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白鷺、詩詞歌賦……陶瓷殘片上配詩造景 微刻大師賦予老瓷片...

2020-12-08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文、圖、視頻

殘缺的瓷片,如何賦予它們新生命?71歲的潘啟慧有妙招。左手扶住殘瓷,右手握刻刀,刻刀飛舞,大雁、白鷺、詩詞歌賦……在他雕刻下,每塊殘片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大美殘缺

從喜歡寫字到畫畫,從拿上刻刀雕刻印章,再到把《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雕刻到不足1平方分米的象牙上,潘啟慧的作品驚豔了無數人。如今,他再度挑戰殘瓷碎片,通過藝術再造,賦予其新生命。

璧山秀湖公園水街,潘啟慧的工作室很好尋找,白天,他在這裡創作,寫字、作畫,會友,他最高興的是完成一件藝術品,分享至朋友圈,與好友共賞。

▲殘破的杯盞上,潘啟慧刻上詩詞

一塊藍色殘瓷片,潘啟慧小心翼翼捧在手上,無數首詩詞在腦海閃過,此時此刻,他在創作,在構思,哪一首詩詞才和眼前的瓷片氣質相符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潘啟慧敲定了,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他拿出刻刀,在方寸之地,一氣呵成刻完這首詞。美詞還需配美景,他用刻刀在瓷片上滑動,海面煙波浩渺,一輪圓月從海上升起,眼前的殘片,格外的清新脫俗。

▲將《桃花庵歌》刻在成化年款的殘碗上

潘啟慧感嘆:這是大美殘缺。這些年,潘啟慧從各個古玩市場上淘來幾十斤陶瓷殘片,經他配詩造景再創作,每塊殘片都有了新生命。

練絕活兒

1949年出生的潘啟慧,是璧山青山機械廠子弟校的體育老師,從小酷愛寫毛筆字和畫畫,儘管工作與愛好相去甚遠,但他卻一直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那時候寫字和畫畫沒老師,完全是照著字帖來模仿,然後靠悟性一點一點悟出來。」悟的次數多了,潘啟慧寫的字也多了,對照著寫的字體也越來越多,感覺越來越好,一撇一捺總能有很多心得。與此同時,他還很喜歡收藏郵票、古錢幣,可以說興趣愛好廣泛。

▲潘啟慧書法(圖為受訪者提供)

「那時候我在想,我喜歡收藏,那能不能有一天也讓別人收藏我的作品呢。」一次偶然機會,單位組織內部展覽,其中有位同事的微刻作品讓他很受啟發。「作品要達到別人來收藏的階段,肯定首先自己要苦練絕活。」 潘啟慧於是決定學習微刻。隨後,他分別給藏友們寫信,告知以後不再交換郵票、古錢幣,要用10年時間學微刻,並承諾學成後,將贈送每人一件作品。

「那時,因為沒人教,工作之餘,就自己用刻刀在牙刷手柄上學雕刻。」潘啟慧回憶,那些年,每天晚上吃過晚飯,他就開始刻,一直刻到11時甚至更晚。白天,他也刻刀和牙刷不離身。「只要有空就練。」

▲這塊殘片經微雕,有了海上升明月的意境

頭髮絲上的《琵琶行》

一個偶然機會,朋友送給潘啟慧一把袖珍琵琶,不過成年人中指大小,色澤光亮,因為袖珍,所以連弦都沒有。這時的潘啟慧,在微刻上已有了不錯造詣,看到琵琶,突然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

「我何不在這把袖珍琵琶上雕刻一首《琵琶行》呢?」想到這裡,他開始四處給琵琶尋找弦,白頭髮是最好的選擇。終於安上弦後,潘老又開始自己創造微型刻刀,「外面根本沒有這麼細的刻刀賣,只能靠自己打磨。」

▲頭髮上的《琵琶行》

在頭髮上刻字?這在外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力度輕了,刻不起,重了頭髮絲得斷。」如何拿捏掌握,潘啟慧稱,自己從事微雕近40年,也是到了30年後才挑戰在頭髮上微刻。頭髮絲的直徑大約是6絲,刻刀刀刃只有1絲,就這樣在刀尖上拼眼力的遊戲,把他的耐性給磨了出來,最終4根頭髮上刻了630個字的袖珍琵琶問世了。回憶當時創作的感覺,潘啟慧稱:「忘我到沒感覺。」

