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疲勞患者」的自救指南:3種累各有」最佳休息法」

2020-12-10 騰訊網

上班提不起精神、回家窩在沙發不想動、運動一會兒就氣喘籲籲……這些信號都在提醒你:身體太疲憊了。

不少人用報復性睡覺來解救身體,但這可能並非最佳休息方式。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告訴你疲勞對身體的傷害,並教你一套休息法「對症」趕走疲勞。

受訪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 楊放如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許頂立

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楊慶國

身體疲勞可能招來3種病

疲勞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其中生理性疲勞在人群中更為普遍,通常發生於中青年人群,一般由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不科學減肥等主觀原因及天氣、季節等客觀因素引發。

在病理性疲勞中,有一種最易被人們忽視的疾病,1987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將其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般來說,持續3~6個月不緩解的疲勞,並伴隨低熱或淋巴結腫大,或其他系統的紊亂或損害,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侃表示,疲勞對人的影響通常分為兩個層次,輕度疲勞會導致身體不適和認知能力下降,重度疲勞可能造成心理問題和社會適應能力障礙等。

專家提醒,身體疲勞還應警惕以下幾類疾病。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梗、心衰和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容易疲勞、頭暈、頭痛、氣喘等症狀。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近日發布的研究也顯示,易疲勞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尤其是一些患者長期感到疲勞,但經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卻無明顯心臟瓣膜疾病或心肌缺血,應由醫生進一步檢查診斷以明確病因。

糖尿病

幾乎所有糖尿病患者最初都會感到疲勞乏力,但這種早期症狀常被忽略,誤以為是生活壓力大、工作太累等原因造成,導致很多人的血糖未得到及時有效控制。

因此,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等人群,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疲勞、乏力症狀時,一定要警惕糖尿病,儘早到醫院就診。

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國「癌症網站」2016年總結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等機構的研究數據後提示公眾,睡眠、休息充足的情況下,仍長期感覺疲勞的人群,需要警惕癌症、貧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3種累各有「最佳休息法」

人體的疲勞是逐漸累積的。日本心理諮詢師將疲勞分為3個階段,呈逐漸遞進趨勢:

第一階段,身體覺得累,失眠、食慾差;

第二階段,逃避負擔、倦怠、煩躁、身心易受傷,但外表可能看不出;

第三階段,心情憂鬱不安、易過度自責,身體無力,像變了個人。

針對疲勞,選對休息方式很重要,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悶頭睡覺、大吃一頓、去KTV等遊樂場所來緩解的。

正確且有效的休息方式,能讓人放鬆緊繃的神經或肌肉,重新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和學習。

生活中有3種人最容易感到疲勞: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過度思慮焦慮者,各自需要的休息方式是不同的。

體力勞動者

睡一覺最適用

好好睡一覺是大多數人採用的休息方式,對於睡眠不足和體力勞動者尤其適用。

這類人群的疲勞主要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應採取「靜」的休息方式,睡眠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補充回來,把體內堆積的廢物排出去。

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躺一會兒,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鬆後,再起來活動。

腦力勞動者

多換換腦子

這類人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身體卻處於低興奮狀態,所以睡覺緩解疲勞的作用不大。他們需要的不是通過靜止恢復體能,而是找個事放鬆神經。

大腦皮質有100多億神經細胞,以不同方式排列組合成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時,另一區域就休息。這種活動內容的轉換,可以是上午寫文案,下午給盆栽澆水;也可以是腦力勞動間的內部轉換。

腦力勞動者的疲憊主要來自對一成不變的厭倦。以「做」解決「乏」,用積極休息取代消極放縱,多嘗試哪種方法讓自己最放鬆。

比如,用看2小時小說代替去KTV唱歌;找一條從沒去過的街道遛遛彎,發現城市的新鮮處;學習一項新技藝,如彈琴、打鼓,每周末練習1小時等。

過度思慮者

學會放鬆

這類人工作壓力不大,事情也不多,內心卻總感到焦慮不安,時間長了也讓自己「心累」。建議通過休息提高注意力和對情緒的控制力,改變認知,久而久之還能改善免疫力。

正念呼吸。在安靜的環境盤腿坐,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聚焦注意力。無論做什麼,都要把注意力放在上面,比如走路時感受手腳的動作。

