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道這些,你就不會吃虧!

2020-12-23 高考複習秘籍

2020高考物理二輪複習重點

把貫穿高中物理的主幹內容的知識結構、前後關聯展起來。

(1)高中力學知識結構和各部分的聯繫;

(2)高中電學知識結構和各部分的聯繫。

很多同學不懂得如何關聯知識點,不知道如何構建知識網絡體系。物理學科的真的知識構建重點放在課本定義、公式推導、研究現象(即物理意義)上。比如牛頓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慣性定律,闡述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牛頓第二定律所研究的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而動量定理所研究的是力對時間的積累作用規律,從這種角度去思考,對複習物理、解答物理是極其有幫助的。

大學學長、學姐們的物理學習經驗乾貨分享

學好物理要記住:最基本的知識、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學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規律的確切含義,能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表達,理解其適用條件)

(最基礎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

每一題弄清楚(對象、條件、狀態、過程)是解題關健

力的種類:(13個性質力) 說明:凡矢量式中用「+」號都為合成符號 「受力分析的基礎」

重力: G = mg

彈力:F= Kx

滑動摩擦力:F

磁場力:(1)、安培力: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則

(2)、洛侖茲力: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公式: f=BqV(B^V) 方向:左手定則

分子力: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都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但斥力變化得

核力:只有相鄰的核子之間才有核力,是一種短程強力。

水流星模型(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是典型的變速圓周運動研究物體通過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情況,並且經常出現臨界狀態。(圓周運動實例)①火車轉彎 ②汽車過拱橋、凹橋3③飛機做俯衝運動時,飛行員對座位的壓力。

④物體在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汽車在水平公路轉彎,水平轉盤上的物體,繩拴著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繞繩的一端旋轉)和物體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翻滾過山車、水流星、雜技節目中的飛車走壁等)。

⑤萬有引力——衛星的運動、庫侖力——電子繞核旋轉、洛侖茲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偏轉、重力與彈力的合力——錐擺、(關健要搞清楚向心力怎樣提供的)

