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服長三角人的胃,沙縣小吃布下近半壁江山

2020-12-21 澎湃新聞

徵服長三角人的胃,沙縣小吃布下近半壁江山

2020-12-19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現代快報訊(記者 熊平平/文 劉暢 趙傑/攝)周一中午是南京人李昌的沙縣小吃時間,由於中午公司開會時間緊,他通常都會點一份醬香鴨腿飯和豬肚湯外賣,這是沙縣小吃店的經典套餐。

「沙縣小吃是我大學時代經常吃的食物,有很多回憶,工作後就會經常點。」李昌說,大學時是因為沙縣小吃價格便宜,但現在他看重的是沙縣小吃食物的品質。

李昌是眾多沙縣小吃顧客中的一位,讓人意外的是,因「中國最神秘組織」而聞名的沙縣小吃最大市場竟是在長三角,在滬蘇浙皖四地共有3.8萬家沙縣小吃門店,佔到全國總門店數的43%。

「長三角是中國小吃競爭最激烈的區域,本土江南小吃歷史悠久深入人心,沿著長江而下帶來了口味獨特的成都、武漢小吃,外加粵式小吃做工精美,眾多小吃都在長三角匯聚。」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沙縣小吃能夠在長三角市場站穩腳跟,當年費了很大力氣。

沙縣地處閩中,在隋唐之時,中原百姓不斷遷入,北方漢民族的麵食文化和南方閩越先民的米食文化在這裡融匯,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手藝。當地很多小吃「傳兒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爭奪某個秘方傳人的官司在沙縣時有發生。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人多地少,沙縣村民開始在周邊城市以賣小吃謀生計,由此開啟了沙縣小吃逆襲成為國民美食頂流的開端。

最初,沙縣小吃只是在福州、廈門等省內城市經營。但隨著省內市場飽和,不滿足小市場的沙縣人,將目光瞄準了更廣闊的省外。

在走向省外時,沙縣小吃有三個方向:南下珠三角,北上長三角、北京及中部城市,漂洋過海在國外經營。

這一時期走出去的沙縣小吃業主,與沿海地區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契合,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而「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沙縣小吃正好滿足進城工人群體的喜愛,填補了中低端市場空白。

儘管長三角也是產業工人的聚集地,「但沙縣小吃在長三角,尤其是上海的徵途並沒有那麼順利」,張鑫表示,沙縣小吃知名度不夠,同時就餐環境也不是很好,很難進入當地主流餐飲市場。

2002年,為了打入長三角市場,敢拼敢闖的沙縣人用上了他們的「謀略」,調整了沙縣小吃過往經營策略。

當時沙縣專門派團隊去上海駐點,研究上海市場特徵,包括消費人群結構、口味、本土小吃、市場推廣手段等等。「我們結合上海市場特徵對沙縣小吃進行了本土化創新,重點對品牌和風味特色進行了大力宣傳。」張鑫表示。

"我們在上海城隍廟舉辦了兩天的沙縣小吃推介會,一下子就打開了局面。" 張鑫回憶道,當時請了上海各界來參與品嘗,獲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經過兩年摸索與經營,2004 年,沙縣小吃在上海的店面達到1000多家,上海的成功,讓沙縣小吃迅速在長三角各類城市開枝散葉,其規模迅速超過珠三角地區,成為沙縣小吃最大市場。

徵服了長三角人的胃口,沙縣小吃江湖地位也由此奠定。

如今,南京街頭經常會看到升級後的沙縣小吃門店,店內環境實現了標準化、流程化管理,乾淨整潔。小吃集團負責人表示,當前沙縣小吃正在進行產業升級,未來的沙縣小吃會更美。

