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釋放情緒更簡單、原來身體也有記憶和智慧

2021-02-14 麥田幸福廣場

文章來自網絡

我們常以為情緒是來自頭腦,是思想及以往情緒經驗影響當下情緒,以為以往的情緒記憶都儲藏在大腦裡,然而事實是,很大一部分情緒還儲存在身體中,身體對於情緒是有記憶的。這就是為什麼你努力想理性得不發脾氣,卻無法自控地生氣的原因。當我們知道這一點,就可以不僅限於以理性思維去控制情緒問題,而且可以通過身體來釋放負面情緒,平衡身心健康,改善關係。

美國著名的精神神經免疫學的科學家甘蒂絲·柏特提供了一個科學上的研究突破,她發現那些包含情緒的分子分布在人體全身,而不只是像傳統老派的科學家以為,那些包含情緒的分子只存在頭腦裡。這項科學上的突破,讓我們理解到情緒儲存在全身各處。

這些承載情緒的分子儲存了我們一生所有的經驗。過去卡住的感覺與情緒,無論我們的頭腦記得與否,都會保留在這些細胞裡,創造了我們的「潛意識」,因為這些情緒分子/細胞在我們的全身,所以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身體儲存了所有過去的經驗帶給我們的影響、反應,就好像計算機一樣能夠紀錄我們所有的體驗。尤其是那些讓找們難過、痛苦、我們不想回憶的經驗或創傷。例如:強暴的恐懼、暴力的驚嚇、失親的悲哀、失業的焦慮、被遺棄的慌張,這些負面的經驗特別會被我們壓抑到潛意識裡。

我們的身體非常的聰明,時常會自動讓我們把我們無法忍受的經驗忘掉,可是我們沒有真正的忘掉,這些經驗都埋在我們的記憶存庫裡,這個存庫就是我們的身體。了解到這項事實,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剌激我們的身體,例如:透過深呼吸、動作或按摩會觸動我們的情緒,或是我們的感官經驗,藉由音樂、味道、食物、觸碰、觀看會刺激過去的一些記憶。

我們壓抑到潛意識的情緒如果沒有釋放掉、會累積在身體裡,成為緊繃、酸痛以及其他氣阻塞的現象,長久時間下來會變成內傷、疾病與細胞病變。其實我們的身體是有智慧的,它能夠自動地排除負面情緒累積在中央神經系統裡失調的能量。可是,因為我們從古代社會到現在,漸漸的遠離聆聽大地之母與我們身體的智慧,越來越偏向用我們的頭腦與邏輯過生活,在乎我們外在的形象而非內在的直覺。

當我們不抗拒、不壓抑任何負面情緒,而去聆聽我們身體會如何帶領我們釋放這些情緒,我們就能夠自然的把它排掉。如果我們願意進入我們的身體去感覺過去某個經驗或創傷帶給我們的感覺,觀察我們身體裡起伏震蕩的能量,跟著這個顛簸的能量活動我們的身體,發出體內的聲音,身體就會自動讓這股能量釋放到底,最後,我們的中央神經系統就可以回到一個協調平衡的狀態。

所有的生物都擁有能夠平衡體內能量的智慧。有一次在身體心理學療愈創傷的訓練中,老師放了一段影片給我們看,影片中有一隻白色的北極熊在雪地中慢慢走路,然後北極熊頭向後轉,看到了敵人,它開始加快速度往前奔跑。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北極熊碰到威脅,必須要逃跑才能生存。我們看著它奔跑了一陣子,有時它會回頭看還有沒有被追,最後北極熊開始慢下來。可能威脅它的敵人消失了,它停在一個四肢著地的姿勢,開始瘋狂甩動身體,我們看得出它的動作是非自願的,沒有任何的控制,也就是中央神經系統受到威脅的反應後,自然的透過北極熊的身體釋放出來。北極熊看起來像一個受到驚嚇很害怕的人,無法自主的不斷抖動,直到它的身體自動停下了來,然後又回復到一開始的緩慢步伐。這是因為北極熊的身體自然排光了儲存在中央神經系統裡起伏顛簸的能量,回到了身體系統平衡的狀態。

