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是根據「推理女王」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傑出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2010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是密室殺人經久不衰的懸疑經典,歷來也被頻繁改編。2010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原著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改編,使得偵探的前後行為合理化,並且對於沒有觀看過本書的觀影人十分友好,清楚明白的闡釋故事來龍去脈,而不是簡單地將書裡的內容用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而且,影片選角很有特點,演員們顏值高、有特色,不會出現看影片時分不清角色、記不住臉的現象。
首先跟大家描述一下該影片的大致內容(放心!小編全篇不會透劇,大家放心觀看)。偵探Poirot(由大衛·蘇切特 David Suchet 飾)在伊斯坦堡幫英國軍方解決案件之時,他理性將近冷酷的破案方式使一名軍官以自殺的方式證明自己的清白,那一刻偵探打破了心中關於法律與人情的最初想法,這也是我認為這一版最合理的改編之處,使之後影片中偵探的最終決定變得有跡可循。之後偵探打算返回倫敦時,遇到了擁有快車的朋友,在朋友盛情邀請之下,偵探打算乘坐這列東方快車回倫敦。在列車上,偵探的盛名吸引了生命有威脅的美國富商Samuel,他希望支付重金讓偵探保護自己,偵探拒絕了。第二天,大家醒來發現列車困於暴風雪之中無法前進,更驚訝的消息是富商被謀殺於快車車廂中,而門居然是反鎖的。經過種種推理,偵探發現兇手就在快車之上,於是開始了縝密的推理與偵查……
然後,小編與大家談談對於影片中法律與人情的看法。富商被殺害的原因是他作惡多端,將12歲的少女殘忍殺害,卻又逃脫法律的制裁,逍遙法外還毫無悔過之心。於是兇手只能自己實行懲罰手段,將這個惡人謀殺。影片的結尾,偵探斥責兇手不應該用殺人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兇手卻認為,既然法律沒有公正,那麼就自己來保障公正。對於這個問題,以前是法盲的小編聽過法律相關的課程,正好對這一問題有很深的見解,或許能夠給大家不一樣的看法。從法律建立開始,法律保護受害者的同時,也保護了施暴者。對於這一現象,很多人十分不解,為什麼法律還要保護施暴者?最後才知道,原來法律不是單獨保護哪一方,法律是在保護人作為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的權益,即人權。如果人權無法保障,那麼生存也會受到威脅,更談不上生活了。比如:今天有人對這個案件的處理結果不滿意,認為富商該死,於是自己殺掉富商。表面看起來問題不大,伸張正義。那麼如果明天有人因為你的行為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公平與正義,也自己動手殺掉你的話,那麼你自己是會認為這是對的還是會覺得冤屈呢?畢竟每個人心目中對於公平與正義的界定充滿主觀性,如果沒有法律這樣客觀理性的框架存在,人們都行為會充滿隨意性,反而更不公平。所以,對於影片的結尾,小編感觸很深,偵探也陷入深深的糾結中,是站在法律的角度還是人情的角度?不得不說,影片中的偵探有超強破案能力的同時人格也是高尚的,在經歷了影片開頭的富商之死後,偵探決定自己背負這一切,放過兇手,但是從此之後偵探就要活在深深的自責中……
總而言之,阿婆推理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密室殺人、荒島殺人的鼻祖、推理女王這些稱呼就是該影片質量的保障!保證觀影感max,而且影片的高度也不是其他的影片所能企及的,在滿足娛樂感的同時還能引起深思,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