提高了短期記憶和短期的運動技能。
  • 《大腦聖經》:解讀大腦、顛覆常識
    遇到熟悉的面孔卻一時想不起來對方的姓名; 常用的電話號碼也會忘記; 出門後不確定自己有沒有鎖門,開了門後卻忘記拔下門上的鑰匙
  • 此菜是天然「健腦菜」讀書的孩子要多吃,大腦更聰明,科科拿第一
    此菜是天然「健腦菜」讀書的孩子要多吃,大腦更聰明,科科拿第一。要想小孩考試成績好,補腦很關鍵。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學校要求在家每天上網課。我們做父母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小孩整天學習,大腦一定是特別的累,只靠睡眠質量來緩解大腦壓力可不是什麼好方法。
  • 5分鐘 大腦冥想訓練
    專心呼吸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訓練大腦,還能增強意志力。它能減輕你的壓力,指導大腦處理內在的幹擾(比如衝動、擔憂、欲望)和外在的誘惑(比如聲音、畫面、氣味)。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維訓練能幫人戒菸、減肥、戒毒、保持清醒。
  • 女性很容易胡思亂想,大腦不受控制,該怎麼辦?
    如果這個感覺是積極美好的,最多只是消耗一點時間開個小差,但如果是消極的難過的,這些思想就會消耗大量的精力,讓人變得渾渾沉沉,無精打採,很難集中注意力,什麼事情都不做成。可思想這個東西,真的說控制就能控制得住嗎?真相是90%的人是做不到的,剩下的10%的人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難道是天賦異稟?
  • 鍛鍊孩子大腦的41種方法,想不聰明都難!
    3、用手指分辨硬幣 隨時在口袋裡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 4、關掉聲音看電視 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裡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 鍛鍊孩子大腦的41種方法,想不聰明都難
    3、用手指分辨硬幣隨時在口袋裡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4、關掉聲音看電視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裡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 記憶力小測試:你的大腦幾歲了?
    但是要問你的大腦幾歲了,你了解嗎?其實大腦也是有年齡的。一般來說,人的大腦從30歲開始退化,根據不同的用腦方式,在50歲以後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有的人的大腦保養得當,大腦與30歲時無異;有的人甚至達到了70歲的衰老程度。專家提示,大腦退化一般先從記憶力下降開始,想知道自己的大腦狀況?
  • 躺在床上是大腦的另一種職業,你需要學會正確的休息方式
    在周末中,我們將睡過頭,因為我們「感覺」需要更多的睡眠,但這會影響睡眠質量。不規律的生活和過度的睡眠是對我們大腦和身體的一種消耗,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和放鬆,這種精神上的參與和刺激會讓你感覺比最初更累。
  • 《無限可能》:好好愛自己的大腦,這對你很重要
    你要留意一下,你自己在做什麼事情時,你會感覺到「不行」的意識出現,比如你在考試,你會說這次考試考不好或在升職時,失去了信心等等。在還沒有結果出現時,你就對自己抱以失望,質疑了自己。找到了這些限制性信念的產生源頭,你就可以有力的回擊它們,告訴自己「我過去不行,並不意味著我現在也不行。我現在就做給你看看。」其次是直面事實。
  • 有沒有辦法讓人的大腦變得更聰明呢?
    俗話說,頭腦越用越靈活,不用就會「生鏽」,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會慢慢萎縮,雖然萎縮的過程很漫長,但對衰老的研究表明,很多老年人多方面認知能力都在下降,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至今仍未找到能根治或預防的藥物來治療,只能減緩病情的發展,稍微改善病人的精神狀態。
  • 注意鍛鍊孩子大腦的這兩個部位
    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學習好,自己想培養卻無從下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該怎麼鍛鍊孩子的大腦,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聰明的孩子有哪些突出表現?記憶力、分析能力、專注力、應變能力等,這些能力主要和兩個大腦器官有關: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
  • 有沒有發現大腦越來越容易忘事,怎樣才能改變?
    隨著大腦的退化,我們把這些情況稱之為「暫時失憶」。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無傷大雅,但是這種精神不集中可能會給我們的職業、社交和個人帶來有害的影響。研究神經系統的神經學家正提出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事實上有很多事可做。大腦和肌肉一樣需要鍛鍊,而適當的大腦訓練可以大幅提高我們的基本認知能力。思考在本質上是大腦建立連接的過程。
  • 冥想——幫助訓練大腦,開發95%的潛意識
    在你的前額皮質和影響自我意識的區域裡,大腦灰質會增多。而作者和研究人員發現,只有僅僅3小時的訓練,人們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就會大幅度提高。而如果日常冥想持續8周可以提升人們在生活中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能管理提高我們的意志力。
  • 運動改變大腦
    而人類是公認的哺乳動物耐力之王,我們的祖先跑不快跳不高,純粹依靠出色的耐力抓捕獵物。經過漫長的進化,我們的祖先逐漸適應了這個變化的環境,思考型的大腦是從運動技能的磨鍊中進化而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個很明顯的原因是,神經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毛細血管的供氧能力,保證超級大腦能有足夠的能量。
  • ​大腦先生的一天
    早餐對大腦的影響早餐的選擇對大腦的影響也很重要,大腦的運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糖份,但不代表一大早就要吃含糖量很高的食物,大腦需要低升糖指數食物,也就是,這些食物攝取後,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消化成葡萄糖,比如雜糧麵包、糙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