有了第一把琵琶,潘啟慧開始謀劃把《琵琶行》這部作品做得更精美。通過多次對外交流與學習,他邀請到另外8位中國工藝品大師,一把長約12釐米,以金絲和象牙為材料的微型琵琶,這是潘啟慧迄今最深愛的作品:4根頭髮絲粗細的琴弦上,微刻有《琵琶行》,以及9位國家級大師為他以「燕京八絕」打造的琵琶女、坐凳等。

收徒弟嚴把人品關

2017年年,在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承辦的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評選活動中,潘啟慧的名字榮耀上榜。

從事微雕40年來,潘啟慧的徒弟其實並不多,總共算下來也就16人。原來,想拜潘啟慧為師,不只是喜歡微雕就可以。他選擇徒弟有門檻,首先是人品關,其次是基礎關。

「學微雕,人品首先很重要,人要老實,沉下心來,不要為了賺錢而學,學習是因為自己真正熱愛這個才行。」潘啟慧稱,除了人品,他的徒弟還要有基本功,至少是中國書協會員,在書法和繪畫上有基礎,他才肯收。在他看來,藝術品和工藝品不同,微刻藝術「小中見大,微中見藝」,藝術造詣要經得起放大欣賞。

▲微刻作品《江山如此多嬌》,刻畫面積為原作面積的百萬分之一,指甲大小

「如果僅僅是能把字刻上去,沒有書法藝術功底,只能稱之為工藝品,談不上藝術品。」

微刻是細緻的技術活兒,就連脈搏的細微跳動,也會影響到雕刻的效果。自從迷上微刻,潘啟慧不抽菸也不喝酒。練微刻前,他的酒量約有半斤。「好幾次飲酒後練習微刻,發現手不聽使喚,抖得厲害,就戒了。過年過節大家一起吃飯,只給我倒5錢。」

據了解,潘啟慧在長5.29釐米、寬0.24釐米的象牙上刻制的《清明上河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因微刻100幅中國歷代名家書畫,被聯合國教科文授予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以3.5釐米長的4根細如髮絲的金絲琴弦微刻630字的《琵琶行》,獲第14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百花杯金獎。

