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話先說,本文有乾貨,但容我先講個狗血的故事。
上周末我和鄰村的王二狗約好帶著各自女友去郊遊,正好新買的全景敞篷大二八也該拉拉高速了。接上了女友剛起步,就感覺大事不妙冷汗直流,咋又胖了?氣急敗壞的我質問她「體重都三位數了咋就不知道?」她一臉無辜狀回答「又不是公斤」時,我知道我已敗下陣來,耳畔不由迴蕩起當初銷售和我說的那句話:「哥,這車身輕的很,賊拉快的」。
好不容易蹬到了村口和二狗子匯合,嗬,這小子又換了個車,還變速的。二狗子生性張揚,少不了先來一陣嘚瑟「哥我跟你說,你那再碳纖維沒用,我這車有變速器能換擋,起步掛一擋放大扭矩,哎哥你別走啊我還沒說完呢」。「哥你看你急啥,我這車掛低檔起步輕快掛高檔高速省勁,你那車子差遠了,要不服比比」
有種,挑戰我?比就比,這是一場事關男人尊嚴的較量。我憑藉出眾的爆發力,克服了後座的重(zhong)重阻力,開始便領先一個車位,正當我暗自慶幸時,這時側身有一股強大的氣流正暗暗湧來。沒錯,這臭小子追上來反超了我,儘管我已拼盡全力,卻發現速度沒有提升反而一點點下降,那傢伙似乎還在加速,而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回去要傳開了,全村的狗怎麼看我?
動力的好壞,扭矩和馬力不是絕對
前文只是個玩笑,說歸說笑歸笑,這文中的一些道理咱還得掰扯掰扯,不少打算購車的準車主朋友們估計或多或少都受到過身邊一些人諸如「這車動力好,起步特別輕快」「這臺車的發動機最大功率XX KW,不到兩千轉就能輸出最大扭矩」此類言辭的薰陶,有些朋友可能一直有疑問,一臺車的動力性到底怎麼體現呢?
淺顯的講,汽車的動力主要與車身結構設計及自重、馬力(功率)、扭矩幾方面有關(當然還涉及到廠商整車調教、機械傳動效率等諸多設計因素)。首先很多人總認為車越重就越安全,這是個誤解,車身的安全性主要與車身結構和鋼材選用有關,文中我的碳纖維車身在保證車身強度的情況下其實在現有技術下是一種最先進的車身製造工藝,但礙於後座那位的重量使得加速確實困難重重,所以車身輕量化也是各廠商都在大力發展的技術。
其次是馬力,馬力其實和發動機功率表示的是一個意思,只不過是另一種計量單位而已,1馬力=0.735千瓦,所以大家在關注參數時如果有疑問「咦,這車功率和馬力怎麼差了不少,這什麼意思啊」其實大可不必糾結,它們都表示同一個意思,即單位時間發動機做的有效功。簡單粗暴的講就指車子所能達到的最高時速,馬力越大,在克服相同阻力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速度更高,正如文中二狗子雖然爆發力不強,但作為田徑運動員出身的「馬力」還是足以吊打我的,所以後半段耐久力更強,也易達到更高的極速。
舉個例子,比如科尼塞克Agera憑藉著近1200匹馬力官方極速420km/h,比750匹馬力的蘭博基尼Aventador350km/h的極速還是有著不小的優勢,當然這種比較有些不太地道。除了性能跑車,在乘用車中,馬力其實對最高車速的影響並不是特別明顯,因為大家都知道高速限速120km/h,而且即便排量、馬力再大的乘用車,如6.3L500馬力的奧迪A8也因為安全性考慮而被電子限速設定在最高車速250km/h以下。
扭矩簡而言之就是維持一個物體旋轉所需要的力的大小,扭矩越大,物體所獲得的驅動力就越大,下面這個玩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沒錯,陀螺,我們都知道輕輕拉動齒條,陀螺就會以較慢的速度旋轉,如果使勁地拉動齒條,陀螺運轉的速度就會瞬間變得很快。汽車也是這個道理,但有點值得注意的是,發動機輸出的扭矩尚不足以克服汽車的阻力,所以我們至少還需要變速器和主減速器,其二者的共同點就是通過齒輪傳動降低轉速使扭矩增大,對,它們的作用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力的放大器,這樣最終傳遞到車輪上的驅動力就會增大很多倍,足以輕鬆愉快的驅動汽車前進了。
前文的我就是吃了這樣的虧,爆發力很強的我在初段加速確實在克服了很大阻力的情況下有所領先,縱使爆發力再強沒有合適變速器的匹配也會事倍功半的效果,很快就被二狗子的扭矩放大器和良好的中後段加速化解。但有了較大的扭矩汽車在中低轉速加速時還是相當爽快的。比如比亞迪秦,有了渦輪增壓和電動機的加持,中低轉速的扭矩輸出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同樣,很多市面上裝備有渦輪增壓、機械增壓或者電動機混動的車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然吸氣發動機低扭輸出的不足。通過改進渦輪葉片的結構和重量,渦輪增壓車型的最大扭矩輸出會更早更寬泛,從1千多轉到4、5千轉都可以一直輸出最大扭矩,也比較好的解決了扭矩過快衰減的問題。
要馬力還是扭矩,得看需求
扭矩決定加速,馬力(功率)決定最高車速,大家這麼理解也沒有錯,那麼一臺車究竟是馬力更重要還是扭矩更重要呢?這還要取決於你的購車需求,如果你的目的主要是拉人、載重或者越野,還是建議考慮一些中低轉速扭矩較大的車型,比如柴油車或者汽油增壓車型,其效果就在於能在日常用到的速度區間相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車型有著相對更好的扭矩輸出。
如果是熱衷於拉高速,或者高轉速掃街,那麼高轉速的大扭矩以及馬力更大的車型可能會給到更多的腎上腺素分泌。如果您只是日常市區代步行駛,其實現在市面上的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如1.6L、1.8L)也足夠滿足您對動力的需求了。如果這些您都不滿足,您是位追求動力的狂熱者,那我覺得原廠的動力恐怕也難以滿足您的胃口,反而是一些後期的改裝(刷ECU、加外掛、加裝增壓器、改善氣動布局等)更合你的胃口,當然還要額外承擔可靠性的風險。
馬力和扭矩的偏重都不是絕對的,除非真對某些動力性能有著執著的追求,其實大可不必更偏重哪一個單一方面的數值,那些整天揪著馬力扭矩不放的鍵盤黨們,你們真的可以歇歇了。
-完-
加微信WJG0912,註明加入車生活微信讀者群
同名QQ粉絲群:497385082
組織在這裡
聯繫我們:3721576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