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一方【玉真散】

2021-02-22 小貓醫話

玉 真 散

《外科正宗》 

[歌訣]

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急反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組成]

天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各6g)

[用法]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一盅調服,更敷患處。若牙關緊閉,腰背反張者,每次服三錢,用熱童便送服,雖內有瘀血亦愈。至於昏死,心腹尚溫者,連進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瘋犬咬傷,要用嗽口水洗淨,搽傷處亦效。

[現代用法]

為細末,過篩,混勻,每服3g,用熱酒或童便調服;外用適量,敷患處。

[方歌]

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閉反張弓, 

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方解]

本方由6味藥組成。用治破傷風及跌扑損傷。《外科正宗》指出:破傷風之所成,是「因皮肉損破,復被外風襲入經絡,漸傳入裡」所致。即破傷風屬外風引動內風之疾患。風邪走竄經脈,臟腑氣機失調,津液不布,聚而成痰。風、痰搏結,閉阻於經絡,榮衛不得宣通,故見牙關緊閉、肢體攣急、角弓反張,或頭痛眩暈、瘀腫等。方以白附子、天南星祛風化痰、解痙止搐為主藥。羌活、防風疏風通絡止痙,白芷散風通竅止痛,三藥助主藥疏散經絡中之風邪,故共為輔藥。天麻平肝息風止痙,能增強主藥止痙定搐作用,故為佐藥。以熱酒或童便送服本品,能助本品通經絡、行氣血,使藥力達於內外上下,故為使藥。諸藥配合,藥少力專,起效迅速,為治破傷風之妙方。 

[主治]

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

[功用]

祛風化痰,定搐止痙。 

[病機]

風毒之邪,侵入破傷之處,深達經脈。《素問玄機原病式》「大法破傷風宜以辛熱治風之藥, 開衝結滯,榮衛宣通而愈。」古代和現代治療破傷風皆強調得汗為度。另據藥理研究,本方有抗驚厥作用。 

[運用]

 1.本方為治療破傷風的常用方。臨床根據其病史,以牙關緊急,身體強直,角弓反張為證治要點。

[經驗]

例:朱某某,男性,32歲。左腳掌被鏽釘刺入約4分深,出血不多。第3日忽感咀嚼不便,吞咽困難,痙攣1次;第4天痙攣次數增加,頸部、脊腰均呈強直狀態,體溫39.6℃,脈博跳動甚速,傷口呈腫硬狀態。

即以玉真散處方:白附子12兩,生南星(薑汁炒)、明天麻、羌活、防風、白芷各1兩,蟬衣3兩。撒傷部,外用紗布繃帶包紮;另給藥散,每包重3錢,熱黃酒調服,每隔3小時服食1包。次日痙攣次數大減。第3天傷部腫硬已完全軟化平復,吞咽自由。計12天的治療日程完全回復正常。

例:李某某,男性,28歲,未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初診時間:2015年3月16日。

主訴:頸項板滯抽搐2月餘。

現病史:患者自訴2月餘前,於國外留學期間行化學實驗時發生小事故,後出現頸項板滯酸痛,局部輕度水腫等症狀,遂至當地醫院就診,查頸椎CT、顱腦CT、MR均未見明顯異常,後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治療後症狀無明顯好轉。1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頸項不自主向右側抽動,幅度逐漸增大,後於當地醫院就診,予頸託固定治療後自覺症狀無明顯緩解,並呈進行性加重,故患者前來就診。初診時,患者雙側頸項板滯抽搐,頸肩部肌肉酸痛,頸項右側偏斜,偶有痙攣僵硬及不自主抽動,頸項部活動明顯受限,並間斷伴有一過性頭暈及四肢麻木症狀,否認腳踩棉絮感,自述平素時有汗出,語聲低微,手腳蒼白,納少,夜寐差,二便調。舌淡紅苔白,脈細。

查體及檢查:可見患者頸椎坐位時無法靜止,活動檢查及頸椎專科檢查無法完成,胸鎖乳突肌梭狀肥大明顯,雙上肢肌力均Ⅴ-級,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肌電圖示:右胸鎖乳突肌、雙斜方肌、雙頸夾肌緊張,可見少量纖顫電位。

