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7)——人望所歸

2021-02-07 苦無天下

如果說,信長成為三英傑的法寶是黑心腸,家康的法寶是厚臉皮,那秀吉一定是他的個人魅力,那種能讓竹中重治這樣的人才甘心做一個小城主家臣的魅力。


這次對家康,也不例外。


小牧長久手之戰結束後,由於家康的讓步,使得秀吉和家康之間的關係緩和了下來。對於家康,秀吉與其說是想擊敗,更多地是想收服。


「三河大人可是已故信長公的盟友,若能將此人收入麾下,天下還不馬首是瞻?」


自1579年家康正室築山殿因為傳言謀反被信長誅殺後,家康並沒有選擇續弦,儘管有諸多妾室,但正妻的位置一直空著。


得知到這個消息的秀吉,強硬地逼迫自己的妹妹朝日姬與其丈夫離婚,並打算讓這個40多歲的女人成為家康的「新娘」。


這件事情幹的很不人道,朝日姬原來的丈夫在得知秀吉的命令後,感到自己受到巨大的侮辱,憤而出家。但是沒辦法,政治婚姻原本就是需要犧牲的。


起初,德川家的家臣們並不希望家康迎娶朝日姬,光憑這個女人是鄉下出身(在秀吉成為長濱城主之前,朝日姬一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子)就足以回絕秀吉使者。


「而且她有點老了。」家臣嘀咕著。


不過,出於對於形勢的判斷,家康無奈地承認將來的天下人會是秀吉,這個時候拒絕只會有害無利,只能勉為其難硬著頭皮了。


朝日姬的身份與其說是德川家女主,倒不如更像是人質,在談論相關事宜時,家康詢問:「即使朝日小姐生子,亦不立為嫡子,可否?」


家康其時已經中意自己的三兒子秀忠了,在起乳名的時候,秀忠被命名為「竹千代」,這是包括家康在內,三代家主的乳名。


知道家康的心思,使者一口答應。當然,作為人質的交換,秀吉也要求家康那邊派人過來,當然,話說的很好聽:


「可否讓俺秀吉收大人一位兒子為養子?」


於是,家康的二兒子於義丸就被送到了大坂城,秀吉還特意為他弄了一個收養儀式,並親自為其元服,從養父秀吉和生父家康名字中各取一字,稱為「羽柴秀康」。


(這個羽柴秀康也是有故事的,家康的番外篇講。)


倆家的關係已經達成了,接下來就是自己的政治目標了——讓家康臣服。而家康臣服的最好標誌,就是他能夠離開自己的龜殼,來京都或是大坂拜謁自己。


這樣一來,其他觀望的大名就會說「連三河大人都屈於秀吉之下了,我等需要趕快討好秀吉啊」,形成一個聯動效應。


但是家康沒動,或者說,跟沒動一樣。


出於自己安危的著想和家臣的勸阻,家康對於向秀吉明確表態這件事並沒有一個答覆。


他把自己的居城從遠江濱松城遷到了駿河駿府城,駿府是以前家康主公今川義元的老巢,這裡跟關東北條氏的關係更近,便於一心經營東海道的領地。


「看樣子家康不為所動,難不成是因為妹妹的分量還不夠?」


秀吉找到了自己同母異父的胞弟秀長,跟他商量把母親送給家康的想法。


其時,秀吉已獲豐臣之姓、關白之位,與正妻寧寧的官位北政所類似,老母也被稱為大政所。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你把妹妹送給家康就算了,現在還要把老娘當人質送過去?自古以來哪有這種做兒子的?萬一出個三長兩短,你一個關白連自己老娘都保不住豈不是要被笑死?


