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風
據報導,中國限制煤炭進口,引發了澳達利亞官員的不安。船隻在「中國港口滯留」這個話題上屢屢炒作的澳媒又想出了一個新的辦法:打親情牌,盯上了印度的船員,稱船員們想回家,很「絕望」。
到現在為止,中國在2019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動力煤約5000萬噸,焦煤4300萬。在煤炭方面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商品。隨著中澳之間關係的不斷惡化,中國限制澳洲的進口煤炭,引起了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的不安,中國的這一舉動顯然讓澳大利亞的出口形勢更加嚴峻,戳到了澳的痛處。
為此,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稱,船隻滯留在中國港口,因船上運載了16萬噸的澳大利亞煤炭,事情發生引起了印度船員的恐慌。他們所在船隻屬於印度航運公司,大概60多名船員,主要來自印度孟買。運載著澳大利亞煤炭5月24出發,6月13到達。船上船員在海上停留了大半年之後對澳洲求助,稱已經完全精疲力盡,希望目前這種狀況能夠早日結束,早日回家和老婆孩子團聚。澳方媒體還稱中國拒接卸載船上貨物,也不同意更換船上船員,已經和印度大使館討論遣返工作。由於疫情原因,船上船員被禁止下船。船員發推說他們不單是印度人,也是海上的船員,退貨這件事不容易,送的也不是小件東西,這場貿易戰正影響著他們。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早都可以離開中國。希望中澳之間進行健康對話,澳方可以通過施壓要求其更換船員。
而在實際上,在11月我國外交部—汪文斌就回應過中方對於疫情防控,和船員檢測上都有著規定,允許在規定範圍內向船員們提供便利。而且近年來,我國海關對進口煤炭的安全質量問題越發重視,檢測時發現其中環保不合格的居多。中國加強環保檢測,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中國權益和安全。
現在已經21世紀了,「強買強賣」這樣的事情早已不符合現在的市場趨勢,澳大利亞媒體無限度炒作我國拒接卸載澳大利亞煤炭的船隻,讓印度船員發聲博同情,還不如想想那些印度船員們真正負責的僱主,澳大利亞該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