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大學生故意殺人被判刑,全社會要切實關愛心理疾病患者

2020-12-18 騰訊網

9月24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級法院對被告人楊佰淇故意殺人一案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網約車司機,被患有抑鬱症的19歲厭世大學生楊佰淇用匕首殺死,無辜生命就這樣冤死,背後牽涉到的家庭又該受到多大無辜的傷害!

心理疾患,已經成為影響當今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每一個患者,其本人痛苦不能自拔自不用說,患者的父母親人,同學同事朋友,所在的學校、單位等等,無不牽扯其中,社會成本巨大。

據人民網2019年9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2019年我國的最新數據是約有9000萬抑鬱症患者,其中超過90%的抑鬱患者未得到治療。預計到2020年,抑鬱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負擔源。

抑鬱症患者除了快感缺失、心境低落,還時常會出現體重、食慾、睡眠和行為活動的異常,嚴重時甚至引致自殘、自殺;抑鬱不僅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痛苦,也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毫無生活幸福感可言。

筆者身邊就有親人患有此病數年了。當親人患病確診之後一直在進行治療,全家及相關親戚朋友都投入了進去。但是這種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是頑症,不僅要靠藥物控制,還要靠心理疏導,同時該病時常反覆發作,給患者和家人都帶了無盡的痛苦,不僅患者本人,家裡的親人也受影響,真的很沒有生活質量。

如果一個家庭按最基本的三口之家計算,我國9500萬抑鬱症患者,就會牽涉到至少2.7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接近20%。如果是年輕人,還得計算會牽涉到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至親。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受到影響,足以引起有關方面予以高度重視。

尤其是青少年抑鬱問題。2017年的相關數據顯示,青少年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4%~8%。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還這麼年輕就患上了抑鬱症,他們漫長的人生變成了與抑鬱症抗爭的非常艱難的過程,無論其個人還是其家庭,還會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和思想負擔,其生命意義和價值都無法得到體現,更別說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了。

因此,關愛關注和重視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已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光是這樣的方案是遠遠不夠的。學校組織檢測,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狀況,這都是大量的系統工作,學校的心理老師配備是難以勝任的,它需要更加專業的醫學機構來解決。

抑鬱症患者是一種心理疾病,進而引起生理反應,目前檢查方式主要是醫生問診、填寫調查表格和生理檢查。醫生問診的話,主觀因素比較重;各種檢查表也是借鑑引進西方的一些表格設定問題和選項,再根據患者的答案按一定的機制進行打分和評價。這不僅跟設計問題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有關,更與答題時受檢者的主觀判斷和選擇有關。生理檢查主要涉及腦部和眼球等一些生理檢查,一些專科醫院才會有這樣的儀器,效果究竟如何需要打個問號,畢竟,抑鬱症不像一些生理疾病通過儀器檢測就可以輕鬆得出各種生理量化指標,以便醫生判斷和對症下藥。

就算確診以後,抑鬱患者的藥物治療和控制也是個很難的過程。醫生只能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不斷調試各種藥物組合。到了一定時期還得換藥調藥。

抑鬱患者除了藥物控制和治療之外,還需要通過做心理諮詢解決心理問題情緒問題。目前我國的心理諮詢行業魚龍混雜,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大多考完證就從業,照搬書本上的西方理論的居多,經驗欠缺,能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和社情民情的就更少了。同時現在心理諮詢行業收費不像醫院醫生執業有一些治療標準,心理諮詢行業諮詢費按小時計算,一個小時五六百元還算比較低一些的標準了,每周做一次心理諮詢,加上藥物治療費用、生活護理費用,一般的患者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因而,筆者建議,國家要統籌考慮抑鬱症發展趨勢日趨嚴重的問題,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尤其是對於學生抑鬱症患者,要給予充分的關愛,畢竟他們還年輕,還沒走上社會,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都要給予充分關愛和有效幫助。只有這樣,像大學生抑鬱患者厭世殺人的悲劇才可以有效避免和減少,社會才更加和諧。

