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2020-12-13 騰訊網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近年來,隨著澳洲跟隨美國不斷發表不當對華言論,導致中澳關係走向不大好,如果澳大利亞依然對自己行為視而不見,自我感覺似乎太良好了。最近,澳大利亞再次傳來壞消息,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政府表示很著急。

澳對華態度不要太雙標

隨著澳大利亞對中國態度逐漸不友好,中澳貿易也隨之受到影響。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友,在中美關係日漸惡化大環境下,很快選好戰隊,對華表現出不尊重。澳大利亞首先對在澳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嚴重損害中企合法權益。其次對在澳學者進行非法搜查,同時派出軍艦與南部海域攪局,給中國帶來造成影響。

但澳政府對所做之事並不承認,且多次強調十分注重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願同中國發展互利互惠經貿關係。中國對澳所作所為非常清楚,並表示為澳政府行為感到尷尬。中國一直秉承合作共贏貿易理念,澳大利亞若繼續做出傷害兩國情誼之事,中國完全有能力和決心做出反擊,以此來證明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中國反擊,澳方受不起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已經對澳進口大麥、牛肉、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使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市場受到極大衝擊。最近,中國發令要求停止購買澳棉,消息傳開便引起外媒熱議。澳媒評論中國這一舉動,將會給澳洲棉花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據悉,2019年澳洲對華出口棉花總額突破了11億澳元,截至今年8月,澳洲已累計出口37.37萬包棉花,而超過91%是銷往中國。如此看來,中國是澳洲棉花最大國際市場。而當中國下達禁令後,澳棉必將會受到巨大損失。

要想保飯碗,態度很重要

據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亞政府對華雙標態度,原因無非兩個:第一,追隨美國腳步,在政治立場上始終向美國看齊;第二,看重中國廣闊的市場,不願放棄這塊肥肉,中國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即金錢來源。澳方清楚一旦與中國撕破臉,將會有多大經濟利益損失。

當得知中方停止購買澳棉消息後,澳政府反映強烈,假裝感到十分意外。且澳官員要求中國必須解釋清楚:憑什麼不買澳棉。緊接著將原因歸咎為中方歧視澳棉,並呼籲中國應該遵守公平貿易原則。但中方不會再與澳政府繼續演戲,希望澳方能儘快認識自己的錯誤並糾正,以真誠態度對華,中國也必定還以一顆友好之心。

