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SCI期刊用這些理由拒過稿嗎?博士總結順利投稿的要點

2021-01-14 Ms六先生

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晨星,男,湖北武漢人,副高職稱,博士,高級程式設計師。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沒有人喜歡被拒絕。

如果你在論文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最終卻被拒絕了,在翹首期盼中收到的是「rejection」的郵件,那會很痛苦的。文章被拒絕的原因有很多種,總有一種戳痛我科研狗。

收到痛徹心扉的論文拒稿信或者沒啥好話的審稿意見,是平淡(苦逼)的科研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網絡上經常有人曬一下自己的拒稿信或被鄙視得狗血淋頭的審稿意見,分享坑爹投稿經歷,發洩一下心頭的鬱悶,釋放一點滿腔的怨念,擦拭一下臉上無奈的淚水,以便繼續前行,做好實驗,多攢論文,為生活增添一點色彩:

呵呵,人家審稿人真的是認真的,參考文獻是一條一條看過去的。

類似這樣透過屏幕都能感覺到嫌棄感的審稿意見,筆者也收到過不少。收到這種審稿意見一般結果是被拒掉了。

這種對寫過太長有意見人的審稿意見,往往就編輯大人給的,一般不用外審就退回給作者改一遍重新再投稿了。

論文寫得好還有意見?!

當然,大佬投稿也能免俗,以下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神楊振寧的一篇論文拒稿故事,其拒稿理由讓大佬很鬱悶(大佬因為自己曾經發表的論文被審稿人push)。

當有些很牛氣的作者再被拒稿後,實在受不了,會直接懟回去,曾有一封來自沮喪作者的回信,「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其中,該文用「bloodthirsty(嗜血的)」來形容諸位審稿大人們(reviewers),中間很大篇幅用來訴苦,描述自己修改論文的艱難。

「To repay you, we would be happy to review some manuscripts for you; please send us the next manuscript that any of these reviewers submits to this journal.」頗有些來日方長,「以後咱們走著瞧」的威脅。

當然,在最後,具體到paper,還是要「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向reviewers認個慫,給條出路,希望reviewers高抬貴手,「Assuming you accept this paper, we would also like to add a footnote acknowledging your help with this manuscript and to point out that we liked the paper much better the way we originally submitted it…We could not - or would not - have done it without your input.」。

說到底,大家都是科研界的研友,應該友好相處,屌絲何苦為難屌絲。

論文被嚴格審稿是件大好事,有利於提高論文質量,但被拒稿就討厭了。這會消耗作者有限的時間,像應該在時間節點前必須刊發的論文會被耽誤,影響作者獲得學位、晉升職稱或者評價。

所以拒稿還是要儘量避免的,雖然總會遇到的。文章被拒絕的原因有很多種,從容易避免的錯誤和疏忽,到僅僅是超出了科技期刊選題的範圍,再到更詳細地了解一些最常見的拒絕原因,然後再討論如果科技論文被拒絕,可以避免掉進一些容易被拒稿的陷阱。那麼,最有可能被拒絕的原因是什麼?

1.投稿論文手稿沒有通過技術審查

作者投稿後,在稿件交給總編或總編之前,編輯部會進行一些基本的檢查。現階段論文被拒的主要原因包括:

論文含有涉嫌抄襲的內容,現在很多國際期刊也有的查重系統;

論文正在另一家期刊上審閱(不允許同時向多個期刊投稿);

手稿缺少關鍵要素,如標題、作者名單和附屬機構、主要文本、參考文獻或圖表、語言的質量不足以進行審查;

表格不夠清晰,看不懂數字......