中醫診斷:痙證

中醫辨證:氣血兩虛證

西醫診斷:痙攣性斜頸

處方:推拿手法治療:①採用津沽臟腑推拿的核心手法層按法,取中脘穴,手法以帶法之補中帶瀉法為主;②以左手拇指迎住巨闕穴,右手拇指於建裡穴行捺補法;③以氣海穴為中心迭揉腹部;④揉滾兩側承滿至天樞一線;⑤撥按帶脈;⑥捺調期門、章門、血海、三陰交穴;⑦指按氣衝穴;⑧頸部局部施以揉法、㨰法,以松解雙側頭夾肌、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同時點按手三陽經在頸部外側的穴位,如天容穴、水突穴、扶突穴、天牖穴等,指力由輕到重,以瀉法為主。每日治療1次,總治療時間20分鐘。

中藥治療:治以祛風化痰,定搐止痙,方選玉真散合桂枝加葛根湯加減。

方藥:葛根20g,桂枝12g,白芍12g,天麻10g,羌活10g,炒麥芽10g,防風10g,制天南星12g,生薑3片,大棗4枚,炙甘草6g。7劑,水煎服,日一劑,並囑患者注意頸項部保暖,平日以臥床休息為主。

複診:治療1周後,患者自覺頸項部板滯、酸痛症狀較前稍緩解,並訴服中藥後有微微汗出之感,頸項仍向右側偏斜,並伴有無自主抽動症狀,程度較前無明顯緩解,近日未訴明顯頭暈及四肢麻木症狀,納少,寐欠安,二便調。舌淡紅,苔白膩,脈細。

推拿手法治療同前。中藥方面在原有基礎上,加用止痙散,以加強祛風止痙的作用,全蠍、蜈蚣磨粉以1:1比例混合,於每付湯劑中加入1.5g,日一劑。此外,加用針灸治療,直刺雙側十二經合穴,手法以瀉法為主,每次留針15分鐘。

三診:依前法繼續治療2周後,患者頭項部扭轉、傾斜角度較前減小,抽搐頻率明顯減少,且胸鎖乳突肌梭狀肥大基本消失,頸項部肌肉鬆弛,無明顯酸痛症狀。

四診:依前法治療2周後,患者自述服藥後汗出較明顯,並頸項部向右傾斜、抽搐旋轉症狀較前緩解,胸鎖乳突肌梭狀肥大較前明顯減小。故中藥、針灸仍依前法治療,推拿手法方面,停用撥按帶脈之手法,並將層按帶法調整為補中帶瀉法,另外加用頸部手動牽引3-5次,幅度由小到大,隔日治療1次。

推拿手法依前法治療,調整方藥以增強疏肝健脾之功,方選逍遙散加減。

方藥:柴胡12g,白芍12g,當歸10g,茯苓10g,炒白朮10g    炙黃芪10g  黨參12g,薄荷(後下)6g,全蠍、蜈蚣各1g(衝服)  生薑3片,棗4枚,炙甘草6g。並囑患者仍需注意頸項部保暖,可適當練習頸椎導引操,以增加頸項部肌肉鍛鍊。

五診:經過近3月治療後患者痊癒,頭部活動基本自如,無明顯傾斜、抽搐症狀,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後仍偶有胸鎖乳突肌輕微痙攣症狀,休息後可消失。暫停推拿及口服中藥治療,囑患者避風寒,適勞逸,適當加強頸項部功能鍛鍊。

