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拿旭日旗當日本國旗?高校回應:深刻反省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

一場校園內活動中,

一個展示日本文化的展位上

懸掛著日本軍旗「旭日旗」,

相關照片上網後

引發大量網友關注。

在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中,日軍士兵燒殺掠奪的場面往往伴有「旭日旗」。如今,「旭日旗」被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就像納粹符號一樣,受到國際上愛好和平人士的抵制。

學校回應:深刻反省

19日晚上21時14分,@南京師範大學 就該校近日舉辦的學生活動中有懸掛日本「旭日旗」的情況發布情況說明。

2020年11月19日凌晨,學校發現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我校學生的校園活動有懸掛日本「旭日旗」的情況。收到信息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責成職能部門立即與學院開展情況調查。

經過與活動主辦方、相關經辦學生和輔導員等深入調查,具體情況通報如下:

11月14日上午9點,在我校一學院舉行的學生國際文化展示活動中,一位負責日本展位的學生,為展示日本文化,從網上查找關於日本元素的圖片時,將「旭日旗」當成是日本國旗下載列印掛出,被其他同學拍照上網。10點左右,活動主辦方發現展位圖片問題後,該學生立即撤下圖片並在網上進行了認錯和道歉。

據查,引發輿情的關鍵在於負責日本展位的該同學將「旭日旗」當成是日本國旗。事發後,學校責成學院對該同學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並要求學院和同學深刻反思檢討。

此事的發生,暴露出學校在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薄弱環節,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和指導方面存在不足之處。

學校將就此次事件深刻反省,以此為鑑,採取切實措施,堅決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在全校深入開展「四史」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

二是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和指導,完善工作制度,嚴把思政關口,守好校園陣地。

三是落實管理責任,深入梳理排查,杜絕問題隱患,營造積極健康的育人環境。

感謝社會各界對學校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南師大校內懸掛旭日旗」一事引熱議

校方回應衝上熱搜

不少網友表示:

央視評論也表示,

這樣的事,

真不應該發生在南京,

更不應該發生在師範大學。

守護好校園淨土,

不能大意!

中青評論:

把「旭日旗」當日本國旗,錯了就是錯了

日本是我國的鄰國,按理說,很多中國人都熟悉日本國旗的樣式。有人認為,在南京這個日本軍國主義犯下過滔滔罪行的地方,出現這樣的畫面更是不應該。僅僅以一名大學生應當了解的文化常識來說,犯下如此錯誤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儘管在國內的公共場合,出現「旭日旗」的情況不多,但大學生依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區分日本國旗與「旭日旗」,至少知道日本國旗的正確樣式。

錯了就是錯了。當事學生無疑需要從此事中汲取深刻教訓,加強對歷史常識的學習,不再做出傷害民族感情的行為。而對於負有思想引導和知識傳授責任的教育者而言,同樣應該以此為鑑,反思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不足之處。

應該指出的是,當前在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歷史教育中,依然存在某種臉譜化的問題。一些教師和學生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把思政教育和歷史教育當成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比如背誦教科書裡的歷史評價,卻缺乏對歷史的系統性理解。其實,歷史教育看似是由許許多多個「知識點」組成的,但只有掌握了歷史的大框架,才能準確理解史實,不遺漏重要知識點,防止發生貽笑大方、傷害民族感情的錯誤。

充分理解歷史脈絡,才能準確掌握知識點,而不是「死記硬背」。這是這起事件給教育者和廣大學生留下的深刻教訓。當然,對於網絡上向涉事學生個人進行人身攻擊、施加網絡暴力,甚至打上「精日」標籤的做法,筆者認為大可不必。極少數「精日分子」,混淆價值觀的是與非,是思想上冥頑不化的民族敗類。而對於思想還不成熟、仍處於學習階段的大學生,需要及時糾正錯誤並加強學習。

