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鏈球菌——造成牙斑、齲齒的主要致病菌;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了解,也看不見的細菌。不過,上面這些細菌都還不是造成孩子生病的根本原因,有一個細菌,它才是真正的「元兇」。造成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叫做「EB病毒」的細菌。EB病毒來頭可不小,它屬於皰疹病毒,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其實,90%的成年人在小時候都感染過這種病毒,只不過症狀較輕,且得過一次終身免疫。所以我們長大後自然不會有感染的症狀,也就不會去了解了。但是正是由於這點,造成我們無法分辨身邊哪些人是EB病毒攜帶者。再加上小孩子自身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是最容易被這類病毒盯上的。絕大多數的幼兒感染上EB病毒,經過治療後都會很快痊癒。但也有一部分兒童由於抵抗力低下,會引起腦膜炎、心肌炎、脊髓炎以及顱內出血等十分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所以,孩子如果被EB病毒感染了,媽媽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哦。感染了EB病毒後的症狀與普通感冒、發燒十分相似,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區分。孩子出現下面幾種症狀,就要考慮是不是被病毒感染了。如果患兒出現了以上症狀,媽媽們可不要再按照常規的感冒、發燒來給孩子治療了。趕緊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更全面細緻的檢查,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前面說到,EB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就是唾液傳播,因此這種病毒也被叫做「KISS病毒」。這幾類人,身上攜帶的病毒,都非常容易傳染給兒童,尤其是抵抗力很弱的新生兒。特別是身上起皰疹、水泡的大人,除了不能親吻孩子,患有皰疹的地方也不要接觸到孩子的皮膚、口、鼻、眼等部位,因為傳染性很強,很容易感染兒童。下面這位患有「口瘡」的媽媽,就是因為生病時,親吻孩子,造成了孩子手臂起紅疹,高燒不退。眾所周知,吸菸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會引起口腔癌、口腔白斑、牙周病等一系列口腔問題。菸草裡有害物質的刺激性也更大,相比於普通人,吸菸的人口腔裡更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吸菸的寶爸們,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不要親吻孩子了。當然,如果想和孩子親暱一下,可以在抽菸過後,刷個牙,換個衣服,然後親親孩子的腳或腿部。有牙周炎、牙齦炎、復發性口腔潰瘍等口腔疾病的人,也不要親吻孩子。因為這些口腔細菌,通過親吻,極易傳給小孩子,讓小孩子也感染上口腔疾病。有一些媽媽可能會問,那怎麼才能知道口腔有沒有問題呢?的確,有一些大人平常會覺得自己的口腔問題不是很嚴重,也不去檢查,因此不知道自己有口腔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晨媽覺得不要親吻孩子的嘴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雖然患有胃病不一定就代表口腔不健康,但是「病從口入」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很多胃病的發生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這種細菌不僅能在胃中生存,口腔也是它的藏身之所。同時,牙菌斑和齲齒的形成有一部分也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因此,為了小寶寶的健康,患有胃病的人,就換種方式和寶貝親近吧~
現在的辣媽越來越多,晨媽覺得,這是媽媽們愛自己的表現,是件好事。如果裡面含有一些致敏成分,在親吻時沾到了寶寶臉上,有可能會造成寶寶的一些皮膚病。因此,美麗的媽媽們在化濃妝,甚至是帶輕妝的情況下,最好都不要親吻寶寶了。說了這麼多,晨媽也知道,讓寶爸寶媽或者家中長輩不親吻寶寶,也是強人所難了。因此,在親吻的時候不要親寶寶嘴、眼、鼻和手部,選擇親親他的小腳丫是可以的哦~另外,在小寶寶剛出生時,家中肯定會來一些客人探望,如果這些客人想要親吻小寶寶,寶媽們最好婉轉的拒絕,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本文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400萬寶媽關注的母嬰公眾號。作者:晨媽,育兒經驗豐富的寶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