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是大腦的另一種職業,你需要學會正確的休息方式

2020-12-21 向美好時光小屋

我在網上讀到這篇文章

個人觀察那些官員、老闆、高管群體,周六、周日沒有法定節假日,他們想休息的時候要主動調整自己的節奏,慢下來就是休息,學習就是休息,因為事情都是滿的。

普通人才有節假日、周六、周日的概念,所以他們的周六、周日基本上都是電視劇,看電影、玩遊戲、打牌、喝酒等消極的事情來填補,這是他們的另一種消費,所以他們工作和休息都很累。

周一當我去上班的時候,我觀察到我周圍同事的狀態基本上是昏昏欲睡的,你看不到休息兩天的效果。如果你問他們周末是如何生活的,基本答案是:

睡了大約兩天之後,我約了一個時間為周末寫文章,但兩天後我就沒寫了。

我中午上床睡覺,然後我叫外賣看電視劇,下午,我又去看戲了,我去超市在周末購物。

看了《奇葩說》和其他綜藝節目,然後刷了幾部電視劇,周末就結束了,唉,周末的兩天休息時間太短了。

你的周末是這樣生活的嗎?周五晚上終於迎來假期,享受熬夜刷戲,周六早上睡到自然醒,點外賣,繼續躺在床上,然後一天就過去了。

當周一去上班時,工作一周的疲勞並沒有消除,反而更累了,不願意工作。

不是假期太短,而是你不知道怎麼休息?

看戲不是休息,而是大腦的另一種職業

我們對休息的理解是躺在床上看戲劇,刷手機,此時此刻,你的身體在休息,你的大腦被無限地佔據著。

當你盲目地刷手機時,你的大腦處於一種不積極參與某種有意識活動的狀態,準備把你的大腦轉變成一種與他人交往的狀態。你玩得越久,你的大腦在這種鼓勵你社交的狀態下就越長,你可以想像你的大腦根本無法休息。

自我感覺也可能是欺騙性的

我們傾向於相信自己的感覺,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我們應該躺在沙發上,儘管我們知道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應該鍛鍊30分鐘。

在周末中,我們將睡過頭,因為我們「感覺」需要更多的睡眠,但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不規律的生活和過度的睡眠是對我們大腦和身體的一種消耗,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休息和放鬆,這種精神上的參與和刺激會讓你感覺比最初更累。

2外界的過度幹擾使我們的大腦無法休息

在網際網路時代,來自外界的信息和噪音太多,我們的大腦總是在運轉。

電子郵件,微信,新聞,綜藝節目,我們習慣於在這些信息之間切換,我們不讓自己無所事事,當我們關掉電視時,我們不得不看手機,當我們放下手機時,我們需要打開電腦。

這種現象使我們的大腦變得非常敏感,我們就像哨兵,即使我們閉上眼睛,我們仍然不願意入睡,我們擔心外面的小風和小草,怕錯過任何重要信息。

等待幾秒鐘以讀取信息。

讀一本書,我們寧願聽別人集中的音頻,讀別人打開的手稿,也沒有耐心自己翻幾頁,因為閱讀太慢,我們需要快速獲取信息,不要讓自己無所事事。

如果生活中有空閒時間,我們沒有收到信息,我們會感到害怕、無聊和不知所措。

這種無效的忙碌和消極的循環最終導致我們大腦信息過載,疲勞無處不在,我們的專注力消失,變得焦慮和恐懼。

一旦我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我們就再也停不下來了,我們不能放慢腳步。

就像藥物成癮一樣,大腦渴望這種強大的多巴胺刺激,他促使我們不斷吸收來自外界的新鮮刺激。

然而我們不是機器,我們的大腦需要休息,他跟不上這種節奏,最後變得遲鈍和健忘。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什麼是大腦休息,並訓練我們的休息系統找到我們的最佳狀態。

3構建自己的「休息系統」

1、真正的「高效」是保持專注,只做一件事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如果你能從日常繁忙的日程中抽出一兩個小時,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上,不管是看書、寫報告,還是陪伴家人,都會提高你一整天的工作效率和創造力。

作為一個工作場所寶媽,我總是把我的疲勞和效率低下歸因於我的孩子打擾了我的時間,然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丹尼爾·卡爾曼,通過對歐美職場媽媽白天情緒變化的研究,我發現:1

大多數有工作的母親帶著孩子處於最低潮期在一起。經過進一步研究,卡尼曼發現:1

並不是這些母親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只是當他們和他們的孩子在一起在一起時,他們傾向於同時處理工作,或者打電話給朋友,或者考慮該怎麼做。

