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好老師 | 高麗紅:專業技能讓貧瘠土地大放異彩

2020-12-15 澎湃新聞

高麗紅,中國農業大學蔬菜學系教授,北京市教學名師,主要從事溫室土壤生物修復、溫室黃瓜水肥高效利用原理與技術研究。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既能正裝出席端坐於大型學術會議上,也能戴一頂鬥笠出沒在田間地頭彎腰幹活;他們既能站在三尺講臺上一支粉筆寫春秋,也能站在農村庭院兩手叉腰聊家常;他們是為人師表的博學教授,也是以專業知識作武器的扶貧戰士。高麗紅就是其中一員。

天山學者——助力守護大漠中的「綠地」

2016年5月26日—29日,高麗紅作為天山學者參加自治區農業廳規劃研究院組織的戈壁設施農業發展規劃調研組,到南疆克州(克孜勒克蘇柯爾克自治州)阿圖什市、阿克陶縣和烏恰縣調研戈壁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去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到田間地頭實地考察、聽當地農業部門的匯報、與專業技術人員等座談,那幾日的工作基本就是這樣,」她說,「了解到當地設施蔬菜的種植管理水平和存在的問題,我們就戈壁設施農業發展規模、設施類型、種植作物種類、種植模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並在實地考察溫室時對溫室作物種植技術進行指導。」

在緊張的4天時間裡,高麗紅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蔣衛傑下地幹實事,樣樣盡心盡力,為當地種植戶不斷優化種植方法,「我沒有把自己當作是來扶貧的,」高麗紅說,「我就是來做科研的,科研本身的價值就是能夠解決問題,能夠解決問題的科研才是成功的科研。」

結束這段短暫的調研之行後,2017年5月份,高麗紅參加了新疆農業大學為「深入推進新疆設施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全面完成精準脫貧目標」而設立的專家調研組,再一次來到了新疆南疆,不過這次調研範圍更大——包括克州在內的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南疆四地州作為最深度貧困地區,是全疆脫貧攻堅戰的難點和重點,是塊實實在在的「硬骨頭」。

「組織培訓、實地考察、現場指導是家常便飯,」高麗紅說,「在內地企業到來之前,因為語言不通,跟當地種植戶等交流十分困難,常常需要藉助肢體語言才能讓他們明白我們的意思。」好在南疆各族群眾熱情真誠,對科學技術的求知慾望強烈,天山學者們與村民們的互動還算順利。

在無邊無際的戈壁灘中,最主要的種植技術就是無土栽培。高麗紅與她的同事們將無土栽培的技術與方法傾囊相授於村民們,細心解答村民們在種植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經過2-3個月的調研,專家們幫助種植戶們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列出了關於新疆設施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關建議。「我們所做的雖然不能完全使新疆人民脫離困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高麗紅對此次天山之行做出總結。脫貧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這不僅需要專家們引進的科學技術,更需要村民們的耐心與決心,相信在不久後,南疆四地州的村民們都能夠摘掉貧窮的帽子。

寧夏之行——優化技術,開源節流

為響應「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高麗紅參與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扶貧行動。

「我們幫村民們脫貧,無非是將專業科學的技術傳授給村民們,讓他們能夠減少成本投入的同時也能增加收入來源。」高麗紅談到自己的扶貧心得,「比如寧夏的土壤質量不好,我們就想辦法提高土壤質量,向村民們引進蔬菜秸稈原位還田技術以及肥灌技術,這樣一來,既能減少村民們的成本投入也能減少他們的勞動投入。」高麗紅和同事們還提出了村民們採摘作業出現的低效率問題,並且向他們提出建議——增加種植行距,使形成一個作業平臺,減輕採摘搬運負擔。根據呈現出的效果,專家們的建議大大提高了村民們的勞動效率。

高麗紅在寧夏地區的科技扶貧工作持續至今,和同事們一起主要幫助村民們提升土壤質量、在減工減力減少成本的同時提升種植品質,以及栽培高質量番茄,打造專屬寧夏的品牌番茄。