站在後世的角度上說,對於收服家康,肯定還有更好的手段,但是把母親當人質,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秀吉需要去賭,收服家康這件事帶來的收益太大了,但是也很難,他不是信長,沒有與家康從小便相識的緣分,他只能這麼做。


最終,秀長還是耐不住兄長勸說,跑到母親那裡了。當然,動身的理由並不是當人質,而是前往駿府看自己的女兒女婿。


另一方面,收到消息的家康對這個老婦人的身份將信將疑,但是當大政所和朝日姬母女相認的時候,所有人都確信這是本尊無疑。


現在家康只有一條路可走:順應局勢,臣服秀吉。


如果不這樣的話,一旦開戰,輿論會毫無疑問歸向秀吉一方,無論從道德還有朝廷正義來講。


這是一場陽謀,總歸是秀吉贏了。秀吉如此誠意,連母親都放到他手上,家康沒有任何理由拒絕臣服。


1586年,家康前往大坂城,參與秀吉的宴會。


在宴會前一天夜裡,秀吉私下拜訪家康:「明日三河大人可否稱讚俺秀吉?」


在宴會上,對於秀吉以臣禮相待,讓秀吉掙足了面子。從座次亦或是禮儀,家康表現得就跟伺候信長一樣——名雖盟友,實則君臣。


宴會後,秀吉總算是鬆了口氣,收服了家康,天下一統就是時間問題了。而家康在回到自己居城駿府後,明白秀吉對自己並無殺心,也是放心將秀吉母親大政所送回大坂。



而在秀吉大刀闊斧爭奪中央領土、政權的時候,日本西南的九州、東北的奧州也沒有閒著。


九州的豪族島津家素以武勇聞名,島津家有一套賴以成名的戰術「釣野伏」,簡而言之就是「引蛇出洞」和「關門打狗」的結合體,提前埋伏兵力,通過誘導把敵人引出來,讓伏兵打一個出其不意。


在九州群龍無首的時候,島津家家主島津義久發兵攻打九州的諸大名,近乎一統了九州。而以立花家為代表的家族不願意看到家族就此滅亡,於是向中原實力最強的豐臣秀吉請求援兵,期待能藉助秀吉的力量壓制島津勢。


秀吉也認為這是天降良機,這樣一來,自己就有理由把勢力安排進九州。而且早在1583年,中國毛利家就已臣服於秀吉,對於這樣一股力量,秀吉不用白不用。


如果只有一個毛利家的話,島津軍還能憑藉地利勉強吃得消,但加上秀吉就不一定了。1587年,為了確保豐臣家的權威,秀吉挑選了跟隨自己多年徵戰的胞弟豐臣秀長以及名軍師黑田如水(官兵衛),配以近乎碾壓式的兵力,以期必勝。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看過這樣一種說法:「打仗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獲得談判的籌碼。」


這話適合島津義久。


儘管島津家有著地利和「釣野伏」這樣的小優勢,但在兵力和物資上遠不及豐臣軍,秀吉一統的步子不是一個九州豪族能夠阻擋的。


在敗局已定的時候,島津義久很識趣地選擇了投降,並且辭去家督的位置向秀吉謝罪。而秀吉出於島津家在九州地頭蛇的地位,也只是勒令島津家把領土退還給那些家族,依舊保留自家領土。


「不打到底,不撕破臉,對雙方都有好處」。


(島津義久二弟島津義弘)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打壓島津家的氣焰,秀吉特意評價九州本地的武將立花宗茂為「西國無雙之大將」。宗茂的父親高橋紹運死於對島津家的戰爭中,這也算秀吉幫忙報了仇。


九州徵伐對於秀吉來說並不是一場硬仗,島津家固然有東西沒拿出來,但對於秀吉來說,只要島津家臣服,自己平定九州的目的已經達到。他的目標應該是加快一統的進度,而不是沉浸於一隅的得失。


現在,秀吉可以高聲呼喊:「天下一步之遙。」


是的,自1467年應仁之亂以來,戰國割據時代已經持續了一百餘年,而現在完成數代人的夢想只差一步了!