免責聲明:本文由《祁連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叫停澳洲棉花進口?澳官員要求中方給出解釋,還擺出高姿態
    澳媒報導中國叫停從澳大利亞進口棉花根據澳大利亞媒體10月17日報導,澳大利亞棉花協會透露消息,中國已經棉花企業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棉花。澳大利亞媒體則表示,這對澳大利亞的棉花產業來講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該消息一發出來後,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伯明罕則表示目前正在跟中國方面溝通,並且要求中方給出解釋,並且停止這種歧視性行為。澳大利亞的這種口吻一副命令的樣子,既想要跟人貿易又如此咄咄逼人,中國又怎麼會想要跟澳大利亞合作呢?
  • 中方停止澳洲棉花進口,澳官員要求給個說法,更擺出強買強賣姿態
    現在中國反制手段盡出,澳方官員卻要中國給出解釋。中方叫停澳方進口根據中華網報導,隨著澳大利亞在國際上一直跟隨美國攻擊中國,並且利用國內媒體煽動澳大利亞公民「反華」情緒,中澳關係一跌再跌,現在中國出手進行反擊。
  • 叫停澳洲棉花進口後,澳洲找上門,要求給他們一個解釋
    澳洲的農產品出口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之前我們就停止了紅酒牛肉等物資的進口,開始了全面的調查,我們進口的澳洲貨物變少了之後,他們就沒有辦法發展起來了,是一個很壞的消息!其實我國一直都是澳洲最大的棉花出口國,他們種植出來的棉花有一大半都往中國出口,去年一年就從中國賺走了11億澳元,但前一段時間受到了影響了之後,澳洲的棉花就出現了滯銷,67萬包棉花都堆積在倉庫裡面,澳洲已經沒有辦法承受巨大的壓力了!
  • 中方再次對澳商品出手,西方18國為澳喊冤,呼籲支持其對抗中國
    商務部12月10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相關規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存在補貼行為,導致國內葡萄酒相關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將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時間自2020年12月11日起。
  • 澳鷹派對華叫囂:必須買下澳洲出口商品,不然就用拳頭說話
    更過分的是澳洲出口到中國的商品還屢屢出現問題,這導致我國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開始限制澳洲商品向中國的出口,而這也惹怒了澳洲。據環球網報導,近期澳洲鷹派對華叫囂:必須買下澳洲出口商品,不然就用拳頭說話。
  • 被中方加徵80%關稅後,澳部長:繼續禁用華為5G,調查新冠
    據了解,澳方所指的關稅問題是,此前5月的時候,中國商務部對澳產大麥徵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兩項關稅徵稅比例合計達到80.5%。當時,澳方對中方的決定十分不滿,要求中方覆審對澳大麥雙反關稅。不過中方當時就對這個無理要求表示拒絕。
  • 遭受反傾銷稅後,澳洲葡萄酒又接新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方市場
    澳洲葡萄酒又收到噩耗,澳媒直言葡萄酒要涼了! 澳方還在拱火,針對中方的小動作不斷 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為阿富汗無辜民眾被澳軍殺害而發聲,卻被澳方緊咬不放且要求公開道歉,本質目的在於企圖利用中國轉移澳軍殘害無辜的矛盾。
  • 中國限制進口煤炭戳到痛處,澳媒打親情牌,強買強賣?
    文/南風據報導,中國限制煤炭進口,引發了澳達利亞官員的不安。船隻在「中國港口滯留」這個話題上屢屢炒作的澳媒又想出了一個新的辦法:打親情牌,盯上了印度的船員,稱船員們想回家,很「絕望」。到現在為止,中國在2019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動力煤約5000萬噸,焦煤4300萬。在煤炭方面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商品。隨著中澳之間關係的不斷惡化,中國限制澳洲的進口煤炭,引起了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的不安,中國的這一舉動顯然讓澳大利亞的出口形勢更加嚴峻,戳到了澳的痛處。
  • 澳政客瘋狂叫囂被嘲,美官推火上澆油挨懟,中方鐵證斥責澳胡攪蠻纏
    在對中方譴責澳軍人殘殺阿富汗平民的配圖推文大動肝火併要求中國「道歉」一天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1日突然為此事「滅火」,聲稱「我們的工作重點是(與中國)建立對話,使我們能夠穩定地解決政府間的問題」,「那(件事)不需要再進一步放大」。而澳國內的一些政客仍在放大嗓門指責中國,極右翼政客漢森甚至叫囂要「抵制中國商品」。澳大利亞的一些西方盟友也火上澆油。
  • 澳牧進口牛奶為什麼這麼貴 今年雙十一買它不虧
    便捷、優惠、豐富是網購的最大特點,尤其是在雙十一這樣的網絡購物節,更是廣大網民囤積商品的好時機,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也促使功能牛奶等行業展開了推新品、大促銷的競爭活動。今年的雙十一比以往要來得早一些,活動規則也較以往有區別。那麼在今年雙十一中,針對兒童的進口牛奶哪些值得剁手呢?哪個優惠力度大呢?進口牛奶好不好?
  • 五眼聯盟密謀替澳報仇!中方僅一招就令加拿大叛變,白宮怒不可遏
