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主播15秒換一頂假髮 許昌一假髮廠家在拼多多單月能賣170萬元

2020-12-16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文圖

他是80後,從一個傳統商場老兵,切換成靠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的商家,許昌蘭姬假髮電商負責人周東峰僅用了不足一年的時間。離開熟悉的舒適區後,他帶領著同樣是電商「新人」的主播團隊,一路摸爬滾打,在許昌這座「頭頂時尚之都」,找到了抱團取暖、安身立命的新行當。

靠電商平臺創業不足一年,單月假髮GMV達170萬元

與中年脫髮帶給人的焦慮相比,人到中年再重新創業造成的壓力更為明顯。

去年,周東峰辭去了在許昌胖東來的工作後,於2019年10月16日在拼多多平臺開設蘭姬假髮官方旗艦店。此時,他僅花在找貨源的時間就用了3個月。入駐拼多多後,用了10天的時間,實現訂單「零」的突破。

但在平臺上坐等流量的做法顯然達不到他對出貨量的預期。於是今年3月,周東峰開始主動出擊,著手打造自己的拼多多直播團隊。「既要能說,又要會說,還得有不停解說的

意願,這樣的主播其實不好找。」周東峰面試主播時,都要先讓面試者試鏡,親自面試遴選直播人才。

歷時近3個月,終於完成直播團隊的組建,在制定一系列直播規範和標準後,蘭姬假髮的直播風生水起,訂單轉化率也直線飆升。據周東峰介紹,今年5月,拼多多旗艦店各項直播數據係數攀升,直播觀看流量從不足1萬人到突破50萬人觀看,單月GMV也倍增至170餘萬元。

自開設旗艦店1年以來,蘭姬假髮電商團隊已達到17人,其中主播、美工、客服等12人,另外5人常駐工廠,主要負責發貨、理貨、退換貨等。

「作為蘭姬假髮廠家直銷在拼多多平臺的旗艦店,目前電商部分的銷量佔30%左右。雖然不是平臺上銷售量最好的商家,但我們是增速最快的商家。」周東峰表示,預計在2021年4月份,電商銷量佔比會突破50%。這個離開舒適區的中年打工人,靠在拼多多賣假髮撐起了一個團隊,也收穫了創業帶來的成就感。

創業直播團隊「星」味兒十足,不僅有「小孫儷」還有「馬伊琍」

雖然直播團隊的主播都是半路出家的草根兒,但在粉絲們看來,這儼然就是一個「星」味兒十足的主播團隊。

拼多多電商主播宋女士作為這一團隊的首個主播,也是主播團隊的帶隊負責人。因家庭變故,宋女士如今是一名單親媽媽。本身就是銷售出身的她,很快就適應了直播節奏、找到了直播門道。「因為我們面對的消費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女性,所以我們在直播中不稱呼她們『寶寶』,而是稱呼『姐姐』們。」在直播初期,她每天甚至會直播近10個小時。

正是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宋女士通過直播能夠獲得維持家用的收入。「我們的收入

和銷量直接掛鈎,在直播時段內儘可能多地滿足粉絲的需求,並大量展示戴上假髮後的真實效果,才能提高下單率。」直播時,宋女士還常常因為帶上假髮後酷似演員馬伊琍,引發直播間粉絲用彈幕互動。

直播團隊裡除了有「馬伊琍」,還有一個「許昌小孫儷」。同樣是單親媽媽主播的塗女士,因為戴上某些款式的假髮後神似演員孫儷,被粉絲親切稱呼為「許昌小孫儷」。為了儘可能快地向粉絲展示假髮效果,主播們已經練就了將束髮、戴假髮套和戴假髮這一系列動作,在15秒內完成,每天直播時長穩定在5個小時左右。

拓展發製品內銷市場,假髮中小微商家的拼多多新機

受疫情影響,以出口為主的許昌假髮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如何提升國內銷量、加深布局國內市場,成了許昌假髮產業帶無法迴避的命題。

