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軍令狀」——記省軍區駐桑植縣龍潭坪鎮紅軍村工作隊隊長楊凱

2020-12-21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寧奎

登上桑植縣龍潭坪鎮紅軍村雲頭山,「秋老虎」溫柔了不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楊凱穿著迷彩服沐浴在陽光裡,和諧地成為海拔1500多米大山的一部分。

山,是紅軍村最顯著的特徵。高聳入雲的山頭,曾經是保護革命火種的屏障,而今一度成為阻礙群眾脫貧致富的鴻溝。

80多年前,30多名村民跟隨賀龍的腳步,翻過大山鬧革命,村子也因此得名。「面對貧困,同樣是一場戰爭。」腳下群山鬱鬱蔥蔥,帶著軍人使命的楊凱來到紅色故地,把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的責任穩穩扛在肩上。

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楊凱獲得好評。

挑最硬的骨頭去啃

2018年,楊凱作為省軍區第24任扶貧隊長,接過「老區不脫貧、部隊不撤兵」的戰旗。

紅軍村,曾經是省軍區的建整扶貧村,因並村貧困指數上升。這個位於湘鄂邊界山區,平均海拔1200米的高寒山村,總人口1481人中,貧困人口多達113戶419人,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是典型的老、少、邊、窮的國家級深度貧困村。

經過多年的脫貧攻堅戰役,仍未脫貧的,都是最為堅固的貧困「堡壘」。在紅軍村,山路塌方後,村裡沒錢清障,村民進鎮上買日用品只能翻山越嶺;山區缺水,一家子洗臉共用一盆水,然後用來餵豬。

楊凱告訴記者,開始縣裡建議幫扶隊進駐距縣城較近,幫扶壓力較小的另一個村,「最後我們選定紅軍村,就要挑最硬的骨頭啃。」與此同時,楊凱還需幫帶省軍區正在幫扶的劉家坪白族鄉新陽村,以及幫扶過、但因並村有返貧風險的該鄉犀牛村。

3年要面對3個合併的貧困村,也就是說3年要完成以往7個貧困村的脫貧任務。面向高聳入雲的山頭,楊凱向著群山立下「軍令狀」:一定如期帶領紅軍村、新陽村脫貧出列,鞏固提升犀牛村脫貧成效。

3個貧困村,3個扶貧隊隊長身份,沉甸甸壓在楊凱肩頭。

用最深的感情扶貧

從長沙到桑植縣380公裡,近5個小時車程;桑植縣到紅軍村90公裡,近3個小時車程;從紅軍村到新陽村與犀牛村80多公裡,近2個小時車程。

2年半的時間,楊凱車輛總裡程超過10萬公裡,平均每天行程達100多公裡,先後跑壞了兩臺越野車。

作為一名軍人,他社會資源相對有限,但有一雙跑不斷的腿——

12公裡的產業路,跑出來了。「通天公路」終結了紅軍村村民下山難的噩夢,也終結了他們守著萬畝粽葉林這座金山,卻只能「郎在高山打一望」的尷尬。

粽葉產業扶貧示範園,跑出來了。保價收購紅軍村等16個村村民採摘的粽葉,集中加工,集中銷售,150名易地搬遷貧困戶家門口就業,貧困戶有工資有分紅,村裡有集體收入。

新陽、紅軍兩座村級光伏電站,跑出來了。僅在新陽村,年淨利潤保底有16萬元,持續收益可達20年以上。

紅軍體驗營地和禾佳紅色家園,跑出來了。通過股份合作、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多種方式,帶動周邊新陽村等6個村的農民實現脫貧。

犀牛村「飛地扶貧」的顧家種養基地,跑出來了,2縣4鎮9個貧困村飛地扶貧產業抱團發展,基地生產的鵪鶉蛋被熟食品銷往全國各地……

這雙「跑不斷的腿」,曾在部隊高強度的訓練中受過傷。但這無法阻止他向貧困「進攻」的勇氣。村民們經常見到,楊凱拄著拐杖,翻山越嶺,進村入戶。他像一個傷病員,更像個一往無前的勇士。

「我的人生有兩大經歷,一是當兵二是扶貧。」站在嶄新的紅軍村村部,楊凱認為,軍隊是所大學校,農村是個大舞臺,「我在脫貧攻堅的練兵場上帶領老區人民『齊步走』,就是為下步鄉村振興的閱兵場上帶領老區人民『正步走』『跑步走』打下堅實基礎。」

