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擴張背後的財技與錯失,營收停滯不前巨額虧損近9億

2020-12-17 全球財說

作者:林洛栩

出品:全球財說

4月30日,美年健康(002044. SZ)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

營業收入停滯不前、淨利潤下滑、商譽減值後依舊高企,經過多年跑馬圈地並引入阿里巴巴的美年健康,多項經營數據看起來不太「健康」。

2018年,2019年,2020年,對於美年健康來說,都至關重要,創始人俞熔的財技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卻也有錯算,比如此次新冠疫情致使2020年業績巨幅下滑,便在前兩年的預料之外。

門店數量繼續高升 營收止步不前

2019年,美年健康實現營業收入85.25億元,同比增長0.79%;實現歸屬淨利潤-8.66億元,同比下降205.58%。

淨利潤虧損,或多或少有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因素,但是營業收入增速嚴重放緩已是不爭事實。

2015年,美年健康借殼重組上市之時,也對業績承諾對賭。2015年-2018年,需合併報表口徑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3億元、3.31億元、4.24億元、4.88億元,美年健康以2.26億元、3.49億元、5.02億元、5.50億元完成業績承諾。

2019年,即完成業績承諾後的首個財年,美年健康業績便巨幅下滑,此前為完成對賭,頻繁收購所帶來含水「業績」,所帶來的隱患逐步凸顯。

2015年-2018年,美年健康的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6.89%、105.29%、45.62%、34.64%,2016年爆發期過後,雖增速放緩,但亦處於高速增長狀態,而這一數值,到2019年僅為0.79%。

業績變臉過快,即便剔除商譽減值影響,美年健康的業績情況也不樂觀。

分季度來看,2019年四個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79億元、23.62億元、26.36億元、22.47億元,實現歸屬淨利潤-1.18億元、1.35億元、3.74億元、-12.58億元。

2018年四個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25億元、22.60億元、22.81億元、22.47億元,實現歸屬淨利潤-9832.25萬元、3.21億元、2.95億元、4.74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僅在第三季度淨利潤超過2018年,其餘皆不及上年同期。營業收入方面,2019年第四季度則較上年同比下滑14.86%。

年報披露,截止2019年底,美年健康已在294個核心城市布局703家體檢中心,在營632家(美年499家、慈銘88家、美兆奧亞共45家),其中47.30%的體檢中心分布在三四五線城市;在建71家(美年49家、慈銘5家、美兆奧亞共17家)。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美年健康控股及參股體檢中心548家(不含在建),2019年體檢中心增加84家,同比增速為15.33%。

年報中還提及,美年健康2019年全年總接待人次為2602萬人(含參股體檢中心),較上年同期下降6.37%,團檢和個檢客戶佔比為78%:22%。

對此,美年健康給出的解釋是主動開展預約限流,減少低價訂單,提升客戶滿意度。

門店高增長,換來卻是接待人次的下滑、增速僅為0.79%的營收增長,著實讓人費解。

償債壓力大 阿里入局創始人套現

美年健康的負債情況,也不容忽視,資產負債率自2016年起逐年攀升,2015年-2018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7.66%、40.16%、44.69%、55.39%,這一數值2019年持續攀升至56.90%。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美年健康流動負債合計為79.83億元,同比增長19.97%。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3.16億元,短期借款23.09億元。

同時,美年健康的長期借款為11.83億元,應付債券為13.68億元,負債合計107.65億元。

2019年11月,惠譽將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和高級無抵押評級由「BB+」下調至「BB」,評級展望穩定。同時下調2021年到期的2億美元高級無抵押票據的評級由「BB+」下調至「BB」。

該份債券起息日期為2019年4月3日,票面利率為7.75%。同時,美年健康還將有規模為人民幣4億元的債券「17美年MTN001」於2020年6月6日到期,票面利率為6.78%。