據許昌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曉剛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2000多家發製品企業,其中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業,發製品從業者達30多萬人,發製品產值達到304億元,出口產值75.99億元,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難看出,許昌作為全國重要的假髮產業帶,中小微企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為許昌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擔負起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任。

目前,許昌發製品多數針對國外市場,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還不夠。張曉剛稱,為助力企業拓展國內市場,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許昌市不僅舉辦了河南發製品出口轉內銷對接會,還出臺了《許昌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通過直播引流帶貨,打通線上線下,助力發製品企業拓展國內市場。

據了解,截至今年11月中旬,許昌市累計開展各類電商直播2500餘次。「假髮作為高附加值時尚產品,希望許昌中小微企業能藉助拼多多這匹電商『黑馬』,有效促進許昌發製品出口轉內銷,提升國內市場佔比。」張曉剛稱,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小微企業應該把握新機,通過藉助諸如新電商拼多多平臺,積極開拓發製品國內市場、提升許昌發製品國內影響力。

相關焦點

  • 15年商業老兵試水電商「一頂假髮」在拼多多年銷 600萬元
    5秒鐘換一頂假髮單親媽媽上演勵志人生    推開許昌市蘭姬假髮電商辦公室的門,被粉絲們稱呼為「許昌小孫儷」的主播塗冰冰正在直播。這位來自四川綿陽的90後主播,還是一位單親媽媽。    今年7月,做生意失敗的塗冰冰轉行成為蘭姬假髮的一名職業主播,這一選擇讓她感到生活有了色彩和奔頭。「高的時候月入萬元吧。」塗冰冰說。
  • 許昌的假髮,拼多多喊你入駐平臺啦!
    說起咱們許昌的假髮行業,那是聞名全國,作為假髮行業的龍頭老大,許昌的假髮電商也深受很多購物平臺的重視,>8月5日,在許昌廣電大廈,就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活動,拼多多總部針對許昌假髮行業開展線下的招商大會,接下來咱們就到現場去看一看。
  • 年輕人愛假髮 假劉海、假髮片成了爆款 每2秒賣出一頂 「假髮經濟...
    被這樣的神奇效果「種草」後,小吳忍不住打開了淘寶,她發現月銷售量1萬件以上的假髮墊、假劉海比比皆是。 脫髮人群引爆了「假髮經濟」,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每兩秒鐘就有一頂假髮被買走。而據衛健委數據,國內脫髮人數已超2.5億,即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有脫髮情況。無論是為了更美,還是為了遮禿、掩瑕,近年來,假髮迎來「禿」如其來的商機,甚至還成為很多消費者眼裡的時尚單品。
  • 許昌假髮湧入直播間:手工假髮價格破萬,商家直播日銷兩千頂