總之,論文不符合該雜誌的作者指南的要求。所以,在投稿前,作者最好看看目標期刊的指南的要求,對照梳理一下論文。

2.論文不屬於投稿期刊的辦刊目的和範圍

如果投稿論文不會引起科技期刊讀者的興趣或價值,它就不太可能被接受,即使寫得再好。當作者選擇要提交論文給期刊時,一定要確保閱讀了期刊的辦刊目的和範圍,以及曾經錄用的論文,這樣就可以理解該雜誌要找的文章類型了。

3.論文研究課題意義不大

如果期刊讀者(編輯)對論文所涉及的主題不感興趣,它很可能會被拒絕。可能是這篇論文的發現是漸進式的,並沒有實質性推進這一領域,創新性不夠,或者論文顯然是一個更大的研究的一部分階段性成果,這個研究已經被分成了儘可能多的文章。編輯不是傻蛋,別人也會看出來。

4.論文主題太大、太泛

如果作者過於雄心勃勃或包羅萬象,結果可能難以解釋,甚至可能存在缺陷。在這些情況下,將工作分成一系列較小的研究項目可能更為合適。一般說來,科技論文常常是聚焦於學術領域內某一個比較狹窄的方向的。

5.問題及背景未被明確描述

論文研究的問題背景可能不清楚,表述不清,或者與研究領域無關。作者需要進行廣泛的文獻回顧可以幫助指導論文的研究的問題或假說。

6.論文不完整

一篇論文中「Title,Abstract, Author and affiliation, Introduction,Method,Result, Discussion,Conclusion,Reference」等幾個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編輯或審稿人覺得其他不可缺少的部分。雖然一篇研究論文贏得讀者的多少關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Title、Abstract和Introduction寫得好壞。

另外,論文還可能雖然包含一些觀察結果,但不是一個完整的研究,或者它忽視了該領域的其他重要工作(這一點很重要,研究工作必須把以前做過的工作了解透徹)。

7.數據的程序、表達或分析存在缺陷

主要缺陷可能包括缺乏明確的對照組或其他比較指標,不符合公認的程序或方法(這使得很難重複論文中的實驗),或缺乏統計上有效的分析。注意任何小瑕疵,如表格和數字的標籤不正確、不恰當或不清楚,隨時可能會得到審稿人的狂噴,以致於最後導致被拒稿。

8.論點或結論中的缺陷

論文的論證應合乎邏輯,論據(數據)結構合理、有效,能夠支持論文得出的結論。如果得出的結論不能在論文的實驗等其他部分的基礎上得到證明,或者忽略了大部分參考文獻(包括本領域應該必須閱讀的),那麼論文投稿將被拒絕。

9.語言、結構和拼寫問題

論文的語言、結構以及任何表格或圖表都必須具有足夠的質量,以便讓編輯和審稿人評估論文的質量。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則論文將被拒絕(而且會被很快拒絕,因為根本過不了編輯那一關,不用尋找審稿人送去外審,直接就被斃掉了)。

在提交論文之前,讓別人檢查一下作者的論文總是一個好主意——第二雙眼睛可以幫助你找出你可能漏掉的錯誤。如果作者對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沒有信心,大多數出版商都會提供英文編輯服務,可以在提交論文之前使用這些服務,對論文進行潤色。這也無可厚非的,因為畢竟是非母語寫作,而且有的SCI期刊要求非母語作者投稿時,需要提交被潤色過的證明文件。

《詩經·小雅·小宛》裡有首秦風詩歌裡有:「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概很多處於投稿審稿階段的作者多少有點這樣的感覺,不過每個科研人員在其職業生涯中的某個時候都會面臨被拒絕的命運。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往成功的踏腳石,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以確保下一篇稿子的出版之路比較一帆風順一點。

