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城前鋒:小檸檬拓寬村民致富路

2022-01-08 雲浮電視

近年來,雲城區前鋒鎮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整合土地,選種了品種優、產量高、銷路好的優質檸檬,拓寬村民奔康致富路。

劉月金是雲城區前鋒鎮的檸檬種植大戶,一走進他的檸檬種植園,一股檸檬特有的清香味撲鼻而來。他所種植的檸檬個頭大、水分足,深受消費者喜愛。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劉月金回鄉承包了239畝山地,當起了「拓荒牛」。

劉月金:「因為我們這些地方以前種過砂糖橘,現在都不行了,我就想引進一個新品種,臺灣的『黃金一號』回來種植,老實說這些都是試種的,到現在看起來我的思路是對的,今年已經豐收了。」

在種植過程中,當地政府和農技部門也積極參與其中,為劉月金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意見建議,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

劉平:「我們作為農技部門,聽說他們種植檸檬後都非常關注,在種植方面他們本來打算採用矮化密植的,我們看到以後就指導他們,要求他們進行矮化疏植,這樣才有利於果樹生長還有太陽光的吸收,這次我們下來看到他們的果樹生長得蠻好的,作為農技部門感覺還是很欣慰的。」

通過農技人員的專業指導和劉月金的精心呵護,這批檸檬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迎來了豐收。今年,果園的畝產量達到6000斤,按目前市場價每斤2.5元來算,單靠種植檸檬就讓劉月金增收40多萬元。

劉月金:「剛開始的時候村民都沒有什麼信心,現在看到我們有成果了,他們的信心也非常大,前幾個月每個村民見到我都問還有沒有苗,我們今年準備繼續發展種植200多畝,土地已經租下來了,我想繼續擴大種植,然後搞一個曬檸檬幹的初加工廠,然後擴大種植,帶領周邊的村民致富。」

想要奔康致富,不光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為此,前鋒鎮加快完善縣鎮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等工作,打通農產品從「豐產」到「豐收」的快車道。

張明才:「我們充分利用好本地優質農產品,通過我們的電商平臺和自媒體平臺,把農產品推廣出去,在現有的優勢資源上,繼續擴大我們的規模,紮根下去,帶動周圍更多農戶農產品進城,讓他們在能夠在家門口就實現致富。」