    據悉,「五眼聯盟」國家官員們討論出來的其中一個辦法是,由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各自對中方商品出臺制裁措施。另一個辦法是,澳大利亞對來自中方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如果中方考慮從其它地方彌補損失,美、英、加、新這四個盟國將拒絕從中方購買相關產品,以支持澳大利亞。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五眼聯盟」國家也是澳大利亞商品出口中方受阻的獲益者,例如加拿大。
  • 澳總理莫裡森:我們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咱們談談吧
    他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澳貿易協商還在繼續,所以澳方歡迎與中方官員之間恢復直接對話。「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進行的。」澳媒再次藉機炒作中國媒體一篇報導,直戳澳方痛點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
  • 「我可以,你不可以,憑什麼?」
    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回應稱,偽造照片?澳方指責中方使用了偽造或者說虛假照片,甚至說中方散布虛假信息,這一指責本身就是虛假的,因為網上流傳的不是「照片」,而是中國一個年輕人用電腦繪製的插畫。
  • 中國再拿澳葡萄酒開刀,澳媒直接向莫裡森提要求
    即便在最近這兩周時間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斷對華放軟話,稱要跟中國「和諧共存」,但卻是「口惠而實不至」,中方顯然也是看清楚了,並沒有吃這一套,在對澳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後,從明天開始又要徵收反補貼稅了。
  • 蔡英文聲援澳大利亞 莫裡森再次「已讀不回」 專家:泥菩薩過河
    澳總理莫裡森「雷霆嘎巴」,氣急敗壞出來要求中方就「漫畫事件」進行道歉後,不僅招致中方有力反制,而且還激怒了國際上不少有識之士。他們紛紛指責莫裡森政府,企圖為澳軍在阿富汗的血淋淋的暴行辯護並掩蓋真相,就連澳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都發文批評本國政府「衝動外交」,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卡文·霍格在文章中指出,與中國發生爭端,澳大利亞一定會輸。
  • 美英等國表態援助澳洲,將限制中國商品進口,實際早與華加強合作
    近期以來,澳大利亞商品對華出口困難一事幾乎是弄得澳大利亞方面心焦如焚,澳大利亞工商界多次呼籲澳大利亞政府儘快修復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澳大利亞政府也表現出了這方面的意願,向中國傳遞求和信號。但是,澳大利亞的示好,不過是為了緩解當下之急,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問題的錯誤所在。
  • 西方各國呼籲去買澳產品,喊著別向華強權低頭,身體卻比嘴誠實
    中方發起反制行動,澳洲似乎處於不利地位。但在此需要作出提醒的是,澳方並非孤家寡人,其背後是西方陣營,近日多國呼籲購買澳產品,叫囂不向中方強權低頭。多國聯盟,為澳方強出頭甘蔗沒有兩頭甜,澳方的如意算盤難以打響,就拿中方近日對澳方葡萄酒反傾銷關稅來說,超過200%的稅費注意讓澳方葡萄酒痛入骨髓,但澳方仍然不思改進,在言論上依然強硬。
  • 中方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臺政客買一箱挺澳
    商務部發布消息,根據《反傾銷條例》相關規定,調查機關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對此,臺灣政客也跳出來刷存在感。臺媒報導稱,「駐梵蒂岡大使」李世明昨天「特別」前往購買一箱澳洲葡萄酒,以「實際行動」表態力挺澳大利亞。
  • 先是澳洲煤炭失寵,又加徵燕麥稅,牛肉還暫停出口,下一個是什麼
    不僅如此,澳議員此前還有借減少貿易合作與要求割地賠款等荒謬言「責任論」威脅中國,這時候中國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從2019年的中澳貿易合作數據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了澳洲的最大合作夥伴,更重要的是,2019年,澳對華貿易順差達488.3億美元,這意味著澳大利亞的出口經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由中國市場所貢獻。
  • 七類商品被叫停,澳大利亞揚言要「報復」?中方:已找到替代國
    文丨瀾山 審丨瑾涵近年來,隨著中國進口需求量的不斷增長,澳大利亞的出口商將中國視為最大的金主。根據媒體統計,截至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亞對華出口貨物已經佔到其出口總值的30%以上。目前,澳大利亞已經有七個品類的商品出口被中國買家自主叫停,預計損失將達上千億元,為此澳大利亞還揚言要「報復」。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令人擔憂近幾個月以來,澳大利亞開始向中國大量傾銷大麥等農產品。據統計,澳大利亞約70%的大麥都出口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