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假熟」水果?
舉例:比如今年周至的獼猴桃最早要8月中下旬才能成熟上市,一些電商平臺上卻在6月就開始直接銷售新鮮上市且「成熟」的周至獼猴桃了!
這些早成熟2個月的獼猴桃是怎麼來的呢?
都是摘的爛果、落果,然後用催熟劑稍微催一下,打包發給消費者。並且會告訴消費者,獼猴桃需要再多放幾天催熟。
然而很多消費者收到這樣的獼猴桃,可能放了十幾天,都不熟。最後放壞了,也是硬邦邦的。
這就是「假熟」獼猴桃,根本沒有達到適合採摘的成熟度,就被強行採摘,趕早上市了。
除了獼猴桃外,堂堂的李子一哥—黑布林,也是這樣被玩壞的。
為了搶早上市賣個好價格,也為了減少運輸貯藏的成本,很多種植黑布林的農民在收購商的慫恿下,過早的採摘,把大量硬的出奇、酸的離奇的黑布林賣到了市場上,導致了黑布林這一水果口碑嚴重下滑,價格也隨即嚴重下降。
另外,在南方水果中,很多「假熟」芒果也讓人頭疼。
比如大名鼎鼎的「攀枝花」凱特芒果,是一個超級晚熟的芒果品種。在攀枝花地區,大致8月底—11月底成熟。但一些神奇的網上銷售者,在6月初就開始賣攀枝花凱特芒果了。賣得還是新鮮採摘,已經成熟的攀枝花凱特芒果。
這些芒果的來源不清楚,但是想必也不可能是多成熟的芒果,上架時間根本不符合攀枝花芒果發育的基本邏輯。
大多數應該都是「假熟」的芒果。
過早採摘,搶先上市,是我國農業生產上的一個老毛病了。
不僅僅消費者經常抱怨,很多當地的果樹協會、相關組織都明令禁止過水果早摘。
比如周至獼猴桃、百色芒果等等,都規定了所有本地果農不能早於某個時間進行採摘,不得早上上籤。對同一地區、同一品種的水果做出了相關禁止早摘的禁令。違反了相關禁止早摘的禁令,將被重罰。
這些年,這樣的手段越來越多。可是農民過早採摘的問題,始終沒有被解決,還是很多人為了賺黑心錢,去搶摘水果,賣假熟水果。
單單靠重罰已經不夠了,還得多科普和告訴消費者不要購買遠超於成熟期假成熟的水果。
尤其是獼猴桃、芒果、李子類水果,假熟和真熟完全是兩個口味。
勸某些人也不要以早摘「好運輸、好貯藏」為藉口,為某些獲利者辯護,早摘兩個月那肯定不是為了好貯藏和運輸,那就是為了賺點黑心錢,去坑別人,害了整個行業。
黑布林因為「假成熟」被搞臭了,獼猴桃也被搞的差不多了,下一個被毀掉的水果會是誰?
屢教不改的假熟水果,不能再容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