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養盡人間好滋味

2021-01-21 問鼎汝瓷

《夏夜即事》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

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雲品御香。

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涼。

水亭處處齊紈動,簾卷朱樓罷晚妝。

古代寒門學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書」與「茶」。可能你不相信,但此二者卻是記錄、寄託著讀書人十年寒窗的生命需求和靈魂依託。書與茶在生命的靈動上,異曲同工。

飲茶的初衷在於飲水解渴之餘,能平添一絲香遠益清;至於其中趣味,主要是使人神清思明、神骨俱清。品茶可以清心,讀書得以明智。故這讀書和品茶,使讀書人在尋求心境清澈,意境衝融間悟得禪味,達到了身、心高度而和諧的統一。

飲茶是一種精神生活

超越了日常飲食範圍

古人相信自然界存在著神奇的物質,藉助某種神奇物質以滌蕩塵俗之氣,改換身心,輕身而生羽翼。

「雪藻冷梅開花暖,茶滌忙人偷清閒。」香菸濁氣飛揚,酒氣太於濃重,平生所愛,唯茶、書矣!想來也是神奇,僅僅一片葉吸日月之精華,含山川之神韻,便足以令世人為之傾倒,何況喜愛清純清苦、附庸風雅之人,豈不鍾情於這「未裁帖子試芳草,且覆茶杯覓淡歡」的超然。

人生第一境:「潔一室,橫榻陳幾其中,爐香茗甌,蕭然不雜他物。」目之所及,香爐茗碗增奇光,使圖畫書籍增活色;心之所向,聲之至清者,茶香、書聲繞梁不絕。以器裝茶,讓茶海蘊藏茶香,讓氛圍伴著茶香,茶器一體,此第一境界也。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在這個日趨浮躁的喧囂時代裡,早已不復存在。其實,追根溯源,真正讓愛讀書的人感到精神享受的是,暢遊在文字構成的浩瀚深邃的思想文化長河中時,有一杯淡淡飄香的茶茗在手。

蘇軾寫「雪沫乳花浮午盛,蓼茸落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聞著清淡的甜香,哪裡是清歡,分明是醇厚的人間樂事。

在暗室喝茶,焚香以添室內悠遠境味。被淡淡的香暈染,心便如同在感知花海,一點點去尋味香裡的花名,仿佛在尋找失散了很久的舊識。沸騰的壺水澆注在汝瓷上,蒸騰的水霧,幻化出仙境般,茶香開始縷縷蕩開,深深吸口氣,慢慢釋放,山間青色,田園況味都入眼入心來。

茶可雅志,茶可修身。茶有茶性,而只有懂得它性情之人,才能坐在一起,才能共悟其中之道。一邊品茗,一邊探討著人生志趣,漫談書裡哲理,共論讀書感悟。

這流淌著自然之氣,凝結著天地精華的茶,只有真正懂它之人,才能體味其中趣意。一位喜歡茶的人,必然是淡然和諧,溫雅知禮的,正所謂茶品與人品相合。

沉思、或啜飲,茶香縈繞於心,猶如微風拂面而來。無論是獨坐陽光明媚的窗前,還是伏案燭光搖曳的燈下,任茶香和環境緩緩地交融,生活中的繁雜抽絲剝繭直至全然揮去,此刻倦意全消,剩下的只是如止水般的心境。

一室,一壺,三五好友,靜靜看著清子燙杯溫壺,洗茶衝泡。當一道道程序在那輕巧的縴手間走完,人手一杯香茗時,我們早已入定在寧靜之中,心緒,似乎遠離了紅塵,看世間淡然之色,在茗茶養杯中隱居,享人間清淨之寧。