其實我們人類能夠像北極熊一樣允許我們的身體釋放恐懼或焦慮的能量,可是人類長大之後就不願意破壞自己的形象,不願讓我們的身體與聲音自然的發洩。我們害怕會被視為野獸、怪物或瘋婆子,我們寧願把負面的情緒、激動的能量藏在內心裡,用一個斯文、有禮貌、淑女、文明的外表把它包裝起來。我們寧願讓自己的身體、心情極度不舒服,說服自己與他人「我沒事」,怎樣都不願意讓自己像北極熊一樣的放自然,讓體受內的能量帶動我們,平衡我們,讓身體的智慧自動療愈我們。

長久壓抑我們的負面情緒,除了會造成疾病之外,也會影響我們內心的狀態、個性與生活模式。沒被釋放的情緒容易把我們困在黑暗裡,造成易怒、暴力、逃避、退縮、憂鬱、麻木,或者像遊魂一樣,身體在動,心卻沒感覺的在過生活,好像你的靈魂已經抽離了。通常卡在這些現象的人,底下的情緒是焦慮、憤怒、恐懼與悲哀的。可是因為這些情緒太痛苦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面對它、釋放它,所以我們自然會將體內擁有的這些負面感覺隔離起來,這帶給我們的身、心、靈太多不必要的負擔。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通過身體釋放情緒、調節身心的方法:

一、找一個讓你覺得有安全感、能夠獨處、不會被打擾的地方。

二、你可以選擇放一些讓你能夠進入你內在的音樂,不用考慮太多,按照你的直覺選擇當下你想聽的音樂,沒有音樂也可以。

三、站著,把眼睛閉起來,雙手放在腹部,吐氣的時候讓腹部扁下去,吸氣的時候讓腹部膨脹,運用腹部呼吸。記得呼吸得越深,越容易把潛意識的感覺帶上來。

四、繼續呼吸,同時觀照你的專注力比較被身體哪個不舒服的地方吸引,例如:糾緊的胃部、悶悶的胸口、繃緊的腿、沉重的頭、疼痛的肩膀。

五、加強你的呼吸到這個不舒服的地方,用更深的吸氣去觸碰它、感覺它,眼睛保持閉著,開始讓身體動出那個地方的感覺,發出它的聲音,剛開始可以做得誇張一點,讓內在的感覺加倍透過聲音與操作表達出來,記得要放下你的自尊與任何自我批判。頭腦只是見證者,讓身體的直覺帶動你。你可以跳、叫、罵、哭、抖、甩、摧、踢,動作一下或聲音一直改變都可以。

六、非理性的讓目己毫無保留的動到底,不管你在做什麼,都要保持深呼吸與對身體的覺察力。動到你發現裡面有舒服、輕鬆、平靜的感覺,好像能量變得順暢、身體很打開、放鬆。

七、當你感覺這些正面的能量時,坐在一個舒服的位置,脊椎保持直的,肩稍微往後,讓胸口保持敞開。眼睛閉著,繼續深呼吸,從腹部開始膨脹,以輕鬆又敏銳的心觀照體內這些舒服的感覺,這些舒服的感覺在哪?造成什麼樣的心情與情緒?

八、熟悉、享受、感恩你的身體,與內在所有的能量/資源。

相關閱讀:

