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錢袋子加減法:9地下調預算收入,超8500億預算資金提前下達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陳澤秀 王心昊 發自廣州

經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疊加減稅降費,今年以來,各地稅收持續下降,完成年初制定的財政收入增長目標、實現預算平衡難度不斷加大。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11月以來,廣東、江蘇、山東、湖南、河北、四川、貴州、上海、北京等多地的人大常委會批准了省級預算調整方案,其中一些地方選擇了下調收入預期。

例如,廣東將今年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年初設定的3.6%增速調降為0.5%;河北將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目標,由增長6.5%調整為增長1%以上;上海市預測,2020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完成3295億元,下降3%,比年初預算短收102億元。

也有例外。一些中西部市縣,在年初人代會批准預算數的基礎上,預算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了增加。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上級補助收入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收入增加、調入資金增加等非稅收收入途徑。上級的轉移支付、特別國債對當地財政收入的幫助大嗎?

「受疫情影響,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在這一背景下,對預算收入進行調整是很正常的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新預算法》實施以來,預算收入更加強調預測功能,預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預算支出安排。「各地的調整讓預算收入更加符合實際,也讓預算支出安排建立在更加準確的預測之上。」

12月7日,珠三角某地級市財政局工作人員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稱,在今年9月份時調整了一次預算,「我們基本上都在支援其他地區,在轉移支付以及特別國債上分配的額度相對較少,佔收入的比重也相對較小」。時代周報記者查詢數據發現,調整後,該地區的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年初增加81413萬元。

多省市下調預算收入目標

11月27日,北京出臺最新的預算調整方案。方案直言,今年,因營改增改革持續性減收、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波動導致防控時間長等多重因素影響,北京財政收入減收規模更大:預計疫情等因素將減少本市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2億元,拉低財政收入增幅約6.6個百分點。

北京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5%,2020年預期目標下調至零增長。根據北京市財政部門的測算,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將由5817.1億元減少為5467億元,增幅由年初的零增長下降為-6%左右。

11月底,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批准了《上海市2020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根據目前預測數據,2020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完成3295億元,下降3%,比年初預算短收102億元。按照收支平衡的預算編制要求,擬減少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2億元。

上海市財政局局長曹吉珍表示,今年以來,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新增減稅降費政策和2019年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翹尾等因素影響,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較多。

財政大省廣東情況類似。11月26日,廣東第三次對省級財政預算進行調整,調整後,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各減少58.00億元,均從第二次預算調整後的6925.77億元調整為6867.77億元,收支平衡。

按照今年1―10月實際執行情況,預計今年廣東省本級收入執行數完成3306.90億元,增長0.5%,較今年年初預算減少102.00億元。其中,稅收收入2672.81億元,較年初預算減少320.14億元。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今年以來,省級稅收收入持續負增長,雖然通過大力盤活政府資產資源等措施籌集資金彌補部分減收,但預計仍難以完成年初省級財政收入預算。」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都屬於經濟發達的省市,中央對這些省市2020年財政收入的增幅應該是有期待的,這些地方在今年初制定預算目標時會偏高一點,「但受疫情影響,經濟增長不如預期,自然要相應下調收入目標」。

按照預算法的有關規定,地方各級預算在執行中,若出現下述情況時,應當進行預算調整,主要包括:需要增加或者減少預算總支出、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減預算安排的重點支出數額,以及增加舉借債務數額等情況。

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有些地方對年初的預算做了不止一次調整,佛山市三水區調整五次、深圳市調整四次、廣東省調整三次、江蘇省調整兩次。

明樹數據高級研究員楊曉懌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疫情開始後,國家宏觀政策開始應對衝擊、提出一攬子政策。但疫情對現實經濟造成的影響是曲折的,並且隨著疫情在國際上蔓延後存在多次反覆調整的過程。不同地區的財政預算調整要與現實情況保持一致,因此調整比較頻繁。

「在這樣反覆調整的過程中,也可以窺見財政改革帶來的成效—地方財政預算越來越與實際情況相接軌,財政預算數與決算數相差較大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式。」楊曉懌說道。

非稅收入助力市縣增收

地方預算收入也有調增的。

11月25日,江蘇省第二次對省級預算進行調整。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儲永宏介紹,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均增加443.8億元,保持收支平衡。預算總收入由5353.3億元調整為5797.1億元,調增主要是中央補助、市縣上解收入和調入資金增加。

不止省級層面,在市縣層面,廣西柳州市財政局11月23日發布的《關於2020年市本級財政預算調整方案(草案)》顯示,2020年柳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371.04億元,比年初預算數290.21億元增加80.82億元,增長27.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增加12.87億元;轉貸收入(自治區代發一般債券)增加35.68億元;轉移性收入增加32.28億元。

柳州市財政局強調,目前各級各部門正通過清理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努力增加非稅收入補充地方可用財力,爭取完成年度預算目標。

湖南邵陽市也出現了調增預算收入的情況。邵陽市財政局11月11日發布的消息稱: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從年初的844783萬元調至971537萬元,調增126754萬元。其中,包括調增上級補助收入17000萬元、調增市本級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收入預算13500萬元、調入壓減一般性支出項目經費24279萬元等。

據時代周報記者粗略統計,雲南盈江縣、湖南漵浦縣、貴州黔東南州近期也調高今年的預算收入。這是否意味著:這些地方不缺錢,財政收入沒有那麼緊張了?