相關焦點

  • 一杯清茶,怡人悅己
    熙熙攘攘,繁華人間,落盡了紅塵,散盡了喧囂,不過是名來,無非是利往。近憂遠慮,冷暖炎涼,閱歷了得失,慣看了無常,原來為怡人,原來為悅己。予己一杯清茶,細品人生,這滿目的斜陽,青山成遠影,落花竟無常。得來的名如浮雲,暮色染成暈,晚風影朦朧,妄生的利似流水,浮沉雲煙往事,飄零落花怨痴。諸事空如夢,夢裡落花。緣法念如塵,喜憎陰晴。悅己何難?心意靜,諸念清,怡人何易?
  • 茶中有禪、人借茶悟,一杯清茶悟人生
    晚唐劉貞亮著有《飲茶十德》一文,他提出飲茶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劉貞亮的茶之「十德」與陸羽的「精行儉德」一脈相承,賦予飲茶以精神境界和人文內涵。茶中有世界,茶中有人生。品一杯清茶,其實,也是品生活、品人生。茶之本,乃是儉。
  • 沏一壺清茶,品一段人間百味。賞一輪皓月,看一場人生悲歡
    一杯茶,由濃轉淡,唯有慢品才懂其間甘苦芬芳。一輪月,由缺到盈,唯有用心才能守得一場圓滿。可這凡塵事,事事盡力卻未必事事如意。世間人,明明用心珍惜卻未必會有結果。一路走來,有聚散混合的孤獨。有理想與現實調和的疼痛。一半憂傷,一半明媚。
  • 一杯清茶共月明,遙寄相思話仲秋
    一杯清茶,兩袖明月。茗盞影照,相思縈懷。中秋,又稱仲秋。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流行於漢字文化圈。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首《明月幾時有》訴盡多少離情別意,美好祈願。《紅樓夢》黛玉聯句:「幾處狂飛盞,誰家不啟軒。」仿佛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時空迴響。
  • 儒林外史中的吃喝4:鄉下少年的悲喜人生,從一杯清茶開始
    馬二先生的行走美食單:人間煙火滋味,最撫我等凡人心1、改變命運的一杯清茶匡超人名叫匡迥,號超人。本是一個鄉村草根少年,勉強讀了幾年書後便因家貧輟學,跟著別人來到省城杭州打工——在一家柴行中記帳。不料沒多久,柴行便虧本倒閉。他在杭州無親無故,又沒掙到多少錢,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
  • 一個鳳梨酥,一杯清茶,享受下午美好的時光
    端杯清茶,在有風的門廊說說話、品嘗鳳梨酥,看路上放學的孩子們嘻嘻哈哈的邊鬧邊走過;提著鳳梨酥離開時還說不定碰到哪個久不見面的朋友穿過公園的濃蔭。絕佳的購物體驗真的讓人覺得舒適,可以免費品一杯清茶,一塊鳳梨酥,感受一下美好的時光,微熱山丘在我心中體驗絕佳。價格也還算合理,10枚420NT,包裝也算是精美的。就是我心心念已久的鳳梨酥:微熱山丘門店。
  • 一杯清茶,一道暖陽,一抹春之斑斕!
    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感謝作者【一杯清茶】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投稿日期:2020-02-03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標:廣東省 佛山市肉友們新年快樂把日子變成書一樣讀下去,一天天一年年……人活得淡定從容時,哪怕遭遇什麼挫敗打擊,也可以一笑而過。歲月無情,也把自己練成了一副金剛不敗之身了。這個春節天天在家,隨了賞肉擺拍就是畫畫練琴,真的把日子過成詩一樣了。苯巴和綠爪↓,說回多肉吧,在我們廣東這些品種都很好養,度夏也沒什麼壓力。配土也是3:7,泥灰3,粿粒7,這個也不用多說了。
  • 讓我愛上震澤,或許是從那杯清茶開始……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這樣的景致怎麼不令人想往,這次能來吳江,我是來尋夢的。一座塔與兩個女人的深切思念 蘇州的吳江以絲綢聞名天下,同裡、黎裡、震澤是它的三大古鎮。我們第一站拜訪的是震澤。遠遠的就看見了矗立在荻塘河畔的慈雲寺塔,它是震澤古鎮的標誌。震澤自古就是江南富庶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 莊周夢蝶 美好生活盡在一杯香茗中
    歲月更替、滄海桑田,古老的東方巨龍舊貌換新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茶的香味變得更加悠遠,茶的芬芳中增添了一絲甜蜜。現在的品茶人,也因此有了「品茗談天地,賞花語人生」的閒情逸緻,也有了「為品清香頻入座,歡同知心細談心」的歡快愉悅。
  • 當詩歌遇見普洱茶:願在這杯清茶中,心心相惜,心心相念
    這些年,在雲南讀書、工作、生活,越來越偏愛雲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這山水之中,不論是何物,都有它自身的靈氣。因為熱愛寫作,故以歌頌雲南。在雲南的百花草木之中,我更偏愛茶。「人間有仙品,茶為草木珍。」在雲南的山山水水之中,我更偏愛我的故鄉,「旮旯村」。詩歌,贈予「旮旯村」;生活,伴以草木香,是茶,也是「旮旯村」。