❤ 有收穫就分享吧 ❤

更  多  內  容  請  關  注

相關焦點

  • 情緒真相|身體藏著很多的記憶
    離開了身體,我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我們看不見初升的太陽,月亮的皎潔,聞不到愛人的氣味,品不出美食的滋味,更感知不到肌膚相碰觸的絲滑,甜美和性慾的展現;我們也無法參與到生活中去。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都是通過身體的「體驗」來成長和轉化的。而我們的體驗,也就是心理狀態。每種心理狀態,都伴隨一種情緒。
  • EFT(情緒釋放技術)
    EFT(情緒釋放技術)簡單操作版EFT(情緒釋放技術)大家聽這個名字可能覺得很高大上,其實通俗講就是東西方文化結合的能量醫學。通過輕輕敲擊我們身體上的經絡穴位(能量點),再加上心理學上的語言方式,輕鬆釋放堵塞在我們經絡中的負面能量,將那些長期障礙我們的情緒、身心疾患、疼痛以及負面思想統統敲掉。
  • EFT情緒釋放技術
    Callahan)博士的思惟場療法(Thought Field therapy;簡稱TFT),另行發展和料簡出來的一種心緒釋放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的在幾分鐘內,釋放掉負面情緒和一切揮之不去的心理創傷或陰影。情緒釋放技術或心靈按摩術(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應用於所有心因性疾病和創傷。
  • 記憶對身體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它無法被別人教會,因為那樣它就成了二手的信息,那是思想在強加它。你必須親自去發現,整個機體,這個生理的個體是否能意識到自己。你可能會意識到胳膊、腿或頭部的運動,通過那種運動你感覺你正意識到整體,但是我們在問的是:沒有任何運動,身體能不能意識到自己?弄清這些是重要的,因為思想將它的模式強加給了身體,它認為的正確的運動,正確的食物等等。因此存在思想對機體的控制,以及思想和機體之間有意或無意的鬥爭。
  • 身體和情緒是連在一起的(11月26日指引卡)
    當心情低落鬱悶之時,情緒就會低落,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也會與之產生對應的變化。醫學統計,百分之九十的疾病是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的,影響免疫系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緒。有很多人患有抑鬱症,引發抑鬱症的原因也是情緒。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心理面長期積壓的衝突,無法正確地釋放,就堆積到了心理,這樣心裡的正能量降低了,外來的負能量就過來了。
  • 讀懂身體的情緒秘密,才能更好的愛自己!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如果前一天沒有休息好的時候,第二天就會頭疼欲裂;每次緊張或者壓力很大的時候,腸胃就會感到不適
  • 如何重塑身體記憶,綻放生命的奇蹟?
    然而,這些「痛苦的記憶」其實並沒有消失,它們只是被存儲在身體的更深層裡。事實上,我們生命中一切未被處理的創傷性經歷,最後都會留在身體的記憶中。這樣的身體是需要定時「清理」的,清理那些負面的情緒垃圾,以重塑我們身體的正面能量記憶。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如此的不同,都擁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和不同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以外,更多的是源於每個人不盡相同的人生經歷和成長背景,是所處生長環境日積月累地精雕細琢的結果。
  • EFT情緒釋放療法應用領域及案例介紹 1
    ——之所以下這樣的「笨」功夫,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了解EFT情緒釋放療法,並且萬一有某一天在您有壓力、需要應對/面對壓力管理和/或情緒處理(問題)的時候能夠想起它在2001年美國「9·11事件」的心理援助當中,EFT因其操作簡單、方便易學,且起效速度快、以及效果明顯得以大量應用和傳播,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
  • 情緒不好,其實是智慧不夠
