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慾,《禮記》裡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也就是說人有各種情緒是本能,是天生就有的。
人有好的情緒,也有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情緒對人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即便給他整個世界,他也早晚會毀掉一切。
不好的情緒大致有這幾種情況:
碰到一點壓力就把自己變成不堪重負的樣子,碰到一點不確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無光的樣子,碰到一點不開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這輩子最黑暗的時候……
其實,情緒是智慧不夠的結果。問題帶來情緒,而情緒不解決問題。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你就是優雅的;當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態時,你就是成功的。
如何控制情緒,我們可以從古人那裡獲得一些啟示。
01/
西門豹:佩韋以緩氣
春秋時魏國鄴令西門豹性情暴躁易怒,為了自我控制情緒,「佩韋以緩氣」。「韋」就是熟牛皮,質地柔軟。
西門豹隨身帶著熟牛皮,每當脾氣發作的時候,就用手撫摸一段時間,怒氣就消除了。
02/
王述:面壁以避怒
東晉藍天候王述性情躁急,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暴怒。一次吃雞蛋,筷子未曾夾住,便暴跳如雷,把雞蛋甩在地上,用腳踩得粉碎。
但是王述與他人相處卻頗有修養。有一次,一個人指著王述的鼻子大吵大罵,言語不堪入耳。
王述只是面對牆壁,一聲不吭,聽之任之。那人罵了半天,見王述沒有回應,悻悻離去。
王述好久沒聽到罵聲,才轉身詢問家人:「那人走了?」
家人答:「走了好久了。」
他便坐下來繼續做事。
03/
張發:寫字以散氣
唐代文人張發愛好寫字,不是為了練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心中憤怒,他立即去寫字來消除怒氣。
韓愈認為這個辦法簡單有效,尤其是書寫狂草,可以把鬱積的不良情緒釋放出去。
南宋詩人陸遊一生坎坷,但是他很懂得養生,得以長壽。
他平時愛種花、賞花。身處逆境的時候,為排解心中愁怒,就去賞花,有詩句這樣說,「放翁年來百事情,惟見梅花愁欲破」。
05/
李納:弈棋以息怒
明代李納性子火爆,容易發脾氣,但是他酷好弈棋。只要下棋,他的心態立刻安詳。
每當他躁怒的時候,他的家人就悄悄端出棋盤放到他面前。李納的面色立刻改變,拿起棋子,與人下棋,接著怒氣煙消雲散。
李漁:著書以釋怒。
清代戲曲理論家、作家李漁說:「予無他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牢騷不平之氣籍以剷除。喜怒哀樂,皆成文章。」
李漁在寫書的時候,憂愁和憤怒都得以釋放,牢騷不平之氣都抒發在文章中去了,從而得以心情平靜。
06/
鄭板橋:面竹以忘怒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任山東範縣(今屬河南)、濰縣知縣的時候,鬱郁不得志。
當他受到上司壓制,心中憤怒時,便鋪好宣紙,提筆畫竹,以平抑怒氣。後來他因為得罪豪紳而罷官後,畫竹更成為他晚年自娛怡樂、排怒解愁的養生之道。
07/
林則徐:懸聯以警怒
清代林則徐禁菸時,常常發怒,於是在書房懸掛一個條幅,上面寫著「警怒」二字以自制,並在廳堂懸掛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上聯自我警示應寬宏大量,下聯自我告誡要無畏無私。
【月照心舍 · 生命療愈】
接受預約
幫助你
圓滿意識的發展
療愈意識的漏洞
提升生命維度
加速生命圓滿
主播:宮峻拉姆 / 電臺插曲:《Panorama》 X-Ray Dog;《月》好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