相關焦點

  • sci期刊投稿為什麼難
    發表sci期刊論文,要向sci期刊投稿,目的是把自己寫的文章提交到期刊編輯手裡,才有可能安排發表。但實際上,很多作者困在了sci期刊投稿上,導致不少文章無法發表。那麼,sci期刊投稿為什麼難?難點一:sci期刊不同,收稿方向有差異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所屬領域和側重方向,即一篇文章可投稿的sci期刊有多本,但不是所有。作者在投稿前,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選對sci期刊的方向,否則投稿是無意義的,因為sci期刊不可能錄用與本刊方向不符的文章,「拒稿」的結果已經註定。
  • SCI拒稿原因有哪些?被拒後還能挽回嗎?
    學術研究人員或研究生在學術生涯中最常見的挫折之一就是被期刊拒稿,每次的論文投稿難免都會伴隨多次的拒稿。這的確令人沮喪,沒有成功投稿還是其次,主要是自己的研究想法和熱情無法被審查委員所認可,如果一直無法成功刊登甚至會懷疑自己做研究的能力。這個過程有長有短,全都取決於自己怎樣去處理情緒的問題,以及後續的改正進步措施。
  • SCI期刊拒稿看看什麼原因?
    當辛辛苦苦寫作的SCI文章被期刊拒稿的時候;當你滿心期待卻收到期刊編輯拒稿信的時候;當大大小小修改無數次之後依舊被拒稿的時候。或許你會覺得很委屈,明明自己都盡力做好了,為什麼還是會被拒?那麼,你是否想過為何你的稿件會被拒?
  • SCI論文被拒稿的10個理由
    在學術出版領域,SCI期刊的拒稿率差別很大。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3年的報告,其頂級SCI期刊的平均拒稿率約為76%。在把你的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發表之前,先做好功課。研究SCI期刊的標準和格式,了解它的拒稿率。了解最常見的拒稿原因將有助於確保你的稿件得到徹底的審查,這樣你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和顧慮,然後重新提交。拒稿的10個理由管理教育雜誌(JME)的編輯Jon Billsberry表示:「與普遍看法相反,編輯們不喜歡拒絕投稿。」
  • 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
    sci期刊分為oa期刊和非oa期刊,只有發表oa期刊才會向作者收取發表論文的版面費。版面費的收費標準,會因sci期刊不同而異,導致sci期刊的版面費有高低之分。那麼,sci期刊版面費上萬嗎?發表sci論文,作者選擇的是收取版面費的期刊,就要支付相應的版面費。版面費一般都上萬,有的可能十幾萬以上。不過具體收費多少還是要看目標期刊收費標準,不是所有sci期刊的版面費都上萬。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我的論文為什麼被拒?資深編輯給你這 10 個理由!
    筆者根據《國際護理學雜誌》的資深編輯的經驗,整理了六大送審前的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審後的拒稿理由,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圖片來源:文獻截圖1.同行評議前的拒稿1.1 與期刊主題不符合投稿前,先看期刊接收論文的範圍、類型。比如有些雜誌社明顯標明自己不接收 Case report,你把 Case report 投到人家雜誌,當然妥妥地拒稿啊。比如,有些雜誌社明明是個肝病學的雜誌,你把大腦的研究發給人家算咋回事啊?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在投稿前,拜託您先讀讀雜誌的說明吧!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當sci期刊讓潤色只是小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基本上過關,只是語言上還存在小問題,需要進行潤色修改。作者應該根據審稿人的意見進行潤色修改,及時地提交潤色後的稿件。sci期刊編輯審核後,還會退稿的機率就會很低,基本上會被直接錄用。當sci期刊讓潤色是大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語言上存在很大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得重新。
  • 審稿最快的SCI期刊:博士著急論文畢業,這本期刊適合你
    2,審稿速度快雜誌說明非常清楚的說了史上最快的雜誌,從投稿到接收不超過21天。甚至最快的可以達到從投稿到見刊花了4天。BBRC的快,關鍵在於不經過review的意見,會給他們專業的審稿人審核。在你拿到文章的稿號後一周之類一般就會有消息。
  • 期刊編輯給首次投稿就被拒的女生回信: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意見三:就算回到本科生時期,我都會這種水平的投稿。所以,不好意思,你的論文被拒稿了。然而,小劉同學,你也不必太傷心,因為幾乎所有人第一次投稿,都難逃被拒的噩運。所以,多受幾次被拒的打擊,對你的心理素質提升將大有幫助。不過,我還是要代表期刊所有編輯,向你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因為,你將「第一次」獻給了我們期刊。
  • 怎麼在知網查核心期刊影響因子高,碩士畢業發表