楊志勇認為,地方缺錢的問題一直存在,財政收入緊張形勢並沒有過去。在收入增加的同時,支出也相應增加,「特別是不少補助收入的增加與疫情防控支出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增加的補助收入,並不一定能增加在地方可用於其他方面的支出需要」。

林江分析,因為特殊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地方債收入等導致財政收入的增加,並不能視為地方經濟出現好轉。「這主要是因為中央擔心地方受疫情影響,財政收支嚴重失衡,增加了對地方的轉移支付或抗疫特別國債的支持。所以在一些省市的預算調整報告中,財政收入有所增加,但這是不可持續的。」

超8500億預算資金提前下達

目前,各地已經啟動2021年預算編制。為提高預算完整性,加快支出進度,12月4日,財政部官網發布了《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預算的通知》,提前下達的資金規模合計304.84億元。

像這樣提前下達資金的通知在近期密集發布。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1月以來,財政部提前下達的資金預算總規模超過8500億元,金額較大的有:2021年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預算,獎補資金涉及33個省(區、市),總額為2681.1億元;2021年土地指標跨省域調劑收入安排的支出預算,約875億元。

提前下達2021年的多項資金屬於正常操作,往年也同樣如此。2019年四季度,中央財政提前下達了2020年的轉移支付預算6.1萬億元;其中,在12月19日提前下達了2020年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預算15332億元。

「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2021年轉移支付資金在今年末提前下達,大批轉移支付資金將在12月底前下達到基層政府財政帳戶。」楊曉懌預計。

上述珠三角某地級市財政局工作人員稱,2021年地方預算已經在編制之中,「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經濟實力能夠比較好對衝掉收支波動影響,基本上不會受到什麼大的影響」。

楊志勇認為,考慮到疫情的衝擊,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且由於國際經貿規則還在重塑之中,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提前下達專項資金,可以讓財政政策效果更佳。「這些資金多多少少可以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對於地方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有更實在的中央財力支持。」

林江分析,提前下達明年的預算資金主要有兩點用意:有些地方財政收支非常困難,缺口比較大,提前下達可以緩解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困境;可以營造積極財政政策的氣氛,引導地方政府做好2021年預算。

「如果地方政府預期財政收入將減少,那麼做預算時,支出規模也會縮小。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很多方面還是要有開支的。中央不希望看到預算因素影響2021年開局的經濟發展。」林江說道。

從全國來看,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18萬億元,同比下降5.3%。隨著經濟穩步回升,前10個月這一收入降幅已經縮窄至5.5%,距離此前設定的預期目標僅有0.2個百分點的差距。

楊志勇認為,如果疫情防控到位,經濟恢復的同時,2021年財政收入形勢也會轉好。「考慮到2020年財政收入的基數較低,2020年疫情防控逐步走向常態化,這為2021年財政收入快速恢復增長提供了可能。」但他強調,財政收入增長具有滯後性。在這樣的背景下,財政收入預期目標要選好,要千萬百計統籌資源。

楊曉懌也認為,隨著經濟的恢復與階段性的減徵、緩徵稅費政策結束,預期明年財政收入將出現明顯的回升,至少回調到2019年的水平。但也要留意到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經濟周期凸顯的結構性矛盾仍在持續。因此,積極財政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地方財政仍然需要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等方式補充地方政府預算、實現收支平衡。在經濟恢復的路途中,地方政府的壓力依然持續。

