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很多人心裡已經成為了「不可替代」。對於中國人而言,茶就是咱們的精氣神。
對茶的依賴,從習慣使然,到精神依憑,喝茶已成為日常生活必做的一件事。
常常收到大家對於喝茶的困惑、疑問、擔憂:
喝茶能減肥嗎?
孕期、經期可以喝茶嗎?
喝茶不影響吃藥吧?
溼熱體質,是不是不能喝茶啊?
喝茶成癮了怎麼辦?
……
喝茶減肥,並不是現代人的一時興起,其實在古時候,就有這樣的說法。
《本草拾遺》中寫到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理論上,喝茶有加快新陳代謝、加速腸胃排空、減少熱量攝入等作用。但只靠喝茶來減肥是不現實的,喝茶助消化的同時,也易讓人產生飢餓感,小心吃得更多。
減肥的關鍵,還得是「管住嘴,邁開腿」,控制飲食加適度運動,喝茶,能起到一定的輔助。
茶中起提神作用的,主要是咖啡鹼,以及少量的茶葉鹼等,它們的提神效果,在不同的人身上差異大。
有些人代謝快,喝一大杯茶也提不了神,喝完茶犯困的時候還是困。
有些人代謝慢,喝一點點的茶就清醒得不得了,甚至這種清醒能持續一整天,通宵都不成問題。
此外,經常喝茶,身體也會慢慢適應茶,茶的提神效果也會減弱。
一些人喝完茶後會心跳加快,擔心喝茶會導致心臟病。
實際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血中總膽固醇濃度高、血壓高。
北京協和醫學院有相關研究證實,茶多酚有降膽固醇作用,長期攝取(≥12周)可降低高血壓者的血壓水平。
因此,適當地喝一些茶,反而對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幫助。
多數情況下,不建議用茶水服藥。
茶裡面的成分,能和許多藥物發生反應,若用茶水服藥,輕則藥效減輕,重則對人體產生危害。
像作用於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的藥物,都要避免用茶水送服,最好溫開水服用。
一般建議服藥 2 小時內不要喝茶。
溼熱體質可以喝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廣東人,廣東氣候溼熱,但並不影響他們喝茶,當地的飲茶氛圍十分濃厚。
對於溼熱體質的人來說,臉部和鼻頭易泛油光,易生粉刺,大便粘滯,尿色發黃,調理方式以清淡飲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注意休息為宜。
溼熱特質,建議選擇喝甘平排毒的茶,像鐵觀音、白茶都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喝點花草茶,如菊花茶、金銀花茶。
茶中的咖啡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鈣的吸收、增加鈣流失。
尤其喝茶過量,又是喝濃茶的時候,可能會造成鈣流失,儘管每杯茶讓人流失的鈣,幾口牛奶就補回來了。
正常喝茶,不喝濃茶,不會導致骨質疏鬆,建議成年人每天的飲茶量,在幹茶5-15克,茶湯400-1500毫升。
實在有所顧慮,平常可以多吃酸奶、豆腐等補鈣的食品作為補充。
茶本身對人有許多益處,對孕期女性也是如此,比如茶氨酸能緩解疲勞,提高專注力;茶多酚能清除自由基,增強媽媽和寶寶的免疫力。
當然,學界的態度是不鼓勵孕期喝茶,就是說若實在想喝,嘗一點無礙。
還有人擔心經期喝茶會導致貧血,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鞣酸和茶多酚都屬於鞣質,鞣酸會與腸道中的鐵發生沉澱,影響鐵的吸收,甚至引起貧血,但茶中的茶多酚不會影響鐵的吸收。
對個人來說,經期喝茶沒有不良反應,可以選擇性少喝茶,以免加重經期的緊張情緒。
很多人都有過只用沸水泡茶的經驗,常常水剛晾在一邊沒多久,就覺得水溫不夠,得再煮沸一下,泡出的茶才香,反覆如此。
其實,只有一部分茶適合用沸水衝泡,比如烏龍茶、普洱茶、黑茶、嫩度不高的白茶等。
這些適合用沸水泡的茶,如果是用千滾水來泡,出來的滋味偏澀,湯色偏深偏暗,茶品質會下滑,當然,它不會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所以,若發現水明顯蒸乾了些,最好換一壺新的水,莫用這種千滾水來糟蹋了好茶。
茶具有成癮性,經常喝茶,身體很可能產生輕度依賴。
如果突然不喝,可能會產生焦慮、疲勞、無法集中注意力等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這些感覺都是暫時性的,「茶癮」沒有「菸癮酒癮」的強度高,過個幾天這些感覺就會自發消失。
而且,「茶癮」對人是無害的,長期飲茶對健康十分有益,如果沒有特殊理由,沒有必要刻意戒掉茶。
需要提醒的是,茶作為一種健康的飲品,如果喝得過燙,反而會有害健康。
我們的口腔、食道其實非常嬌嫩,過燙會損傷口腔、食道上的黏膜,甚至產生一些「壞」細胞,形成食道癌腫等。
溫度在10℃-55℃的茶,都適合喝,不過熱也不過冷,像放冰箱冷藏一整晚的冷泡茶,也要少喝。
剛泡好的熱茶,如果急著想喝,可以用敞口稍大的淺口杯來喝,這樣溫度會降得快些。
那些覺得茶不燙不香的人,不妨想一想,要是真把口腔食道燙「壞」了,那再香的茶也喝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