記者:李忠輝 攝像:黎浩傑



相關焦點

  • 小香包拓寬了她的致富路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不少朋友會買些節日的小物件兒,這不,延安市洛川縣脫貧鞏固戶王紅梅早就開始忙活了,因為每年這個時候她都要一針一線趕製香包,增加家裡的經濟收入。在王紅梅的家中,她和村裡的婦女們飛針走線、巧手翻飛,用各種質地的花布和五彩絲線精心繡制著香包。
  • 陽春河山村:加工竹製品 拓寬致富路
    近年來,該村不斷拓展地方特色的手工竹製品產業,拓寬村民致富路。黎開傳是村裡有名的竹匠,善於製作竹椅和竹梯,有著40多年竹製品製作經驗。現在臨近農曆五月初四高流河墟開圩,黎開傳與他的夥計們也顯得格外忙碌。
  • 肥西縣上派鎮:新型家庭農場拓寬農民「致富路」
    說到火龍果的收成,肥西縣上派鎮前進村貓地村民組新型家庭農場主馬永坤笑了。從一開始的只種稻穀到現在的多元化種植髮展新型農業,馬永坤走出了一條鄉村致富路。 9月14日下午,筆者來到了永坤家庭農場,此刻他正在給火龍果剪枝。「有些廢枝要剪掉,有些剪掉的枝子還可以售賣。」從大棚裡走出來,馬永坤說起了「渾身都是寶」的火龍果,滿面笑容。
  • 孟津縣:駐村書記創辦手工饃作坊 拓寬村民致富路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鄭佔波 李永剛 賈鵬波)5月14日,在孟津縣橫水鎮古縣村扶貧創業基地裡,由駐村第一書記蔡會利,帶領村民創辦的手工饃作坊正式批量投產,各式各樣的手工饃深受當地群眾青睞,前來購買蒸饃的人們排成了長龍。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且末縣:香蒜種植讓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巴州統計局、新疆瑞源乳業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巴州支公司駐且末縣其木布拉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波華向村民宣布香蒜銷售的金額,工作隊副隊長同古力克逐一為村民發放現金,並鼓勵村民明年再接再勵,實現增產增收。
  • 福安城陽:綠竹產業拓寬致富路
    佔洋村產出的綠竹筍甜嫩,遠近聞名,多數村民依靠綠竹產業走上了致富路。「我們村主導產業是綠竹筍,從最早的幾百畝,到現在擁有一千多畝竹林。目前,村中從事綠竹種植業的村民達60%以上。」村主任凌樹堂說,綠竹筍每年可為村民創收1000多萬元。
  • 小玫瑰開出致富「花路」
    新華社瀋陽6月26日電題:小玫瑰開出致富「花路」新華社記者於也童、李宇佳「這批花再有三四天就能成了,到時候希望賣個好價錢。」剪枝、打藥、套袋,瀋陽市遼中區六間房鎮馬三家子村一處玫瑰花棚裡,年過六旬的村民張大娘正侍弄自家種植的玫瑰花。張大娘種植玫瑰花已經十多年了,家裡三個花棚都栽滿了嬌豔的玫瑰。這些玫瑰主要銷往遼寧省內,平均每年能為她一家帶來近3萬元的收益。「用時髦的話說,玫瑰讓我們一家走上了致富『花路』。」
  • 個舊賈沙鄉:小竹 「編」出致富路
    個舊賈沙鄉:小竹 「編」出致富路 2020-06-24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1年脫貧路 紙罐罐成為村民致富「金罐罐」
    11年前,風靡歐美國家的兒童玩具pinata對青島西海岸新區海青鎮小陳村的村民們來說,陌生且遙遠。11年後,小陳村村主任安志勇帶領村民把生意做到了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紙罐罐成了小陳村村民致富的「金罐罐」。
  • 小藤條編出致富路
    小藤條編出致富路 2020-12-21 10:21:53   來源:黃山日報
  • 河南淅川:杏李拓寬群眾致富路
    連日來,葉溝村村民裴豐勤的心情格外好,家裡種植的幾畝杏李今年進入盛果期,因果大味甜,每次到鎮杏李分揀中心都是搶購一空。「我們家杏李園全部施的是有機肥,種出來的果子個兒大味甜,不愁賣。這不,今天拉來兩車都順利賣出去了。」裴豐勤自豪地說。
  • 小秋葵種出大效益 金鄉董樓村這項產業拓寬「致富路」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媛 通訊員 李博 周紅波)金鄉縣胡集鎮董樓村依靠黨建引領,調整種植結構,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秋葵種植,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路。眼下,正是秋葵上市的季節,胡集鎮董樓村村民徐秋玲正在地裡忙著採摘。
  • 忠仁鎮康樂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忠仁鎮康樂村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過程中,充分發揮典型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庭院經濟」致富模式,提高種植水平,有效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在76歲的忠仁鎮康樂村村民祝慶德家中,一進門口,乾淨整潔的院子映入眼帘,祝慶德把他家後院的菜園子分成了兩片,一片種玉米,一片種農家小菜,不僅拓寬了收入渠道,還大大改善了居住環境。
  • 「攜手奔小康」南陽鎮平:小小雙孢菇 拓寬群眾致富路
    今年年初以來,南陽鎮平縣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鎮平縣郭莊回族鄉孫樓村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裡的雙孢菇迎來了第二茬成熟季。南陽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村民姜坤華我今年承包兩個大棚,產量差不多,銷售什麼都不用擔心,縣裡都承包,所以這個前景還很好。進入豐收季,村裡和姜坤華一樣忙碌的村民還有很多。
  • 江蘇洪澤:紅辣椒種植助力村民走上致富路
    12月9日,走進江蘇洪澤朱壩街道大劉村蔬菜種植區,呈現眼前的一排排塑料大棚連延成片,形成白茫茫的一片蔚為壯觀,正在採摘紅辣椒的村民忙忙碌碌。大棚內,一株株綠油油的辣椒長勢喜人,一個個又大又紅的大辣椒掛滿枝間,讓人賞心悅目。
  • 藏香豬「落戶」大深山,于都縣這個村拓寬村民致富路
    這可是當地村民合作創業放養的。藏香豬雖然食量比較大,卻是瘦肉型豬,因為是散養,豬的活動量很大,活動範圍廣,最不喜歡被關在窄小的空間裡,奔跑中長大的藏香豬與傳統圈養的豬有十分明顯的區別。蕃薯藤是藏香豬的最愛!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
  • 小煎餅「攤」出致富路
    原標題:小煎餅「攤」出致富路   寒冬時節,筆者走進山東省陽穀縣七級鎮辛莊村村民劉思光夫婦的傳統石磨煎餅坊,金黃色的煎餅散發著撲鼻的香氣,屋裡等著不少前來買煎餅的客人
  • 江永上江圩:手工紅薯粉拓寬致富路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謝文彬 陳平成)冬日農閒時節,我縣上江圩鎮錦江、龍田等村的紅薯粉加工作坊一片繁忙,村民們利用農閒時間製作紅薯粉條。傳統紅薯粉條加工已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