日本軍國主義是違背現代文明、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思想,抵制軍國主義,就要站在文明的立場。如此,才有利於還原歷史,糾正偏見,凝聚國民情感,團結一切善良和友好的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校園活動懸掛「旭日旗」?南師大回應稱,學生誤將其當成日本國旗
    比如說大學的一些社團活動,或者說大學內的一場校園活動,都可以說是大學校園裡令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但是近日,一場大學校園活動卻上了熱搜。南京師範大學的一場校園活動中,有學生懸掛「旭日旗」引發大家關注。南京師範大學在事後,並對此事作出回應,負責日本展位的該同學誤將「旭日旗」當成是日本國旗。
  • 把「旭日旗」當日本國旗,錯了就是錯了
    11月14日,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學生國際文化展示活動中,一個展示日本文化的展位上懸掛著日本軍旗「旭日旗」,相關照片上網後引發大量網友關注。對此,南京師範大學回應,負責日本展位的學生將「旭日旗」當成日本國旗,學校已責成學院進行批評教育。
  • 作為一名師範大學生,居然分不清日本國旗和「旭日旗」,怎麼學的
    作為一名師範大學生,居然分不清日本國旗和「旭日旗」,不知道是怎麼學的歷史,怎麼考上的大學。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在進行校園活動時,居然在校園內掛起了幾面日本「旭日旗」。「旭日旗」也稱日本軍旗,由於旭日旗伴隨著日本對外侵略而四處飄揚,所以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標誌物,受到日本侵略國的國家如韓國、中國等對此深惡痛絕,很多國家禁止使用旭日旗,也禁止日本軍艦懸掛旭日旗駛入本國領海和港口。所以將日本「旭日旗」掛在在南京師範大學校園內肯定不合時宜,我們怎麼也不能忘記「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 南師大學生在校園內公然懸掛旭日旗,好牛逼啊
    11月18日晚,我的互粉好友@寶獅龍觀天下 在微博爆料稱,南京師範大學的日語系學生,居然在校內活動中公然懸掛日本「旭日旗」,他們這種做法「對不起南京30萬死難同胞」。我看了下他們在QQ群內的解釋,很扯淡,說是失誤,給自己找的藉口也是「剛學日語,不夠了解日本文化,這才在搜索日本旗子的時候犯了原則性的錯誤」。
  • 南京師範大學校園活動公然懸掛「旭日旗」豈能一句掛錯了事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因為在校園舉行的國際展示活動中,竟然公然出現了「旭日旗」,迅速引發了眾怒。隨著事情在網絡上面的不斷發酵,11月19日晚,南京師範大學官方發布了一則情況說明,對此事進行了解釋。
  • 南京師大的學生公然在校內高高懸掛日本軍旗,事後竟解釋不認識
    11月19日,有網友曝出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在進行校園活動時,懸掛了幾面日本「旭日旗」,這個旭日旗是當年日本侵華所使用的。事後南師大回應,學生是日語專業,在負責日本展廳活動時,錯把旭日旗當成日本國旗,已對學生做出批評教育。
  • 大學生不識日本國旗 最該反思什麼?
    經調查,目前已經對誤掛「旭日旗」的學生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並在全校深入開展「四史」教育(據11月20日《中新網》)。    事件發生之後,涉事南京師範大學表態,要求學院和同學深刻反思檢討。並提出了具體三條整改意見,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在全校深入開展「四史」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二是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和指導,完善工作制度,嚴把思政關口,守好校園陣地。
  • 日本「旭日旗」代表著侵略標誌!日本右翼勢力想洗白當「招魂鈴鐺」!
    日本「旭日旗」是帶有紅日和旭日光芒圖案旗幟的統稱,這種旗幟曾被「已經不存在的日本皇軍使用」,現在相關設計用於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的旗幟中。近日外媒刊文稱,「旭日旗」沒有政治含義,在當今的日本不再代表軍國主義,要求日本政府不能「屈服」,將這一信息廣泛傳播。
  • 南京師大懸掛日本旗可以容忍嗎
    很快就要到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了,每個華夏兒女包括我們子孫後輩都不會忘記,不忘國恥,吾輩當自強,而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就公然掛起了日本的「旭日旗」,實在令人悲憤和不解。南京師範大學官方解釋引發輿論的是負責日本展位的同學將「旭日旗」當成是日本國旗。事發後學校對該同學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並要求學院和同學深刻反思檢討。
  • 韓國請日本不要掛旭日旗,日本網民:韓國人不夠慷慨
    很榮幸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希望大家能關注我的企鵝號,今天給大家呈現的內容是:韓國請日本不要掛旭日旗,日本網民:韓國人不夠慷慨(本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作者及時刪除!)為什麼中國和韓國都討厭日本掛旭日旗?在小編看來,這旭旗實在太扎眼,代表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