    但是對個人未來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您沒有合適的課題,實驗做不完,或者是研究內容多,導師意見不給力,那麼建議您諮詢專業老師的意見,他們也累積了多方位的sci課題研究模式,可提供眾多研究方向的sci整體解決方案,讓您稿件順利發表。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錄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給收錄的非常少。
  • SCI期刊編輯教你更好投稿英文期刊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投稿信裡的學問。投稿信(Cover Letter)是論文投遞的一個重要部分,卻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不少人在在圖表、圖像和遣詞造句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卻只把投稿信看成是禮節上的需要。實際上,雖然投稿信不是論文能否發表的決定性因素,但這段短短的文字卻是你給編輯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 外文核心期刊是什麼意思博士畢業發表,加急發表見刊
    因此也建議大家發表英文期刊,尤其是211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或者是科研機構人員,大家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英語水平,聯繫期刊之家的老師會有專業人員為大家修改潤色英文文章,讓投稿更順利。cscd也就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醫學工作者在晉升主任之類的評正高也會要求在cscd刊物上發表核心期刊。
  • 寫給投稿小白的過稿技巧
    文 / 小小何圖片 / 網絡這是一封寫給投稿小白的過稿秘籍,大神請繞開。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本人是98年材料專業的大四準畢業生,18年3月份開公眾號,3月中旬開始嘗試投稿,4月底過稿第一篇文章,稿費不多,才50元。
  • 上百次過稿後,我總結出了這幾個規律
    雖然距離相隔甚遠,但寫作讓我們相聚,一起寫作改稿的日子,無比快活,這也是我堅持至今的一個理由。其實在當今這個人人自媒體的時代,寫作真的是門檻最低的了。我其實上學的時候特討厭文字性的東西,每次語文考試也就湊合剛及格,工作也用不上寫作。
  • sci論文怎麼算送審
    送審是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那麼,sci論文怎麼算送審?發表後的sci論文會經過很多種狀態,當我們看到論文是處在under review狀態時,說明已送審。sci論文發表要符合sci期刊的要求,投稿的論文是否符合要求,要經過審核來確認。不過投稿的論文,不是一開始就會直接送審,而是先由編輯初審。在初審階段,會有不少的論文被直接拒稿,而通過初審的論文,會被編輯推送至審稿人審核,而這一過程被稱之為送審。即sci論文送審的意思,就是投稿的論文通過了初審,提交給了審稿人。
  • 學術分享|審稿人談審稿與投稿:從2篇拒稿說起
    經過中英文的讀稿、投稿和審稿經歷,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姑且就叫雜談吧。主要是透過審稿談投稿。 以下只是自己的一點看法,不能代表所有審稿人的癖好。 01 期刊檔次重要嗎?
  • 給期刊投稿的十點建議
    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使自己的論文很順利地被期刊採納,得以發表,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期刊;寫作;大綱;投稿;論文 作者簡介: 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使自己的論文很順利地被期刊採納,得以發表,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此,我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學者們提高自己發表論文的「命中率」。  有策略,制定好寫作計劃  為什麼想要給期刊投稿呢?你的目的是什麼?你希望有所影響嗎?你想在特定領域內發掘出一篇文章?這些能否幫助你確定要給哪些期刊投稿?
  • 中國知網核心期刊打不開碩士畢業發表,成功發表後付費
    本網站展示的學術期刊包括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等多種級別、省級、部分核心等不同等級的學術期刊,已經成功為10萬名人士晉升提供期刊投稿服務,有口皆碑,可支網絡付款,值得信賴。說明:本站所推薦的期刊均可在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到,都具有CN、ISSN雙刊號.但不是一個評價體系,無法分出高與低。檢索不等於被收錄。
  • 統計學大學保研發表北大核心期刊,包發表包錄用
    核心期刊文章難度還體現在審稿周期上,國內的核心期刊審稿周期都是比較長的,而代理寫作和發表國際sci、ssci期刊相對來說投稿難度是低一些的。一篇核心從投稿到見刊一般需要多久?小編先來分享一位作者的經歷,作者投的是本很不錯核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