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故事》~斯賓諾莎

2020-12-23 水文子dxsh

斯賓諾莎被稱為「近代最偉大的猶太人」,也是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

「斯賓諾莎並沒有試圖建立一個學派,也並沒有建成什麼。」但是在他之後的哲學家都浸透他的思想。在他死後的那一代中,他的名字遭人厭惡,休謨甚至說他是「令人憎惡的假說」,萊辛說,「人們談論著斯賓諾莎,就像他是一隻死狗一般」。

但是,正是正是萊辛為斯賓諾莎恢復了名譽。萊辛說他在成年後是一名斯賓諾莎主義者,並斷言「除斯賓諾莎外沒有其他哲學。」

黑格爾反對斯賓諾莎體系,認為它了無生氣、古板僵硬,他忘記了其中有活力的因素,而只記得像法則一樣的關於上帝威嚴的認知,他把它移用為他的「絕對理性」。但是他誠懇地表示,「想要成為哲學家,首先要是斯賓諾莎主義者」。

那麼我們來看看斯賓諾莎主要是的四部作品是什麼樣的?

《神學政治論》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聖經》不是通過間接的方式解釋萬物的,而是以最能感染人,特別是以最能感染未經教育的人們的方式和順序進行記述的,使他們萬分虔誠……它的目標不是以理性使他們信服,而是吸引和抓住他們的想像力。」因此其中出現了大量的奇蹟和不斷現身的上帝。「大眾認為與他們通過自然形成的概念不同,上帝的力量和神意通過各種超凡的事件清晰可見……他們確實認為自然在按照上帝旨意起作用時,上帝就停止活動;反之亦然,上帝在活動時,自然力量和自然因果關係就沒有了作用。因此他們想像上帝之力和自然之力這兩種力量彼此不同。」(這是斯賓諾莎哲學的基本觀點,上帝和自然過程是一體的。)

《知性改進論》

這本書撲面而來的是哲學文獻中的精華。斯賓諾莎告訴我們他為什麼為了哲學而放棄一切:

只有知識能帶來力量和自由,唯一的永恆快樂就是追逐知識和理解的愉悅。但是同時,哲學家肯定也是一個常人和一位公民,在他追逐真理的過程中,他的生活方式將是怎樣的呢?斯賓諾莎訂立了一個簡單的規則,據我們所知,他的實際行動與這個規則完全一致:

1.以大眾可理解的方式講話,只要不阻礙我們達成我們的目標,幫助他們做一切能做的事……2.只享受維持健康所必需的娛樂。3.最後,只需要僅夠維持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金錢,在不違反我們的追求的前提下,遵守這些習俗。

《倫理學》

此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對上帝和自然、物質和精神、理智和道德、宗教和不朽進行闡述,雖然全書晦澀難懂,但是對於喜愛的哲學的人來說,還是可以一讀。

倫理學過於複雜,由於篇幅所限,僅展示部分主要內容,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政治論》

斯賓諾莎認為,所有的政治哲學必須與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區分開來,也就是同有組織的社會形成之前和之後區分開來。斯賓諾莎認為,人曾經生活在相對隔離的狀態,沒有法律和社會組織,他說那時候沒有錯與對、正義和非正義的概念,強權和公理是一回事。

在自然狀態中,沒有共同認可的好與壞,因為自然狀態中每個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根據自己的喜好判斷好與壞,並且只顧及自己的利益,除了自己,在法律上不為其他任何人負責。因此,在自然狀態中沒有罪惡,罪惡只存在於公民國家,由一致意見規定出好壞,每個人對國家負責。……除了沒人願意幹的和幹不了的事情,人們出生時和大部分人隨之生活的自然法則和條令沒有任何禁忌,也不反對鬥爭、仇恨、憤怒、背叛或者籠統意義上的所有的欲望。

在紀念斯賓諾莎去世兩百年的典禮上,各方捐贈者在海牙為他豎起了一尊塑像。捐贈者來自世界各地擁有良好教育的地方,從來沒有一座紀念碑以這樣的博愛為基座。在1882年揭幕典禮上,歐內斯特·勒南總結髮言:「那些經過這尊溫雅沉思的雕像而示以輕蔑的人將深陷不幸,他將像所有粗野的靈魂一樣遭受懲罰,因為他的粗鄙,也因為他沒有能力認知神聖。這個花崗巖基座上的人,為所有人指出了他發現的幸福之路,世世代代,經過這裡的有涵養的人都會在心底說,『對上帝最真摯的解讀和理解可能就在這裡。』」

