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科協聯合國諮商專家各盡所長,主動應對,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建立新冠肺炎知識與數據信息系統,積極為防疫抗疫貢獻力量。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國科協聯合國諮商專家迅速做出反應,在通信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通信專委會)專家劉闖教授建議下,在委員會主席龔克的統籌領導下,通信專委會聯合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健康專委會),就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服務疫情防控,發揮科學決策支撐作用,多次召開電話會議,共同推動建立新冠肺炎知識與數據信息系統。在各位專家共同努力下,於2月5日推出新冠肺炎知識與數據信息系統內測版,收錄文獻57篇。該系統以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服務國家、應對疫情為宗旨,從大數據入手,關注國外科技進展,特別是藥物與疫苗研發、隔離方法及措施等信息。健康專委會及時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部門匯報數據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了解需求,並就數據呈現模式,數據實用性進行溝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對資料庫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截至2020年2月15日24時,共收錄文獻381篇、科學數據28個,以及包含氣溫、降水、氣壓、風速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等相關數據的2020年冬春季中國近地面基本氣象要素日預測柵格數據集1份,其中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學術論文53篇、科學數據17個。
新冠肺炎知識與數據信息系統仍在建設中,將根據中央有關「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的指導方針,不斷完善,以提升數位技術為防疫抗疫工作提供支撐的水平及能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