  按:本案西醫診斷為痙攣性斜頸,中醫學屬「痙證」範疇。此證病位在筋脈,與肝密切相關,津液不能涵木,以致肝風上逆而成痙證,而其本質在於氣血不足。所以治療的關鍵,在於補益氣血,養津柔筋,平肝解痙。《素問·痿論》指出「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王教授基於此提出「帶脈過引而發痙證」,在治療本案時,運用津沽臟腑推拿以層按法之補中帶瀉法以及撥按帶脈之手法來鬆弛「過引」帶脈,緩解筋脈攣急之症;此外層按法還能作用於深部的伏衝之脈,從整體上具有通調經絡、行氣活血的作用,從而可使臟腑功能協調、脈道通利、氣血活暢,幫助協調神經系統及肌肉韌帶功能。胃經與衝脈共同維持十二經脈氣血陰陽的平衡,《素問·痿論》曰:「治痿者,獨取陽明……衝脈者……與陽明和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陽明虛,氣血不足則經筋失養發為痿證,所以「治痿獨取陽明」,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基於此王教授提出「治痙獨取宗筋」,在針灸治療時以此為治療原則,通過瀉法針刺宗筋所過之十二經合穴,起到調節宗筋,緩解肌肉韌帶痙攣症狀的作用;此外,此疑難之證單靠外治之法療效有限,還需同時配合方藥內治,方能顯效。此證在標以風為患而致痙,實屬「外風引動內風」之範疇,故方劑上藥選以桂枝加葛根湯合玉真散加減,以祛風化痰,定搐止痙。另外基於辨證施治,整體調節,在整個診療過程中又加以止痙散以加強治療患者頸項部痙攣之症狀;配合手法治療的同時又在後期選以逍遙散加減,以達肝脾同治,氣血同調之效,以緩筋急,增強患者體內正氣,促進疾病恢復。故以上內外諸法並用,療效頗佳。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