關鍵詞 >> 沙縣小吃,醬香鴨腿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沙縣小吃:「中國最神秘組織」的逆襲記
    沙縣小吃如何在二十餘年間逆襲成為「中國最神秘組織」?「美食頂流」的江湖地位「我們沙縣小吃遍及世界各地,共有8.8萬家門店,營業額每年近500億元。」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指著牆上電子地圖告訴記者,地圖上每一個紅色標記就是一家沙縣小吃,東中部省份已幾乎全「飄紅」,新疆、西藏地區紅標也正在迅速增長。
  • 她走出體制開過近百家沙縣小吃店——誰在背後撐腰?
    這個來自於鄉土的產業,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目前,沙縣有近6萬人在外做小吃生意,佔全縣人口約五分之一;全國各地沙縣小吃門店共有8.8萬家,年產值近500億元。沙縣小吃還遠銷海外,走進了美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56個國家和地區。 扁肉(也稱餛飩)、拌麵等價格親民的沙縣小吃,撫慰了許多「打工人」和「乾飯人」的胃。而在沙縣,它們被看作「鋼筋水泥」,幫助沙縣人蓋起新房。
  • 沙縣小吃:小吃裡的大國奮鬥史
    坐在長阜村村西頭的巨大樟樹下,聽著村民講述各自在外經營小吃的經歷,波瀾起伏。沙縣人的創業故事,是他們的自我奮進,也代表著無數中國人的奮鬥史。2000年,沙縣大膽鼓勵鄉鎮科級幹部停薪留職帶頭外出經營小吃,林英江看到這一文件後,第一個報了名,當年底就去了省城福州,後來輾轉到杭州、蕪湖,一幹就是十八年。「一元進店,二元吃飽,三元吃好。」這是沙縣小吃最初的市場定位,陳桂清、林英江們起早貪黑經營著這些沙縣小吃店,用物美價廉的蒸餃、扁肉、拌麵、燉罐,徵服了全國人民的胃。
  • 近百種特色小吃亮相「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
    近百種特色小吃亮相「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 2020-12-07 13:51:53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圖為12月7日,民眾在美食展上品嘗沙縣小吃
  • 殺入韓國冬奧會 沙縣小吃正式進入中國美食國家隊!已徵服了澳洲 義大利 秘魯 奧地利 葡萄牙……
    剛剛傳來的好消息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的支持和推薦下沙縣小吃將作為中國美食唯一代表亮相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美食展>「福建味道」將又一次徵服全世界!!沙縣小吃其實並不是屌絲小吃,也能整得出一桌沙縣版「滿漢全席」,還能做出色香味形的美食!其實,真正的沙縣的傳統小吃不止店面看到的那幾十種,沙縣本地的小吃比我們想像的要豐盛得多。先簡單的感受一下▼
  • 沙縣小吃為啥這麼火?
    提起「國民美食」沙縣小吃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沙縣小吃全國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達500億元同時還走向了世界62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街頭巷尾傳奇沙縣小吃用熱騰騰的煙火氣撫慰著「吃貨」們的胃沙縣小吃是福建三明的大產業目前,沙縣27.2萬人中有6萬多人在外經營小吃
  • 沙縣小吃「約等於」代餐?
    也難怪,代餐本就是「舶來品」,它讓你咬牙忍受的實質,是要強迫一顆「東方胃」去適應「西方味」。有沒有兼具均衡營養、口感於一體的「中式代餐」呢?最近,愛健身的阿坤還真發現了「替代品」,他常去「舉鐵」附近的那家沙縣小吃「改善生活」,「我諮詢過營養師,這麼做是可行的。」
  • 長沙沙縣小吃有1063家,沙縣的「沙縣小吃」只有82家
    因做沙縣小吃多年,地道湖南新化人的劉承華被沙縣小吃同業公會認同,並成為沙縣金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股東。組圖 / 盧睿 " 沙縣小吃 " 素有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的 " 活化石 " 之稱,其製作工藝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沙東南近 700 公裡外的福建沙縣,在春秋戰國時,和長沙一樣,曾為楚地。
  • 沙縣小吃,也可以是中國人的健康餐
    沙縣小吃的「健康」,不在於水煮雞胸的極端低卡,更在於一份雞腿飯、鴨腿飯,對膳食均衡與低碳水有所兼顧,以及一碗牛肉扁食、蒸餃,在符合中國胃與低脂中畫出平衡線。 而從實際現象來看,沙縣小吃的營養價值,已是食客們考量的特點之一。
  • 沙縣小吃,也可以是中國人的健康餐|GymSquare
    健康餐也要符合中國胃。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重返健身房後,相比「三天炸雞,兩天吃草」的突擊減脂,一份市井小巷的沙縣小吃,也可以是更多中國人的健康餐。沙縣小吃的「健康」,不在於水煮雞胸的極端低卡,更在於一份雞腿飯、鴨腿飯,對膳食均衡與低碳水有所兼顧,以及一碗牛肉扁食、蒸餃,在符合中國胃與低脂中畫出平衡線。而從實際現象來看,沙縣小吃的營養價值,已是食客們考量的特點之一。
  •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
