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失信行為約束必須「兩手都要硬」

2020-12-23 鎮江譚浩俊

對失信行為約束必須「兩手都要硬」

11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措施。會議要求,堅持依法合規、保護權益、審慎適度、清單管理,規範和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有序健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眾所周知,按照去年8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對象認定機制。一年來,在如何加強信用建設、懲戒失信行為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初步形成了對失信者的震懾效果,一些失信者在懲戒機制面前,主動採取了自我糾錯手段,挽回了失去的市場信用,也得到了其他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認可。

這也意味著,在加快市場化步伐、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完善市場體制機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等方面,還是有許多工作可做、許多文章可寫的。關鍵就看,如何找準目標、找對方向、找到切入點。只要目標和方向對了,就一定能夠對市場秩序維護、市場主體行為規範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失信行為約束懲戒方面,也存在著認定標準比較模糊、認定手段比較簡單、懲戒有些失控現象,特別是認定和懲戒的範圍,有被人為誇大和擴大的現象,導致被約束和懲戒主體出現了更為嚴重的問題,最終沒有達到約束與懲戒的目的,沒有產生預期效果。

我們說,約束與懲戒的目的,不是讓失信主體滅亡,而是讓失信主體能夠自我糾正與規範,更好地為市場服務、為消費者服務,從而推動市場整體信用環境的改善。如果約束和懲戒市場主體的失信行為,是為了把市場主體整垮、毀滅,那與約束與懲戒的初衷是不相符的,也是不利於經濟社會穩定的。因此,在約束與懲戒市場主體失信行為問題上,應當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

從市場信用的角度來講,對所有失信行為,都要一視同仁、嚴懲不貸。要嚴格按照指導意見所提出的各項要求,一項一項落實,一個一個約束,決不能讓失信行為在市場蔓延,也決不能讓失信者在市場獲得不該獲得的利益。尤其涉及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等方面失信行為,要嚴厲打擊、決不手軟,並通過政府職能部門、媒體、金融機構、執法機關等,實施聯合懲戒、協調約束,決不讓這樣的失信者在市場招搖撞騙。要讓這樣的失信者從市場消失,讓這樣的失信現象,永遠不要再在市場出現。因此,這方面的工作必須加強,不能有任何鬆懈、任何懈怠、任何麻痺,否則,後果難以設想。

同時,在如何認定失信行為、如何對失信者實施約束與懲戒方面,也要實事求是,嚴格按照標準和要求,不能隨意擴大範圍、突破標準和採用過激懲戒政策。前面講到,對於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等方面失信行為要嚴厲懲戒,但是,對這些行為的認定,也一定要嚴格把關,要掌握標準,不得擅自增加或擴展,不能隨便擴容。一旦擅自擴大範圍了,就會讓那些本不該死的市場主體也死了,從而帶來負面作用與效果。因此,在這方面也一定要慎重,要掌握好標準,做到既不放過嚴重失信者,也不過度使用失信約束懲戒手段,真正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約束也好,懲戒也罷,目的都是讓企業行為更規範,讓市場秩序更有序,讓市場體系更完善。懲戒不到位與懲戒過度,都不是市場公平性的體現,也很難使市場失信行為消除。只有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把約束懲戒失信行為的界限確定好、標準制定好、程序設計好、行為規範好,那麼,才能讓失信行為越來越少。特別是嚴重失信者,才會對約束與懲戒機制具有敬畏之心,才不敢為了一時利益做出嚴重失信行為。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曾經表示,失信代價過低、懲罰過輕、傳播少是目前失信問題高發、頻發、復發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失信行為的約束與懲戒,是必須的,也是緊迫的。只有監管長出「牙齒」,失信行為才不敢輕易露頭。同時,對主動糾錯者予以鼓勵,也是約束與規範失信行為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