圖文來源:網絡

版權歸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圖片 | 網絡

請關注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玉真散
    玉真散《外科正宗》【組成】天南星
  • 每日學一方【銀翹散】
    治宜辛涼透散以散其表,清洩肺熱以解其毒,宣降肺氣以復其清肅。方中銀花、連翹芳香清解,既輕宣透表,又清熱解毒,重用為君。薄荷、牛蒡子辛涼宣散,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豆豉、荊芥辛而微溫,透邪外出,兩藥雖為辛溫解表藥,但辛而不烈,溫而不燥,配伍在辛涼藥中,可增強透表之力,共為臣藥。桔梗宣肺止咳;竹葉清上焦熱;蘆根清熱生津,同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 【中藥方劑】玉真散
    【方劑名】玉真散,出自明·《外科正宗》。  【組成】天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1.帕金森病:化裁應用玉真散治療因服用抗精神藥物引起的帕金森症候群77例,痊癒61例,有效1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6.1%。(《江蘇中醫》2001年第4期)  2.慢性滑膜炎:生玉真散加減外敷滑膜炎部以治療慢性滑膜炎137例。
  • 每日學一方【槐花散】
    槐花散《普濟本事方》[組成]
  • ​玉真散《中醫治法與方劑》
    玉真散(《外科正宗》) 【組成】白附子、南星、天麻、羌活、防風、白芷各等分 【用法】研為末,每次服6g,熱酒一盅調服,並以藥末調敷傷處。若牙關緊急,腰脊反張者,每次服9g,用熱童便調敷。當用萬靈丹發汗,令風邪反出;次以玉真散患上貼之,得膿為效。」強調破傷風宜發汗,要「令風邪反出」才有生機,故服本方之後要以汗出為佳,否則危亡立至。 《普濟本事方》玉真散由天南星與防風二藥組成。治破傷風及打僕傷損。張叔潛謂:「此方極奇,…天南星為防風所制,不麻口。」本方是在《普濟本事方》玉真散基礎之上加味而成。
  • 每日學一方【瓜蔞散】
    瓜蔞散《赤水玄珠》卷二十八:瓜蔞散【別名】栝樓散
  • 每日學一方【蕩邪散】
    蕩邪散《傅青主女科》卷上[組成]雷丸六錢,桃仁六十粒,當歸一兩
  • 每日學一方【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每日學一方【五皮散】
    五皮散《華氏中藏經》[組成]
  • 每日學一方【薏苡附子敗醬散】
    右搗散,每服三錢,以水中盞,人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內癰和外部的肌膚甲錯兩者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繫,可能是內有瘀血,外失濡養所致。例:藤平健治一36歲婦女,4年前行闌尾切除手術後,手出現水皰樣溼疹,自兩手腕起,波及手指,溼疹尤為溼潤,有者巳結痂。珍為貨幣狀溼疹,入院在皮膚科治療。頭出現鱗屑,回盲部有輕度壓痛,脈右浮弱,左弦細。
  • 每日學一方【蠲痺湯】
    每日1劑,水煎2次服用,10天為1療程,根據病情治療1—2個療程。另以桂枝、制乳香、制沒藥、蘇木、制川首烏、煅自燃銅水煎1500ml製成電離子導人液,運用NPD.4(A)型電離子導人治療儀,20mA,每次30分鐘,每日1次,10一工5天為1療程。
  • 【每日一方】瀉白散治療鼻疳
    方藥:瀉白散加減。桑白皮、地骨皮各15克,甘草6克,山藥20克,玄參、金銀花、蒲公英、生石膏各18克,苦參、黃柏、黃芩各9克。用水煎服。共6劑。外用:用鼻炎靈滴鼻。每次3滴,每日3次。複診:患者鼻前庭黏膜轉潤,乾燥疼痛減輕。採用上方加麥冬15克,再服6劑,諸症盡除。按:肺開竅於鼻,胃脈起於鼻。
  • 每日學一方【清骨散】
    ├三者相伍,共清陰分之火,善治有汗骨蒸  │                      │  └ 地骨皮──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腎虛熱 ┘  ┌ 秦艽──辛散苦洩  │佐 ┤ 青蒿──清虛熱而善透伏熱  │  └ 鱉甲──滋陰搜邪於內,助青蒿、秦艽透邪於外使 甘草──調和諸藥,並防苦寒藥物損傷胃氣
  • 每日學一方【定喘湯】
    是方也,麻黃、杏仁、甘草辛甘發散之物也,可以疏表而定哮;白果、款冬花、桑皮清金保肺之物也,可以安裡而定喘;蘇子能降氣,半夏能散逆,黃芩能去熱。2.《醫方集解》:此手太陰藥也。表寒宜散,麻黃、杏仁、桑皮、甘草辛甘發散,瀉肺而解表。裡虛宜斂,款冬溫潤,白果收澀定喘而清金。蘇子降肺氣,黃芩清肺熱,半夏燥溼痰,相助為理,以成散寒疏壅之功。3.
  • 玉肌散
    家領導讓我起個名字,我第一念頭是「璇璣散」,家領導嫌棄太文縐縐,讓我接地氣一點,然後就改成「玉肌散」,十分通俗易懂。然而忘了查重,後面做了標籤才發現宮廷秘方也有玉肌散,然而我先聲明一下,此玉肌非彼玉肌,用藥絕不一樣。有一次和家領導參加朋友的飯局時討論到衰老的問題。市面上一些美容的產品總喜歡打著逆生長、抗衰老的口號,其實這些用詞都顯得不妥。
  • 每日學一方【黃芪桂枝五物湯】
    水煎服,每日3次。[ 方證 ]1.肢體無力沉重,活動不靈,麻木不仁,酸痛,或肌肉萎縮。2.浮腫,自汗,惡風;舌質暗淡。[ 歌訣 ]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薑,益氣溫經和營衛,血痺風痺功效良。[ 功用 ]益氣溫經,和血通痺。
  • [每日一方]-香蘇散 「止咳妙方」
    香蘇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每日學一方【正柴胡飲】
    方中君以柴胡辛散表邪,臣用防風祛風寒,止疼痛。生薑辛溫發散,助柴胡、防風解表透邪;陳皮疏暢氣機,以助祛邪外出;芍藥益陰和營,防辛散太過而傷陰,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本方藥性平和,對於氣血不虛而外感風寒較輕者頗宜。
  • 每日一方|滋陰養血 清熱除蒸——秦艽鱉甲散
    點擊上方"用一方 配良方"關注我們 並
  • 道醫美白 ▏玉肌散純中藥面膜,內病外治兼顧補氣血
    深層保養 自然精華終南山●玉肌散經典道醫秘方 內病外治真美膚玉肌散是隱修終南山三十多年的仙姑、中國道教全真龍門派19代傳人玉靈丹道長慈悲現代女性的 美容困擾,用森林中純淨自然的原生植物精華,結合其四代祖傳的醫術,為世人精心研製了這款面膜粉,為的是讓現代女性淨掃臉上塵埃、回歸紅潤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