脫貧之路雖漫長,但在不斷摸索中前行,從中收穫的希望、驚喜與欣慰對於高麗紅團隊以及村民們來說都是無可替代的。

甘肅舟曲調研——

揚長避短,打造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

2020年1月4日—6日,受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委託,中國農業大學組織了食用菌栽培、畜牧養殖、溫室設計、蔬菜種植和農業產業規劃設計等相關行業的專家7人前往甘肅舟曲縣進行考察調研。高麗紅是專家組成員之一。

關於舟曲,她說:「舟曲縣雖然自然災害頻發,水資源緊缺,土壤貧瘠,交通也不便利,但是它的氣候不錯,特色資源豐富,也具有地方特色產業優勢。」

短短幾日,從調研到規劃,專家組一刻也閒不下來。「我們最終採取『揚長避短』的策略——重點推進『三土(嶺藏雞、中華蜂蜜、土豬)一羊(羊肚菌)』等地標性產品,利用舟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天然綠色的特色山野菜。」高麗紅說。她和同事們一致認為應該打造出專屬舟曲的特色農產品品牌,甚至讓舟曲的優勢壓倒劣勢,這樣才能讓舟曲一步步摘掉貧困的帽子。「

能說會練才是真把式,高麗紅和同事們針對羊肚菌還摸索出幾套菌菜輪作的土地高效利用種植模式,來幫助村民們提高種植效率和提升農產品質量。除此以外,專家們針對舟曲農業的各方面提出了詳細具體的優化方案,供村民們實施執行。僅僅幾日,讓專業知識和科技力量在舟曲大放異彩。

高麗紅的足跡不止遍布新疆南疆、寧夏、甘肅舟曲,還有河北尚義、內蒙赤峰等地,經歷過惡劣的天氣環境、看見過荒涼的的大漠戈壁,也欣賞過美麗的自然風景、聽見過誠摯的感激話語。這些足跡變成高老師的經驗,在授課過程中,她十分注重把這些生產一線的部分知識融入到平時知識的講解中,讓學生更感興趣。中國的扶貧之路,在像高麗紅一樣的科技扶貧戰士的帶領下,曙光在望。筆者只能用單薄語言,向扶貧戰士們,致以崇高敬意!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向我們的教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來源:園藝學院

