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巨作《音樂之聲》講了什麼?這是關於抗爭與不屈的靈魂

2020-12-13 酒熟梅子青

最初看到電影《音樂之聲》的時候,我還尚在初中階段,那個時期的我,不知道何為情愛,不知道二戰的殘酷帶給人們的艱苦和焦慮。

更不知道愛國主義者心中那一腔不滅的信念,可以說,我們僅僅只是在看熱鬧。但這裡的配樂,《雪蓮花》,《孤獨的牧羊人》《哆來咪》卻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從中感受到音樂的力量,以及它帶給我的感動與快樂。

層層疊疊的山巒,澄碧如洗的藍天,廣袤無垠的草原以及潔白無瑕的雲彩,

瑪利亞出現在鏡頭之中,鏡頭由遠及近,在靠近她的位置定格。她無法控制自己,從拘束的修道院偷偷溜出來,撲向美麗而和諧的大自然,這裡沒有日復一日的誦經,沒有繁瑣森嚴的規矩,只有自由與歡愉。她把嘹亮的歌聲,投遞到每一個角落中。

修道院內,幾位肅穆莊嚴的修女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瑪麗亞的去向以及她在修道院的種種表現。這時,瑪麗亞風風火火地從外面跑來。院長找來瑪麗亞與她交談之後,將她派到上校的家中去做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到了上校的家中,瑪麗亞才發現,上校是一個嚴苛而不苟言笑的人,他對七個孩子的要求十分嚴格,而瑪麗亞對他的管教方式尤為不解,她認為口哨是用來呼喚動物的,而不是用來呼喚孩子,她對於孩子們,展現出了她偉大而仁慈的母愛,上校的大女兒麗莎和送信員勞夫背著父親私下戀愛時,瑪麗亞發現後並沒有選擇向她的父親告密,而是替她保守了這個秘密,並囑託她換好衣服,避免被父親發現。

孩子們懼怕雷聲跑到她的房間,她便為他們唱歌,用歌聲趕走他們心中的恐懼,也帶給他們深深的感動,長期缺乏母愛的他們第一次從瑪麗亞那裡感受到了母親般的關懷,母性的光輝,是他們乾枯心靈上久違的一場甘霖。

瑪麗亞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家庭教師,比起孩子的學業,她更在乎孩子們的快樂與成長,在上校離家期間,她帶領孩子們走過田野,跨過麥田,趟過溪水,去感受大自然的純粹,孩子們的臉上,第一次有了發自內心的笑容。通過這次與孩子們的零距離接觸,她終於明白了為何孩子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大自然的風和雨,也逐漸了解了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惡作劇。

瑪麗亞虔誠地信仰者上帝,她也相信音樂帶給人的力量與勇氣。在音樂面前,沒有紛爭,沒有地位階級之別,沒有壓制與摧殘,只有七個曼妙靈動的音符,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純真的群體。當音樂遇上了孩子,那就是天籟之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上校回來後發現孩子們沒有按照他的要求認真做功課時,他惱羞成怒,和瑪麗亞在教育孩子方面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正當他怒氣衝衝地要求她離開時,他聽到了屋內孩子們的歌唱聲,那是瑪麗亞教給他們的歌。

上校封鎖已久的內心突然打開了,氤氳的目光中充滿著深情與哀思,這一刻,他想起去世多年的妻子,想到他這麼多年來對孩子的嚴苛,想到了曾經帶給他無限歡樂的音樂。

上校對於孩子,一直都是有愛的,他的愛偉大而隱忍,只不過妻子的死帶給了他巨大的打擊,從此,他的目光不再慈愛,他的背影也漸漸變得冷峻,他要求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期望而生活,他為了避免讓自己觸景生情,才使得這個家中許多年沒有了音樂,沒有了歡笑,他其實一直都在逃避現實。

