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西藏考古實現對千年古墓葬的整體搬遷

2020-12-15 瀟湘晨報

為保證西藏山南市那龍山坡一處吐蕃時期墓地的完整性保存及後期展陳,今年7月開始,西藏考古人員對其進行了整體搬遷,這也標誌著西藏境內首次實現對千年古墓葬的整體搬遷。

↑那龍墓地墓葬(資料照片,三維模型正投影像)。新華社發(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那龍墓地海拔約4700米,暴露於野外,常年受雨水衝蝕。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和山南市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墓葬進行了現場勘查,2020年7月開始實施現場搶救性清理及整體搬遷,11月在山南市博物館內開展了墓葬清理等後續工作。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何偉介紹,考慮到長時間田野清理,墓葬會面臨野外高強度紫外線直射影響,加速遺蹟、遺物乾裂,加上山體疏鬆的土質不便在現場做清理,考古隊員最終採用套箱法對墓葬進行了整體打包、搬遷。

↑那龍墓地出土的青銅飾件和銅花扣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據悉,那龍墓葬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以木棺作為葬具,棺頂壘石片封頂。木棺朽蝕嚴重,僅邊緣木框殘留有痕跡。木棺東側葬墓主,西側置隨葬品。出土隨葬品包括紡織物、銅器、木器、鐵器、料珠等。

經碳十四測年顯示,那龍墓地M1為公元6-7世紀墓葬遺存,為典型吐蕃時期墓葬。墓葬內出土的一件完整冠飾與該墓地早年出土的圓形金飾、弓狀金耳墜、盤羊金飾、金戒指等遺物,為研究吐蕃時期的首飾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

「目前,西藏境內發現與發掘的吐蕃墓葬數量有限。」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夏格旺堆說,「那龍墓葬的發現與整體搬遷,將為研究西藏吐蕃時期社會結構、喪葬習俗、考古學文化以及構建西藏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編審:何勝科

