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深部大約150-200公裡,純碳物質在壓力為(4.5-6)×109Pa,溫度為1100-1600攝示度條件下結晶,形成天然鑽石。在地球的深部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鑽石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從理論上講任何時期都可以形成鑽石,只要達到鑽石形成物理、化學條件。從目前開採的鑽石礦中,大部分鑽石形成於33億年和12-17億年這二個時期。從鑽石產出於地球古老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
另外,外星對地球的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也可形成鑽石。但這種方式形成的鑽石顆粒小,質量差,不能作為首飾用的寶石。
當地球的外殼產生拉力,固體的巖塊開始移動及破裂,這時發生地震,火山噴發。當火山熔巖從地球深部往地表上升時,將深部形成的鑽石帶到地球淺層及表面。經過熔巖冷卻我們可以在冷卻的巖石中找到鑽石。當鑽石富集並達到一定規模時,我們稱為鑽石原生礦。含有鑽石的巖石在自然條件下風化,鑽石殘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並富集形成礦床,稱為鑽石次生礦。
根據不同的礦類型,採用不同的開採方法。
露天礦:含鑽石的礦體風化後經河水、雨水的搬運富集形成次生礦。開採時要除去表層浮土,對含礦砂層以及巖縫都要認真清理,平均200噸砂石中可以選出1克拉鑽石。
原生礦:沿礦脈旁打豎井,然後由豎井橫向挖往礦脈,將礦石運到地表,破碎、分選將鑽石選出。目前南非金伯利礦開採深度達900米。
砂礦:當鑽石順河流帶到海岸邊,在海灘富集,形成礦砂。開採方法是將所有含鑽石的砂進行分選,將鑽石選出。
海底採礦:採用先進的海上採礦技術,對海底含礦石的礦砂進行分選。戴比爾斯海上礦產公司,在納米比亞離海岸35000米,水深110米的海底採礦鑽石達400萬克拉。
1905年在南非普列米爾礦,發現重3106克拉巨型大鑽,定名為"庫利南",1919年在該礦區又找到一塊重1500克拉鑽石,按它的形狀,顏色、反覆對比研究後確定它應該與"庫利南"為同一晶體,所以沒有命名,如果沒有裂開成為二塊的話,"庫利南"重量到少在4606克拉以上。1980年在該礦區又發現第三顆大鑽重599克拉。南非普列米爾礦為世界公認的巨形鑽石的產地。帕蒂珠寶告訴您:石的礦物學名叫金剛石。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寶石級金剛石經琢磨後即為鑽石。鑽石是碳元素的晶體,由於碳原子在晶體中聯結得十分牢固,所以才堅硬無比,沒有任何物質能劃傷它。鑽石價格昂貴的原因是由於鑽石的折光率在天然晶體中最高,色散強烈。轉動鑽石時,會反射出五彩斑斕的光彩,異常美麗。
庫裡南
在世界上近200種寶石中,鑽石非但其堅硬和美麗無與倫比,獨佔鰲頭;而且在自然界也最為稀少,因為它的形成條件十分苛刻。物以稀為貴,被譽為「寶石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