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剛過,一年夏至已過。
你大聲抱怨「氣溫又該升了」,
隨手抓起桌上的水杯一飲而盡。
而他卻記不起,
自己上一次大聲講話是什麼時候,
想伸手夠到距離十釐米的水杯,
整整花了一分鐘,卻沒能拿起。
很難想像,
一句簡單的話,一個普通的動作,
於身體被「凍住」的他們,
卻是再平常不過的「奢望」。
米奇·艾爾邦相伴莫裡·施瓦茨/圖自網絡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一本書和一出話劇?美國知名作家米奇·艾爾邦創作的自傳式長篇紀實小說《相約星期二》,故事講述的是作者年逾七旬的恩師莫裡·施瓦茨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即漸凍人症ALS),生死交關之際,學生米奇·阿爾博姆每周二都上門與教授相伴,聆聽老人最後的教誨。
米奇·艾爾邦《相約星期二》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舞臺劇照/圖自網絡
改編自《相約星期二》,講述「漸凍人」故事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把「漸凍人」的內心世界搬上了舞臺。你能想像,如何在舞臺上演一個「漸凍人」嗎?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舞臺劇照/圖自網絡
話劇中臺灣著名戲劇表演家金士傑,在舞臺上拿著叉子顫抖著手時,在既虛弱又高調地說著話時,那一刻,受盡「漸凍人症」折磨又用力在保持自尊的莫裡教授,重現在了臺上。而為了儘可能地詮釋好莫裡教授,金士傑更是在臺灣親自拜訪「漸凍人」並與他們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只是,在金士傑看來,他在舞臺上所演繹的「痛」,遠比不上「漸凍人」真正所承受的。
相比小說《相約星期二》、
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的莫裡教授,
關於「漸凍人」,
讓很多人印象更深刻的可能是
一代理論物理學家、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
理論物理學家、科學巨匠霍金/圖自網絡
霍金在21歲時,查出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人症ALS)。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人」,在身體被「凍住」的50多年時間裡,霍金從未放棄,而是以他在物理學中的造詣,以及跟疾病不屈不撓的搏鬥了整整55年,成為傳奇。
為了激起殘障人士的潛能,
65歲的霍金參與了零引力飛行/圖自網絡
從出現症狀開始,「漸凍人」平均壽命只有 2-5 年。而霍金足足堅持了半個世紀!儘管生活不能自理,但疾病並不能困住他的奇思妙想,對很多「漸凍人」而言,「霍金」所包含的意義已遠遠不止是他的科學造詣。
GIF圖自網絡
你一定記得,2014年由美國波士頓學院前棒球選手發起的ALS「冰桶挑戰」快速引爆全球,把「漸凍人症」推到了聚光燈下。
這,讓更多的人知道了
「漸凍人症」這個名詞的存在。
▼
但知道這一名詞的你,有認真問過自己:
真的知道「漸凍人症」嗎?
真的了解「漸凍人」嗎?
