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 「60後」社區書記萌萌噠「散裝英語」上線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60後」社區書記加強防控工作應對疫情輸入風險

萌萌噠「散裝英語」上線,還挺管用!

3月15日晚10點多,從巴基斯坦回常的Ahmad(阿罕默德)夫婦回到租住地新北區三井街道府西花園,三井社區黨總支書記徐洪已經一早等在那兒了。

「Hello(你好)!」「Changzhou Health code(常州健康碼)。」 徐洪用並不熟練的英語和對方進行交流。在了解了這對夫婦的基本情況後,徐洪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跟隨對方回家,測量體溫、填寫相關表格,並在生成健康碼的手機App裡添加了對方的護照號。最重要的是,徐洪告知對方,必須在家隔離14天。

見老外和保安乾瞪眼,只好用上「散裝英語」

三井街道地處新北區的核心區,有不少外籍人士,自從疫情防控工作轉向嚴防境外輸入以來,街道這位「60後」社區書記的「散裝英語」上線了。

事情還得從3月1日說起。當天晚上9點半,徐洪從社區下班,習慣性地到社區所在的典雅花園小區各個門崗進行巡視。這天走到北門,發現門口站著個老外,瘦瘦的,拖著行李箱,「我去的時候,門口保安已經和他比劃了十來分鐘,雙方還是乾瞪眼。」

徐洪走上前,當時腦子裡也就蹦出了幾個英語單詞,「Where are you from?(你從哪來?)」「Chinese friend?(中國朋友)」連說帶比劃,徐洪得知,對方來自印度,在新北區的一家外企工作。「後來找到了他的同事,一個馬來西亞人,對方會說中文,到門口來接了他,還立即添加了健康碼。」徐洪說,當時,他就關照對方,目前要進行居家隔離,不要外出,對方很配合。

筆記本記下常用語,「音譯」來幫忙

這件事之後,徐洪意識到,隨著外籍居常人士的不斷返程,作為社工,掌握一些常用外語很有必要。「雖然也可以用翻譯軟體,但畢竟代替不了人與人的交流,我還是希望能更有人情味一些。」

三井社區有一批外籍志願者,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會不定期開設「外語小課堂」,教社工一些相關常用語,徐洪第一時間報了名。

因為擔心自己接受得慢,徐洪在每句常用語的後面標註中文讀音,便於溫習。記者翻開徐書記的筆記本,看到「Wear a mask(戴口罩)」後面標註讀音為「為而額馬斯克」,「No party(不聚會)」標註讀音為「挪爬梯」,感覺萌萌噠。此外,徐洪還經常在社區請年輕社工幫著糾正讀音。「十幾天學下來,感覺用的地方還挺多,而且還挺有意思的。」目前,三井社區已經有30多位外籍人士返回,大多在居家隔離中。

帶領社區總結「一二三四五」防疫法

除了自學英語應對外籍人士返程,三井社區還在徐洪的帶領下,總結出了「一二三四五」防疫工作法,不斷築牢嚴密的社區防線。

一個中心:始終把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作為防控工作的中心,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全」模式:「全天候」服務模式,全體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值崗、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實現全天候為民服務。 「全要素」服務模式,以網格為單位,由網格員逐一添加隔離人員的微信,貼心服務全方位全覆蓋。

三個重點:對重點疫情地區返常人員、重點人員聚集場所進行排查,規範各重點防控流程。

四支隊伍:成立三井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隊伍,下設黨員志願者隊伍、網格員工作隊伍、居民志願者隊伍和物業志願者隊伍,每支隊伍根據分工開展信息收集、物資保障、防疫宣傳和門崗引導等工作,各司其職,守護一方。

「五心」服務:戰勝疫情有信心,排查疫情要細心,服務居民有暖心,持久作戰有恆心,全身心投入讓居民放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三井社區以「五心」服務為標準,持續做好居民服務。 吳燕翎 王瑩 文