相關焦點

  • 《仁王2》豐臣秀吉怎麼樣 豐臣秀吉背景介紹
    導 讀 《仁王2》作為一款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的遊戲,在遊戲中登場的一些人物可能都讓人感覺耳熟能詳了吧,可能很多小夥伴對於這些人物的背景還不是很了解,所以小編下面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仁王2》豐臣秀吉背景介紹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而豐臣家從此則日益衰弱,直至滅亡。 在這場命運之戰中,為何豐臣家主要將領會支持敵方?為何部分大名會倒戈?為何豐臣家會眾叛親離,不堪一擊?這要從豐臣秀吉晚年的一系列失誤說起。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但豐臣秀吉果真只是織田信長殞命的得利者嗎?要想得出答案,就必須對豐臣秀吉進行細緻探究。01.
  • 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本能寺之變造成織田信長及繼承人身亡,織田家迎來巨大變化,在這期間有一人身份特殊,他即是織田信長的四子,也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按理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被歷史大書特書,但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
  • 日本戰國人物:從「日吉丸」到「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此時還沒有姓,那是武士階級才擁有的特權,日本古代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日本天皇也沒有姓氏)藤吉郎:因為出身貧賤,所以豐臣秀吉少年時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長大成人後,以「浪人」的身份活動於自己家鄉附近地區。後來出仕於一個名為松下嘉兵衛的低級武士,但因為工作出色反遭同事嫉妒中傷,只好離開。公元1554年,豐臣秀吉回到家鄉,成為了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名雜役。
  • 豐臣秀吉——猴子的逆襲
    豐臣秀吉,屌絲逆襲成功代言人,五星級戰術指揮家,擁有堅定毅力又不失靈活手段,頭腦聰慧多疑善變容易膨脹的猴子。他是這個時代最勵志的風雲兒。豐臣秀吉完美的詮釋了「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生貧寒,幼年喪父,命途多舛,因為年少時的營養不良導致身體發育嚴重瘦弱,整個人似乎都退化成「猴子」,他就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最最底層人們的一粒。他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的是織田信長,一個不受傳統待見也不待見傳統的伯樂。
  • 豐臣秀吉番外篇(3)——右大臣豐臣秀賴
    右大臣,是秀吉死前為秀賴討要的官位。身為太閤,為子嗣謀取一個右大臣的位置似乎也算合理。而「右大臣」這個官位,是秀吉老主公織田信長生前的官位,寓意很明顯,秀吉希望自己死後秀賴能成為像信長一樣的天下人。就像父母更寵愛小兒子小女兒一樣,秀吉是老來得子,所以對秀賴額外珍惜,不僅為他安排了五大老五奉行來輔佐他,還背負罵名除掉了既定繼承人豐臣秀次,為秀賴掃清道路。
  • 豐臣秀吉自認為可以打敗明朝
    ②豐田秀吉父親不久就因傷重去世。貧窮的母親帶著七歲的豐臣秀吉和姐姐阿友改嫁給同村的男人竹阿彌。之後有了同母異父的弟弟豐臣秀長與妹妹阿旭(朝日姬)。繼父竹阿彌性情粗暴,秀吉生來瘦小,被稱為「猴子」,繼父十分討厭豐臣秀吉,受盡繼父的暴打,離家出走。
  • 豐臣秀吉番外篇(1)——北政所寧寧
    正篇先歇歇,寫寫豐臣秀吉番外篇。北政所,朝廷賜予的女性官位,官居從二品。中國有個成語叫「封妻蔭子」,在日本一樣,對於地位足夠高的男性來說,他們的正妻(注意是正妻),是可以擁有一定的官位的,與丈夫一樣享受來自朝廷的尊榮。1585年,秀吉獲得「關白」之位後,順理成章地,其正妻寧寧也獲得了「北政所」之稱。
  • 豐臣秀吉番外篇(2)——澱殿茶茶
    秀吉是沒有親生子嗣的,跟家康和信長不同,沒有一個親生子嗣是對一個有成者最大的失敗。但是茶茶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她先是生下了鶴松,雖然早夭,但是讓秀吉看到了希望,因此秀吉將澱城賞賜給她,後世尊稱茶茶為「澱殿」。1593年,豐臣秀賴出生,這件事直接改變了豐臣家格局。本來秀吉已經將關白之位讓與繼承人豐臣秀次,自稱「太閤」了。