相關焦點

  • 國務院:六大舉措規範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失信約束制度(the mechanism for deterring acts of bad faith)、健全社會信用體系(the social credit system)的措施,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支撐。
  • 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加大隱私保護力度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著力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規範和健全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機制,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好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在支撐「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意見》確定了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主要工作任務。
  • ...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
    正是基於這一特點,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在信用建設中藉助信息公開共享和失信約束機制,使得一些常年難以解決的「社會治理頑瘴痼疾」(比如法院判決執行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取得了比行政處罰和司法判決更好的治理效果,引發各部門紛紛效仿。因此,實踐中出現了所謂「信用籮筐化」「過罰不相當」和「連坐懲戒」等現象,以及過度依賴信用約束的「懶政行為」。
  • 國辦: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加大個人隱私保護力度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加大個人隱私保護力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強制授權或一次授權終身收集使用個人信用信息。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
    《意見》確定了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主要工作任務。一是科學界定公共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和程序。將特定行為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必須嚴格以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為依據,並實行目錄製管理。行政機關認定失信行為必須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為依據,認定後應如實記錄失信信息。二是規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公開範圍和程序。
  • 國務院常務會議為失信行為「籮筐化」定邊界
    25日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將議題聚焦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措施,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支撐。會議決定,堅持依法合規、保護權益、審慎適度、清單管理,規範和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有序健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 ...國家發改委: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特別嚴重失信行為不予信用修復
    1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在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對網絡詐騙、非法集資、劣質疫苗等特別嚴重失信行為且不良影響無法挽回的,將不予信用修復。
  • 抗擊病毒,身體防疫和心理防疫兩手都要硬
    二、是否做到兩手一起抓和兩手都要硬,關係到防疫戰的勝敗與全局。當生命受到威脅,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拉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全民參戰。在挽救生命的救治一線,這場戰爭的目標大家都很清晰:清除病毒和治療疾病;然而,在預防疾病的心理領域,全民對心理問題將引發軀體疾病和社會問題還缺少意識和戰鬥經驗。
  • 人有兩隻手,「兩手」都要硬
    但,誰都知道,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所有離合悲觀都是偶然中的必然。01人生無完滿,殘缺也是美。誰都希望自己有力量,能從一切沉重的、老舊的、無精打採的事物裡拔出來,並用不斷的嘗試、變通改變自己的境遇。但美好的東西,總不會輕易獲得。
  • 國常會要求為失信懲戒定邊界
    會議決定,堅持依法合規、保護權益、審慎適度、清單管理,規範和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有序健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會議內容後,多位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的專家認為,本次會議著重強調「依法合規」和「審慎適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懲戒濫用、失信標籤亂貼等失信行為「籮筐化」的趨勢將得到有效遏制。
  • 怎麼罰款都交了「失信」的帽子還摘不掉?信用修復也有「適應症」
    來源:瞭望原標題:罰款都交了,怎麼「失信」的帽子還摘不掉?採訪中,有企業代表向記者倒苦水,之前罰款交了,失信行為也已糾正,沒想到還有麻煩。「企業一旦受到行政處罰,相關信息就會同步到『信用中國』網站上公示,影響企業參加招投標、政府採購等資格。」業內人士說,交了罰款並不意味著「麻煩」就會自動解除,企業需要先主動整改,糾正失信行為,再申請信用修復。
  • 周誠君:環境和氣候變化因素在中國日益成為一項硬約束
    周誠君在演講中表示,環境和氣候變化因素在中國日益成為一項硬約束。過去,環境和氣候變化因素對市場主體甚至對某一個國家的約束力其實不強,更多依靠大家用情懷去改善、維護和推動。「很多知識界的精英、企業家都很有情懷,每當說到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風險,大家都願意參與其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呼籲要採取積極的措施。
  • 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 只因失信「帽子」沒摘
    原標題: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只因「帽子」沒摘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近年來,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企業後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
  • 當「人口普查」遇「疫情防控」 青島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青島市統計局按照青島市防控工作總體部署,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確保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有效保障人口普查工作高質高效向前推進,真正做到「人口普查」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據了解,本次人口普查將對人口出生變化以及房屋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及調查,普查員入戶摸底時,居民需將姓名、身份證號、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住房等信息進行全面登記。
  • 河北3家建築企業摘掉「失信帽子」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通訊員劉志彬、劉鵬)8月14日,河北省住建廳發布公告,將沽源縣液化石油氣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公司移出建築市場主體嚴重失信名單(以下簡稱「黑名單」)。公告指出,至2020年8月12日,沽源縣液化石油氣有限責任公司、張家口鑫榮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億隆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工程監理乙級資質已註銷)列入「黑名單」管理期限已滿一年,且在管理期限內未再發生符合列入「黑名單」情形行為。根據《河北省建築市場主體失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將上述3家企業移出「黑名單」。
  • 為何要全面激活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
    近年來,我國社會誠信體系日趨健全,但仍存在著失信收益高、失信成本低、失信收益高於失信成本;守信成本高、守信收益低、守信成本高於守信收益;維權成本高、維權收益低、維權成本高於維權收益的短板。這「三高三低」恰恰是現實生活中失信違約侵權欺詐乃至犯罪亂象的根源。無論是食品藥品不安全隱患,還是普通商品制假售假行為屢禁不止,都與違法成本顯著低於違法收益有關。
  • 婚姻失信也要列入黑名單,感情的騙子你給我站住! 風聲
    婚姻失信也要列入黑名單,感情的騙子你給我站住!| 風聲作者|桂芳芳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來源|佳和家事(lawyer6666)以前,結婚登記是要組織出具證明的,但是2003年出臺的《婚姻登記條例》取消了單位出具證明的要求,結婚變得越來越簡單。簡單了,是賦權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虛假陳述。近年來,婚姻登記中當事人假聲明的失信行為時有發生。騙人騙錢騙感情,後果很嚴重。上海,開始行動了。
  • 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與不良信用記錄,不僅是記錄5年耗子尾汁
    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是人民法院建立的旨在解決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難問題,對那些不積極主動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協議等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人。對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而不良信用記錄是銀行業將信貸過程中未按照約定期限還款的個人和企業的違約行為報送徵信機構進行登記,形成個人信用報告。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期限一般2年,被執行人有暴力、威脅抗拒執行,或者多個被執行失信行為的,可以延期一至三年。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報送徵信機構。這裡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具有額外的信用懲戒功能,不僅僅是信用記錄5年。
  • 輕信「小卡片」釀成大錯 稅收違法「黑名單」為失信行為戴上「緊箍...
    今年以來,市稅務稽查部門採取各項措施不斷強化打虛打騙工作,加大對涉稅違法失信行為的曝光及懲戒力度。今年1至11月,已累計曝光稅收違法「黑名單」101戶,其中涉及發票違法行為的案件佔比超過90%。按規定,被拉入稅收「黑名單」的失信企業,其納稅信用級別直接判為D級,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還將在貸款融資、註冊登記、出境等包括市場準入和金融等9大方面受到限制。
  • 警惕老賴:河南省中思科技有限公司失信被曝光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提醒機構負責人,在參與相關賽事活動的時候要抱著為自己機構負責、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的態度來參與相關的活動,為什麼呢?近日,河南省中思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人周奇被「商業敲鐘人」、「商業紅綠燈」等多家自媒體披露身陷多起經濟糾紛及多次失信行為,成為失信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