    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向遊客展示如何製作沙縣小吃的招牌菜「扁肉」。經營沙縣小吃20多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 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
    圖為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 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福建沙縣12月8日電 (肖首洲 許琰)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8日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近4年來,沙縣組建沙縣小吃集團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實行「總公司、子公司、終端店」三位一體運作模式,通過提升經營模式、加快品牌推廣、延長小吃產業鏈等舉措,全力推進小吃產業向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圖為12月7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美食展在福建沙縣開街,近百種特色小吃吸引了許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品嘗。
  • 沙縣小吃店裡一位美女點了68盤小吃通通吃光,引萬人圍觀……
    來,跟著小八見識一下~(請在wifi條件下觀看,土豪可以無視)↓↓↓看完整版視頻(長按二維碼進入)妹子你這真的胃大到可怕沒流量的看圖文馨爺從銀川不遠萬裡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這個她慕名已經的小吃王國——沙縣不為別的,就為吃!!!哇咔咔,沙縣,別躲了!
  • 助推沙縣小吃進入3.0時代 美菜成沙縣食材線上主要銷售平臺
    12月8日,第23屆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作為沙縣人一年一度的「盛會」,自1997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3屆,今年同樣吸引了大量外地沙縣人返鄉參與。美菜作為沙縣小吃食材線上銷售平臺亮相,吸引了有志於進行沙縣小吃開店的商戶前來諮詢。
  • 大眾銳評|沙縣小吃的「勤」字新解
    這幾天,沙縣小吃受到很多媒體深度關注。一家小吃店,為何開得鋪天蓋地?沙縣小吃有什麼獨家秘方?這是一家知名網站上的幾個常年熱門問題。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就業。沙縣小吃一路走來,「勤」是最醒目的一個字。沙縣小吃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 半壁江山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 義 詞:半壁河山、山河破碎、殘山剩水反 義 詞:一統天下、一統河山、金甌無缺成語用法:可作主語、賓語;指保存喪失的部分國土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感情色彩:褒義成語成語正音:山,不能讀作「sān」。半壁江山的例句:1、半壁江山就因他的一意孤行而斷送了。2、抗戰時期,日本人幾乎毀了我們半壁江山。3、太平軍起義歷時十四年,遍及十八個省,東南半壁江山淪入敵手。
  • 沙縣:借水興業 水美民富
    在三明市沙縣富口鎮漫步,遠處青山如黛,近處碧水蜿蜒,野趣盎然。然而,眼前這幅心曠神怡的山水畫卷,卻非渾然天成。「曾經,富口鎮以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面源汙染嚴重。」富口溪的變化,是沙縣積極開展綜合治水試驗,全力做好治水、護水、管水、用水文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沙縣積極引導各部門、各鄉鎮共同參與治水,最大限度集中整合水利、財政、環保、農業等各部門流域治理和生態保護資金,用於水環境治理。
  • 沙縣小吃裡,竟藏著這麼多中國人的秘密
    小時候喜歡吃沙縣的拌雲吞,現在也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我總是選擇沙縣的拌雲吞。今天和小姐妹說起來這家停止營業的店,她和我說了一個她和沙縣的故事:她家門口之前也有一家沙縣小吃,每次加班到深夜回到家也已經凌晨,家門口所有的店都已經停止營業,唯有沙縣還開著。可能是因為去吃的次數多了,又剛好是特殊的時間,店裡已經沒有客人,所以店裡的老闆娘也記住了她。每當她深夜回家去沙縣吃飯的時候,老闆娘都會準備一份足量的餐,然後陪她聊聊天。
  • 隨處可見沙縣小吃的店,你知道沙縣哪些小吃呢?
    沙縣,古名沙陽,簡稱虯。東晉義熙中設沙村縣,屬建安郡,隋廢,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改名為沙縣,隸屬建州。沙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全國各地可見沙縣小吃店,你知道沙縣知名小吃嗎?今天就來看看沙縣的小吃。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調和各地口味、適應了人口流動背景下的大眾餐飲需求,沙縣小吃總能讓天南海北的食客為之駐足,找到適合自己的味道。  敢拼實幹拓展空間  走入沙縣小吃產業園,迎面的大樓樓頂上寫著幾個紅色大字——「實說實幹、敢拼敢上」,這可以說是沙縣人的創業信條。從最初的小吃店到如今的大產業,沙縣小吃的發展歷程就是沙縣人幹事創業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