    據非洲疾病控制中心11月19日發布的數據,非洲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200萬例。大量港口裝卸工人染病,港口一度關閉,進口的貨物普遍出現停滯,假髮的進出口不可避免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就造成非洲當地的假髮行業從業者進口不到假髮,而國內的工廠又賣不出產品。鄭錢身邊就有很多因為貨款回不來倒閉的假髮工廠,也有大量工廠處於觀望狀態。「尤其是出口佔比越重的工廠,受到的影響就越大。」
  • 靠「造假」致富的村莊——許昌:承包全球一半假髮,年入15億
    因此,假髮,漸漸地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之中。許昌人與假髮的緣分,起源於一開始外國人對於製作假髮的需求量很大,於是有些人來到了許昌,向當地的人們買頭髮。那時候的許昌還是一個貧窮而落後的小地方,一看連自己的頭髮都能夠賣錢,喜不自禁,當即大多數的人都將自己的頭髮賣了出去。賣發收發又做發後來的一段時間裡,許昌人從被動賣自己的頭髮,變成了主動地買下別人的頭髮進行兜售。
  • 河南許昌——世界假髮之都,全球百分之八十假髮出自這裡
    誰能把握住這個市場,利益是可見的高。河南許昌,就是抓住這個大市場的城市。對於許昌的假髮生產有一個數字,1/3,許昌的三分之一人口皆在從事假髮行業,可想而知人員之多,工廠遍布之廣,所生產的數量之多,為假髮產品輸出提供了大量的基礎。
  • 許昌女孩赴美賣假髮,被韓國老闆趕出店,卻在黑人聚集區賺足錢
    劉強最終還是收到了那位素未謀面的黑人女孩的消息:「假髮已經收到,我非常喜歡。」身在許昌的劉強,或許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一頂假髮,跟遠在大洋對岸的一位黑人癌症女孩,產生聯繫。劉強的老家,在中國的假髮之都許昌。父母是工薪階層。
  • 2.5億人禿頭 假髮經濟崛起:線上銷量漲80% 每2秒賣一頂
    在淘寶上,月銷售量2萬件以上的假髮墊、假劉海比比皆是。一家跨境平臺的數據也顯示,每2秒就能賣出一頂假髮,年成交額 15 億元。陸肖發現,其實假髮也是很多時尚女孩的標配。為了顯得頭頂富裕點,女孩們把假劉海買成了爆款。在淘寶上,一款假髮片可以月銷2萬片。
  • 2.5億人開始「禿頭」,假髮經濟崛起:每2秒賣出一頂
    無論是為了求美,還是為了遮禿、掩瑕,近年來,與養護與植髮行業一樣,假髮也迎來「禿」如其來的商機,甚至成為很多消費者眼裡的時尚單品。在淘寶上,月銷售量2萬件以上的假髮墊、假劉海比比皆是。一家跨境平臺的數據也顯示,每2秒就能賣出一頂假髮,年成交額 15 億元。
  • 中國2.5億人開始「禿頭」,假髮經濟崛起,每2秒賣出一頂
    一家跨境平臺的數據也顯示,每2秒就能賣出一頂假髮,年成交額 15 億元。有專業人士稱,國內假髮產業年銷售額600億元,從業者超100萬人。疫情的到來,更是讓假髮產品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發生了變化,讓「頭頂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起來。
  • 一個「假髮之都」店主的2020:國內高端假髮遭瘋搶,脫髮人群是購買...
    年輕人總想多嘗試,於是我自己也開了個網店,從叔叔開的假髮工廠進貨,慢慢做高端假髮,主要賣給國內用戶,以及歐美白人。剛開始,網店一個月只能賣出去幾頂假髮,總價值兩三萬元,我們只能賺兩三千元。假髮不像衣服和鞋子,它屬於小眾產品。但是很奇怪,從去年開始,買假髮的消費者數目每個月都在往上漲。去年上半年,我一個月能賣出價值五萬元的假髮,下半年比上半年數量還要翻一番。
  • 許昌積極探索假髮內銷之路,有福建採購商專程跑來...
    【創同品類全網活動期間最高銷售額】 蘭姬假髮拼多多電商平臺負責人周東峰是初進入假髮領域的創業者,他在去年十月開始試水電商平臺銷售,在定價、選品、市調及平臺比較後,最終決定選擇客單價100-300元之間、年齡在30-60歲之間以女性用戶為主的全真發類產品,並在某電商平臺上開設了品牌旗艦店。
  • ...女孩不做美國櫃姐回國當主播,速賣通上賣中國假髮1小時掙3000美金