編輯:王思晴德慶白珍

來源:新華社

【來源:日喀則新聞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寧鄉千年古墓群』湖南發掘出土寧鄉千年古墓群 鐵釜類似現代火鍋
    關於『寧鄉千年古墓群』湖南發掘出土寧鄉千年古墓群 鐵釜類似現代火鍋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寧鄉千年古墓群』湖南發掘出土寧鄉千年古墓群 鐵釜類似現代火鍋,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寧鄉千年古墓群,寧鄉古墓群相關的信息
  • 湖南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
    原標題:湖南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   (原標題:藍山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圖))   出土的文物   紅網藍山站3月19日訊(分站記者 黃俊北 通訊員 王芳)3月18日,湖南藍山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正式進駐工地。
  • 藍山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
    湖南日報8月11日訊(記者 李國斌)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考古專家正在湖南永州市藍山縣五裡坪古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是2000多年前馬王堆漢墓帛畫地圖上標註的漢南平城故址的墓葬區。
  • 寧鄉千年古墓群 其中一座漢代墓葬出土了一件鐵釜與現代火鍋十分類似
    寧鄉千年古墓群 其中一座漢代墓葬出土了一件鐵釜與現代火鍋十分類似時間:2020-05-19 14: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寧鄉千年古墓群 其中一座漢代墓葬出土了一件鐵釜與現代火鍋十分類似 5月17日,寧韶高速二標段楊家灣附近發現古墓群。
  • 青海都蘭檢察院提起該省首例盜掘古墓葬訴訟
    中新網西寧6月24日電 (孫睿)記者24日從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委宣傳部獲悉,由海西州都蘭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張某某、韓某某等五人盜掘古墓葬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日前依法開庭審理,五名被告人前往都蘭縣熱水古墓群盜掘文物雖未遂,仍被判賠償文物保護費用27600元,這也是青海省首例盜掘古墓葬訴訟案件。
  • 江蘇發現西漢古墓,引發考古界轟動,專家稱:木頭就價值150億
    縱觀歷史,古人素有「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和厚葬傳統,因此帝王將相們為在死後繼續享受奢靡生活,通常都會將大量珍寶財物作為陪葬品葬入自己的陵墓之中。在歷史上,西漢墓葬無論是規模形制還是陪葬品的豐富程度,基本都是遠超歷代的。在考古界有這麼一個現象,就是漢朝的墳墓基本都是被人挖掘過得,也就是盜墓賊,盜取墓內文物。
  •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永州一古墓群入選!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永州一古墓群入選!▲五裡坪遺址M449出土陶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五裡坪古墓群是一處以漢晉時期墓葬為主的大型古墓葬群,位於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城東北。
  • 千年古墓內出土大量藍色人骨,考古專家急忙換上防護服,揭開謎團
    地下出現烏木可以預測,下面一定藏有貴重之物,極有可能是一座古墓。於是,李某連同村民們再次來到水源地。在深入挖掘後,挖出了一些人骨遺骸。而李某先前挖出的那塊黑色烏木,正是一塊棺材蓋板的一部分。村裡人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再挖下去恐怕就得背上非法盜墓的罪名。
  • 千年古墓發掘到一瓶千年老酒,專家大膽嘗了嘗,黯然說了兩字
    古墓是以前盜賊最喜歡的一處地方,甚至有了「漢墓十室九空」的說話,目前我國大多數的考古挖掘都是搶救性發掘,僅存的文物都有非凡的意義,因而考古專家對於古墓的一切都非常重視,一考古專家在古墓中發掘到一瓶千年老酒,大膽嘗了嘗,黯然說了兩字。
  • 千年古墓裡竟有「活物」?考古隊進入古墓墓室,發現十幾條活鯰魚
    這些人在去世之前都會給自己修建一個非常豪華的古墓,然後在裡面放置大量的寶貝,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古人普遍認為,人在死後還會有靈魂的存在,可以繼續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已經認識到了更多的奧秘,基本上不再相信靈魂的存在。
  • 西藏吉祥天母肉身千年不腐,指甲居然仍在生長!
    我知道僧人不會說謊,可心裡還是覺得他在誇大其辭,也並不相信所謂「千年肉身」這種離奇的說法。我自然聽說過,馬王堆等幾處,我國出土的古代墓穴中有完整的屍身,朋友的故鄉荊州也有一具西漢男屍。 作為考古的重大發現,他們都在博物館裡得到精密的保護,多少專家日夜研究。而謝竹林,拉薩河畔的一座鮮為人知的小寺院,就算有一尊女肉身像,又有什麼條件加以保存呢?
  •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
  • 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文物卻一件也沒丟,專家打開石棺後恍然大悟
    死者不遠葬,墳墓多繞村。——《朱陳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盜墓筆記》或者鬼吹燈系列的小說,「發丘印,摸金符,護身不護鬼吹燈。」但這也並不代表著不存在,一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裡面的文物卻一件也沒有丟失,專家打開石棺後才恍然大悟。我國的文物不是在博物館看到,就是在某些古玩市場或文玩黑市看到。博物館內的文物大多是由民間發現上報文物部門,而古玩市場與黑市的文物大多是盜墓者偷盜而來,或者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的。
  • 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講述穿越千年葬俗,探秘貴州洞中奇棺
    洞葬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上千年,在第七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中,貴州將洞葬文化列入文化遺產保護範圍。在當天的講座現場,李飛館長講到:作為長江與珠江水系分水嶺的貴州,也是懸棺葬與巖洞葬的分野之地。雖都葬在崖上,但巖洞葬一般使用碩大的天然溶洞放置棺木,不加掩埋,少則數具,多達數百具,因此又稱 " 洞棺葬 "。
  • 工地挖出千年古墓,棺材上寫著「開者即死」,專家打開後嘖嘖稱嘆
    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我們才能夠發現那些保存完善的,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的陵墓。建築工人無意之中發現古墓西安是個很神奇的地方,由於不少帝王都在此地建立朝都,所以考古學家們也從西安地下挖出了不少價值連城的寶物,以及一些神秘的古墓。
  • 古墓發現遼代版「金縷玉衣」,考古專家:下面埋著南院大王蕭峰
    康平縣文管所接到電話後,帶著考古隊驅車趕到勘察,其中幾座古墓都打了盜洞,外面散落著石頭和幾把鐵鏟,這群盜墓賊有備而來,很可能已經進入主墓室了。但考古專家還是給出一個大膽的猜測:這是遼代南院大王的家族墓,這位南院大王不是別人,正是《天龍八部》裡面蕭峰的原型!
  • 江西出土一座千年古墓,發現46名陪葬女子,開棺後的景象令人沉思
    這一制度在我國兜兜轉轉,曾經多次被廢除又多次重新使用,而2006年江西出土的一座千年古墓中,竟然發現了46名陪葬女子,除了她們,還有更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2006年12月30日,江西靖安縣李家村的村民,在李洲坳山下挖土時,挖出來一個非常古怪的青銅器,雖然青銅器的身上布滿了銅鏽,但是依舊可以看得到精美的紋飾和銘文。村民知道這可能是文物,於是上報到縣裡。
  • 60年弦歌不輟 這裡走出了四川考古的「半壁江山」
    該文以出土古文字材料與古代典籍及實物相互對照,解決了兩千年來學者們一直莫衷一是的耒耜形制和功用問題,成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名篇。  徐中舒不僅在研究中廣泛利用考古學上的各種發現和研究成果,還對考古材料本身作了不少獨立的研究,提出許多很有價值的獨特見解。  川大考古的另一位奠基人馮漢驥,早年留學美國,取得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哲學博士學位。
  •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 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楊家灣墓群衛星圖華聲在線5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劉靜 喻冠男)近日,在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的北部山上發現古墓群。目前考古專家已對其中的一座東漢古墓葬完成發掘,出土了鐵釜、陶罐等13件文物。另有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正在發掘。古墓葬呈長方形,青磚砌築,墓室長2米、寬約1米,帶斜坡墓道。據了解,早在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寧鄉市文物部門就在該地段發現了疑似古墓群。今年5月,為配合寧韶高速公路建設,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寧鄉市文旅廣體局對楊家灣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 洛陽警方成功打掉兩個盜挖古墓葬的犯罪團夥!
    近年來,隨著群眾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和公安機關嚴打文物犯罪力度的加大,盜竊田野文物、盜掘古墓葬案件逐年下降。但受利益驅駛,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覬覦地下文物,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盜掘地下文物。近日,我市公安機關縝密偵查,成功打掉兩個盜挖古墓葬的犯罪團夥,7名涉案成員被抓獲歸案並依法刑事拘留。2020年6月1日上午,我市公安機關接群眾報警稱,位於偃師市首陽山鎮保莊村生產地內有多處探洞,懷疑有人在盜掘古墓。接到報案後,刑偵大隊民警深入保莊村生產地開展秘密偵查,發現在保莊村南、北生產地內確有一些新鮮探洞,說明夜晚有人在此探掘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