  • 二戰時期日軍的國旗、軍旗的的不同圖案以及其蘊含的寓意
    敗戰後的日本雖然也對自己的侵略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反省與懺悔,但是日本人並沒有像德國那樣,徹底地對自己的戰爭罪行進行懺悔,戰爭罪犯也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算,以致於日本國內不斷有軍國主義抬頭的跡象,特別是近年來,日本民眾右傾化非常明顯,日本政治人物的政治行為也在極力右傾化,不斷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企圖讓臭名昭著的「日本皇軍」借屍還魂。
  • 國旗的護衛者:中國留日學生與龍旗事件
    有部分原因是彼時日本物價低廉,留學東京的費用大抵相當於上海生活費的一半,所以家境不那麼好的學生就都去日本留學了。據統計,晚清一代留學日本的留學生數目超過三十萬。但由於當時日本留學生教育質量低,重視不足,造成大部分在日的留學生「虛晃度日」,有用的知識沒有學到。因而比照當時留學歐美的知識青年來說,或許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歐美留學者大多成了工程師科學家,日本回來的大多成了革命黨。
  • 二戰後為啥日本用旭日旗會遭罵,德國用鐵十字標誌卻沒有阻礙呢?
    近日有朋友問:日本海自還在使用旭日旗,德國國防軍也在使用鐵十字標誌,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使用旭日旗會遭到特別是來自中國人的反對,可為什麼德國的鐵十字標誌卻不會有這樣的困擾?    而日本的旭日旗則不然,日本從1870年開始使用旭日旗,而彼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萌芽的時期。
  • 女網紅刺青激似「旭日旗」,韓國網友崩潰羞辱引爆「韓菲網戰」
    在抖音海外版上擁1500萬粉絲的菲裔美籍女網紅貝拉(Bella Poarch)因被眼尖的韓國網友發現,手臂上的刺青神似象徵日本二戰時期軍國主義的「旭日旗」,雖貝拉事後道歉,但大批韓國網友仍持續出徵,並以種族歧視字眼辱罵,讓菲律賓網友也怒了,以「#Cancel Korea」標籤洗版推特,發起「反韓運動」。
  • 此國無國旗,我國讓其使用中國國旗,後覺不妥,又在旗上加了8字
    國旗是國家的象徵,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也是國家獨立的標誌之一。清朝末期,隨著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益加深,清廷也設計出了第一面國旗——黃龍旗。其實在黃龍旗面世之前。清廷使用的黃龍旗是呈三角形的,只不過從樣式來看,不屬於正式國旗罷了。當時,有一國家沒有國旗,我國便讓其使用中國國旗,後來覺得不妥,又在旗上加了8字。
  • 為什麼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國旗都是三色旗?
    如果你對歐洲國家有所了解的話,那麼想必會發現一個事情,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的國旗都是三種顏色,一般都是三色條紋,有的國家甚至是顏色組成都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歐洲國家對於三色旗這麼的喜愛呢?我們都知道,國旗是一個國家的一種標誌旗幟,也是國家的象徵。國旗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顯示出了一個國家的特色和文化,比如我們國家的五星紅旗。但是歐洲國家大多數都是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民族的融合、分裂的,所以國旗需要帶著一定的地區性特色。
  • 歐洲國旗為什麼大多是三色旗?
    ■ 文丨混亂博物館chaosmuseum[三色條紋旗],簡稱[三色旗]。提起它,人們總是會想起法國的[三色旗]:這種旗幟的影響力是如此深遠,許多歐洲國家都採用了這種國旗樣式,僅僅在顏色選擇和條紋排列上有所區別。
  • 臺灣新竹農民曆被指印有日本軍旗 國民黨議員怒撕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中評社9日報導,臺灣新竹市政府印製2018年農民曆,被指以日本軍旗「旭日旗」作封面,引發國民黨新竹市議會黨團憤怒。國民黨質疑新竹市變成了日本「新竹州」,並怒撕農民曆向市政府表示嚴正抗議:這到底是無知?還是對日據時期的緬懷? 對此,新竹市當局回應稱,農民曆上的圖案與日本無關。
  • 一面好旗 腦洞大開的國旗設計
    [摘要]斐濟獨立45周年的紀念日本該上崗的新國旗「難產」,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習慣了過「斐濟時間」(不準時的代名詞)的斐濟人身上並不令人意外,卻也說明,設計國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國使用了40多年的國旗將大英國協的傑克旗放在左上角,旗面上還有英格蘭獅子和聖喬治十字,很容易觸動斐濟人被英國殖民的傷心歷史。事實上,斐濟、吐瓦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僅有的國旗上仍印有英國國旗標誌的4個國家。加拿大國旗也曾有這樣的標誌,但早已改旗易幟。斐濟人希望新旗能代表其獨立國家的身份和美麗島國的特徵,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甚至希望新國旗起到團結本地人和少數族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