    劉強測算過,在一場直播中她的最快手速是一分鐘換了20頂假髮,平均不到3秒一頂,直逼李佳琦塗口紅的速度。這個出生於中國假髮之都河南許昌的92年女孩,原本在美國線下專櫃做櫃姐,把中國假髮產品賣給外國人。受疫情影響,櫃姐的工作沒了,劉強回到國內成為一名線上主播,在速賣通上向美國黑人消費者推銷中國假髮,1小時最多能掙3000美金。她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成為假髮界的海外版「李佳琦」。5月下旬,彭博社獨家披露了阿里巴巴全球化最新舉措:旗下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開啟全球網紅孵化計劃,3年要打造100萬個老外版「李佳琦」及內容創業者。
  • 河南90後女孩不做美國櫃姐回國當主播,速賣通上賣中國假髮1小時掙...
    劉強測算過,在一場直播中她的最快手速是一分鐘換了20頂假髮,平均不到3秒一頂,直逼李佳琦塗口紅的速度。這個出生於中國假髮之都河南許昌的92年女孩,原本在美國線下專櫃做櫃姐,把中國假髮產品賣給外國人。
  • 假髮行業要「換擋」
    許昌探索發製品內銷新機遇   12月4日,2020年河南省「外貿精品惠購中原」系列活動之河南發製品   據許昌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曉剛介紹,目前發製品多數針對國外市場,此次舉辦出口轉內銷活動,想借著這一契機向企業宣講針對國內人群適合的假髮產品。
  • 2.5億人開始「禿頭」假髮經濟崛起:線上銷量漲80% 每2秒賣出一頂
    無論是為了求美,還是為了遮禿、掩瑕,近年來,與養護與植髮行業一樣,假髮也迎來「禿」如其來的商機,甚至成為很多消費者眼裡的時尚單品。在淘寶上,月銷售量2萬件以上的假髮墊、假劉海比比皆是。一家跨境平臺的數據也顯示,每2秒就能賣出一頂假髮,年成交額 15 億元。
  • 河南90後女孩當主播,賣中國假髮1小時掙3000美金
    河南許昌90後女孩劉強,通過直播賣老外假髮,一小時入帳3000美金。劉強表示,自己在一場直播中最快的手速就是一分鐘換了20頂假髮,算算大概不到一分3秒鐘就是一頂。直逼李佳琦塗口紅的速度,為此,劉強也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假髮界直播的「李佳琦」。
  • 揭秘「假髮村」 全世界一半假髮的生產基地
    她把乳白色網帽放在假頭模型上,左手將頭髮放在網帽的細縫上面,右手指握住一根筆芯大小的鋼針,極輕極輕地一毫米一毫米將黑色的頭髮鉤在網帽上。手工織發對織工要求極高,不能少,也不能多,更不能錯,否則就會前功盡棄,推倒重來。「我鉤得最多的一頂假髮,有3萬多針,織了21天才織完。」張豔霞說,這頂假髮最後賣了4萬多元。一頂假髮從分揀到成品,需要50多道工序。
  • 中國假髮,統治第三世界
    許昌是非洲人心目中的時尚聖地,從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Michelle Obama),到娛樂圈大咖碧昂絲都曾佩戴來自許昌的假髮。而利比亞總統此次趕赴許昌,便是為了假髮工廠瑞貝卡(Rebecca)尋求合作。假髮是跨境電商中國出口產品的熱點,平均每2秒鐘就有一頂假髮被買走,登頂海外成交商品的第一名。
  • 許昌假髮、平江辣條、雄縣保險套……小城裡都藏著哪些產業?
    據說在河南許昌,幾乎三分之一的人都能跟假髮扯上關係。原來,許昌從19世紀開始就有著「假髮之都」的美譽,當地人可以說是把頭上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許昌剛開始做假髮的時候網際網路還沒誕生。據史料記載,在慈禧太后年間,河南許昌泉店有一個叫白錫和的商人,他偶然結識了當時在做假髮生意的德國人亨特,白錫和用德國生產的「飛馬牌」鋼針,換取農戶家中被隨意丟棄的頭髮。「找頭髮換針,」遊走思鄉的貨郎一吆喝就是100多年,這也成了許昌原始假髮市場的標誌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