而瑪麗亞的出現,恰巧又將音樂和歡樂帶回了這個家庭。她使上校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上校走向瑪麗亞,真誠地向她道歉,並懇請她留下來。這一幕場景,將音樂之聲賦予了更高層次的情感。

出於戰爭中的人們,內心是焦慮而恐慌的,他們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前路茫茫,他們看不到自己未來的路。

瑪麗亞逐步使上校敞開心扉,把音樂作為自己和艱苦命運抗爭的力量。

他們漸漸相愛,並最終走到了一起。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快樂往往不能順利地來到人的心裡,奧地利的局勢開始變的嚴峻起來,德國納粹分子已經進入國內,納粹已將自己的勢力魔爪伸向了奧地利,柏林給上校發電報要求他前赴德國任職,愛國勝過愛己的上校自然是不會答應,為了保護妻兒不被納粹傷害,他決定攜全家出逃,但他們卻被德軍包圍,情急之下,他向德軍提出來音樂會的要求,德軍也只好同意。

上校和瑪麗亞再一次唱起了令他們無比熟悉的《雪蓮花》,儘管被虎視眈眈的納粹分子所包圍,但在場的奧地利人全都熱淚盈眶,和上校一家高聲唱了起來。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看到一個深愛家庭,深愛妻子,深愛子女的偉大男人,我看到了一個寧死不屈的勇敢愛國者,可以說,瑪麗亞為上校的家庭帶來了音樂之聲,而這個家庭為所有的奧地利人詮釋了音樂之魂。

黑暗的時刻裡,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與這無邊的黑暗做著鬥爭,他用音樂的力量,引領並鼓舞奧地利的祖國同胞們一起守衛祖國,誓死不向納粹低頭。電影的主題在這裡得到了升華,影片也在這激昂慷慨的歌聲中結束,而音樂,卻時時刻刻提醒著無數正處在黑暗與絕望中的人們,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永遠不要放棄努力,為了自己未來的命運,為了國家未來的命運,抗爭,抗爭,抗爭!

