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級法院對被告人楊佰淇故意殺人一案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網約車司機,被患有抑鬱症的19歲厭世大學生楊佰淇用匕首殺死,無辜生命就這樣冤死,背後牽涉到的家庭又該受到多大無辜的傷害!
心理疾患,已經成為影響當今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每一個患者,其本人痛苦不能自拔自不用說,患者的父母親人,同學同事朋友,所在的學校、單位等等,無不牽扯其中,社會成本巨大。
據人民網2019年9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2019年我國的最新數據是約有9000萬抑鬱症患者,其中超過90%的抑鬱患者未得到治療。預計到2020年,抑鬱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負擔源。
抑鬱症患者除了快感缺失、心境低落,還時常會出現體重、食慾、睡眠和行為活動的異常,嚴重時甚至引致自殘、自殺;抑鬱不僅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痛苦,也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毫無生活幸福感可言。
筆者身邊就有親人患有此病數年了。當親人患病確診之後一直在進行治療,全家及相關親戚朋友都投入了進去。但是這種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是頑症,不僅要靠藥物控制,還要靠心理疏導,同時該病時常反覆發作,給患者和家人都帶了無盡的痛苦,不僅患者本人,家裡的親人也受影響,真的很沒有生活質量。
如果一個家庭按最基本的三口之家計算,我國9500萬抑鬱症患者,就會牽涉到至少2.7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接近20%。如果是年輕人,還得計算會牽涉到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至親。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受到影響,足以引起有關方面予以高度重視。
尤其是青少年抑鬱問題。2017年的相關數據顯示,青少年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4%~8%。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還這麼年輕就患上了抑鬱症,他們漫長的人生變成了與抑鬱症抗爭的非常艱難的過程,無論其個人還是其家庭,還會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和思想負擔,其生命意義和價值都無法得到體現,更別說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了。
因此,關愛關注和重視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已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光是這樣的方案是遠遠不夠的。學校組織檢測,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狀況,這都是大量的系統工作,學校的心理老師配備是難以勝任的,它需要更加專業的醫學機構來解決。
抑鬱症患者是一種心理疾病,進而引起生理反應,目前檢查方式主要是醫生問診、填寫調查表格和生理檢查。醫生問診的話,主觀因素比較重;各種檢查表也是借鑑引進西方的一些表格設定問題和選項,再根據患者的答案按一定的機制進行打分和評價。這不僅跟設計問題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有關,更與答題時受檢者的主觀判斷和選擇有關。生理檢查主要涉及腦部和眼球等一些生理檢查,一些專科醫院才會有這樣的儀器,效果究竟如何需要打個問號,畢竟,抑鬱症不像一些生理疾病通過儀器檢測就可以輕鬆得出各種生理量化指標,以便醫生判斷和對症下藥。
就算確診以後,抑鬱患者的藥物治療和控制也是個很難的過程。醫生只能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不斷調試各種藥物組合。到了一定時期還得換藥調藥。
抑鬱患者除了藥物控制和治療之外,還需要通過做心理諮詢解決心理問題情緒問題。目前我國的心理諮詢行業魚龍混雜,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大多考完證就從業,照搬書本上的西方理論的居多,經驗欠缺,能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和社情民情的就更少了。同時現在心理諮詢行業收費不像醫院醫生執業有一些治療標準,心理諮詢行業諮詢費按小時計算,一個小時五六百元還算比較低一些的標準了,每周做一次心理諮詢,加上藥物治療費用、生活護理費用,一般的患者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因而,筆者建議,國家要統籌考慮抑鬱症發展趨勢日趨嚴重的問題,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尤其是對於學生抑鬱症患者,要給予充分的關愛,畢竟他們還年輕,還沒走上社會,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都要給予充分關愛和有效幫助。只有這樣,像大學生抑鬱患者厭世殺人的悲劇才可以有效避免和減少,社會才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