    人有好的情緒,也有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情緒對人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即便給他整個世界,他也早晚會毀掉一切。 不好的情緒大致有這幾種情況: 碰到一點壓力就把自己變成不堪重負的樣子,碰到一點不確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無光的樣子,碰到一點不開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這輩子最黑暗的時候…… 其實,情緒是智慧不夠的結果。問題帶來情緒,而情緒不解決問題。
  • 釋放壓抑的情緒,療愈受傷的自己(情感維度)
    輕輕地閉上你的眼睛,讓身體放鬆,釋放你身體每一處的緊張,深深地吸一口氣,西島身體的最深處,停留一會兒,然後慢慢地讓氣吐出來。我們再來一次,深深地吸一口氣,1234,然後慢慢地吐出。去感受每一次的呼吸,更多新鮮的氧氣進入你的身體,充滿了你的肺,充滿了你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而隨著你的呼氣,內在的一些緊繃和疼痛就被釋放了。
  • 身體的記憶 | 固執的胯
    就這樣我第一次走進家裡附近的瑜伽教室,就在第一堂課快結束前,老師讓我們躺在地上做個簡單的開胯動作(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個開髖關節的體式),多年後才明白這個體式是快樂嬰兒式,梵語是Ananda Balasana,其中ananda意思是「受祝福喜樂地bliss/happiness」;bala有「年輕和孩子youth or child」,asana是體式posture or seat的含意。
  • 《阿囉哈》:記憶是塊智慧屏,最愛播放內心戲
    第一感覺是莫名其妙,歷史和快樂能有什麼關係?而在讀《阿囉哈》的過程中, 突然有了新的理解角度。《阿囉哈》中提到,我們為什麼需要清理。各種歷史、經驗、記憶、習性……阻礙了我們看待事物的真相,觸發各種與事物無關情緒和感受,影響人們對真相的理解和體驗。
  • 安娜老師(一):如是地呈現呼吸,聆聽身體的智慧
    所有的事情同時在外在和內在發生,所以我們要學習與內在聯結,我們需要尋找內在資源。我們要學習如何在身體內有效的發生改變 。我們也會集聚能量 。我也會知道你們能夠連接到挫敗感。我們的目標是增加跟身體的聯結,更有安全感,情緒更加靈活。讓你越來越有能力處理壓力。
  • 胃「消化不良」,是因為沒能處理好內在情緒|身體靈性密碼
    由此看來,我們每天在睡前,有必要完成一項功課——分辨一下這一天中你究竟「吃」下了哪些情緒,梳理一下一天的經歷,做一個釋放焦慮和緊張的冥想,可以清空心靈的「緩存」這樣不僅有利於胃部的健康,相信也一定會一夜好夢。
  • 情緒覺察
    這樣做的效果很好,一年下來,就沒有再得過這方面的疾病。頭腦的知識或許會忘記,但身體的智慧就如同學會了騎自行車一般,是永遠不會忘記!身體如同我們心靈的顯示器,通過了解它,明白它,我們會更擁有更健康快樂的生活。美國著名的精神神經免疫學的科學家甘蒂絲.柏特(Candice Pert)提供了一個科學上的研究突破。
  • 面對才能更好地消除負面情緒
    《輕療愈》尼克·奧特納/傑茜卡奧特納 著情緒釋放療法是現有自我療愈方法中作用最快、清理最深的療法之一,方法簡單好用,情緒釋放療法直擊問題的根源,在心理和身體之間取得平衡,同時改變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的感覺,還有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
  • 你壓抑的委屈和無力,全是情緒留下的病
    後來想想,在這個超小的事情上,能產生如此巨大的身體和情緒反應,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屬於我輪迴了很多年的反應模式,它包含著原始固著的委屈、不知所措和恐懼感。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明明覺察了問題所在,頭腦經過了培訓,手頭也有很多方法,但在當下卻仍然無法跳出固有的反應機制,做出突破。我有些焦慮、著急,氣自己怎麼改不了。
  • 連接身體和內在核心最直接的方式——呼吸,你學會了嗎?
    讓我們透過呼吸靜心,用身體的智慧帶我們釋放細胞記憶。如果沒有身體細胞的釋放,你所學的任何知識,只會停留在頭腦層面。如果你不想經歷知道但做不到的囧境,你需要心的領悟,這就是呼吸靜心的意義。道理需要內化成心的領悟才能成為真理。
  • 釋放壓抑情緒的練習
  • 變胖時,身體會釋放6個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其實,當你變胖時,身體是會釋放出一些預警信號的,只有提前預防,才能讓自己永不會胖,不知道你都注意到了嗎?信號1:比以前更容易疲憊      有沒有發現,胖人和瘦子相比,做任何事情,更容易感到累?在進行一些身體活動時,比如:走路,上下樓梯,或者蹲起等,日常生活中,稍微動動就會覺得累,如果你是這樣的,說明身體已經開始堆積脂肪了,要小心。此外,對於平時不好好吃飯的人,熱衷於吃零食或膳食營養不均衡,也會增加身體的疲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