相關焦點

  • 今日開庭:抑鬱症大學生因厭世,故意傷害滴滴司機
    湖南省常德市某校大一學生因厭世,網購匕首,深夜刺死當地一名四十三歲的滴滴車司機,隨後自首。從受害者家屬處獲悉,該故意殺人案會在今天(1月3日)開庭。1月2日上午,田女士向新聞記者提供一份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的公章文件,該份文件顯示,該案將於1月3日9時30分漢壽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開庭,案由為故意殺人。很多人疑惑,嫌犯患有抑鬱症,這樣一個厭世的人,為什麼要帶走一個並不想死的人?
  • 人家都厭世了,你還判死緩?
    2019年3月24日,19歲的湖南大學生乘客楊某,因「厭世」連捅網約車司機20多刀,致使司機當場死亡。2020年9月24日,當地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判被告人楊某死緩。受害者家屬在無奈撤銷民事賠償之後,只希望法院能重判殺人兇手。人家都厭世了,你還判死緩。難道這又是對故意殺人犯的人道主義關懷?據悉網約司機遇害後,其妻子只能靠3000元工資養家中老人以及幼兒,每個月還要負擔2800元的車貸。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其實所謂的抑鬱症殺人事件,發生的頻次並不在少數。 2016年3月27日,四川師範大學舞蹈學院大一學生蘆某慘遭殺害。嫌疑人滕某被鑑定為抑鬱症患者。 2019年1月18日, 在濟南市天橋一居民小區內,一名男子在殺害父母,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之後,跳樓自殺身亡。根據警方調查,該男子曾經服用過精神類疾病的藥物,頻繁瀏覽抑鬱症相關網頁,並且記錄了自己強烈的厭世想法,以及自己不在的話,對家人未來生活的擔憂。
  • 大學生因厭世刺死滴滴司機一案將宣判,受害家屬:至今沒等來道歉
    2019年3月23日的晚上,19歲的大一學生楊某因厭世情緒強烈,在搭乘滴滴司機陳某的車輛時,趁其不備,用網上買的匕首連刺20餘刀將陳某殺害。事發48天後,楊某被警方逮捕。9月24日,湖南常德大學生故意殺人案將宣判一審結果。楊某及其律師表示,楊某在2018年就開始情緒低落,也產生了自殺等負面想法,有明顯的抑鬱症症狀。殺害滴滴司機陳某,是因為楊某自己不敢自殺,出於壯膽的想法才攻擊對方。而楊某在最後陳述環節只有一句話——"請法庭依法判決。"
  • 學生厭世刺死司機,抑鬱症不是傷害他人的理由!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楊某淇的行為已涉嫌故意殺人罪,雖然其被診斷為患有抑鬱症,但在實施殺人行為時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遂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決定。據紅星新聞,在陳某被害身亡後,妻子田女士擔負起贍養四個年近七旬的老人,撫養不足五歲的小兒子與未成年的大兒子的重擔。在面對採訪時,田女士說:「我們希望法律嚴懲兇手,不要讓我丈夫白白枉死。」
  • 精神病人故意殺人如何判刑
    被申請人朱某,因涉嫌故意殺人,於2018年1月3日被刑事拘留;因鑑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於2019年1月21日被釋放後送至某精神病醫院住院治療。某區人民檢察院以強制醫療申請書於2019年5月9日申請對被申請人朱某強制醫療。
  • 大一學生因厭世刺死滴滴司機,被判死緩,學生家屬態度讓人心寒!
    要知道這個學生雖然故意殺人,根本上還是因為他抑鬱症和厭世心理,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在9月24日這一天,人民法院正式判決了那個大一學生死緩兩年。 在故意殺人情節惡劣的情況下,這樣的判罰可能算比較輕了吧。
  • 石家莊:切實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1月15日,石家莊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共石家莊市委員會辦公室14日發布《關於切實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通知》:各縣(市、區)黨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黨組(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近一段時間,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廣大防控一線工作人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於職守
  • 關愛癲癇患者,警惕情緒障礙
    在近代醫學發展之前,甚至傳統觀念將其與『精神病』相等同,導致癲癇患者飽受社會歧視和疾病羞恥感的困擾。如今,我們已經明確癲癇是一種以神經元異常放電為特徵的慢性發作性腦部疾病。雖然癲癇患者的臨床症狀具有發作性和刻板性的特點,但是在發作前後和發作間期,很多癲癇患者仍存在情緒障礙、認知下降和精神症狀等共病狀態,並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婚育和家庭生活,導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 揮出致命24刀,「厭世」大學生被判死緩
    2019年,湖南常德19歲大學生楊某淇自稱悲觀厭世,在乘坐滴滴網約車時用早已準備好的刀向司機陳江(化名)的脖頸、臉部、胳膊刺出24刀,將其殘忍殺害。 楊某淇被鑑定為作案時患有抑鬱症,為「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 「冰桶」一年 關愛持續 95%罕見病患者缺少有效藥
    本著動員全社會力量、建立長期支持漸凍人病友體系的願望,通過公開招標、評審、支持公益服務項目的方式來完成557萬餘元善款的使用,面向全國公開發布招標信息。「冰桶挑戰——關愛漸凍人」項目由此啟動,面向全國公開招募到了9家機構的10個中標項目,包括北京東方絲雨漸凍人罕見病關愛中心、陝西省漸凍人關愛互助協會、漸凍人聯盟等。