新世紀評級也曾對美年健康業績預虧的關注公告,對美年健康及「17美年MTN001」的信用質量產生的影響進行持續跟蹤,並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截至2019年年末,美年健康尚存貨幣資金47.60億元,其中銀行存款為46.89億元。美年健康稱,貨幣資金的提升,主要源於2019年10月收到全部募集資金淨額人民幣20億元。

2019年9月11日,美年健康非公開發行股份的申請獲證監會核准,定增發行7.49億新股,募資資金約20.46億元,其中擬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人民幣10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非公開發行時的募資投向,僅3.7億元可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10月27日,美年健康公告稱,天億資產、天億控股、上海美馨等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分別向阿里網絡、杭州信投、上海麒鈞轉讓上市公司5.58%、5.25%和5.34%的股權,合計轉讓16.16%的股權,轉讓價格為12.01元/股,合計72.65億元。

根據公告,上述三大受讓方均為阿里系背景,該項股權轉讓已於2019年底完成,也就是說美年健康創始人俞熔及一致行動人成功套現逾72億元。

最新信息顯示,阿里巴巴為美年健康第一大股東,直接持股比例為9.39%,算上其所持57.52%股權的杭州信投,阿里巴巴合計持有美年健康10.82%的股權。

創始人俞熔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美年健康 21.17%股權,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41億元商譽待解 一季度虧損重

提到負債,就不得不提美年健康的跑馬圈地。

在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0.35億元後,美年健康尚存商譽餘額41.04億元,仍處於高值。

此次控股子公司的商譽減值名單中,便有2017年以27億元作價收購72.22%股權,完成對其百分百控股的慈銘體檢。以4倍溢價併購而來的慈銘體檢,此次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為5.72億元,商譽仍超20億元。

彼時,慈銘體檢承諾2017年-2019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 1.63億元元、2.03億元、2.48億元。

2017年、2018年兩年,慈銘體檢以101.39%、107.46%的完成率達成業績承諾,而2019年僅實現扣非歸母淨利2.16億元,完成率為87.35%。

在涉及商譽減值的39家控股子公司中,有20家公司2019年為虧損,而2018年公布利潤數據的公司,只有5家虧損,而這5家虧損公司並未在2018年計提商譽減值。

2019年半年報後,深交所曾再次對美年健康進行問詢,問及半年報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原因,彼時的美年健康還信誓旦旦的認為,「下半年整個行業環境仍然良好,公司預計能較好的完成2019 年初預算指標,實現承諾業績,未發現明顯的減值跡象」。

目前,美年健康的經營狀況可想而知。依靠收購參股門店換來的前期業績所埋下的隱患,已經暴露。

門店數量持續大量增長,不斷考驗著美年健康的資金鍊,也對運營管理形成嚴峻挑戰。公司此前就曝出過「假醫生」等諸多負面,規範經營任重道遠。

《全球財說》查詢年報時發現,美年健康在職員工為37173人,其中近30%為銷售人員,逾10000名。

5月8日,美年健康報收12.00元/股,漲幅達6.67%,正好回到了阿里巴巴增持的成本價格,但目前尚未看到阿里效應在美年健康中發酵。

2020年一季報顯示,美年健康實現營業收入5.35億元,同比下降-58.15%;實現歸屬淨利潤-5.99億元,同比下降405.68%。2020年能否扭虧,尚屬未知。

2018年,為了完成對賭繼續保有公司控制權,美年健康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推延了計提商譽減值;2019年,營收停滯出現單季負增長,在深交所幾次三番的問詢之下,不得不計提商譽減值,形成巨額虧損。

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仍存有41億元商譽的美年健康會不會連續第二年淨利虧損?《全球財說》將持續關注。

看好阿里巴巴,或是行業發展?但不能否認,美年健康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是繼續擴張?還是側重經營?考驗美年健康的除停滯不前的業績、41億元的商譽地雷外,更重要或許是如何剎車且如何再出發。