他們的大腦完全是在思考與孩子無關的事情,這種思維不斷受到孩子的幹擾,因此感到焦慮和沮喪,並將這種現象歸因於孩子。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1

同時,不同任務的轉換會極大地消耗認知資源和能量,大大降低單一活動的體驗質量。

如果你試著在時間裡和孩子們一起徹底放鬆,不想工作,不想做其他事情,只喜歡和孩子們玩,你會不會有這些糾結的情緒。

因此學會調整你一天中所關注的事情,而不是孩子打擾了你,而是你選擇與孩子相處而不受任何幹擾,如果你真的不間斷地和孩子們一起玩30分鐘,我相信你可以消除被打擾的疲勞。

2、建造「休息系統」並保持活力

學會改變我們傳統的休息方式,不僅僅是讓自己躺在床上玩毛筆遊戲,如果我們有自己的「休息系統」,我們也可以像企業家一樣隨時充滿活力。

我們可以把休息分為三個層次,即針中休息、中間休息、周和月的高級休息。

許多高強度的專業人士,如證券交易所公司的員工,都在利用休息時間,股票市場瞬息萬變,只要開盤就應該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但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不可能總是專注的。因此這些交易者選擇每兩小時拿出30s做深呼吸,每次重複10s三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間休息時間按天計算,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緩解白天的疲勞,是一種中間休息,同樣,暫停一整天的工作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中間休息。我擔心的是一個全職的公司老闆寶媽,她每周末都會給自己放一天假,把自己與家人和孩子完全分開,她也停止一切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完成一天的學習後,她可以保證在下個星期帶上孩子,並精力充沛地寫作。

老年人休息是指每年休息兩三次,每次至少休息一周,就像許多大型企業給員工的年休假一樣,員工在短暫的假期後,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在斯坦福、伯克利和其他大學的研究證明,不同程度的休息對你的身體、思想和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讓你的大腦得到不同程度的休息,以保持我們的專注力和能量。

3、適當地做些運動

研究表明,有規律的少量運動是治療疲勞和過度勞累的最佳方法。

適當的運動最適合久坐或容易疲勞的人,運動時,我們的大腦會更加注意身體的協調,注意我們的呼吸,我們的大腦就會得到休息。

喬治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度和低強度運動可以增加精力和活力的感覺。運動心理學實驗室主任派屈克奧康納說:太多的人工作過度,睡眠不足,鍛鍊是一種生活方式,他能使人感到精力充沛。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運動比咖啡因和能量飲料有優勢。

因此我們可以儘量每周安排2-3次低強度運動,觀察身體的變化。

04,「正念冥想」幫助您快速恢復

橋梁水利基金創始人《原則》作者RayDalio曾說過:

「我每天都會做冥想,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投資。冥想給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開放性思維,使我頭腦更清醒,處事更平靜。通過冥想習得的專注力,是我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冥想可以緩解壓力。每天冥想可以調節大腦神經,在壓力下放鬆大腦。冥想時,位於前額區的額葉活動會增加,腦細胞也會開始分泌內啡肽和5-羥色胺,這是幫助人類神經系統放鬆和平靜的重要元素。

通過冥想,你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平靜易怒的情緒。長期的冥想可以幫助我們發展穩定的精神力量。哈佛醫學院博士SaraLazar,曾在Ted演講中提出:冥想對於人腦記憶、延緩衰老和減輕壓力都提供了重要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步驟來做簡單的冥想:

1) 每天給自己10分鐘的時間來冥想和設置鬧鐘

2) 關上窗簾或坐下找個地方躺下;

