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我來到歐洲求學,取得碩士學位後,目前在荷蘭埃因霍溫(Eindhoven)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
我周末一般習慣去荷蘭不同的城市看看,1月初我去了歐盟條約的籤約地馬斯垂克,是荷蘭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彼時,歐洲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此後,我便和家裡商量回國的事。我一般一年回國一次,通常會選擇春節期間。但今年因為表哥原定4月份結婚,我決定在4月份回國參加婚禮以及探親,定了4月1日和20日從阿姆斯特丹往返上海的機票。
1月底,我去了義大利的博洛尼亞旅行。博洛尼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城市,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離博洛尼亞非常近。當時,雖然國內疫情形勢嚴峻,但歐洲還沒有確診病例,我也沒當回事。到了博洛尼亞後,受國內疫情氣氛的感染,我和朋友在博洛尼亞買了不少口罩。當時,義大利的口罩供應還很豐富,隨便進一家藥店就能買到很便宜的口罩,一次性口罩0.1歐元一個,N95則是1歐元一個,我各買了一盒,這些口罩幾乎成了我疫情期間的主要保障。從博洛尼亞回來後,我和家人視頻,並不斷地告誡他們要少出門。我在網上又訂了一盒口罩,5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此後再想買的時候,已經買不到了。
1月底旅行期間,我收到了公司第一封應對新冠肺炎的郵件,內容大概是說所有到中國的出差旅行必須要有非去不可的原因,所有經過湖北的旅行必須告知上級經理。
1月30日,公司發了第二封郵件,要求暫停所有到亞太地區的出差,所有近期去過中國或者有親戚朋友從中國來的,必須在家隔離14天。公司裡有一些中國同事,已經遇到了相關問題和航班取消的麻煩。不過,我的大部分歐洲同事並不把疫情當回事,覺得和流感差不多,有警惕性的人很少。
2月份開始,公司裡陸續張貼強調洗手的傳單,很多歐洲人也開始關注並且重視起來。比如一些年紀大的同事,他們會拒絕握手。公司發了新的郵件,建議所有有感冒、發燒等症狀的同事回家隔離,接著又發布了保持1米社交距離,避免握手等措施,要求自行隔離的旅行範圍也持續擴大。
不過,2月份,我在荷蘭的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荷蘭南部每年有非常盛大的狂歡節(carnival),每年日期並不相同,2020年荷蘭的狂歡節是2月23日到25日,舉行的地區則是北布拉邦省的一些城市和北部的馬斯垂克。節日裡,不少都會穿著奇裝異服,成群結隊喝酒玩鬧,有些城市還會有遊行。雖然當時義大利疫情嚴重,但荷蘭南部的狂歡節如期舉行。根據相關報導,荷蘭官方確診的第一例患者是在2月27日確診的,他居住在荷蘭南部的城市,並且參加了當時蒂爾堡的狂歡節遊行。
3月,荷蘭開始重視疫情並出臺相應措施。從3月15日開始,所有的學校,咖啡館,飯店,酒吧,賭場,體育館都被勒令關閉,並且號召所有人勤洗手,並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
除了不斷延長的餐館禁令,社交管制也更加嚴格。比如,外出超過3人的聚集會被罰款(非家庭成員),在外面沒有保持1.5米距離也會被罰款。超市和雜貨店也開始控制人流,明確規劃好入口和出口,給大家提供酒精消毒液等。4月26日,荷甲聯賽宣布取消。最近,還有相關火車公司規定,乘坐部分高速火車旅客必須戴口罩,列車上的餐飲等一些非必須的服務已經暫停,運行班次也比以往少。但即使到今天,荷蘭政府部門依然沒有建議普通民眾戴口罩,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口罩要留給更需要它的醫護人員。也偶有超市哄搶物資的現象,不過,物資短缺只是暫時的,到3月底時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基本充足。
有報導稱,荷蘭政府考慮給餐館等中小企業發放疫情補貼,希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其實,不光是餐館酒吧受影響,我們公司也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打擊,3月份股價幾近腰斬,4月份開始停止了所有招聘,獎金也暫時不發。我在荷蘭的一位中國同學最近失業了,我也戰戰兢兢,擔心會失業。
我之前買的機票,由於疫情原因,航班多次更改最終被取消,申請的退款至今仍沒有拿到,部分原因是航空公司短時間內無法支付那麼多的現金。前段時間,在荷蘭的許多中國的留學生陸續回國,不過我由於工作原因,並不能說回就回。
好在,情況在好轉。目前荷蘭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新增人數的趨勢已經趨於平穩,人們逐漸適應了居家的生活,也會比較自覺地保持距離。同事之間,在工作時會有一些virtual coffee break,可以翻譯成雲喝咖啡或者雲聊天。
荷蘭很多快遞的配送已經開始實行無接觸配送,不過因為配送量太大,現在一些超市的送貨基本要排到2周以後。我的運動習慣也有所改變,平時我熱愛打網球,但是由於現在所有的體育館都已關門,網球也暫時離開了我的生活。現在,我會在每天下班後騎行8到10公裡,或者散步3到4公裡,並儘量選擇人煙稀少的區域。偶爾也會在戶外碰到同樣騎行或是散步的荷蘭人,我們會遠遠地打個招呼,或是相視一笑,大家都希望能儘快回到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