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其實我們家平常的早餐不外乎就是包子、油條這些麵食。但是你說每天吃小籠包那肯定誰也有吃膩的一天。所以我媽媽為了防止我們家人有這種想法就特意想了好多種的包子的做法,水煎包就是其中的一種。水煎包也可以說是我最喜歡吃的一種早餐。因為它是酥而不硬,餡多皮薄。咬上一口,滿嘴留香,而且自己家做的,乾淨衛生,吃起來也更放心。
原料:豬肉、麵粉、芹菜、大蔥、五香粉、花椒粉、蠔油、鹽、芝麻油、姜、白糖、黑芝麻、小香蔥、雞蛋。當然,包子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還可以放粉條。在瓷盆中打一個雞蛋, 一茶匙發酵粉, 一茶匙白糖, 適量水(若要前一天晚上準備,就用涼水;若時間緊迫,則要用溫度為35℃的水)調勻,加入麵粉揉成光滑的麵團,放溫暖處發酵至約兩倍大。蔥姜切碎,豬肉先切成小塊,芹菜切沫,蔥切末。肉餡中放豆瓣醬,生抽,雞精,鹽,十三香和白糖攪拌均勻。
如果肉餡偏幹可分次少量打入花椒水,攪拌至完成吸收。如果要加粉條的話,粉條煮至八成熟,放涼後剁成大段入餡中拌勻。發好麵團揉勻,先搓成長條,再切成均勻的小劑子,擀成中間稍厚四周較薄的圓形皮,中間放入餡料。依次兜起壓褶包成包子,左手託皮,拇指往前走,拇指與食指同時將褶包時拇指往前走,一層疊一層直至收口。把包好的包子倒放(有褶子的一面向下放),用大盆或蒸布蓋起來醒10分鐘,讓包子變胖。
平底鍋中放入適量調和油,然後將包子放入鍋中,待底部稍微定型時將一小碗水倒入鍋中。蓋好鍋蓋,要用小火煎,用火加熱約10~15分鐘。當聽到有連續的且不斷加強的"嗞嗞"聲,表示鍋中的水已幹,包子的底皮開始變焦黃,這時可以關火。停約1分鐘揭蓋,盛出。若喜歡吃香脆口感的,可以將包子的另一面也煎一下。
這樣香酥可口的水煎包就做好了,底部色澤泛黃,酥軟可口,但是因為加了水又不會覺得太硬,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大家學會了嗎,趕快試著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