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美食攻略,走入美麗的黃山,一定不能錯過的4種美食!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上的景色真的特別美,比泰山多了自然美景,比華山又多了幾分柔情。到安徽黃山一定要去堅持登上黃山,在山頂搭個帳篷早上早起等待著太陽的升起,雖然很辛苦別提是有多開心。安徽還有很多特色美食,別傻傻的只是爬個山就回去了,這些美食你會錯過麼?今天,帶你一起感受古色古香的徽菜魅力。
黃山臭鱖魚
臭鱖魚在徽州的「鮮」裡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鱖魚在選料上也是十分講究,三四月份桃花盛開的季節,這時的鱖魚肉質特別肥美,母親在市集上精挑細選大小均勻的鱖魚,在小溪邊清洗乾淨後拿回家晾晾水分,粗鹽拌著花椒炒熟之後,擦抹每條魚的魚身,加上生薑大蒜,愛吃辣的還會加上大把鮮椒末,活勻後在木桶裡碼好,上面再壓一些石塊,母親每天將魚翻動一次,讓魚入味均勻,醃製的時間隨季節而變,夏季浸五六天即可,冬天需要20天至一個月,醃好的魚身呈銅綠色,魚鰓發紅,散發淡淡的臭味,這也成了徽州味道的一種。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
冬瓜餃
由屯溪迎春館創立,已有百年歷史。餡心以冬瓜為主料,配豬肉、火腿、香菇、麻油等炒燴,然後加澱粉勾芡而成。餃子包好後上籠蒸,蒸熟後,餡松嫩,微帶滷汁和冬瓜清香,鮮美可口。
虎皮毛豆腐
毛豆腐是徽州傳統名菜。因利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故稱「毛豆腐」。豆腐在發酵中蛋白質分解成多種胺基酸,味道較一般豆腐鮮美,因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虎皮毛豆腐」的做法是「毛豆腐」先入鍋煎炕至兩面黃,再加調味品燒燴,食用時蘸辣椒醬。此菜鮮醇爽口,氣味芳香,吃時別有一番情趣。
黃山燒餅
黃山燒餅形似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又名蟹殼黃。它是採用熬煉七八成熟的菜籽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層次的面卷,選梅乾菜和肥膘肉做陷,芝麻撒面,然後放入特製的大爐中,貼於爐壁,烤熟取出。剛出爐的「蟹殼黃」,不待入口,便覺得香味濃烈,咬一塊,既酥又脆,層層剝落,滿口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