相關焦點

  • 創新防疫模式 安樂社區「網格作戰圖」築牢社區「防疫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抗「疫」戰中,社區無疑是基層防控的最前線,也是那堵防疫的「牆」。疫情期間,怎麼打好「防疫戰」,如何築牢「防疫牆」,吉林街道安樂社區用一張「社區防疫作戰圖」鋪開了防疫工作。牢牢築起社區「防疫牆」。
  • 90後女社區書記的「防疫一線」:每天工作15小時 午飯只有10分鐘時間
    疫情牽動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而在這場「戰疫」中,不少90後也在共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不同領域貢獻著青春力量。90後劉麗英,是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街道集樂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簡單地吃完早飯後,劉麗英就匆匆奔赴自己的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
  • 萌萌噠《小雞彩虹》防疫兒歌英文版上線啦!小朋友...
    萌萌噠《小雞彩虹》防疫兒歌英文版上線啦!今天小編帶來一個好消息深受國內小朋友們喜愛的《小雞彩虹》防疫兒歌英文國際版正式上線啦~《小雞彩虹》防疫兒歌英文版由浙江傳媒學院國際文化傳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天雷動漫聯合製作,
  • 開州:社區書記巡街吆喝 防疫金句破2.3億流量 動員群眾共築社區...
    他叫廖伯奎,真實身份並不是民警,而是重慶市開州區鎮安鎮紫薇社區的黨支部書記。為防疫布控,廖伯奎借了一件警用反光背心,從臘月二十九一直堅持喊話至今。對於自己成為網紅的事實,廖書記表示很懵。他稱自己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己是一位社區幹部,守護社區百姓是他的職責所在。
  • 90後社區書記管好了一個9000人的大社區,2個月瘦了20斤
    很多居民不知道,這支隊伍的「領頭雁」、社區黨支部書記範志望,是一位90後。因為他剛滿三十歲、一家三人齊抗疫、他常常一天三餐吃泡麵,大家送他一個「三好書記」的稱號。抗疫期間,他每天早出晚歸連軸轉,整個人瘦了20斤。
  • 錄製日語韓語防疫宣傳、製作「口袋書」,小語種專業「90後」幫社區...
    (以下均為採訪對象供圖) 95後變成社區「小喇叭」,製作口袋書方便預判預診 「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特告知如下……」最近,虹口區歐陽街道每天循環播放疫情防控告知書的英語、韓語、日語等多個版本,社區「小喇叭」傳出的是「95後」年輕的聲音。
  • 上海警察「散裝英語」走紅,意外引出一條「神奇」熱線……
    這兩天一段上海警察「散裝英語」的視頻走紅網絡德國留學生返滬因語言不通被小區嚴格地「拒之門外」深夜保安求助報警上海除了有暖心的警察小哥哥還有用多語種防疫宣傳的社區工作者更有一條「神奇」的熱線電話雖不為大多數上海市民所熟悉卻是在滬「老外」們頂頂喜歡的
  • 「社區防疫」金沙裡社區:社企攜手打硬仗,防控阻擊共艱苦
    金沙裡社區書記彭遠蘭說。暖!社企社團共一心2月12日上午,轄區內長沙安吉娜醫療整形醫院的工作人員趕到社區送來口罩。「主任,作為社區的一份子,我們知道現在一線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都不夠,這2000個口罩是我們醫院剛籌集到的,希望能幫助解決社區當下的問題。
  • 社區黨員 「戰疫」先鋒——吉林社區防疫一線見聞
    新華社長春1月30日電 題:社區黨員 「戰疫」先鋒——吉林社區防疫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段續對吳亞琴和林松淑這兩位社區黨委書記來說,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戰役,讓這個春節假期成了她們近年來最繁忙的時間段。她們和社區黨員、幹部持續奮戰在防疫一線,雖然緊張、壓力大,但在「大戰」面前,社區黨員們快速行動、衝鋒在前的作風,讓兩位女書記頗為感動。「黨員就是堡壘,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吳亞琴說。防控疫情,黨員衝鋒在前。「剛開始有疫情消息時,許多黨員就主動找到我,要求自願加入防疫隊伍。」吳亞琴說。她所在的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裡中老年人居多。
  • 散裝英語是什麼梗和意思 散裝英語搞笑句子合集
    散裝英語是什麼梗?散裝英語是我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的一個梗,但是這意思吧,真的是太不容易解答了,那麼大家知道散裝英語是什麼意思嗎?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散裝英語是什麼梗  散裝英語是我們很多人在網絡上可以看到的梗,這個主要是說大家說的英語簡直是像散裝的一樣,不成句也不成文的樣子簡直是讓人哭笑不得了!  散裝英語什麼意思:  散裝英語的意思是說現在的人又很多不太會英語,經常是說話不成句不成文的樣子。