短短幾秒的冰桶挑戰,
其實並無法體會「漸凍人」的感受。
「冰桶」過後,
更應該真正的了解「漸凍人症」
圖自網絡
「漸凍人症」即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簡稱ALS),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一種,為世界五大絕症之一。它會使患者像被冰雪凍住一樣,從指尖、足尖開始,全身的筋肉由下至上一步步喪失行動能力,甚至連控制眼球轉動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至今,「漸凍人症」的病因還是不明確的,每 10 萬人中大約有 4~6 人有可能患有此疾病。大部分的「漸凍人」是從四肢開始出現肌肉萎縮,逐漸蔓延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最終徹底癱瘓,說話、吞咽和呼吸等功能也逐一衰退。
目前「漸凍症」 尚不能被治癒。
然而對「漸凍人」而言,
在整個病程中,
痛苦不在於十指不再靈活,
不在於吃飯沒辦法單手拿碗,
也不在於走路不協調……
最痛苦的也不是最終的死亡。
而是
當你跟TA說話,TA能聽到卻無法回答,
當你觸摸TA的身體,TA能感知卻無法回應,
TA只能把全部想說的話,想做的事,
聚集在落寞的眼睛裡。
哪怕是見過再多病症的醫生,
可能也無法形容如此孤獨感受……
TA就像是一座孤島。
「漸凍人症」破壞的是人體的運動神經,其它神經系統則是正常的。即「漸凍人」的思維和意識是清晰的,能聽、能看,能感覺到疼痛。
可是,就是有一群女生認為,
「漸凍人」不應該是孤島。
在一次偶然的社工活動中開始關注「漸凍人」,
在慢慢地感受到「漸凍人」的」最痛「後
▽
她們萌發了幫助「漸凍人」的小小創想:
通過騰訊NEXT IDEA創新大賽,
走進了「漸凍人」的內心世界。
我無法治癒他們的疾病,
但能讓他們不再孤獨。
—— 張培源
《解凍鍵盤》作者
NEXT IDEA智能硬體大賽獲獎選手
設計研發「解凍鍵盤」
讓「ALS」成為「Another Love Story」
在2016年騰訊NEXT IDEA智能硬體的賽場上,四位社工專業的女生團隊爆發出了極為強大的力量。4個月,在隊長張培源的不懈堅持下,她們設計出了漸凍人可以使用的鍵——「解凍鍵盤」。「解凍鍵盤」的項目在NEXT IDEA智能硬體大賽中,一路披荊斬棘,而後脫穎而出。
▲ 張培源團隊研發的解凍鍵盤
真正去開發解凍鍵盤的時候,文科生、缺乏理論知識、更沒實操經驗的張培源和團隊成員才體會到這件事有多難。最終她們通過騰訊公益籌集到了部分資金,也聯繫到一家科技公司,終於在2016年9月,「解凍鍵盤」項目的第一批鍵盤面世。
▲ 張培源的團隊走訪「漸凍人」家庭。
一旦患上「漸凍人症」,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的雙手攣縮,手指彎曲,胳膊無法抬起,只能用滑鼠點擊軟鍵盤打字。張培源團隊通過不斷深入了解「漸凍人症」人群的需求,設計出了「解凍鍵盤」,以鍵盤有限的力量,讓多位「漸凍人」實現了跟至親的人進行簡單交流,減輕了不能順暢表達帶來的痛苦。不同於普通人所用的鍵盤,解凍鍵盤只有九個數字鍵、兩個功能鍵,外加腕枕。整個鍵盤是按照「漸凍人」的手型設計,對於行動不便的他們來說,只要用三根手指甚至一根手指就可以完成操作,無障礙地使用,傳遞出想表達的信息。
▲ 「漸凍人」在使用的就是張培源團隊研發的解凍鍵盤。
第一次看著一位「漸凍人」用右手食指打出「你好」二字時,她們和「漸凍人」的家屬緊緊地拽住了彼此的手。從小小的創想到一個「解凍鍵盤」,從「ALS」到成為「Another Love Story」,未來可期。
「最初決定做這個,是被生活所觸動。試想下,當我們深愛的人因為漸凍人症或中風等種種原因而癱瘓在床,失去了行動能力,他們就迫切需要這樣一種工具,能夠與他人進行交流。」「解凍鍵盤」團隊作者張培源說道。
▽
更多設計研發「解凍解盤」的過程,請戳
生活交給我們很多的感知,每份感情觸動的背後,可能正在萌發著小小的創意。也許,只要你願意迎接挑戰,踏出第一步努力嘗試,某一天也能為世界做一點點改變。
▽
「偉大的變革,往往來源於小小的創想。」
這就是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
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精神。
請不要猶豫,
來NEXT IDEA的舞臺發揮你的創意!
2018年 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
已經於6月11日在羅浮宮正式啟動!
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是騰訊集團於2012年發起的一項青年創新人才計劃,以年度賽事為承載形式,聚焦於藝術與科技領域,旨在挖掘、啟發、培養並孵化年輕人的創意。
官網直達 請【閱讀原文】
↓↓↓官網直達戳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