相關焦點

  • 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那些年我們背串的詩詞
    中華詩詞浩如煙海,我們從小開始學習,人人都會背幾句。隨著學過的詩詞越多就越容易出現一種情況:背串了!背串了倒也不稀奇,可是有時候背串的詩詞,竟然天衣無縫,這就有點意思了。小仙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這樣的詩詞。
  • 撿瓷片的樂趣,是去探索每一塊瓷片背後的故事
    在撿瓷片的過程中,以明清瓷片最為多見,以青花瓷片為主,偶爾能見到宋代瓷片,多是些粗胎陶瓷。因為有些工地是有規定的,不能讓閒雜人等進入,如果去這樣的工地撿瓷片,就會被保安趕出來,人家可能以為你是去工地偷建築材料的。
  • 【書香遠安】白鷺,少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白鷺,你是唐詩宋詞裡的濃墨重彩:翠柳枝頭,黃鸝聲聲,一行白鷺輕舒羽翼直上青天;西塞山前,斜風細雨,數隻白鷺在江灘上覓食著肥美的鱖魚;殘陽如血,晚風輕撫,吹落一樹梨花,成群的白鷺在溪水中捕捉魚兒;芊芊碧草,潺潺溪石,引來眾禽喧呼,唯有白鷺獨立灘頭,盡顯高格凝寂......
  • 和詩以歌激活古典詩詞 歌曲《苔》刷爆了朋友圈
    《經典詠流傳》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寶儀、著名音樂人庾澄慶共同組成鑑賞團,共同為觀眾解讀經典背後的文化內涵。節目開播次日,《經典詠流傳》就一舉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創造了文化節目的最高評分。
  • 古瓷片收藏,從歷史中感受殘缺之美
    而到了現代,有心的人們把它們做成各種藝術品,配以金銀材質鑲嵌成首飾,做成擺件,賞器,底座,茶託等等,這種殘缺之美,仿佛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如迷如醉,含蓄雋永,讓人參悟不透,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完整器型的「老精稀」藏品幾乎被淘光撿淨,越來越多的藏家惜售,都只進不出,好東西越來越少,寶貝越來越難淘,這著實令熱衷於收藏的買家們頭疼。其實,在如今日益缺貨的市場上,「寧藏殘器,不藏贗品」才是明智的選擇,對於古代的陶瓷殘片,有些人不屑一顧,完整的器型成了碎片,還有什麼價值和收藏意義?
  • 柳青松中國著名陶瓷書法家,瓷藝與書法開創融合,撐起瓷都一片天
    它剛勁、婉約、脫塵,舉步成詩近看似謎,是唐歌宋賦,是山河壯訣更是流淌於方寸瓷片間的悠悠五千年歲月這就是柳青松大師的陶瓷書法,將大千世界獨攬於懷的鬼斧神工。字到極處是畫在傳統陶瓷書法上,老師將雄渾的方折筆法融入草書線條,形成渾厚的「方草」。同時,他將漢字內容、內心情趣與書寫形式三者融合在瓷器上,形成瓷書交融的「心畫」作品。
  • 一席「春饗」,領略舌尖上的詩詞歌賦
    餐桌上春意盎然,處處是櫻花與牡丹粉嫩的花朵點綴,中國元素與詩詞歌賦結合在一起,映襯的菜品更為風雅。桌牌上都有兩句雅致的詩詞,讓人一開始就可以彈詞論調,頗有意趣。從風情六味碟開始,就已經看到了春饗所要呈現的極致美味,在香格裡拉香宮共享美食,是味覺上的巔峰盛宴,更是此刻季節的最好表達。
  • 陶瓷藝術大師尹幹:玩轉於陶瓷之上的「雜家」
    尹幹指導兒子尹大中在瓷板上賦色尹幹,1940年生,江西省贛州市人,1962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先後任山東矽苑產品設計室主任,華光陶瓷產品開發中心主任,山東省陶瓷公司技術副處長,淄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
  • 艾性夫的詩有哪些?艾性夫的詩詞全集24首
    元代詩人艾性夫,艾性夫(《四庫全書》據《江西通志》作艾性,並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江西東鄉(今屬江西撫州)人。元朝講學家、詩人。與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齊名,人稱「臨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後在世。艾性夫詩,以影印文淵合《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詩淵》所錄詩。
  • 十首描寫白鷺的古詩詞,平湖白鷺飛,唐宋詩詞美
    郭沫若有篇散文這樣描寫白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合適。水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有心設計的鏡匣。」古人也愛白鷺,它自由地飛翔,如同漁夫悠閒自得;它安靜地獨立,也像漁翁愜意地垂釣。劉長卿就形象地描寫過白鷺,「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陸龜蒙也讚美白鷺,「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雲媒。」