學會放空。每天用10分鐘到半小時,放下肩負的所有社會角色,做一個「空杯」。去曬太陽、草坪上呆坐、畫畫填色、打鼓等。

黑白分明法。白天無怨無悔、開心幹活,晚上養精蓄銳、安心睡覺。睡前寫下煩惱和第二天的計劃,閉眼後靜下心來,排除雜念。

4個部位「疲勞」要對症食補

一個上午盯著電腦、中午忙到不能按時吃飯、開會講到口乾舌燥……現代人的大腦、眼睛、胃、咽喉等器官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經常感到疲勞。其實,我們常吃的食物中就有針對每個器官的抗疲勞「神器」。

大腦:堅果、深海魚

一件事掛在嘴邊就是想不起來、提不起精神睜不開眼、心緒不安老想發脾氣……這些表現都是大腦要「罷工」的前奏。

歐米伽3脂肪酸是大腦自我修復所需的營養元素之一,讓信息傳遞更通暢。核桃、開心果等堅果以及三文魚、金槍魚等深海魚中富含這種物質,能為疲勞的大腦重新注入能量。

需要提醒的是,第一,堅果含油量高,每天的攝入量控制在一小把以內;第二,深海魚最好清蒸,少放油鹽,有條件者可以用它代替瘦肉,一周吃2~3次。

眼睛:枸杞、動物肝臟

用眼過度會出現眼睛乾澀、視物不清等表現。β胡蘿蔔素與葉黃素是眼睛的「救星」。

前者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這是視網膜必備的營養素;後者會轉變成玉米黃素,是眼底黃斑的主要色素,能避免眼睛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枸杞在中醫裡就是很好的「明目之物」,從營養學角度分析,它富含β胡蘿蔔素,泡水喝就能發揮護眼功效。

動物肝臟也富含維生素A,每周攝入20~50克對眼睛具有保護作用。

胃腸:小米

不按時吃飯,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就會累,出現反酸、噯氣等症狀。

小米是養胃法寶,《本草綱目》認為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從營養學角度看,小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佔70%以上,經長時間熬製,部分碳水化合物糊化,便於消化。

小米粥一般溫吞柔和,能促進胃部血液循環,讓胃舒服。粥上浮著的一層黏稠物俗稱「米油」,也能起到保護胃黏膜的功效。養胃還要飲食清淡、少油膩、少吃刺激性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餐,細嚼慢咽。

肌肉:生薑、櫻桃

坐久了,難免渾身肌肉酸痛,這主要與乳酸和組胺的生成有關。組胺是一種炎症因子,而肌肉等軟組織的感受器對此類化學物質的刺激敏感,會產生抽搐、疼痛等。

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發現,生薑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能夠緩解肌肉酸痛。還有一項研究發現,櫻桃含有的花青素等生物素可促進血液循環,對消除肌肉酸痛十分有效。

因此,肌肉累了,不妨喝點薑糖水,吃些櫻桃。運動後肌肉酸痛要注意飲食平衡。

嗓子:梨、白蘿蔔

說話多,導致嗓子乾澀、喉嚨沙啞,可用梨和白蘿蔔「救駕」。梨柔軟多汁,有清熱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生吃或煮水都對咽喉乾澀、癢痛、音啞、痰稠等有效。