相關焦點

  • 虧損也要擴張,海底撈半年虧了近10億,平均每天開一家新店
    8月25日,海底撈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海底撈實現營收97.61億元,同比下滑16.5%;淨虧損9.65億元,同比下滑205.7%,去年同期盈利9.12億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海底撈自1月26日暫停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的營業,直到3月12日,才重新開放部分門店。
  • 名創優品年營收近90億毛利率達30% 專注下沉市場門店數超4200家
    據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名創優品GMV(成交總額)達190億元,營收93.94億元,虧損2.94億元;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名創優品營收89.79億元,虧損2.6億元,營收同比小幅下滑,虧損收窄。
  • AI語音第一股:業務遭阿里百度擠壓,三年半虧損近9億_易車網
    相較同樣在2012年成立的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AI四小龍」,雲知聲商業化成效較為遜色,其最近三年半累計營收不足6億元,和同在智能語音賽道的科大訊飛的百億營收更是相差甚遠。同期,雲知聲合計虧損近9億元,研發投入則超過6億元,超過營收,成為虧損主因。
  • 年營收7.6億,Blued赴美IPO搶跑同性社交第一股,背後有哪些隱憂?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 01 /  營收7.6億  虧損還在持續  在利潤方面,藍城兄弟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和2019年,公司調整後的淨虧損分別為9025萬元和5289萬元; 2020年Q1公司調整後淨虧損為760萬元,淨虧損率有所收窄,但虧損狀態還在持續。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為3.634億元。
  • TikTok英國業務2019年虧損1.19億美元 背後原因是什麼
    TikTok英國業務2019年虧損1.19億美元 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IT之家 • 2020-12-25 10:36:49
  • 一季度虧損近8億美元,新秀麗2020年業績恐承壓
    門店持續擴張,業績卻在下行近些年來,新秀麗持續擴張,公司的自營零售店總數在2019年達到1294家,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別淨增設84家及43家新店。雖然自營零售店在增長,但2018年的營業收入僅同比增長8.77%,2019年還下滑4.17%,近兩年的淨利也分別大幅下滑。
  • Blued母公司提交招股書:年營收近8億 海外月活用戶近半
    Blued移動應用基於精準的地理定位提供通訊社交娛樂、直播等服務;同時還包括健康、家庭計劃等服務,旨在為LGBTQ群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藍城兄弟在2019年實現7.59億元營收,相較2018年5.01億元同比增長51.4%。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達2.07億元,2019年同期為1.45億元。
  • 貝殼找房三季度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70.9%,春天來了?
    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人民幣205億元 (約30億美元),同比增長70.9%。第三季度經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18.58億元,同比上漲210.6%。收入及利潤均高於此前市場預期。值得一提的是,貝殼找房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GTV、收入和經調整後淨利潤已全面超過2019年全年。
  • 2分鐘讀財報|LGBTQ社區Blued赴美IPO:連年虧損 近9成收入來自直播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Blued營業收入為7.59億元,去年同期為5.01億元,同比增長51.4%,2018年和2019年分別虧損9020萬元和5290萬元。2020年第一季度,Blued營收為2.07億元,去年同期為1.45億元,虧損760萬元。雖然營收增速喜人,但公司仍未實現盈利,還在虧損燒錢的過程之中。
  • 巨虧5億,阿里減持,美年大健康不「健康」了
    截至 2020 年 11 月 3 日,阿里網絡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公司股份合計 53,992,600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1.3794%。此次減持後,阿里網絡還持有美年健康8.02%的股份,加上其一致行動人杭州信投信息技術有限共持有13.03%的股份。 11月5日,美年健康的股價不出意外地以跌停收盤,當日收報12.38元,下跌9.96%。
