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日本橫濱市棄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新版教科書」

2020-12-18 共青團中央

來源:觀察者網

世紀之交,日本右翼分子推動編撰所謂「新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戰爭,歪曲歷史,在東亞引發巨大影響。近20年過去了,雖然在日本初中教學中所謂「新歷史教科書」並未成為主流,但目前日本第二和第三大城市——橫濱和大阪的公立初中均在使用。首都東京也有一部分公立學校正在使用。然而今年夏天出現了轉機,日本多地教委先後決定棄用此類教科書。

《神奈川新聞》8月4日消息,橫濱市教育委員會當天召開例會,討論147所市立初中自2021學年起四個學年使用的歷史和公民兩科教科書種類。會議最終決定棄用育鵬社的「新版教科書」,橫濱市此前是這類教科書的最大用戶。

育鵬社出版的歷史教科書(左)和公民教科書(右)

本次經橫濱市教委審議的歷史教科書有7個版本,公民教科書有6個版本。在表決前,有委員提議進行無記名投票,其他委員沒有異議。

投票結果是帝國書院版歷史教科書獲得4票,東京書籍版公民教科書獲得5票。育鵬社的歷史和公民教科書分獲2票和1票。結果是,歷史教科書採用帝國書院版,公民教科書採用東京書籍版。

橫濱市鄰近首都東京,是日本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據橫濱市政府官方數據,今年7月人口約為376萬。《神奈川新聞》稱,受本次決定影響的在讀初中學生約為7.4萬人,為全日本最多。

歪曲歷史的育鵬社版教科書,源頭可追溯至1996年成立的「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參加這一協會的日本右翼學者認為日本戰後幾十年來反思戰爭的史觀是所謂「自虐史觀」。該組織不斷推動編纂新版歷史教科書,以宣揚其讚美戰爭、國粹主義、歪曲歷史、蔑視女性等思想。具體而言就是將日本侵略戰爭美化為「自衛戰爭」,否認「南京大屠殺」,閉口不談對朝鮮半島和臺灣的殖民行徑。

最終在2001年,所謂的「新歷史教科書」獲得日本文科省審定通過,激起了中韓等國的強烈反對。

這一活動受到了日本政界、媒體界等右翼人士的大力支持。目前出版「新版教科書」的育鵬社是富士產經媒體集團旗下扶桑社的子公司。富士產經媒體集團這一巨頭下就有以右翼保守觀點著稱的《產經新聞》。

對於育鵬社教科書,日本市民團體和律師團體主要批評其歷史教科書「將過去的戰爭正當化,沒有直視負面內容」;批評其公民教科書「標準的理解憲法以外的內容太多,比起公民權利更強調公民義務」。

2009年,橫濱市18個區中的8個區首次決定使用反映「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觀點的自由社版歷史教科書。此後在2011年、2015年和2019年,橫濱全市均決定採用育鵬社版歷史和公民教科書。

《朝日新聞》稱,迄今為止使用問題教科書的橫濱學生約有31萬人。據文科省統計,育鵬社版教科書2020學年在全日本的佔用率(以冊數計):歷史為6.4%,公民為5.8%。日共機關報《新聞赤旗》表示,全日本使用育鵬社教科書冊數最多的地區就是橫濱市。

會議結束後,市民團體聚集在橫濱市政廳前慶祝。

(東京新聞 圖)

「橫濱教科書問題市民專家會議」事務局長、現年81歲的退休教師加藤誠對《東京新聞》表示:「教育委員沒有被政治壓力所限,做出了劃時代的決定。對全國而言是重大的轉折點。」

除立場問題外,日本教師家長也認為育鵬社教科書編纂質量不高,條理不清,內容詳略失當。

《神奈川新聞》感慨表示,體現一線教師意見的教科書終於能到孩子手裡了。

日本學年從每年4月開始,各地教委每四年開會一次決定選用何種教科書。原本2019年已經開會做出決定,但日本政府此後公布了新版學習指導綱領。為配合新版綱領,各地在今年夏天重新開會討論。

在首都東京,東京都教委2001年第一個決定部分公立學校使用「新歷史教科書」。目前10所都立初高中一貫制學校和22所特殊學校(聽障、殘疾等)的初中部還在使用育鵬社的兩種教科書。

在7月27日召開的教委會議上,東京都終於決定棄用。

7月31日,神奈川縣藤澤市教委也召開臨時會議,做出了不再使用育鵬社版教科書的決定。從2021學年起,藤澤全部19所市立初中的歷史和公民兩科教科書均將選用東京書籍版。