我是水文子。一個熱愛思考的老可愛~

相關焦點

  • 斯賓諾莎哲學研究和臨摹
    斯賓諾莎哲學研究和臨摹斯賓諾莎像斯賓諾莎的哲學屬於唯心論,是一種泛神思想。其思想和斯賓諾莎的哲學都是以歐幾裡得幾何學的講述方式,分公設,公理,定理,推論,這樣的一個邏輯的證明體系。要理解結論,勢必要理解證明的前提和過程。這就是斯賓諾莎哲學的一個迷人的地方,你要經過數學般精確的推論,再回想前面,斯賓諾莎給出的公設,這樣再理解結論,就對他的哲學豁然開朗了。
  • 在哲學家中,愛因斯坦為何特別推崇斯賓諾莎?
    愛因斯坦答覆說: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存在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斯賓諾莎是17世紀的荷蘭哲學家,近代西方哲學的三大理性主義者之一,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
  • 斯賓諾莎與霍布斯之比較
    斯賓諾莎與霍布斯之比較 2016年09月21日 15:02 來源:《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黃啟祥 字號 內容摘要:斯賓諾莎和霍布斯都採用自然狀態假說,都從自然權利和自然法概念開始其政治哲學的敘述,都主張社會契約論
  • 斯賓諾莎的無神論問題:歷史爭論及其原因
    濟南 250100  原發信息:《現代哲學》第20192期  內容提要:「斯賓諾莎是否是無神論者」是西方近代哲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無論在斯賓諾莎生前還是在其身後都有許多人認為他是無神論者,但是斯賓諾莎生前堅決拒絕這一稱謂。
  • 斯賓諾莎眼裡的上帝有什麼不同?
    這封信想和你談到的是斯賓諾莎。斯賓諾莎這個名字你可能不陌生,他是大名鼎鼎的荷蘭哲學家,但是很少有人具體了解他的思想講了些什麼。而我為什麼要和你談斯賓諾莎呢?我談到過,牛頓等科學家確立起了一種機械論的世界觀,就是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客觀物質的,是確定的,是可以認識的。而且,他們也通過自己的實踐認識到了世界的規律。這種世界觀的哲學基礎,其實就可以回溯到斯賓諾莎。
  • 讀懂斯賓諾莎,這3個關鍵詞,要知曉
    斯賓諾莎,是荷蘭著名哲學家,是西方近代理性主義哲學家。與笛卡爾等人齊名。斯賓諾莎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倫理學,宗教哲學,政治哲學,心靈哲學這四大領域。斯賓諾莎死後才出名,生前是被世俗所排斥的。斯賓諾莎是唯名論者,理性主義者。讀懂斯賓諾莎,這3個關鍵詞,要知曉。
  • 【重讀斯賓諾莎】趙文|Affectus概念意涵錐指——淺析斯賓諾莎《倫理學》對該詞的理解
    在當代哲學脈絡中,「激情」是一個主要的難題。但是「激情」在理性主義的唯理論傳統裡、在笛卡兒哲學的傳統裡只可能佔據一個非理性的位置,而難於獲得構成性的哲學身份。斯賓諾莎哲學為這個難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斯賓諾莎認為,「激情」只是affectus/affect的消極部分,而後者才是更為普遍的概念。
  • 用聖經「反聖經」:斯賓諾莎與神學政治學
    這部著作大概是斯賓諾莎在1665年開始寫作的,因為奧爾登堡在1665年9月寫給斯賓諾莎的一封信中講道:「我覺得,假如我可以這麼說的話,與其說您是在進行哲學家的思考,還不如說您是在做神學家的工作,因為您現在正在撰寫您關於天使、預言和奇蹟的想法。」
  • 斯賓諾莎的實體一元論 | 上帝與心物平行論
    這樣一來就十分清晰了,斯賓諾莎的上帝絕不是像基督教所信奉的那個神聖的存在者一樣的上帝。同時我們也能理解,為什麼在他看來使用「自然」這個詞來代替「上帝」要更好。斯賓諾莎的上帝不會創造事物;相反,事物是從第一實體中流溢或者散發出的,崇拜斯賓諾莎的上帝是無用的,上帝不能在其他任何方式上起到作用;崇拜上帝就如同崇拜重力或者電磁作用一樣。
  • 斯賓諾莎神論,自然與神是一回事,自然就神一個事物
    斯賓諾莎,荷蘭哲學家。近代西方三大理性主義者。斯賓諾莎是唯理派,唯理派的思想原則,是所有關於真理的思考,都必須從一組普遍的公理出發,通過普遍的公理去證明其自身的觀念。公理是指可以不用證明,就自身合理的思想,通過這組公理,如果採用正確的邏輯推理出來的觀念必是正確無疑的。
  • 人物|斯賓諾莎,最可愛的哲學家,一個天真的笨蛋
    嘿,我有一個朋友,他叫巴魯赫·斯賓諾莎,是個世俗眼中的怪人,但我覺得他可愛的要死。敵方的統帥要和他討論哲學,結果他真的就去了,回來差點沒被同胞們處死。為這事兒我可沒少說他太天真了,他的每次回應都在溫和的笑著。對了,這傢伙給我講起過他的過往,他說和他一樣,簡單而平凡。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家裡時代從商,父親是阿姆斯特丹猶太人公會的會長和猶太教會學校的校長。
  • 坤鵬論: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斯賓諾莎說全是神的安排