3) 注意你的呼吸,吸氣5秒,呼氣5秒,開始引導你的呼吸節奏減慢,你的心率會立即減慢。

4) 如果你腦子裡有什麼想法,不要去想他,留意他,靜靜地審視無數的想法,讓他們來來去去。

5) 鬧鐘響了,生活和工作履歷。

在冥想開始時,我們很難專注於注意力,我們會有很多想法,沒關係,我們可以用9分鐘讓自己安靜下來,只有1分鐘專注於呼吸,但這個過程是一個完全休息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如何高效休息?首先學會讓大腦休息
    文 / 久賀谷亮 ✎為什麼你一直覺得休息不夠?明明每天上班都是坐著,但是下班回到家卻總是感到身心俱疲;明明已經睡了8小時,卻好像一直是睡不醒的狀態;明明休息日躺在沙發玩手機,卻依然覺得「好累好累」;明明工作一整天,晚上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睡……你有沒有發現,現代人的口頭禪總是離不開「心好累」。
  • 越休息越累?可能是你休息方式不對!
    本文專家:楊放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你如果累了,你是大睡一覺?還是去度假?或是去KTV、夜店、遊樂園?如果這些休息方式都沒有讓你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而精力充沛的話,你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休息方式沒找對。
  • 大腦也需要休息!
    今天看《學會如何學習》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是為了接下來更好地專注。書中把這叫做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有時一件事,很困難。我們需一時解不出來時,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然後再來解題,頭腦會更清楚。這就像我們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的道理一樣。我們晚上睡覺,是為了,第二天有精神工作。
  • 論躺在床上
    祝大家假期愉快~《論躺在床上在你經過了一天勞苦工作之後,在你和許多人見面,和許多人談話之後,在你的朋友們向你說無意義的笑話之後,在你的哥哥姐姐想規勸你的行為,使你可以上天堂之後,在這一切使你鬱然不快之後,躺在床上的藝術不但可以給你身體上的休息,而且可以給你完全的舒暢。我承認躺在床上有這一些功效,可是其功效尚不止此。躺床上的藝術如果有著適當的培養,應該有清淨心靈的功效。許多商業中每以事業繁忙自豪,一天到晚東奔西跑。
  • 論躺在床上的妙處
    事實上,躺在床上偏偏是人生之一部,而且人生七十歲,躺床三十五,也就不得不談,而且甚有可談,不得以 「早起早睡」  四字了之,一若在床上經過時間,不足一談也。我們總是喜歡矇騙小孩,以 「晝寢」  為罪惡。實際上與我談過的醫生,銀行家,校長,多半認為每日下午晝寢半小時,甚為有裨衛生,且睡起作事精神飽滿,較不晝寢者工作成績加倍。
  • 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覺:這4種高效休息方法,學會1個就賺了
    在久賀谷亮看來,我們當下的疲勞問題,主要是大腦的疲勞,而不只是身體的,所以單純的身體休息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大腦的疲勞。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大腦獲得真正的休息。那真正的高效的休息方式是怎樣的?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消除那種無力的疲勞感,從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呢? 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所謂的大腦疲勞是怎麼一回事。從生物學上說,大腦重量只佔體重的2%,但它卻消耗著身體20%的能量。而這些消耗掉的能量60%-80%都用在了一個預設的模式網絡——DMN上。
  • 林語堂:論躺在床上的妙處
    沒事兒,今天就來幫你們說說好話,談談躺在床上的妙處。諸葛武侯還有詩云呢:「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據我私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重要科學發明莫非得之於臥床上被窩中;驚動世界劃分時代的哲學思想也莫非於三更半夜,身臥床上,手執一根香菸時,由哲學家之頭腦胚胎出來。由是觀之,躺在床上之藝術尚矣哉。所謂躺在床上者何?不外兩種意義,一為身體上的,一為精神上的。由身體上言之,躺在床上是我們摒棄外物,退居房中,而取最合於思省的一種姿勢。若要思省得好,這姿勢不可不講求的。
  • 神奇的海綿與「腦汁」——讓大腦正確地休息 (圓方x小團)
    本篇,我邀請了插畫師小團,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展示人腦的運作機制以及如何讓大腦正確地休息。現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大腦這塊「神奇海綿」~人腦是一塊神奇的海綿,是有彈性的,每天早上醒來,會儲存定量的「腦汁」。腦汁(brain 「juice」),即腦力(brain power)。
  • 選擇這7種休息方式,比睡一整天都管用
    為什麼你花了好幾萬去島國度假並沒有增加生活的熱情?為什麼說去KTV、夜店、遊樂園就能元氣滿滿地開始新的一天,但是盡興歸來心裡只剩空虛?休息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是放鬆神經,恢復體力,當你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的時候覺得又是一個精力充沛的新人!如果你的休息方式並不能為你帶來這些,那麼,無論這些活動的名字聽起來有多輕鬆,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種錯誤。你需要拋棄它們,來一場休息革命!