藤澤市是神奈川縣第四大城市,也是湘南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藤澤市於2011年決定使用育鵬社教科書,此後連續三次沿用。

《東京新聞》報導,一位在藤澤市立初中任職的社會科女老師表示:「育鵬社的教科書中很多應當寫的東西都沒有寫,教學時很難使用。不用是理所應當的,為何此前一直沒下決定呢?這次真是太好了。」

同時,大阪府的河內長野市和四條畷市也已經決定棄用,但栃木縣大田原市決定沿用。

此外,大規模使用育鵬社教科書的還有大阪府大阪市,全市24個區的市立初中均在使用育鵬社兩種教科書。大阪市將在8月下旬做出決定。

大阪府初中教科書使用情況(中央教育研究所網站 截圖)

名古屋市雖然此前未使用育鵬社版教科書,但有教育委員在7月29日舉行的會議上提議使用。目前歷史和公民兩科教科書的使用問題被暫時擱置,留待8月再次舉行會議討論。

團團有話說 第96期

一張輕輕薄薄的錄取通知書,承載著學子的辛勤與汗水,承載著父母的陪伴與付出,承載著師長的鼓勵與教導,更承載著我們的對未來的希望與寄託。也許是欣喜,也許是欣慰,也許是不甘,也許是期待……拿到通知書時候的心情,有千千萬萬種。你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候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呢?快來和團團說說吧~

編  輯丨王殿禕(山西交控集團團委)