  • 微課堂|統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白鷺》圖文解讀+知識點
    六、詞語搭配(精巧)的詩 (粉紅)的朱鷺 (灰色)的蒼鷺 (雪白)的蓑毛 (鐵色)的長喙(優美)的歌 (孤獨)地站立七、詞語拓展——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用「——」(破折號)給出了作者自己的答案,讓人感到白鷺無處不美。九、問題歸納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 駢賦 詩詞之前的華麗文體
    每周六,和你一起看星星看月亮.星座系列每周日,和你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駢賦:以雙句為主
  • 《天中詩詞》創刊五周年,賀詩暖,梅花豔,筆墨喜有可耕田!
    他的孕育生長飽含了天中一代文化人的夢想與汗水,五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天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龐大的詩詞創作隊伍,精美的裝幀設計,優秀的詩詞作品,已讓她出落得亭亭玉立,一顧傾城了!近幾天,學會平臺上出專刊紀念的消息一經傳出,詩友群情激動,思如泉湧,紛紛舉筆,賀詩如飛,踏著新年的餘慶,伴著梅花的芬芳,向自己的園地植入心靈 的律動,表達經典的敬仰!
  • 詩人春日辭官回鄉,遇北歸大雁,寫下首思鄉詩,最後5字太動情了
    經常讀詩詞的人或許發現,秋日裡思鄉之詩詞特別多,比如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當然秋日中的中秋節月圓之夜,思鄉之作更是不勝枚舉,比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春日裡,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當是踏青賞花、寄託一年中希望的日子
  • 春之歌 | 詩詞◆微風輕吻面,俏鳥對天鳴(二)
    亭前騷客詩詞賦,繪畫美,醉依欄貼。冷蕊花,笑面欣榮,綺麗立春佳節。 鷓鴣天 梅雪情瑞葉何時滿宇揚?瓊英幽雅靚紅妝。山川獨秀千枝綴,陌野奇芳萬朵香。情切切,意長長。盼君早降配鴛鴦。嚴寒三九相親會,互戀雙雙迎冷霜。
  • 瓷片十大品牌你掌握了嗎?學會把好品質的瓷片帶回家!
    瓷片越來越多的用於我們家庭的裝修,可以用來貼在廚房和衛生間,瓷磚耐油汙、方便清洗。紋路特別的瓷片可以貼在房間,裝飾起來也很漂亮。大家對瓷片品牌都不是特別了解,瓷片十大品牌有順輝瓷磚、宏宇陶瓷、冠珠陶瓷、薩米特陶瓷、伊美洛陶瓷、國員陶瓷、大將軍陶瓷、協進陶瓷、名邦陶瓷、金艾陶瓷磚。
  • 詩詞大會:5嘉賓同臺,誰的開場詩驚豔?他夾帶「私貨」贏得掌聲
    在網友的眼中,詩詞大會不僅是一次比賽,更是詩友們切磋技藝的平臺。特別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窩在家裡,娛樂活動匱乏,更喜歡通過詩詞歌賦陶冶情操、相互勵志。其實《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組,也秉持著同樣的想法,所以在整個節目播出的過程中,一直都刻意消除比賽的痕跡,突出文化傳播的意義。
  • 張海鷗的詩有哪些?張海鷗的詩詞全集23首
    詩詞學校開學典禮 - 近現代·張海鷗此地園林康樂憐,屐痕隱處渺雲煙。雖無久計繁寒柳,幸有時溫暖杜鵑。平仄人生寬窄路,悲歡世事淺深緣。詩魂未老詩人老,每趁弦歌便忘年。疊疊陽關,殷殷韓序,為誰賦。粵無長柳,當遠別、依何樹。欲採紫荊花,贈君佩,花期方去。八聲甘州 兩岸中大同道相聚 - 近現代·張海鷗嘆人間何事最微茫,咫尺夢難歸。算海峽兩岸,相思樹老,遠水斜暉。未必相離彈指,便苦是耶非。自古分合事,唯任天機。
  • 讀詩的孩子自帶閃光點?詩詞的諸多優勢,爸媽要了解
    閃光點一:就像網絡上視頻中這個女孩子一樣,她會特別的可愛,因為唐詩宋詞所能表現出來的意境是非常美好的,她在讀這些詩的過程當中,也會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現這樣的意境,這個表現的過程非常吸引人,也非常漂亮。4,學到的內容比別人多,詩詞歌賦裡面有很多的東西是比較容易學的,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也能朗朗上口,學習的比較快,因為他的對字工整,語言押韻,讓很多人都能更快的上手,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認識到非常多的字,學習到非常多的內容,他比別人更快一步在起跑線上起跑。
  • 邢窯遺址中出土古代鴛鴦鍋,可這都不算什麼,最珍貴的是一個瓷片
    而且考古團隊覺得:「鴛鴦鍋都不算什麼,因為現場最珍貴的是一個瓷片。」您可知道這個瓷片是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據史料記載,「邢窯」這個地方是中國白瓷的發祥地,邢白瓷甚至打破了以南方瓷一統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