  • 想大腦不生鏽,讓自己更聰明,你需要學會這些訓練大腦的秘訣
    你覺得自己的大腦,有沒有充分發揮其潛力呢?腦神經學家對大腦的最新研究表明,我們需要通過特定的步驟,才能夠更好發揮大腦的潛力。最終的結果,就是你的記憶越來越差,發呆空想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強。某種程度上,這就是大腦用進廢退的機制,因為大腦裡根本不會留著沒開發的腦細胞佔用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多挑戰自己的心智,可以讓大腦神經元網絡連結得更密集,從而讓我們大腦原本具備的潛力更好發揮出來的原因。
  • 你為什麼總是疲憊?心理學家:這些休息方式,只會讓你越來越累
    現代人有個普遍的特點,就是越來越「累」,這種累,並不是身體上的疲勞,更多是精神上的疲憊。一方面,現代人正逐步從體力勞動轉變為腦力勞動,帶來精神和心理上的疲憊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有些所謂的「休息」方式,其實並不會讓你放鬆,而是會越來越累。
  • 錯了,教你正確改善方式,擺脫失眠困擾
    會產生這樣的誤解,主要是酒精可以抑制大腦中樞神經,不會讓中樞神經太過興奮,也就會產生睏倦感,有種想睡覺的感覺。這種現象好像是讓你很快入睡,卻也會給身體帶來危害,一次兩次可以,時間久了,會影響正常作息,睡眠質量也就會變差。
  • 躺在床上不想動?給你推薦幾個瑜伽動作,簡單易學
    生活有很多快樂,而很多人認為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是最快樂的事了。當然躺在床上做做瑜伽也是很不錯的,無論您是經過勞累的一天回到家,還是在清晨醒來不想起的時候,你都可以在床上練習。以下這9個瑜伽姿勢無需下床就可以練:這些瑜伽姿勢,您可以安全舒適地躺在床上,充分利用休息時間來練習。1.束角式作為最簡單的床上瑜伽姿勢之一,束角式非常適合打開髖部並放鬆身心。
  • 男子躺在床上休息,周圍卻鋪滿了狗:連買被子的錢都省了
    這位鏟屎官可謂是大戶人家了,因為他比較偏愛傑克羅素梗犬這一犬種,所以在家裡養了20隻同類型的狗狗,每隻狗狗都幾乎都長得一模一樣,就像是六耳獼猴跟孫悟空一樣難以辨認,而且由於慣著它們,所以它們經常跟主人睡在一起。養很多隻狗是什麼體驗?這位鏟屎官就深有體會,鏟屎官:甜蜜而沉重的幸福感!
  • 長期躺在床上玩手機的人,可能會有哪些麻煩?早點了解,及時預防
    現在的年輕人,只要是休息,手機電腦不離手,把一個「低頭族」做得徹徹底底。除了平時會一直低著頭看手機之外,很多人睡覺之前也是會躺在床上看手機,雖然都知道手機對身體健康不好,但是就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睡不著,所以想看手機;或者是白天工作忙,只有晚上有空玩手機等等,說白了,就是單純的想玩手機而已。很多人知道手機對健康的傷害比較大,但是具體有哪些傷害呢?三點傷害告訴到你,防止身體出現問題。
  • 7種方法,教會你如何高效休息
    明明每天上班都是坐著,但是下班回到家卻總是感到身心俱疲;明明已經睡了8小時,卻好像一直是睡不醒的狀態;明明休息日躺在沙發玩手機,卻依然覺得「好累好累」;明明工作一整天,晚上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睡……你有沒有發現,現代人的口頭禪總是離不開「心好累」。
  • 學會放下,讓心歸零,失去的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而所謂的沙粒,便是人生中需要捨棄的一些人事。有的人活得輕鬆自在,便是因為他拿得起,同樣放得下,而有的人活得累,只是因為他拿得起,卻放不下。放下,不是遺忘,放下,只是用另一種方式祭奠而已。唯有放下一些,才會得到一些。人生漫漫路,學會放下,讓心歸零,要明白,失去的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舍下的也終會回到你的身邊。
  •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可能是睡前接觸了這些東西
    近年來,在我們身邊出現失眠的情況越來越多,與工作壓力過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人躺在床上總會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樣就嚴重影響到人的睡眠質量,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如果你在睡著之前接觸了一些不利於睡眠的東西,就會嚴重影響到你的睡眠質量,所以希望你一定要抓緊時間改掉這些壞習慣。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可能是睡前接觸了這些東西吸菸:吸菸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如果你在睡覺之前經常吸菸的話,菸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對人的大腦神經造成一定的刺激。
  • 給「疲勞患者」的自救指南:3種累各有」最佳休息法」
    上班提不起精神、回家窩在沙發不想動、運動一會兒就氣喘籲籲……這些信號都在提醒你:身體太疲憊了。 不少人用報復性睡覺來解救身體,但這可能並非最佳休息方式。
  • 躺在椅子上比睡在床上還舒服,別不信,真有這種高科技!
    在外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裡,最渴望的就是放鬆四肢使身體舒服的休息一下,做做美夢玩玩遊戲看看電視電影,簡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了。但床只是人休息的地方,無數個慵懶的午後,是在陽臺曬太陽還是躺在床上美美睡一覺,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糾結。有人說,把床放在陽臺上就可以了。如果陽臺沒有足夠的地方放置床呢?有這樣一種新發明,躺在椅子上比睡在床上還舒服,別不信,真有這種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