    這個故事挺有趣,值得拿出來再重溫一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七、斯賓諾莎的一元論巴魯赫·德·斯賓諾莎,荷蘭哲學家,基本和笛卡爾、萊布尼茨同時代。正是笛卡爾、萊布尼茨的光輝實在太耀眼,使得斯賓諾莎的哲學起初並沒有太大影響。
  • 斯賓諾莎:以磨鏡片為生的哲人
    哲學與心理系列之二十二:感謝您持續的關注!繼笛卡爾之後,還有兩位理性主義哲學家,一位是萊布尼茨(1646年至1716年),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斯多德,集各種各樣的天才於一身。萊布尼茨另一位是斯賓諾莎(1632年至1677年),他是猶太人,是第一個對《聖經》進行歷史性批判的人,被譽為現代無神論者和唯物論者的摩西(引領者)。
  • 世界史:解析哲學與啟蒙運動之間的淵源
    斯賓諾莎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 代乃至歐洲當時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其身份的定義 是「17世紀的唯理性主義哲學家,哲學史上最完美的形上學體系之一的創立者」。羅素在 《西方哲學史》中評價他:「是偉大的哲學家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溫和可親的。按才 智講,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無上的。
  • 讀《哲學的故事》,回答保安大叔的靈魂三問
    《哲學的故事》導言第一句話,「哲學使人愉悅,即使是形上學的幻境也蘊含誘惑,每個學習者都能體會得到,知道粗糲的生存需求將我們從思想的高峰下拽下,拋入生活的撕扯瑣碎中。」誠然《哲學的故事》導言所述,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時常被現實生活使勁的按壓在地上摩擦,摩擦。這個時候,總會對自己產生一些質疑,不禁想起保安大叔的靈魂三問:1、你是誰?
  • 《蘇菲的世界》文藝復興,數學家也跨界哲學脫口秀
    斯賓諾莎(1632-1677,理性主義)斯賓諾莎是一名猶太人,年輕的時候接觸到了笛卡爾的著作,頓時受此啟發,反對教會對聖經的解讀,並且他去強調用批判性的觀點解讀聖經。他主要的哲學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恆的觀點來看待事情。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哲學類 · 255種
    「漢譯名著」目前已收錄的哲學著作,大多為西方哲學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名著,整體上大略能展示西方哲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發展歷程。除此以外,本類還收錄了代表非西方文明的一些經典著作,如印度哲學的經典文獻《奧義書》《薄伽梵歌》,古波斯的《阿維斯塔》,以及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中江兆民等人的著作。
  • 來一場哲學式的頭腦風暴,打盡哲學名著徵稿啟事
    >從古希臘羅馬哲學到德國古典哲學再到二十世紀現代西方哲學英美、德國、法國、中國、日本、印度………   [荷蘭]斯賓諾莎第一哲學    [德] 胡塞爾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    [法]笛卡爾動物四篇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  動物志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對笛卡爾沉思的詰難    [法]伽森狄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英]羅素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    [德]
  • 最適合小白入門的3本哲學入門書
    學習哲學,是一件很冒險很具破壞性的事情。你會發現,原本你最熟悉的生活突然變得面目全非。01《蘇菲的世界》這是一本風靡世界的哲學啟蒙書,名氣大到只要提起哲學入門就必提這本書。於是他就寫了一個故事,用故事串聯起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
  • 《導讀<什麼是哲學?>》筆記一
    誤解我們、我們的個性特質所在絕對(單義地)是差異著的(多義的)斯賓諾莎:「所有存在之物都是『一』的變形」。德勒茲認為,沒有「一」,只有永遠差異的流動過程。經典哲學家通常說哲學應當被看做對真理的追求,德勒茲認為,哲學是對概念的創造。概念不是固定的前在條件或命題,而是被形而上地構建出的、對一系列思考(比如理型、我思)的定義。這些概念在被創造之時即斷言了概念及其對象。洛克、蒯因認為,哲學是用科學語言可以描述的前在實體世界的附屬品。德勒茲認為,哲學更像是實踐性或藝術性的作品。哲學創造概念,藝術創造感知的特定表現方式,科學創造基於元點、函數元素的專項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