相關焦點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但是正是這一首《雪絨花》,儘管過去十多年,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情不自禁地輕輕哼唱,可以說,這是音樂的力量,不枉」音樂之聲「之名。雪絨花,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伴隨著輕柔的曲調,淺聲吟唱,描繪出雪絨花聖潔美麗,能讓心靈重歸於平靜的形象。
  • 想要了解音樂劇,看看《音樂之聲》,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故事
    一個是羅傑斯版,1959年,對託普的故事非常感興趣的百老匯夫妻檔開始計劃創作一部音樂劇。經過一年準備,音樂劇《音樂之聲》就正式進入演出階段啦,之後這部音樂劇還有上千場的演出,還贏得了六個託尼獎。1963年《音樂之聲》下檔之後還被其他國家重新改編後搬上舞臺,在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匯舞臺。小贏覺得好的作品就是這樣反反覆覆,在不斷地更新中展示出最好最經典的一面。
  • 萊布雷希特專欄:宗教音樂的靈魂之聲
    音樂在猶太信仰中的角色已經在主流敘事中消失,大多數猶太人和音樂家都未曾了解過這段歷史。但由於兩家大牌唱片公司的緣故,這個話題最近突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您吃早飯時讀到這個不明所以的新聞之前,我最好用幾段文字讓您對此有所了解。簡而言之,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利未人在耶路撒冷聖殿裡曾經演奏過大衛詩篇,在開頭和結尾的段落裡記錄了節奏和配器。
  • 經典好劇即將封箱 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熱演最後一周
    2019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正在大寧劇院火熱上演,此次演出將為與觀眾告別的封箱輪演出,意味著這將是觀眾最後看到《音樂之聲》的機會。該劇自1959在百老匯原版首演以來,熱演至今,在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演出超過4000場,橫掃5項託尼大獎,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更是成為國內許多觀眾的音樂劇啟蒙之作。今年,中文版《音樂之聲》再度回歸,成人演員和演員們的傾情演出,贏得了媒體和觀眾的交口稱讚,無愧為「近年音樂劇中最具感染力、最親民的體驗。」
  • 【音樂啟蒙神曲】因《音樂之聲》風靡全球的Do Re Mi
    【關於這首歌】Do Re Mi這首歌源自著名音樂家理察·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於1959年創作的音樂劇《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該劇是以真實故事《特拉普家族歌手的故事》為基礎改編的,於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匯的魯德-方特恩劇院公演,成為50年代百老匯公演時間第二長的音樂劇。後來該劇被改編成電影,由著名導演羅伯特·懷斯執導,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 美國歌舞片巔峰之作,超越了《音樂之聲》,不止是歌舞的獨特魅力
    我曾無數次從《發條橙》、《AI》、《如果愛》、《WALLE》裡看到對《雨中曲》的致敬,終於承認:這就是人類歌舞片的巔峰,美國歌舞片的代表作。超越了《音樂之聲》,無與倫比。GeneKelly初獲芳心後在雨中歡快地載歌載舞,此段情節堪稱歌舞片歷史上的永恆經典!我都不記得我把這段看過多少遍了。
  • 疫情之下,百老匯/倫敦西區相繼淪陷,音樂劇將就此消失?
    雖然這一增長趨勢目前被疫情打斷,但等到疫情明朗,高雅文藝的戲劇、音樂劇依然會與久違的觀眾們如期見面。正如製作人斯科特·魯丁所說:「只要紐約的商業還在運營,它跳動的心臟就依然是百老匯的舞臺。音樂劇與戲劇表演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音樂劇作品集如何準備?有哪些英美院校可以選擇?……1 什麼是音樂劇?
  •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 (1965)Part 1賞析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 (1965)Part 1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最佳導演 羅伯特·懷斯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朱莉·安德魯斯影片評價:《音樂之聲》中眾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觀眾沉醉不已,理察·羅傑斯創作的優美動聽、流暢生動的音樂和百老匯製作人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撰寫的雅俗共賞、惹人喜愛的歌詞,無疑是該片取得空前成功的關鍵因素。
  • 自然聲音療愈-喚醒靈魂之聲
    是的,這些聲音非常的神秘和吸引人現在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方法來喚醒你的內在之聲,每個人靈魂密碼中的遠古記憶之聲,提升自身的頻率,達到和諧,喜悅的狀態,你的靈魂之聲!!喚醒你遠古靈魂記憶之聲吧!(轉發本篇文章到朋友圈可以獲取優惠券一張)