白蘿蔔有消炎的效果,切片煮水能釋放出更多有益成分,可以緩解嗓子腫痛、嘶啞。

此外,蜂蜜、百合、橄欖等也對嗓子疼痛有緩解作用,另外還要避免過冷、過熱的食物。▲

本期編輯:張宇

看完了別忘點個讚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總說「累」怎麼辦?千萬別讓他休息!
    許多癌症患者確診之後接受了積極治療,原發症狀得到控制,卻常常感覺身心俱疲,不想動彈。 其實,疲勞是腫瘤患者每時每刻都在經歷的事情。 據不完全統計,約90%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癌症相關的疲勞,27% 至 82%的患者在治療後發生癌症相關的疲勞。
  • 🌸春敏自救指南,別再讓你的皮膚受罪啦!
    3.其它因素除了以上原因外,感冒、疲勞等種種因素也會引起皮膚春敏症狀。 「春敏」自救指南敏感?過敏?傻傻分不清楚不過,就算年年春季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分不清敏感肌還是過敏,護理起來理不清頭緒。其實這兩種高度相似的肌膚類型還是不太一樣哦!
  • 三大方法和一本自救指南太實用!
    據某些患者自述,每天心情會跌落到谷底,夜裡經常頭痛失眠,在被窩裡偷偷哭泣。而且她內心自責,後悔,無力,孤獨,甚至還有輕生的想法。飲食上,是厭食與暴食的循環。生活中,她經常感到累和虛弱,手腳無力,正常人的活動都不想參與。此外,她還會手抖,莫名的焦慮,嚴重的時候喘不上氣。
  • 為何癌症患者易疲勞?如何緩解才能避免身心俱疲?
    身體勞累了一天下來會感覺身心疲憊,多休息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疲勞感便能夠消失。但癌症患者總是會感覺身體無力,稍微運動一下不僅會感覺很累,情緒也會變得很差,即是多休息也無法緩解。很多人不明白為何癌症患者易疲勞,不妨讓我們一起來找出答案。
  • 身體有這些信號說明累了 要好好休息了
    現在有不少女人和男人一樣,奮鬥在工作一線,每天都非常忙碌。白天要忙著工作,晚上回家還要做飯收拾房子。部分女人們每天都忙得像一個陀螺,每天連軸轉會導致身體負荷過大,從而導致身體過度疲勞,進入疲累狀態。女人們注意了,當你的身體出現以下幾個情況的時候,說明你的身體累了,正在釋放出信號,讓你多休息,避免身體垮掉。女人身體太累了會釋放什麼信號?1、記憶力變差很多女人從事的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腦力和精神力,當大腦超載了,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記憶功能變亂。所以說,女人們長時間用腦,不適當休息的話,記憶力會變差,進而無法記得更多的內容,非常容易忘記近期的事情。
  • 越休息越累,如何科學的消除疲勞?
    點擊圖片上方的藍字可加關注,免費欣賞每天的精彩內容!真正的休息是消除疲勞,緩解壓力,放鬆神經,恢復精力;當你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的時候覺得又是一個精力充沛的新人。而如果你的休息方式並不能為你帶來這些,那麼,無論這些活動的名字聽起來有多輕鬆,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種錯誤。專家建議您,拋棄它們,來一場休息革命!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解決「休閒病」最直接有效的良藥,也是緩解壓力最好的緩衝帶。
  • 睡很久還是累?這才叫休息!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並不能為你帶來這些,那麼,無論這些活動的名字聽起來有多輕鬆,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種錯誤。 拋棄它們,來一場休息革命! 首先,來看看我們對休息有哪些誤解。  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睡眠不足或體力勞動者適用。對體力勞動者來說,「疲勞」主要是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如果十分疲勞,應採取靜的休息方式。通過睡覺,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補充回來,把堆積的廢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鬆後,再起來活動活動。
  • 沒精神、易疲勞,一覺醒來更累了,這是怎麼啦?
    但是有時候,休息一晚上第二天還是會覺得很乏很累。這種疲勞感不只是身體累,就連心理上也累!其實,大家覺得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各行業競爭也激烈,還有來自生活、工作、經濟各方面的壓力,人們的身心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持久的精神刺激,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使得氣機紊亂,氣血失調,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造成身體和心理雙重疲勞。
  • 《工作狂是怎樣休息的》|上班族的自我修復指南,讓你忙而不累
    我對工作狂的一類人群很好奇,這類人通常有著非常清新的頭腦,並且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我很想了解對於工作狂們來說,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是如何在百忙中忙裡偷閒,隨時隨地找回工作能量。通過此書,作者們首次以指南的形式,提供一些簡單的有效方法,無論你是在辦公室還是個人隔間裡,不論你是運動健將還是運動菜鳥,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可以借鑑的小妙招,體會到辦公室瑜伽,情緒訓練,和記憶訓練帶來的樂趣。