  • 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
    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謝絕繁華,回歸簡樸。  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
  • 人間有味是清歡,非常喜歡這句詩,治印留念,感慨人生
    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有味 流年不老自製「人間有味是清歡」閒章一枚。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信手描繪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小品:冬盡春發,乍暖還寒;雨細風斜,疏柳淡煙;日出霧散,清水淺灘;雪沫清茶,蒿筍春盤;品茗把盞,有味清歡。多美的意境,人嚮往之。蘇軾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特別的存在,學貫儒釋道,才通詩書畫。蘇軾的一生也最好地體現了兩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首《浣溪沙》是蘇軾從黃州再遷汝州時所作。
  • 最好的早餐就是一杯清茶和一份幸福西餅蛋糕
    我很幸運,每一天都能有人陪我吃早餐,而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寓意著幸福生活的早餐:一份幸福西餅蛋糕和一杯清茶。這一個時刻,是我們一天的開始,更是讓我們感到無限幸福的時刻。而人生莫大的幸福不過是:吃飯有人陪、瞎聊有人陪,還不讓人煩,這是一種簡單而溫暖的幸福。我們為什麼喜歡這一種幸福呢?
  • 安溪開茶節一杯清茶敬天地神人
    4月28日,主題為「一杯獻給世界的中國好茶」的2020安溪開茶節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正式開啟。此次開茶節由安溪縣西坪鎮人民政府、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魏蔭茶業有限公司主辦。敬茶祖祈茶福 一杯清茶敬天地神人有別於其它茶類,安溪鐵觀音總趕在春天的尾巴,姍姍開茶,似乎要用更多的時間孕育最好的茶韻,不負了盛名。
  • 冬至前:煮一壺清茶,看繁華落盡
    一、攜一身煙雨,於這時光長河中,慢步好像走了很久很久卻又仿佛從未曾踏步有些迷茫於是我,不知道只是,慢慢抬頭望著那因寒煙襲來,而紛紛掉落的枯葉在想,或許於這紅塵陌上,我是為了等一場風起但也可能,只是單純的想煮一壺清茶,看繁華落盡而後,尋找被自己給丟失在心田深處的那一個
  • 今生只對你一個人心動,一杯清茶,一本書,我在等風也等你
    一杯茶,一本書,如此而已,思念一個人的味道,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曾經以為來日方長,反正有的是時間。直到現在才明白,過去的人,一個轉身,便是永不相見。有的人,真的是只能止於遇見。相守一生只是奢望,紙短情長,這一段情深,只能放在內心深處。
  • 酷暑難耐,煮一杯清茶散散心
    茶為君子之水瓷為君子之器夏日之交一杯清茶嗅一口芬芳品一絲清涼
  • 歲月清淺,尋找一杯茶裡的清歡
    有的人喜歡喝一杯苦茶,再來一杯蜜茶。老闆說。可就沒見過先來一杯蜜茶再喝一杯苦茶的人,可見,世人都喜歡先苦後甜,不喜歡先甘後苦。後來,林先生成了第一個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老闆著急地問我感想如何?「喝苦茶時,特別能回味蜜茶的滋味。」他說,兩人都大笑起來。
  • 老茶爐木風箱鐵皮壺粗瓷杯,圍坐一杯清茶,爐前品茗聊天聽書看戲
    10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唐·元稹《茶》風箱在使勁地拉動著,爐子上,火苗歡快地跳著舞蹈,大鐵壺嗞嗞地冒著熱氣,沏一杯滾燙的太行山茶,任茶葉在水中翻騰,
  • 珙縣何開華案幾一杯清茶,飲食獨有講究
    何開華案幾之上總有一盞清茶,香醇素雅,他平時對自己的飲食沒有過多講究,同一家店的一碗小面,如果順口,可以吃上幾年甚至十幾年。他認為「民以食為天,食以儉養德」,「吃」的最基本訴求就是果腹,吃飽了,不餓了,就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力氣去創造更多的價值。不能太麻煩,一麻煩就脫離了本質,耗費了做其他事情的氣力。 員工「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