  • 於毅重回舞臺加盟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
    國際在線消息: 11月27日至29日,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即將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這部由50億流量頂級IP網劇改編而成的音樂劇,邀請著名演員於毅再次飾演「趙吏」一角,會給觀眾們帶來怎樣的意外之喜呢?
  • 《寂靜之聲》一首能夠洗滌靈魂的音樂
    The Sound of SilenceSimon & Garfunkel《寂靜之聲》是1964年1966年,推出第二張專輯《寂靜之聲》,奠定Paul Simon和Garfunkel在音樂界地位的唱片,歌曲被傳唱至今,成為他們最經典歌曲之一。1967年美國電影《畢業生》主題歌,2009年電影《守望者》插曲,2013年電影《激戰》插曲。
  • 百老匯明星尼克科德羅與新冠抗爭13周後去世,年僅41歲
    據《今日美國》報導,百老匯男演員尼克·科德羅(Nick Cordero)於當地時間周日去世,享年41歲。在與新冠病毒抗爭期間,他在世界各地獲得了眾多新粉絲的支持。科德羅與妻子這位加拿大出生的演員憑藉在《子彈橫飛百老匯》中的角色獲得了2014年託尼獎提名,他還主演了《搖滾年代》、《女服務員》和《布朗克斯的故事》。
  • 除了「貓」和「獅子王」,你還知道哪些經典百老匯音樂劇?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的靈魂人物是男主角特伊。他是一位養乳牛的東歐猶太人,平時以給人們送牛奶維生。他具有非常開明的思想,並深愛著他五個未出嫁的女兒。他們的故事被改編成熱門音樂劇《澤西男孩》,這是一部具有紀錄片性質的音樂劇。演出2004年10月5至2005年1月16日在拉•喬拉劇場(La Jolla Playhouse)進行試演,當天創下了40萬票房收入的紀錄,隨即在百老匯開幕,再度引發轟動。劇中使用了四季樂隊多首金曲,以半點唱機音樂劇半演唱會的形式追溯了四季樂隊的成名史,並勇奪2006年託尼獎、2008年奧利弗獎最佳音樂劇。
  •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背後的真實故事
    電影《音樂之聲》在1965年上映,1966年它成為了歷史票房第一的影片。大致故事就是來自修道院的家庭教師瑪麗亞把音樂帶入一個失去母親的七個孩子的家庭。由於和孩子父親相愛,她成了七個孩子的新的母親。電影《音樂之聲》開場劇照是真實的故事麼?結構基本是的,但是細節有很大出入。
  • 靈性音樂 《We Are One》這是一首關於靈魂伴侶的歌
    清雅柔暖的女聲,一首仿佛輕撫過靈魂的歌。 點擊▲上面音頻免費聆聽音樂這一生曾遇到許多特別之事無法言說,因無法言說,只能慨嘆因緣不可思議。 須知這個世界遠比我們以為的看到的經歷的要奇妙太多,只是絕大部分人都被這世間虛幻表象所迷惑,不知在它背後那真正推行運轉的奇妙因緣,或許可謂之為天道抑或天命吧。
  • 臺灣音樂選秀節目《聲林之王2》開播 大陸選手首次登臺
    【解說】近日,臺灣大型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2》開播。除了歌手林宥嘉、蕭敬騰作為導師加盟該節目外,8月26日,第六、七集的節目錄製請來歌手李玟擔任飛行導師。對於參賽者,李玟希望選手們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  【同期】歌手 李玟  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真的是很有實力,都是明日之星,剛剛有幾首歌我肯定就是待會就會下載了。
  • 臺灣音樂選秀節目《聲林之王2》開播 上海女歌手晉級
    楊程晨 攝中新網臺北8月26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臺灣音樂選秀節目《聲林之王2》近日在ETtoday新聞雲播出首期節目。據節目製作方介紹,節目累積觀看突破20萬人次。26日,《聲林之王2》在臺北進行第六期和第七期節目的錄製,除有林宥嘉、蕭敬騰兩位歌手擔任常駐導師外,特別邀請女歌手李玟擔任「飛行」導師。
  • 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召開 原創音樂劇《絲路之聲》獲殊榮
    從《長恨歌》到《大唐女皇》,從《延安保育院》到《紅色娘子軍》,從《馬可·波羅》到《絲路之聲》,20多年來,陝旅集團不斷深耕實景演藝領域,探索文旅融合發展,在摸索創新中不斷拓展演出題材,視野也從歷史文化不斷向國際領域拓展,《絲路之聲》更是開創了「旅遊+音樂劇」的全新模式。
  • 音樂劇《貝隆夫人》|三位世界級大師的唯一聯袂巨作
    這一版音樂劇《EVITA》做到了。《EVITA》(《貝隆夫人》,又被譯作《艾薇塔》),是音樂劇作曲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著名作詞人蒂姆·萊斯、百老匯傳奇導演哈羅德·普林斯唯一聯袂打造的經典音樂劇,在5位實力主演和20位群舞演員的精彩演繹下,真實又戲劇性地呈現了阿根廷歷史人物伊娃·貝隆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 變身百老匯名媛|你需要知道七個冷知識!
    1959年11月16日,音樂劇《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在百老匯上演並大受歡迎,不但連續演出1443場,而且還在1960年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託尼大獎(Tony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