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子公司被接管、證代董秘離職,國盛金控20億私募債延期
國盛金控近日宣布,2017年發行的債券「17國盛金」債券2020年回售支付日調整至2021年付息日,並授權總經理根據實際情況在職權範圍內決定及辦理本債券有關的一切事宜。
「17國盛金」是國盛金控2017年12月21日發行的私募債,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發行規模20億元,期限為5年,附第三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上述決定得到9名董事之一的趙岑女士反對,理由是「權力行使條件和權力範圍不明確」。
根據國盛金控2020年12月15日發布的公告,公司董事會已經同意解聘趙岑女士的公司董事會秘書及董事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12日,公司董事宣布,「近日收到證券事務代表方勝玲女士遞交的辭職報告,其申請辭去證券事務代表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在國盛金控最新給出的回應中表示,董事會秘書暫由公司副總經理李娥代行、證券事務代表由公司員工馬濤擔任,協助董事會秘書工作。
國盛金控宣稱,「李娥、馬濤二人具備信息披露工作所需的經驗及專業技能,本次董事會秘書解聘及證券事務代表辭職將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信息披露工作」。
事實上,債券兌付危機早在國盛金控三季報時就有所體現。
在此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正文中,自公司「國盛期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盛期貨」)和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盛證券」),因「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被中國證監會接管後,公司融資能力減弱。
國盛金控稱,公司2020年12月面臨較大的債券本息償付壓力。
公司存續債券餘額合計286799.33萬元,包括2016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6國盛金」餘額26799.33萬元、2016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6國盛控」餘額60000萬元、2017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7國盛金」 餘額200000萬元。上述「16國盛金」「17國盛金」將於2020年12月迎來回售支付日,涉及金額合計226799.33。
此外,子公司被接管引起了公司債權人、潛在資金方、債券受託管理人、債券評級機構等相關方的緊張,並啟動了進一步的風險控制措施,導致不少原處於授信申請過程中的金融機構終止授信審批,非公開發行債券計劃無法繼續推進。
2020年9月8日,債券評級機構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將公司及「16國盛金」、「16國盛控」、「17國盛金」、債券列入信用等級觀察名單。9月、10月以來,受託管理人恆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將「16國盛金」、「16國盛控」、列為「風險類」債券,南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17國盛金」列為「風險類」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