以最美的笑臉為榮

「新採了蜂蜜,你看成色怎麼樣?」「順著這條新路,到娘家省了半個小時。」「院子裡的桃子熟了,嘗嘗?」

無論是在紅軍村,或是新陽村、犀牛村,如有閒暇時間,楊凱喜歡在村裡走走,與村民坐一條板凳聊天。脫貧群眾的笑臉,是他心中最美的風景。

張春林騎摩託去摘粽葉,採摘量由過去的日均30公斤增加到50公斤,去年靠採摘粽葉賺了5萬元,戴了一輩子「貧困帽」,摘了;盼了多年,向興鳳的兒子向周亮不但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個兒媳婦,父子倆決心比拼一番,老子養羊,兒子養牛;彭長文、彭英才、彭元生三家通過房屋出租,與村集體合作發展鄉村旅遊,不僅每年有5000元房租固定收入,還在家門口就了業……

一個一個的脫貧故事,就像花兒一樣,在楊凱的培育下,在桑植的大山中次第盛開。

真情換真心。

紅軍村村民肖玉梅從自家燻制的臘肉中,選了一塊最好的送到工作隊。再三推脫不了後,楊凱往肖玉梅家門縫裡塞了400元錢。為這,有著山裡人耿直性格的肖玉梅抹了一晚上眼淚,「這些年來,工作隊為我們付出這麼多,就不能讓我們表達下謝意?」

後來,楊凱和隊員們發現,工作隊宿舍門口時不時出現臘肉、雞蛋和蔬菜,卻不知誰送的。

「只有更努力工作,才對得起老區人民對我們的厚愛。」楊凱對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說,「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張張笑臉,是我們軍人的榮耀,更是軍旅生涯中最有意義的軍功章。」

【考察調研手記】

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幹部,為基層幹部加油鼓勁。

從部隊的訓練場,到脫貧攻堅的實戰地。楊凱發揮軍人特有的頑強作風,帶領2個鄉鎮的3個貧困村,在這場新時代的戰役中披荊斬棘,攻破無數碉堡。

築路、架橋、修水利,助學、建廠、辦產業……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他帶領扶貧工作隊在深山裡,打造出一個個脫貧致富的山村樣本,創造了一系列能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為老區桑植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用初心追尋光芒,用忠誠丈量大地。」考察組組長高揚先說,楊凱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幹求實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相關焦點