  • 關店1000家、巨虧13億!林志玲、關曉彤代言,中國「內衣第一股」又...
    圖片來源:都市麗人2018年年報 自2011年以來,都市麗人的營收就保持著高速增長,至2015年達到近50億的高峰,較2011年翻了近三倍
  • 9個月花20億營銷虧損12億 赴美IPO的完美日記如何「持妝」?
    公司表示,截止2020年9月,與包括李佳琦、薇婭在內的近15000個不同知名度的KOL(意見領袖)有合作,其中800多個擁有超過100萬的關注者。截止11月25日,完美日記官方帳號在抖音平臺上粉絲有348.7萬,有2.7萬個帶完美日記話題的視頻,播放總次數達6.8億次。DTC(品牌直達客戶)營銷所產生的效益也顯而易見的。
  • 營收下降3%,淨虧損達12億,愛奇藝漲價後你還是「奇異果」嗎?
    營收72億元,虧損同比收窄68%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營收達到72億元,同比下降3%;淨虧損為12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為37億元,同比收窄68%。分業務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7%,會員服務收入的持續增長主要得益於各項提升貨幣化水平的運營舉措;在線廣告營收達到18億元,實現了逐步復甦;內容發行和其他營收分別為3.923億元和9.796億元。「我們的業務在第三季度表現良好,符合我們的總體預期。」
  • 網易有道第三季:收入近9億,大虧近9億
    財報顯示,網易有道2020年Q3淨收入達人民幣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超出市場預期的8.33億元。其中,學習服務和產品淨收入達人民幣7.63億元,同比增長239.1%,在線營銷服務收入為1.33億元,同比增長9.8%。
  • Roblox衝刺美股:前9個月營收近6億美元 騰訊是股東
    前9個月營收近6億美元Roblox是一個沙盒遊戲平臺,主要面向兒童和青少年,允許孩子們創建3D世界和遊戲,平臺的核心是其仿真引擎,展示了一個類似樂高的虛擬世界。招股書顯示,Roblox在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3.13億美元、4.88億美元;Roblox在2020年前9個月營收5.89億美元,上年同期營收為3.5億美元。
  • 5年虧損近40億,一代「鞋王」跌落神壇:殺死你的,可能是時代
    可經歷了幾十年輝煌的它,卻開始抵擋不住時代的衝擊了。近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有相關媒體報導稱,因上半年營收大減,公司營業額減少,產生了1.41億港元巨額虧損。因此,達芙妮決定徹底退出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市場的實體零售業務,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銷售點。
  • 親和源:2018年盈利3415萬元,2019年虧損近億元,業績大變臉的背後...
    根據「宜華健康」公布的2019、2018年年報顯示:親和源2019年營業收入約2.19億元,成本約3.15億元,淨利潤約-9619萬元;親和源2018年營業收入約2.78億元,成本約2.43億元,淨利潤約3415萬元;兩相對比,不難發現,造成親和源2019年巨額虧損的財務數據帳面原因是:收入減少約5900萬元,成本增加約7134萬元
  • 面板行業低迷 京東方A增收不增利 扣除政府補貼後陷巨額虧損
    原標題:面板行業低迷,京東方A增收不增利,扣除政府補貼後陷巨額虧損 摘要 【面板行業低迷 京東方A增收不增利 扣除政府補貼後陷巨額虧損】公司表示,目前半導體顯示行業處於產業發展史下行時間最長
  • 寒武紀半年虧損逾2億,市場開拓再遇「瓶頸」
    面對上半年的巨額虧損,寒武紀方面表示主要系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同比下降較大,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營業收入產生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根據公司戰略規劃,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不過,短期內虧損並不能界定寒武紀科技發展的成敗,而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在人工智慧晶片賽道上,技術與戰略的能否讓企業保持持續發展,才是重要因素。雲邊端協同概念雖好,但仍存先天不足讓人工智慧企業保持健康發展的根本,自然是擁有能夠稱為「看家本領」的技術。在研發投入方面,一直是寒武紀投入的重點。
  • 都市麗人的轉型陣痛:2019年預虧近10億
    2019年12月23日,在港股上市的「中國內衣第一股」 都市麗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都市麗人」,02298.HK)發布盈利警告及轉型計劃,預計2019年公司虧損不少於人民幣9.8億元,而2018年度公司除稅後淨利潤約為人民幣3.78 億元。對此,都市麗人解釋,主要是經濟環境變化和內部要求變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