  • 討鬼傳極豐臣秀吉獲取章節名稱 刷秀吉的任務
    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討鬼傳極豐臣秀吉的獲取章節。希望大家都能成功的刷出這一強力的御魂。 酷炫的攻擊特效   豐臣秀吉是真正從農民起家的一位日本統治者,早年是日本歷史上著名軍事家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個足輕(也就是步兵),而後也是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家臣,最早從事打雜等奴僕的工作,而後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步一步獲得賞識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趁機覆滅豐臣政權,奪取天下,算叛亂嗎
    豐臣秀吉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人不也是因為克了織田家嗎?織田信長還對豐臣秀吉有知遇之恩呢,豐臣秀吉有後來的一切,織田信長絕對功不可沒,他還不是奪了恩人的家業。但德川家取代豐臣家談不上以下克上,更談不上叛亂,怎麼說呢?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丹羽長秀在清州會議的時候為什麼要大力支持豐臣秀吉?
    「本能寺之變」後十餘天,豐臣秀吉消滅了謀反的明智光秀。明智光秀死後不久,織田家幾位實力最強的重臣在清州城開會,分配織田信長的遺產。織田重臣在清州會議上形成了羽柴(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對立,兩派的勢力和話語權也是旗鼓相當。到了這個時候,決定清州會議結果的人就是織田家的次席家臣、與柴田勝家齊名多年的丹羽長秀。
  • 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在豐臣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的主持下,織田信長及織田信忠父子的遺領被瓜分一空。豐臣秀吉作為替主君報仇的主要將領,在清州會議上佔據上風,這是為了確立他在織田家的領導地位,同時吸引更多的織田家臣投向他。在替織田信長成功復仇後,確實有不少中下級家臣倒向秀吉。不過,勝家替信長舉辦法會後,這個傾向開始發生動搖。為了穩固倒向自己的中下級家臣,在同年10月,豐臣秀吉同樣在京都舉辦了一場正式葬禮。
  • 從「戰國的猴子」到權傾朝野「太閤」 豐臣秀吉的「變形記」
    日本戰國時代英雄輩出,而在這一時期有為統一日本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戰國大名即: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而這三人也被稱為"戰國三傑",而月半叔今天就要講一講豐臣秀吉是怎麼一步步登上日本權力巔峰的
  • 「倭來了」:明朝曾遭遇了豐臣秀吉怎樣的挑戰?
    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對大明帝國的挑戰,正是利用了大明帝國製造的這個「倭寇」符號。《明史·日本傳》記載:(豐臣秀吉)欲侵中國,滅朝鮮而有之。召問故時汪直遺黨,知唐人畏倭如虎,氣益驕。益大治兵甲,繕舟艦,與其下謀,入中國北京者用朝鮮人為導,入浙閩沿海郡縣者用唐人為導。慮琉球洩其情,使毋入貢。
  • Hideyoshi丨東京新浪潮の「豐臣秀吉」
    《Never Be the Same》也正是在這張EP發行的兩個月之前,他把名字從M-6PO改為Hideyoshi,他想在發行《Never Be the Same》這張EP的同時,自己也能夠跟過去告別,他想賦予自己一個更日本化的名字,同時他也不是在富裕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選擇致敬Toyotomi Hideyoshi(豐臣秀吉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要看這計劃,就算「滅掉大明」,也只是豐臣秀吉「人生目標」裡的一部分……而且對這瘋狂計劃,豐臣秀吉及其「團隊」,都是信得十分認真:比如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原本都自稱厭倦了戰爭,沒想到豐臣秀吉一句「只要打下北京,你就是關白(宰相)」,接著就讓這「好兒子」興奮得如打了雞血,拍胸脯表示要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