相關焦點

  • 河南財政提前下達超7億資金支持技術創新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王怡瀟 張磊)1月5日,記者了解到,為提高預算完整性,加快支出進度,河南省財政廳提前下達一批專項資金,助力企業研發、企業技術創新引導、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等相關項目。據了解,根據河南省科技廳《關於建議下達2021年度省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專項經費的函》(豫科資〔2020〕81號)、《河南省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實施方案》(豫財科〔2020〕30號)以及企業2020年研發預算情況,河南省財政廳提前下達2021年企業研發財政補助專項資金55701萬元。
  • 國家提前下達多筆2021年經費預算,湖南獲112.18億元!
    近日,財政部連發通知,提前下達多筆2021年經費預算。時刻新聞客戶端梳理發現,有5筆資金都與教育有關,湖南共獲得112.18億元。具體有哪些?快來看看!1.2021年學生資助補助經費預算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提前下達2021年學生資助補助經費預算4677511萬元,湖南獲得248140萬元。三部門要求,各地在分配相關資金時,要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
  • 財政部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
    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財教〔2020〕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提高預算完整性,經研究,現提前下達你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項目代碼:Z155050000005,收入列202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1100247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收入
  • 55秒|臨沂市蘭山區財政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 預算安排將優先用於...
    據了解,截至12月15日15時30分,蘭山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19億元,增長8.1%,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其中,稅收收入完成89.67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9.5%。此外,針對木業發展,蘭山區從園區建設、技術支撐、分類引導、業態升級上精準發力,分批、分類、分環節推進轉型,18.9平方公裡的木業產業園初見雛形,1500餘家板材企業整合升級,木業規上企業達到355家;木業稅收年均增長21%、達到11.1億元。
  • 59個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上海是西安10倍有餘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各項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 對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有的出席人員提出,落實中央關於政府過緊日子、人民過好日子的要求,必須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進一步增強績效意識,強化績效責任,逐步將績效管理覆蓋所有財政資金,延伸到基層單位和資金使用終端。有的出席人員認為,今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明顯,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建議在堅持不改變用途、不挪用的原則下,適當增加地方在使用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方面的自主權和靈活性。
  • 關於2020年1-10月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調整意見的說明
    為保障我市重點支出需要,市財政積極統籌使用各級各類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公共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上級補助收入、貸款資金等,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避免財政資金「撒胡椒麵」的現象。(4)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7508萬元。根據省財政廳下達新增債券資金有關文件精神,調增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7508萬元。
  • 關於北京市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加調出轉入一般公共預算資金268.6億元(包含按照中央政策要求將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結餘超當年收入30%部分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以及區上繳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等),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443.8億元、地方專項政策性結轉下年使用162.1億元,支出合計1564.2億元。
  • 【中英文對照】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全文)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由70570億元調整為72350億元,增加的1780億元全部用於對地方稅收返還,相應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由85885億元調整為87665億元。按照預算法有關規定,中央預算調整方案已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查批准。
  • 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
    12月8日財政部發布了《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項目方面)預算的通知》雲南獲資金預算500萬元具體通知如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經研究,現提前下達省
  • 3773.2億!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三
    記者了解到,1979年深圳財政收入合計1721萬元;2019年深圳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9424.2億元,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773.2億元,繼續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三。雖然今昔因財政統計口徑等變化而無法直接類比,但財政收入的巨大提升依然一目了然。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初期,由於經濟基礎薄弱,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
  • 中央直達資金下達使用情況調查:2萬億元「特殊」財政資金落到哪了
    重慶正大農牧收到的資金,正是中央直達資金的一部分。這筆104.18萬元資金是如何從中央直達企業的呢?據悉,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實施方案獲得批准後,財政部用了20天時間完成了研究制定製度、預算分配下達、方案審核確認、分配結果導入監控系統等一系列工作。在6月底之前,將具備條件的直達資金全部下達。
  • 市政府財政預算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34756萬元,當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各項稅收返還、轉移支付補助、上年結轉、調入資金、債務轉貸收入等236118萬元,收入共計深入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堅持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並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清理規範地方收費項目,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和整治力度,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形成新的增長極。
  •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較上半年收窄39.4個百分點。據了解,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減稅降費、房地產嚴控政策、自貿港低稅率優惠政策的減收效應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財政收入特別困難,1—4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5.8%,收入跌幅全省第一。
  • 關於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及...
    省財政廳及相關部門:一是將省屬金融企業全部納入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已著手將工傷保險基金及利息收入、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全部編入年度預算。二是規範了經濟分類科目的使用和列示,要求各預算單位在編制年初預算時明確到具體科目。三是明確了項目支出預算和基本支出預算的邊界,要求各預算單位在項目支出預算中不得安排基本支出。四是建立了跨部門預算編制核查機制,已將中央提前下達的資金編入部門年初預算。
  • 看完這篇,你大概就懂了薪酬預算和預算控制
    假設,該公司上年度銷售額為3億,他的可變薪酬為2700萬,固定薪酬為1800萬,可變薪酬的費用比率=0.27億÷3億=9% 那麼,今年他需要達到3.6億,在不調整現行激勵方案的前提下,今年的可變薪酬為3240萬,固定薪酬為5400萬-3240萬=2160萬。固定薪酬預計可比去年增長360萬。
  • 2020中央財政預算劃重點!10多萬億怎麼花定了
    來源:一財網6月17日,財政部披露了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曬出了36個表格(及說明)來詳細說明,今年10多萬億資金怎麼收,如何花。財政資金涉及億萬市場主體,因此備受市場關注。非稅收入大降調入資金大增中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 北京市轄區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朝陽第一 延慶末位
    一、朝陽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億元 居全市第一 比2018年增加2.72億元 朝陽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36.4億元,居全市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2.72億元,佔當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
  • 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門檻為170.2億
    二、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前10強總額達到1.8萬億元 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45%深圳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773.21億元,居百強首位。前10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超過千億元,總額達到1.82萬億元,佔百強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5.23萬億元)的34.79%,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19.04萬億元)的9.56%。全國地級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00億元的共有1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