  • 為什麼癌症病人容易有頑固的疲勞感,休息也不緩解,該如何應對?
    感覺虛弱或者是疲勞在癌症患者中非常的常見,這種疲勞感和普通人在勞累以後感到的疲勞是不一樣的,健康的人群如果感到疲勞,休息一段時間就會緩解,而癌症患者這種疲勞感是持續存在的,並不能通過休息緩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 為啥你總覺得累?十秒測出你的身體疲勞程度
    針對上述信號,若有2~3項:表示輕度疲勞;3~4項:表示中度疲勞;5~7項:表示重度疲勞;超過8項,就要警惕身體出現的「慢性疲勞症候群」了!近年不斷出現的報導中,因過度疲勞和長期精神壓力造成的猝死事件更是比比皆是。
  • 得了癌症,為何有人覺得很累,有些人沒有反應?原因或許有3點
    有很多患者在發現自己得了癌症之後,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自己的精神好像沒有以前好了,可能也沒做什麼事情,就會感覺到特別的累,手腳都沒有力氣,有時還會感覺到胸悶,在休息後也其實並不是,得了癌症之後,有些人會感覺到累,但是也有的人沒什麼反應,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原因或許有3點。
  • 7種方法,教會你如何高效休息
    但是,有些疲勞無法因此而消除,那就是大腦疲勞。大腦疲勞和身體疲勞有著根本性的差別。身體再怎麼休息,大腦疲勞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積累。而大腦疲勞在持續不斷的慢性累積後,會導致人在各個方面的表現變差,嚴重時還會造成所謂的心理疾病。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也許有人認為:「只要發個呆,大腦不就可以休息了嗎?」
  • 抑鬱症患者自救的10種方式,只要你肯踐行起來,那麼就會有所收穫
    在我這麼多年的心理諮詢的生涯中,我每天都在跟抑鬱症患者打交道,幫助他們做心理治療和疏導等等,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康復案例實在是太多了,當然他們的康復並不全是心理治療的效果,還有一些是藥物的效果。除了這些,這些已經康復的抑鬱症患者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懂得去積極的自救。
  • 新冠肺炎患者,快收下這份呼吸康復指南!
    在這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有一部分人,雖然診斷患了新冠肺炎,但是症狀很輕,除了需要休息,配合醫生進行常規的治療和觀察,並不需要完全臥床。因為完全臥床會導致肌肉力量的下降,使得呼吸、循環、消化等多個系統受到損害,而適當的運動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身心機能,預防血栓的發生。
  • 識破3個誤區,在疫情長假實現真正的休息
    作者:五色曉一工作的時候天天盼假期,疫情漫漫長假,大部分人卻認為:休長假,比上班還累!其實,80%的人不知道如何科學休息,這導致越休息越累,不僅是長假期這樣,周末也是如此。有句話特別扎心:誰最需要休息?是那些剛休完假的人最需要休息。如何開展疫情長假期的科學休息,我集合了 3 種最常見的誤區和真相,對症下藥,同時給你三個親測有效的錦囊。
  • 春節自救指南|刷屏背後是誠意還是套路?
    知著君以為,打造爆款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二,主題能夠引起大眾情感共鳴,表達方式多元接地氣。《春節自救指南》以一個時段內最為關注「春節恐歸一族」話題為主題,用最正經最優雅的合唱方式,一本正經來搞笑。其中,不僅有在日本念書考取公務員結婚生子人生贏家姿態的大姨孩子,更有滿臂手錶緊身皮褲十三輛路虎六十畝水稻的成功人士老王。
  • 越休息越累?可能是你休息方式不對!
    本文專家:楊放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你如果累了,你是大睡一覺?還是去度假?或是去KTV、夜店、遊樂園?如果這些休息方式都沒有讓你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而精力充沛的話,你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休息方式沒找對。
  • 水母漂自救法
    水母漂是基本的自救方式之一,頭縮,雙手抱膝,膝靠著胸,就可以像水母一樣漂起來,要換氣時,雙腳慢踢,雙手向前,頭抬起來換氣,換完再縮回去。如果怕換氣時喝水,就要多練習2簡介編輯落水瞬間,人的大腦會一片空白,四肢不自覺地亂動,很多人拼命掙扎,大喊大叫。殊不知,這樣浪費體力反而會導致溺亡。正確的做法是利用漂浮原理進行自救,其中最省體力的「水母漂」式。[2] 3方法編輯深吸氣之後,臉向下埋入水中,雙足與雙手向下自然伸直,與水面略成垂直,作如水母狀之漂浮。
  • 你應該讓眼睛休息休息了! 太有意義的文章了.
    屏幕盯久了 眼睛長贅肉「醫生,我的眼睛會瞎嗎?」由於病變時間長、程度重,增生的贅肉像爬山虎一樣不斷生長,已經侵犯入透明角膜,遮擋了瞳孔區,所以視線越來越模糊。翼狀胬肉這個病聽著很奇怪,其實在眼科並不罕見。這種病早期不痛不癢,很多人就是眼睛裡有點紅血絲,偶爾看東西發花,很容易被誤解成眼睛疲勞、沒休息好等。等到出現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的時候,往往後悔莫及,失去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