  • 精神疾病離我們有多遠?6道測試題告訴你
    B. 「高大上」「撩妹」「撩漢」必備之地B. 健身塑形要跟上當你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上述6種情況時,要多加留意!目前社會上仍存在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以致這個群體的生活、工作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甚至一些人自己出現心理問題時諱疾忌醫,矢口否認,延誤最佳的治療期,最終導致更嚴重後果。以上內容(圖片)來自網絡在缺失的精神樂園中,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都應該得到重視、關愛與幫助。
  • 刀鋒戰士 非故意殺人(圖)
    罪名不成立,這意味著「刀鋒戰士」免除了25年以上的監禁,不過儘管他並非故意殺人,連開四槍殺死女友的客觀事實無可辯駁,無論是誤殺還是正當防衛,他都將面臨著最重15年的監禁,倫敦帕運會的輝煌將不會在裡約繼續。
  • 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案件退回補充偵查 洪某要做精神疾病司法鑑定
    (原標題: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案件退回補充偵查 洪某要做精神疾病司法鑑定)
  • 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洪某要做精神疾病司法鑑定
    12月12日,記者從南京遇害女大學生李倩月父親李勝處獲悉,李倩月遇害一案由西雙版納州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原因是犯罪嫌疑人洪某的代理律師向警方提出應對洪某進行精神疾病司法鑑定。對此,有律師表示,提出精神疾病司法鑑定是犯罪嫌疑人應具有的基本公民權利,但如果洪某是精神病人,卻能夠指揮另外兩人作案有違常理。
  • 警惕身邊這一群人:微笑抑鬱症患者!出現這三種表現要注意了
    警惕身邊這一群人:微笑抑鬱症患者!出現這三種表現要注意了導語抑鬱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精神方面的疾病,這種疾病殺人於無形,而且給患者帶來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損傷還有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不過大家對於抑鬱症的看法,往往都認為患者會特別消極,甚至不善言辭,可是還有一種抑鬱症大家不熟知,它就是微笑抑鬱症。這種疾病往往會讓患者以微笑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疾病情況,有的時候甚至無法讓人辨別出患者已經患上了這種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身邊的這一群人:微笑抑鬱症患者。
  • 年輕人的厭世心理
    年輕人總是唉聲嘆氣、無精打採,無聊透頂,覺得生活沒有意思,這些消極的想法和狀態,就是心理學上的厭世心理。厭食心理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沒有精神支柱。精神支柱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人不斷進取。但是,人們的生活往往並不能完全按照個人心目中理想的軌跡發展,一些人的精神支柱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茫然感。現實不盡如人意。如社會風氣的不正,腐敗現象的出現,人際關係的傾軋和爾虞我詐等等,使不少成年人的心態失衡。因此,有好多成年人以「局外人」的方式對待周圍事物,成為一個厭世者。
  • 人際關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方面,國內外研究者都一致認為人際交往對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 研究表明,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表現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人際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技巧的缺乏是造成個體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
  • 多措並舉做好大學生心理幹預和疏導工作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群眾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導問題,強調「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  大學生群體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注的群體。大學生心理問題因人而異,主要取決於不同個體的生理、心理基礎及其生活環境,但特定事件尤其是災難性事件會對大學生群體心理產生強刺激式的碰撞。
  • 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勢在必行
    大學生、研究生自殺的事件頻頻登上新聞熱搜,我們在惋惜青春年華瞬間消逝的同時,也更應積極探討該如何解決愈發嚴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長的核心,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勢在必行。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走向自殺這條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