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的季節,
幾顆剛出爐的糖炒慄子,
香甜綿膩,
滿滿佔據了吃貨的心。
可!可!可!
近日,
一則關於「糖炒慄子」的傳聞讓小編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是真的嗎?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決定做個實驗!
實驗樣品購自街邊攤:9份來自大街小巷各種糖炒慄子
檢測項目:糖炒慄子中的糖精鈉
檢測單位: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檢測為快速檢測方法,屬於初篩,只對樣品負責,檢測結果不具備法律效力)
檢測試劑:糖精鈉快速檢測試劑、SMART-01F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
樣品處理:稱慄子皮樣品於50ml提取瓶中,加入40ml蒸餾水,充分搖動1分鐘後靜置5分鐘,過濾。取 1ml濾液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餾水至5ml刻度線備用。
取製備好的樣品液加入A溶液1ml搖勻,加入三氯甲烷4ml蓋上塞子,快速顛倒20次,靜置5分鐘,取下層溶液檢測。
分別將裝有蒸餾水的比色皿和裝有樣品液的比色皿放入檢測儀器檢測並讀取數據。檢測原理:在酸性條件下,糖精鈉與顯色劑發生反應,生成可溶於三氯甲烷的有色物質。
9份樣品中僅1份糖精超標
檢測工程師楊宇斯表示,本次檢測的9個樣品,均檢出糖精。但比照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GB 2760-2014,帶殼熟制堅果與籽類糖精殘留量≤1.2g/kg,只有1號樣品中糖精含量超標,2號至9號樣品糖精含量符合國家標準。
「這次檢測的全是封口慄子,所以用慄子皮取樣。大多數消費者剝慄子會先用嘴嗑一下,再用手剝。1號樣品檢出糖精超標,可能是在炒制過程中添加了糖精,也可能是用糖精水提前浸泡了慄子所致。」
糖精鈉屬於有機化工合成產品,屬於食品添加劑。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糖精鈉不參與體內代謝、不產生產熱量、無營養價值、隨尿排出,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
2015年5月24日正式實施的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糖精鈉、甜蜜素兩種添加劑的允許添加範圍內,不包含新鮮水果。
糖精鈉的成本比白砂糖等蔗糖便宜的多,有的商家為節約成本可能會「偷梁換柱」。
一旦大量食用糖精鈉,將影響腸胃消化酶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慾減退;短時間內吃大量糖精鈉,會造成急性大出血,對肝臟、腎臟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北京智雲達消費者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技術經理、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張玉萍介紹,慄子含碳水化合物約80%,俗稱木本糧食,可以給人體提供熱量。傳統的方法是在炒制過程中加入麥芽糖。
一家經營糖炒慄子的店長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糖炒慄子要做得好,首先慄子要選好,「我們一般用懷柔或遷西慄子,要在冷庫裡儲存。新慄子不甜,像紅薯一樣,要儲存一段時間才能更甜。慄子炒前先要挑選,把個別發黴的、生蟲的挑出來。用石子炒,保證慄子受熱均勻、避免炸開;等慄子變色,加稀釋的飴糖(麥芽糖),要控制好火候,炒出的慄子才好吃、好剝,不沾手。」
蜂糖板慄顏色暗、呈黃紅色,裝入紙袋後,紙袋上會有油印,而蠟炒板慄,色澤特別光亮,顏色很黃,皮薄,裝入紙袋後,紙袋上無油印。
建議大家在購買前一定要摸一摸板慄,純蜂蜜炒的板慄,摸起來有點粘手,蜂糖板慄摸起來很粘手。
如果是蠟炒板慄摸上去不但不粘手而且滑,並且越擦越亮。
1、板慄不大,小而均勻;
2、用指甲一剝就開,還發出清脆聲音;
3、好板慄肉色呈金黃色,又糯又甜。
如何避免買到「糖精板慄」?
小編放大招啦~!
用料:板慄 250克、玉米油 5克、綿白糖 8克
做法:在鼓起的板慄後背用剪刀剪條口子(一定要把殼剪破,否則會在微波爐裡爆炸);放進微波爐裡,先高火叮2分鐘 ,2分鐘後取出放進碗裡,倒入玉米油和綿白糖用筷子或勺子拌勻 ,放到盤子裡碼勻後再次放進微波爐裡,高火2到3分鐘即可,稍稍散熱即可享用了,非常香甜哦!
建議大家購買糖炒慄子,
不要一味追求甜味,
不要購買油亮到沾手的慄子。
此外,
儘量避免購買開口慄子,
以免添加劑超標汙染慄子肉。
(來源:法制晚報、搜狐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