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簡單來說就是體內溼氣、熱氣較重。養生重點在於清熱利溼,疏通氣血。
總體特徵: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
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陰囊潮溼,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
心理特徵:容易心煩、急躁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溼熱氣候及溼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
大家可以根據以上溼熱體質的特點,再根據以下7點來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這種特徵體質:
1、面部經常有不清潔、灰暗的感覺,面色發黃、發暗、油膩
2、皮膚較容易生痤瘡,多數是膿包質,或者皮膚經常出現化膿性的炎症。
3、常常感到口苦和口臭,偶爾會有反酸的現象。
4、常常伴有呼吸費力,或者氣不夠用的現象,讓人難受的透不出氣,或者感覺缺氧。
5、食慾不佳,胃口不好,常有口渴但不想喝水,一喝就感覺有脹肚子的現象。
6、小便赤黃,經常有大便燥結、便秘不爽的感覺。
7、性格比較急躁,容易激動、發脾氣,出言不遜。
溼熱體質者的四季養生
春季:春季應多做筋骨肌肉關節的拉伸舒展運動,增加身體的柔韌性,這樣就可以疏肝利膽,緩解緊急焦慮情緒。
夏季:溼熱體質者在夏季會比較難受,體內溼熱排洩不暢,此時應多喝水,也可喝清熱利溼的涼茶、綠豆湯等,空調也可以長期用。
秋季:秋季比較乾燥,對溼熱體質者也較為不利,此時多吃水分多,甘甜的水果,多喝白粥,每天早晨喝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
冬季:人們一般喜歡在冬季進補,但對溼熱體質者則不適宜,溼熱體質的人應少吃油膩,熱量高的食物。
飲食調養:少吃甜食,口味需要清淡,比較適合溼熱體質的食物有苦瓜、綠豆、絲瓜、芹菜、竹筍、紫菜、四季豆、海帶、兔肉、西瓜、鴨肉等,但不適合食用的有燕窩、麥冬、銀耳、阿膠、麥芽糖等滋補食物。
家居環境:避免溼熱環境。
藥物調理:可以適當的喝涼茶,另外,溼熱體質的人很容易生痤瘡粉刺,可以將蘆薈搗爛取汁,塗抹在長的痘痘上,可以有效去除體內溼熱,減少痘痘的發作。
科普養生知識,分享健康快樂,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