  • 桑植縣龍潭坪鎮:搬出深山「挪窮窩」 奔向幸福新生活
    張家界市桑植縣龍潭坪鎮紅軍村村民李滿英原來住在龍潭坪鎮的大山深處,交通非常不便,去年一家人享受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了龍潭坪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生活交通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為了解決556名易地搬遷戶的就業問題,龍潭坪鎮政府與湖南省軍區扶貧工作隊積極籌資,結合自然資源優勢和湘鄂邊粽葉貿易重要集散中心的區位優勢,以龍潭坪鎮湘鄂邊粽葉產業發展示範園為基礎,圍繞粽葉加工廠,與湘籃農產品有限公司籤訂了用工協議,幫助搬遷戶通過務工解決搬遷後的就業問題,老百姓真正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就業。
  • 我們的隊長——記石樓縣融媒體中心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捧平
    王捧平是石樓縣廣播電視臺駐曹家垣鄉下莊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自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王捧平同志以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扶貧幫困和整村推進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創新扶貧工作新思路,紮實工作,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各項扶貧幫困工作,為共創穩定和諧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山丹花開紅豔豔——記渭源縣上灣鎮周家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何...
    見到周家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何全文時,他剛從福州培訓回來,說起講講他的脫貧故事,他表現的很謙虛。他說,自己只是盡到了一個駐村工作隊長的應盡職責,都是該做的,多年後,回憶起這些,不會因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的話匣子也打開了……何全文是縣政協文史委主任,2019年3月,他響應組織號召到上灣鎮周家窯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 勇擔使命守陣地,情系群眾灑鄉村——記孫吳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
    勇擔使命守陣地,情系群眾灑鄉村——記孫吳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 2020-03-26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辦在老鄉心坎上 ——記天井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葉盛舟
    七組貧困戶楊智勇介紹,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栽植小米辣前,村委會就與重慶市星能釀造有限公司籤訂辣椒種植收購合同,只要種得好,完全不用擔心銷售的事,這讓大家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去年7月,縣商務委副主任葉盛舟開始擔任該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在他的努力下,村裡產業發展、村民增收等發生了改觀。今年2月,天井村村民種植的100多畝青菜爛在地裡,讓不少村民著了急。
  • ...攻堅——訪永昌縣南壩鄉何家灣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脫貧攻堅面對面】以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脫貧攻堅——訪永昌縣南壩鄉何家灣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2020-12-01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做守護群眾的貼心人丨石阡縣國榮鄉周家寨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楊屹
    我叫楊屹,今年40歲,是石阡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派駐到國榮鄉周家寨村的駐村工作隊隊長,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出徵扶貧「戰場」。2015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我第一次被派駐到青陽鄉露溪村擔任第一書記。時隔兩年,在全縣脫貧攻堅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我又再次主動請纓奔赴扶貧「戰場」——全省20個極貧鄉之一的國榮鄉。
  • 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六期知識卡片的答案,題目為「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A、堅持因村選派,分類施策 B、堅持縣級統籌、全面覆蓋 C、堅持嚴格管理、有效激勵 D、堅持聚焦攻堅、真幫實扶 正確答案:ABCD 下一題:黨中央要求扶貧工作五級書記一起抓,指的是哪五級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忠縣顯周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彭善鋒...
    忠縣社會經濟調查隊副隊長彭善鋒是花橋鎮顯周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自2019年7月駐村以來,他聚焦難點問題,大力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截止目前,全村97戶貧困戶均已脫貧,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劉建生等(2019)使用「雙軌雙層」的概念說明,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作為「國家治理」和「基層治理」的兩股力量共同應對村與戶這兩個治理對象。他們認為,在「雙軌雙層」模式下,駐村幹部增強了村莊在項目、資金、技術和信息上的能力,而村幹部則利用熟人社會的信息優勢協助駐村幹部改善了村莊的治理。
  • 紮根大山「拔窮根」——記省僑聯駐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工作隊...
    紮根大山「拔窮根」——記省僑聯駐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工作隊隊長劉志剛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唐志卓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是羅霄山片區貧困村,雖環境優美,有「小桂林」之稱,但因受交通等條件限制,村裡經濟落後,百姓生活困難。
  • ...記錄的苦與樂|來鳳縣|翔鳳鎮|工商銀行|駐村工作隊|湖北|檀木灣村
    圖為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駐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工作隊隊員撰寫的駐村工作日誌。新華網發新華網武漢10月24日電(肖進安、吳文華、李徵崢) 用日誌記錄實幹歷程,用影像書寫脫貧畫卷。自2016年11月駐村以來,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駐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工作隊一直保持撰寫駐村工作日誌的習慣,至今累計字數近一百萬字。
  • 防疫扶貧齊開展 益陽近千支駐村幫扶工作隊一肩挑起兩重擔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益陽市駐村工作隊員們紛紛請戰,按照益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第一時間下到各自所駐村,舍小家、顧大家,展現了「最美逆行者」的堅定姿態。各個工作隊還通過各種渠道,積極購買醫用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資,無償捐贈駐點村。截至24日,全市駐村工作隊共捐贈醫用口罩750830個、醫用酒精4951斤、消毒液19194斤和艾條、體溫槍、防護服等其他防控物資。駐南縣窯嘴村工作隊隊長張武軍(右二)上門慰問貧困戶並贈送口罩。
  • ...真情扶貧暖人心 ——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村工作隊長張磊
    今天推出《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十)真情扶貧暖人心 ——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村工作隊長張磊 安陸最美扶貧幹部(十) 真情扶貧暖人心——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村工作隊長張磊
  • 慶陽中院駐村工作隊協助幫扶楊胡套子村順利完成村黨支部換屆選舉...
    慶陽中院駐村工作隊協助幫扶楊胡套子村順利完成村黨支部換屆選舉工作 2020-12-2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媒體關注】《黑龍江日報》:雞西市公安局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故事...
    本報記者劉心楊攝 2020年水稻實驗田成知一村增收聚寶盆。本報記者劉心楊攝 2018年,記者曾走進興凱湖畔的一個貧困村——密山市知一鎮知一村。那時,雞西市公安局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已在這裡幫扶一年。領著記者去看村裡的一塊綠色有機優質水稻試驗田的是駐村幹部侯長江,當時的試驗田只有15畝。
  • 宣漢縣君塘鎮石虎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向守均:知群眾冷暖 情系脫貧攻堅
    作為分管宣漢縣水土保持局脫貧幫扶工作、水土保持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的向守均在幫扶石虎村工作期間,用多年痛風的腳步丈量著石虎村的每一寸土地。他同村支兩委一起規劃、與村民一起種植果樹,紮實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樹立了基層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贏得了石虎村群眾的好評。
  • ...訪永昌縣南壩鄉何家灣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賈茂生
    省級美麗鄉村——何家灣村俯瞰圖。合作社按約定每年向村上支付入股收益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用於興辦村級公益事業和扶持帶動貧困戶發展。同時,在村閒置場所建成170千瓦光伏電站一座,年發電收益5萬元以上。目前,全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0萬元以上。
  • 駐村工作隊開展幫助貧困戶打掃衛生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拉近駐村工作隊和貧困戶的關係。近日,封丘縣醫療保障局駐莊呼村工作隊在第一書記郭祖輝的號召下,掀起一股駐村幹部幫助貧困戶義務打掃衛生活動的熱潮,逐戶幫助他們整理房間物品、清理院內雜物,使他們感受到駐村工作隊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