  • 行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守門人」
    原標題:行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守門人」   守一道門,護一座城。在這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隨處可見社區工作者們的身影。照顧居家留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夜裡在小區防控點巡邏……作為社區「管家」,從2月4日至今,大興區舊宮鎮潤楓錦尚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明胤一直在用心守護著社區防疫的大門。
  • 黃石市海觀山社區葉元華:永不掉線的社區書記
    2 月 23 日凌晨 1 時,還在黃石市海觀山社區疫情 防控群裡給值班黨員點讚的社區黨委書記葉元華,怎麼也 不會想到幾個小時之後的自己會突然倒在為居民採購生活物 資的路上。「你們放心,我來!」「物資問題我去協調,一 定幫你解決」「沒問題,包在我身上」,這些都是葉元華的 口頭禪。在社區居民的心中,葉元華個子小巧,幹起工作卻 十分「潑辣」,無論群眾家裡有什麼困難,第一時間給她打 電話就一定能解決。
  • 更多「50後」「60後」用戶在防疫期間加入在線購物群體 中老年人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防疫期間,許多中老年人開始在線消費購物。每日優鮮網購生鮮大數據顯示,今年春季,40歲以上用戶增加了237%,其中有90%的中老年新用戶跟兒女學會了下單;美團「60後」用戶以36.7%的佔比成為外賣新客增長的主力之一;餓了麼平臺外賣生鮮業務的50歲以上用戶,環比增長了2.3倍。 零售業分析師王源認為,中老年人對生鮮質量更加懂行也更加嚴格,對價格更加敏感。
  • 受捐防疫物資怎麼用 社區明明白白來說清
    受捐防疫物資怎麼用 社區明明白白來說清 2020-02-26 15:36:28   來源:蕪湖新聞網
  • 復興路40號社區防疫的「當家人」
    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社區黨委書記趙連成說。17年前的「非典」防控工作中,趙連成站在了抗擊「非典」的前線。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第一線的隊伍裡,趙連成的身影依舊在。挑起社區「當家人」擔子「哥,今年過年,你可得回家看望咱老父親,父親年紀大了啊。」
  • 世衛組織都點讚 福田僑香社區ACT模式防疫亮點多
    深圳新聞網3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黃思凌)一個月前,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來到深圳考察,在走訪了僑香社區後,肯定了社區創新實施的「ACT」防控模式,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 防疫期間 網絡社會工作大有可為
    在防疫期間,社區呼籲居民少出門,嚴格控制人員聚集,儘量減少人員接觸,社會工作實務正面臨著新的挑戰,也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與社會工作「在場服務」相比,網絡社會工作能夠突破疫情期間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無法面對面的空間限制,實現「缺場服務」,迎來新的發展。
  • 不分國籍,同心協力——上海外籍居民的社區防疫故事
    碧雲社區各小區出入口都配備了消毒物資及各語種的防疫通知。新華社記者何曦悅攝影新華社上海3月6日電(記者何欣榮 何曦悅 丁汀)「帶回中國的口罩都沒有送出去。」美國人伊安·漢納說,這讓他覺得頗為驚訝,同時又覺得很安心。
  • 水井坊社區書記抗疫有故事 吃碗方便麵就算過年了
    王怡是錦江區水井坊社區黨委書記,一個言語不多、愛幹實事的漢子,是錦官驛街道總工會專幹,也曾以優良的作風被評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因水井坊社區主任正在休產假,在疫情防控期間,王怡是社區書記和主任職責「一肩挑」。除夕夜,王怡收到派出所通知後,顧不上休息,立即協同有關部門一起對疫情較重地區返蓉人員進行排查。「水井坊社區是成都的會客廳,黨組織交給我們的任務就一定要做到,我們要堅決把病毒阻斷在社區以外。」
  • 拍得了視頻下得了社區、阻得了騙局做得了翻譯,這名「85」後青年...
    視頻中的這位小姐姐,就是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石泉路派出所的一名「85後」社區民警程雅雲,史上最年輕的普陀公安十佳優秀社區民警獲得者。圖說:程雅雲收到群眾錦旗。普陀公安分局供圖(下同)建立勸阻體系微信群程雅雲負責的管弄一村小區是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社區,其中近一半是60歲以上的老人。程雅雲以自己為同心圓的圓心,建立了老年家屬通訊錄,一旦發現有老人可能被騙的情況,她可以立即通過通訊錄,與老人的家屬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