校  對丨張玉階

校  審丨周藝涵

值班編委丨連李生

相關焦點

  • 日本橫濱市棄用歪曲歷史的「新版教科書」,此前是最大用戶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 世紀之交,日本右翼分子推動編撰所謂「新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戰爭,歪曲歷史,在東亞引發巨大影響。近20年過去了,雖然在日本初中教學中所謂「新歷史教科書」並未成為主流,但目前日本第二和第三大城市——橫濱和大阪的公立初中均在使用。首都東京也有一部分公立學校正在使用。然而今年夏天出現了轉機,日本多地教委先後決定棄用此類教科書。
  • 98歲日本老兵,患癌後病床上吐露南京大屠殺真言
    參加南京攻城的日軍有很多,但敢於說出真相的,卻寥寥無幾。三谷翔,是其中之一。1919年,三谷翔生於日本愛媛縣,幼時受軍國主義洗腦,對戰爭狂熱。1937年,18歲的他作為一名日本海軍,乘「海風」號軍艦侵入南京外圍。
  • 持續推動南京大屠殺成為「世界記憶」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上的文字介紹是中、英、日三種語言。其中,英文介紹是出自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銀泉之手。
  • 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偽滿皇宮博物院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偽滿皇宮博物院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聯合長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朝陽區大隊、長春公共關係學校、長春市最美夕陽紅模舞藝術團及社會各界群眾,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鑑、振興中華。
  • 推特刪除南京大屠殺照片的虛偽和雙標暴露了其虛偽性
    出人意料的是,部分中文用戶在推特上發布南京大屠殺史料後被封號,相關圖片和視頻也被刪除。推特給出理由是這些資料「無端血腥」。除了凍結帳號、刪除圖片以外,推特還被指「限流」了一些相關的文藝創作和紀錄片, 比如旅美畫家李自健油畫《南京大屠殺》以及一段長達兩分鐘的南京大屠殺英文介紹,均被推特以「敏感內容」為理由進行了摺疊。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幾年後母親去世,她妹妹在11歲時給人當童養媳,她給人帶孩子活下來,"年輕人不能忘記過去的歷史"這一段段痛徹心扉的口述令聞者心痛,聽者落淚,不敢詳問。可令我們憤怒的是,面對這血淋林的事實,仍然有不少"精日主義"公然否認歷史,妄圖推翻事實。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這一幕在書中不是孤例「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裡。他們殺死了前來開門的房東,接著殺死了跪下來求他們不要殺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當房東太太質問他們為什麼殺死她的丈夫時,他們也把她打死了。夏太太抱著她1歲的嬰兒藏在客廳裡的一張桌子下面,日本人把她拖出來。
  • 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儘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嚴峻,但是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暴罪行,日本有識之士13日在東京全水道會館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和平友好未來。
  • 日本小說《血染金陵》表述,「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自己造成的?
    《血染金陵》從一個模擬的中國敘事者—中國軍官兼情報員陳英諦的口吻來敘述南京大屠殺,以賦予陳英諦民族主義者的身份,卻讓陳英諦進行民族精神的自賤自虐,並替日本人開脫罪惡。因此,《血染金陵》並不是有研究者所認為的,是一本對南京大屠殺進行反省的小說,而是事後對中國、南京施行的又一次大屠殺—對中華民族的精神虐殺。《血染金陵》初版於1955年,作者掘田善衛是日本「戰後派」作家,然而小說對戰爭災難的反思卻顯得怪異。《血染金陵》採用日記體,由陳英諦的日記構成。一個日本作家借一個中國人的口吻,如何敘述日本法西斯的野蠻侵略?
  • 日本第一部以中國人的視角,講述南京大屠殺的長篇小說
    ;第三,整部作品所展開的背景或者所表現的中心內容,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軍侵佔中國首都南京城,或者說日軍所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以及侵佔和屠殺事件所釀製的深刻後果。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此理解為這只是一部描寫南京大屠殺的作品,作者在如實地、真切地描述了南京大屠殺的同時,更多地給人們提供了關於人性、戰爭以及日本與中國乃至世界的思考。關於這部小說的梗概或內容,限於篇幅,我這裡不能充分展開。我只想引用一段,來說明一個日本作家在做這樣的描述時,他的內心應該有多麼的痛苦和震顫。
  • 史論|南京大屠殺為什麼會被長久掩蓋?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學者步平到日本訪問時,在街頭無意間結識了一位日本友人。這位日本友人將自己收集的大量日軍侵華資料和物證,包括這本照片集,全部送給了他。由於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猖獗,出於種種顧慮,直至2003年,這本照片集才送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現在世人面前。
  • 緬懷南京大屠殺視頻被刪,他們的無恥你想像不到
    然而,就在昨天,部分中國用戶在全球知名平臺推特上發布南京大屠殺史料,緬懷先輩,卻被刪除視頻,封號。理由竟是資料「無端血腥」,怎麼是無端,這是事實,血腥?殺戮我們的先輩的時候怎麼不感到血腥?但更令人氣憤的是,他竟然縱容大量日本右翼分子發表那些「南京大屠殺造假論」。實在是天理難容!令人不齒!
  • 推特刪除南京大屠殺圖片及視頻,理由是「無端血腥」
    12月13日,部分中文用戶在推特上發布南京大屠殺史料後被封號,相關圖片和視頻也被刪除。推特給出的「封禁」理由竟是這些資料「無端血腥」。但就在同一天,推特還縱容大量日本右翼分子,發表所謂的「南京大屠殺造假論」。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和平歲月和日本友人結下暖心情誼
    【解說】近日,九旬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接受了中新社記者採訪。  【同期】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謝桂英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到我們南京了,一開始是(侵華日軍)飛機來扔炸彈,我們家是城市菜農(城裡種植蔬菜)過日子,我爸爸沒有走(離開家),後來,我母親得到消息,說我爸爸給日本人(侵華日軍)打死了,當時日本人(侵華日軍)一槍打在我爸爸的小肚子上,我爸爸就睡下來,(後來)就死了。
  • 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儘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嚴峻,但是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暴罪行,日本有識之士13日在東京全水道會館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和平友好未來。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
  •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
    新華社照片,東京,2020年12月13日 (國際·圖文互動)(1)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
  • 吳為山親撰長文,講述南京大屠殺組雕創作心路
    為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際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在2005年-2007年期間創作、落成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主題雕塑》,成為了我們銘記歷史、寄託哀思的載體。
  • 犯下南京大屠殺的畜牲都什麼下場?捉回南京,一槍爆頭
    其實,就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中國人並未坐以等斃,而是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反抗,關於這方面的內容,請閱讀往期文章《南京大屠殺,中國人真的不反抗嗎?戰俘奪槍暴動,侮辱婦女的鬼子被釘耙打死!》,《「我是中國人,我要報仇啊!」大屠殺之後,中國人的復仇來了》。
  • 抗戰國民政府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史記
    張憲文,張連紅,王衛星編:《南京大屠殺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編委會,南京圖書館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張憲文,張生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第12冊《英美文書.安全區文書.自治委員會文書》,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女英雄:為證明南京大屠殺,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女英雄:為證明南京大屠殺,付出了年輕的生命說起侵華日軍,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們就是一群豺狼虎豹。當年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以至於時隔幾十年,人們還是無法忘懷。其實,中國人之所以不能釋懷那段歷史,除了當年日本人慘無人道的行徑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現如今的日本人似乎忘記了那段歷史,在教科書中胡編亂造,妄圖美化當年的侵華戰爭。同時,日本的某社還天天有國民去祭拜,在他們心中,那些十惡不赦的劊子手,竟然是英雄?正是因為日本人的不正視歷史,才有那麼多人對他們的行為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