原標題:《立德樹人好老師 | 高麗紅:專業技能讓貧瘠土地大放異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立德樹人|《競石說》
    我們的教育已經遠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太久了,雖然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這個時代的變革相結合、相適應的具體措施還在探討和研究中,但是,黨的十八大報告已經對對中國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在黨的全國代表的大會報告中首次提出。
  • 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就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努力在「十四五」時期吉林振興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 杏林春滿有好景 立德樹人譜新篇
    近年來,江西衛生職業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牢牢記在心上、緊緊抓在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豐富思政教育載體、充實思政教育內容、強化思政教育效果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 立德樹人好老師 | Carol Richman:以愛育愛,拳心教學的擺渡人
    立德樹人好老師 | Carol Richman:以愛育愛,拳心教學的擺渡人 2020-09-18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頭之戰」打響,「教育湘軍」如何破立並舉立德樹人?
    但是,曾幾何時,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讓教育多了幾多功利色彩,讓好老師「漸行漸遠」。不破不立,破立並舉。日前,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省教育廳組織召開學習宣傳貫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專題培訓班,聚焦教育評價改革這場事關全局的「龍頭之戰」,吹響「教育湘軍」立德樹人集結號。
  • 西安郵電大學——師德師風 | 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育人育才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及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視頻會議精神,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特推出「師德師風」建設專欄,通過宣傳師德師風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典型先進事跡,引導廣大教師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
    立德樹人 潤物細無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裡學什麼、能學到什麼、學得怎麼樣,同大學人才培養體系密切相關。……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 「薇」心浸潤,立德樹人——啟東市紫薇小學「文化育人」特色展示
    此次「文創市集」分內外展館,全市共有18所學校集中展示了6大特色育人主題。紫薇小學作為此次的參展方,展示的主題是「文化育人」。為了做好此次的展示工作,學校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期間,學校召集了德育骨幹進行了展示方案和展位整體布置的商定。最終,以「彩繪童年,陽光一生」為主題,通過主題展板和動靜結合的展演形式進行呈現。
  • 立德樹人 傾情投入
    張桂梅說,民族地區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孩子自尊心強,需要老師的「愛心 耐心」,真心實意與他們交往。作為一名山村教師,贏得全社會的尊重,張桂梅靠的是「立德樹人」。20年前在華坪民族中學教書時,為了畢業班的孩子,她拖著病體堅持上課,不去住院;為了幫助山裡的窮困學生,她節衣縮食,捨不得吃好的;為了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她時常唱歌念詩……直到現在,張桂梅還每天5點半就起床,擔心女高學生害怕,她要早早地打開燈,趕走路上的野生動物。「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藉助升學e網通等平臺,石嘴山三中讓立德樹人看得見!
    新時代背景下,普通高中如何發揮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優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德育模式,增進育人實效,促進學生的更全面發展?前幾年,曾有不少問題困擾著她:許多學生習慣把成長困惑「悶在心裡」,有問題不敢找老師傾訴;日常教學任務繁雜,鮮有時間與學生一對一談心;此外,每周的思政班會課也缺乏系統指引和規劃……隨著學校積極推行寧夏教育雲、銘師堂教育等平臺,這些問題悄然「迎刃而解」,班級德育工作開始步入正向行駛的「快車道」。
  • 立德樹人 匠心築夢——衡水中學實驗學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圓滿舉行
    11月27日,以「立德樹人 匠心築夢」為主題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在博藝館圓滿舉行。衡水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王建勇,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執行校長李先輝,校長助理孫廣文、白建,全體班主任、見習班主任及部分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 湖南科技大學邀請多位優秀教師講「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講座現場。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模範作用,營造關愛學生、尊重教師的氛圍,提升「立德樹人」的育人成效,近日,湖南科技大學邀請多位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來校開展「立德樹人」系列講座。隨後,石靈芝分享了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所聞所感,並以「回憶中的李老師」的事例進行引入,闡述了自己的從教初心。12月1日,全國優秀教師伍巧紅受邀以「教育路上,追尋幸福」為主題講課。
  • 【立德樹人】求真務實勇擔當,樂學善思創佳績(三)
    我校共有五位青年老師代表北海市參加大賽,經過激烈角逐,五位青年教師全部獲獎!其中宋晗笑老師和韋方成老師榮獲自治區級一等獎,張暄宇老師榮獲自治區級二等獎,金豔老師和許麗鵬老師榮獲自治區級三等獎,載譽而歸!
  • 堅持立德樹人 培育時代新人
    本報記者陳媚 通訊員覃路瑩/文 本報記者潘浩/圖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9月9日上午,南寧市教育局舉行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暨「南寧市師德教育巡迴大講堂」啟動儀式,全市教師代表等700多人以這一特別的方式,迎接屬於自己的節日。
  • 【思政論壇】如何講好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
    作者: 馬駿 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校長近日,《求是》雜誌以《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題,首次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去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的主要內容「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 【地評線】東湖評論:破除「五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總體改革方案直擊病灶,體現了中央在教育領域破除「五唯」、構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系的強大決心。 「五唯」評價導向有悖立德樹人初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領域「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給少部分按圖索驥、投機鑽營、慣走「捷徑」者開了綠燈,卻讓踏實幹事、埋頭做事、實心用事者流汗又流淚。
  • 面向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研究生導師責權機制建設
    健全以導師為第一責任人的責權機制,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梳理了導師責權機制的內涵及國內外發展現狀,探討在立德樹人視野下推進導師責權機制改革和創新的必要性和可能路徑,並介紹了山東大學深化導師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的相關做法及成效。
  • 衡南校園懇談會:堅持立德樹人 辦人民滿意教育
    胡果雄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創新推行屋場懇談會制度,充分吸納集體智慧,解放思想、敢於擔當、改革創新,堅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致力於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著力培養高素質學生。」「要適應高考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切實把握高考發展趨勢和方向,制定新措施、新辦法。」
  • 「良知教育」: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修文縣教育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積極探索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良知教育」,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找立德樹人實踐路徑方面走出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後發趕超」的新路。立志勤學,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 立德樹人 茁壯成長(文明的力量)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民族高級中學高一(1)班的課堂上,15歲的尼瑪才讓正帶領同學們朗讀英語單詞,聲音洪亮,神情專注又自信……「老師和同學的關心讓我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作為曾經差點輟學去打工的孩子,尼瑪才讓對現在的校園生活十分珍惜。剛剛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的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級中學,是這裡每一名師生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