動量守恆:內容、守恆條件、不同的表達式

注意理解四性:系統性、矢量性、同時性、相對性

解題步驟:選對象,划過程;受力分析。所選對象和過程符合什麼規律?用何種形式列方程;(有時先要規定正方向)求解並討論結果。

以上就是小編的具體內容,由於時間不夠其它其它資料還未總結好,

希望對學子們有所啟發,記得給小編點讚轉發,可以收藏

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信或留言,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2021年高考新模式,考生若不選物理,填報志願可能會吃虧
    #2021年高考新模式,考生若不選物理,填報志願可能會吃虧然而很多的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覺得吳物理學科學習非常困難,物理成績不好,平時考試的分數也不高。如果物理成績提升不上來,考生很有可能會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比如:像電子信息類,電器類,工程類專業等等對考上的物理學科也是有要求的,如果考生的物理分數不合格這樣的專業很有可能不會錄取你進校。所以,在這裡還是希望考生要把物理學科當作重中之重。
  • 新高考模式,這種科目組合最吃虧,基本無緣清北復交!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白選擇哪類科目組合對自己有利,哪種科目組合會最吃虧。 根據以上4省市的數據分析,筆者發現所有的科目組合裡面,選擇政治、地理、歷史三個科目組合的學生最吃虧,在高考當中處於劣勢,選擇這個科目組合的學生,基本和清北復交等名校無緣。
  •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組合選科要慎重,班主任:選不好容易「吃虧」
    這點是考生必須要提前了解的,比如今年醫學類的臨床醫學專業,如果沒有選報物理,那麼很多院校都是不允許報考的,所以組合選科要慎重,選錯了很容易「吃虧」。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學生決定挑選純文的科目,或者是純理的科目的話,那麼新高考模式下的優勢就完全消失了,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相對於新高考模式下的傳統高考,那麼可能很多的學生在組合選科之後,成績都有提升,但是你卻還是「原地踏步」。
  • 2021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這3種組合易「吃虧」,儘量別選
    2021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這3種組合易「吃虧」,儘量別選 在新高考模式下,盡然是可以組合自由的選考,那麼自然就是要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將自己的高考成績提高,選擇自己最擅長的科目也行,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還是有一些組合方式比較吃虧,學生們儘量別這樣選擇。
  • 將英語踢出高考?最終吃虧的還是3類學生,家長不要輕言放棄
    其實我們都明白,語言並不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它還是文化之間的交流載體,就如同你和一個聽不到的人說話一樣,你不會手語,他聽不到,就要想辦法去溝通,而英語就是這個作用。將英語踢出高考,最終吃虧的不是那些擅長使用英語的學生,而是這3類學生。
  • 新高考改革,這兩種組合最吃虧,難拿高分,班主任建議慎重選擇!
    中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沒有停止,各地的試點工作都在陸續的進行。目前我國的高考改革已經實行到第三批省份,全國各省的高考改革時間都已經確定,學生將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其餘的六個科目,即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都是100分。學生們可以從六個100分的科目裡面,選擇其中的三個,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教育部實行這樣的高考改革方案,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教學進行結合,能夠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培養出更多具有天賦的學生。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關注全國高考的朋友們都知道,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共8個省份市將在2021年舉行首次新高考,並為全新的「3+1+2」模式。從未來選專業的角度來看,老師給出了這樣的看法: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易吃虧!「新高考」為何選科?首先,我們來說說「新高考」為何要進行選科。
  • 做一道高考物理題,用多長時間比較合理?這份時間分配法則請收好
    第三,要協調好多做題和勤整理之間的關係,多做題和勤整理,對於提高物理成績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因為多做題可以讓你對知識更加的熟練,對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更加的清晰。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多做題沒有去反思,那麼你在做題過程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漏洞或者錯誤,就不會得到及時的補充。
  • 平心而論,高考取消英語,真是一件好事嗎?
    作為國家基礎教育的指揮棒,高考將英語列為主要考試科目,順理成章。從這我們能看出,我國英語教育的主要側重點是其「工具性」,即掌握與外國人交流,學習外文資料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正如網友@鳥傑魔方所說:只要你願意且主動探索,在網際網路時代可以獲取到世界上 80% 以上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這些信息很多還是一手的。
  • 高考是否應該取消英語?取消後吃虧的還是這3類學生,家長要重視
    取消後吃虧的還是這3類學生,家長要重視1、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如果英語退出了高考,或者弱化了英語的分數佔比,那麼自然學校對於英語科目的學習不再會那麼的重視,也會減少對學生英語科目的傳授。那麼如果學生想要好好學習英語這個科目的話,就需要到外面的補課班補課來學習。
  • 山東高考物理上熱搜!考生:「拔火罐」火了,心很涼
    7月9日上午8點至9點半進行的山東高考物理考試讓考生「炸了鍋」「山東高考物理」登上熱搜榜還有的考生調侃自己並打氣:「得知大家都不會我就放心了。」有低年級學生看後表示有點害怕......而在社交平臺上,還傳出了濟南有物理考點甚至出現了「空場」的現象,「因為無人報考物理」......
  • 高考物理狀元筆記(手寫版)物理在70分以下,建議列印!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又來給大家分享乾貨了,今天我們說說高中物理的知識。說起高中物理是最讓人頭疼的,基本上偏科的同學成績在30—70分之間,40分—50分的居多,那麼該如何學習物理呢?我們清北創業團隊的清華學長許鹿冰,提醒大家:物理最高效的就是「板塊法」,將高中物理的知識分為幾個板塊,然後逐個擊破就簡單了!比如力、光學、近現代物理,這幾個板塊已經是分好的。然後將每個板塊的知識點整理筆記,有條理地整理出來,這樣做題的時候就能第一時間知道是哪個版塊的考點,就很容易入手!
  • 2021年高考物理真題彙編,643頁乾貨分享,給你洪荒之力
    高中物理題難,複習抓不住重點,上課跟不上老師,下課不知道怎麼提成績,這是很多同學的通病。其實想要學好物理並不難,只需要靜下心,好好背知識點,學會刷題。提到高中物理,很多同學自然而然就會想到要刷題。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2021年高考,今天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一套寶藏資料——【高考物理真題彙編】,帶詳解答案,一共643頁,有電子版可以列印。有需要列印的同學,記得私我回復【物理16】。
  • 2015湖北高考理綜物理試卷點評(新東方版)
    針對2015湖北高考理綜的難易程度考生可在專題內進行投票吐槽。       更多湖北高考各科試卷及答案請訪問>>2015湖北高考試題專題   牽動萬千的2015高考理綜的考試已結束,新東方在線高考教師團隊第一時間對2015高考物理試題進行了點評,希望能對考生、家長有所幫助,也希望對2016高考考生提供借鑑。
  • 新高考選科:避開物理,還是必選物理?按照這3個原則就行了!
    一直以來,新高考選科都是學生、家長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2021年,又有8個省份開啟新高考,由於此前北京、浙江等地「3+3」高考模式選科普遍存在棄物理的現象,湖南、湖北、江蘇等8個省份採用的是「3+1+2」高考模式,將物理和歷史變成首選科目,物理和歷史只能二選一,以減少考生「避開物理」的情況。然而,在「3+1+2」高考模式中,有人依舊堅持要「避開物理」,有人卻認為要「必選物理」。
  • 新高考對什麼樣的學生最有利,為什麼要偏重物理學科
    新高考為何這麼偏重物理從2021年開始,有8個省市實行新高考的3+1+2模式,這個1就是物理,物理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很多雙一流高校,都需要你物理成績,如果你學習物理,可以橫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專業。在我看來物理確實很重要。
  • 2021年新高考,物理地位上升,化學、政治地位尷尬,應如何選科?
    畢竟已經沒有了傳統的文理分科,取而代之的是歷史、物理任選其一,其餘4科再選2科的選科方式,這對於考生們來說也是比較糾結的。因為是第一年高考改革,也有人形象的將2021屆的高考考生稱之為「小白鼠」,相信經過21年高考之後,考生們在選科上也有了經驗參考。
  • 新高考改革,學生最好不要選擇這個組合科目,很難考上好大學
    而現在學生的選擇變多之後,選擇科目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些科目,才能讓自己在高考當中,能夠得到更好地發揮,於是五花八門的選科都冒出來了。但是學生們千萬不要亂選科目,否則就會在高考當中失去很多的分數,尤其是儘量避開這個組合科目,否則難以考上好大學。
  • 高考3+1+2模式,選擇物化生,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
    3+1+2模式是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或者歷史必選一門,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裡再選2門考。新高考方案出來後,我的一個教授群裡的教授們極為不滿,都在那裡討論。我嘲笑他們,幾乎每件事都會有不同意見,難道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錯的方案嗎?有位教授說,有啊,就是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引發陣陣掌聲
    關於英語是否被「踢出」高考的問題,是近些年來爭議很大的問題!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