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於《骨科縫線與打結》主編 付中國 吳克儉,2017年2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特色:本書所述的縫線技術能夠改善皮緣的對合質量,並增進肌腱縫合的效果。
案例一:肘部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下面以肘外切口為例介紹對肱三頭肌止點修復的方法。
肘外側切口為肘關節手術常用的切口(圖 5-156),通常切開皮膚後首先暴露的是肘外側幅韌帶(圖 5-157),而後松解和剝離保護尺神經(圖 5-158),再剝脫肱三頭肌的鷹嘴止點(圖 5-159),就可以更好地暴露手術視野,使手術得以順利進行,同時避免行鷹嘴截骨術(圖 5-160)。
剝離肱三頭肌在鷹嘴的止點雖然可以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楚,但術後肱三頭肌止點的重建質量直接關係到肘關節的功能。所以,我們應對肱三頭肌止點修復的方法予以重視。要保證在順利完成肘關節手術的同時,保留原先完好的肘關節功能。
現介紹如何利用縫線輔助修復肱三頭肌鷹嘴部止點。首先應用骨電鑽於尺骨鷹嘴後方預製「米」字形骨道,並進行套管輔助穿線(圖 5-161),然後在肱三頭肌肌腱做 Bunnell 縫合,再利用套管針引導縫線穿過骨道及肱三頭肌肌腱,最後拉緊縫線,將肱三頭肌止點完全復位,打結固定(圖 5-162)。打結時應用的是外科結。
此外,還有另外一種肱三頭肌鷹嘴部止點的縫合固定方法,即不在肱三頭肌做 Bunnell 縫合,如(圖 5-163) 所示。
以上方法通過巧妙地布線,使肱三頭肌止點合理地與尺骨鷹嘴止點區結合,固定效果良好。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肱三頭肌肌腱較大,縫線時需要較大的綑紮強度,所以推薦使用滑動鎖定結來實現。
案例二:尺骨冠狀突骨折的修復下面以帶線錨釘修復尺骨冠狀突骨折為例介紹尺骨冠狀突骨折的修復。
首先介紹臺灣高雄市榮民總醫院唐逸文醫生提供的創新方法:先在尺骨冠狀突骨折基底部正中置入雙線錨釘,然後在冠狀突游離骨塊側將4根縫線穿出骨塊(圖 5-164)。
復位好冠狀突後,應用雙線錨釘,將4根尾線分別穿出遊離骨折塊。對同一根線的2根尾線用外科結拉緊至合適張力後打結,此後可見尺骨冠狀突穩固固定(圖 5-165)。
除了以上打結方法外,還可將雙線折出的4根尾線分別與對應的非自體線相互打結,這樣整體的固定張力易於平衡(圖 5-166),也可做「荷包」樣打結固定(圖 5-167)。
以上介紹了帶線錨釘固定修復尺骨冠狀突骨折。對於此類型骨折,作者自行設計了微型雙鋼板(已獲國家專利),只需做肘部前後方2個小切口;結合高強度縫線和滑動鎖定結技術,即可獲得與固定帶線錨釘相同的固定效果(圖 5-168)。
第一章 外科縫線和打結的歷史
一、縫線的歷史
二、打結的歷史第二章 外科縫線
一、外科縫線和縫針
二、縫線的選擇和推薦
第三章 骨科縫線與皮膚、肌腱的修復
一、影響傷口癒合的因素和傷口處理
二、肌腱修復的歷史及原則
第四章 骨科打結
一、基本打結技術
二、實用滑線結
第五章 骨科縫線與打結臨床實戰
一、肩袖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
二、肱骨骨折的縫線修復技術
三、肩關節不穩定的縫線修復技術
四、肩關節假體置換中肱骨大、小結節重建的縫線修復技術
五、鎖骨骨折的縫線修復技術
六、肘部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
七、髖部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
八、膝部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
九、足踝部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
十、其他部位損傷的縫線修復技術
編後語
歡迎留言點評此書。若24小時內留言點讚排名第一,小編會主動聯繫您免費贈送此書和骨今中外精美書籤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