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很華貴的龍袍,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龍袍到底長什麼樣,真的有史書上記載的那樣華貴嗎?
答案是真的,我國曾出土過明朝的一些龍袍,從這些龍袍上我們可看出當時的皇帝穿著是多麼的奢華。
皇帝龍袍是專人專供製作
明朝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量體裁衣而成,是要根據皇帝的身高體重等數據來制定龍袍的。這些尺寸定好之後,就會有專門的人員來挑選面料。用織造機直接將袍子的面料織好,再根據原來就設定要的面料尺寸直接裁剪而成,最後將這些裁剪好的部分拼接起來,這樣一件嶄新的龍袍就這樣製作完成了。
當然,這些龍袍也不是隨便誰都有資格來製造的,必須要經過江南織造之手來製作龍袍的面料,用的材料也是皇家專用的雲錦,普通人是不可以用的。它很像天上的雲彩,而且色澤十分美麗,所以得名雲錦。
龍袍上大小17條龍
在明朝,龍袍上共有17條大大小小的龍,必須要保證皇帝穿上龍袍之後有兩條龍的龍頭一個在胸前一個在背後,兩條龍的交匯之處一定是在頸部,這種圖案是叫做喜相逢。
還有個講究之處,這龍袍上不管是從正面看還是從反面看,都能看到5條大龍,另外在衣襟裡面還繡著一條大龍,總共加起來一共是9條大龍,9和5正好印證了皇帝九五之尊的說法。
由此可見皇帝的龍袍製作有多嚴格,不光上面說的,這17條瀧的大小和在龍袍上的位置都是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否則的話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黃金龍袍,彰顯皇族氣息
中國還出土過一件皇帝祭天時穿的龍袍,這件龍袍就是大家熟知的黃金龍袍。當時,考古學家估算這件龍袍在地底下埋藏了已經有三百多年了,紅色的面料早已腐蝕褪色了,但是唯有那龍袍上17條龍依舊是栩栩如生,燦爛輝煌,黃袍真的這麼神奇嗎,到底是怎麼織成的,專家都驚呆了,後來經過檢測才知道,原來這17條栩栩如生,金光燦燦的龍是黃金織成的。
黃金製成金線,然後織成龍袍上的龍,這是多麼高超的技藝啊。為什麼要用黃金做衣服呢,顯而易見黃金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一種貴金屬,所有人嚮往的東西,很能代表皇室的高貴地位。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黃金是一種不褪色的金屬,不容易弄髒有汙漬。古代皇帝的衣服都是一次性的從來不洗,髒了就再換一件,這樣一件耐髒的黃金衣就很方便了。
龍袍的黃金線是如何製作而成的
在古代製作真金做成的金線,是相當的費功夫的。首先你要把金子打成薄薄的一片金箔。兩個工匠一起掄著錘子一人一下砸打著金塊,可能需要幾萬次的打磨,你才能把一塊很厚重的金子打成輕如紙片的金箔。你知道這樣的一片金箔有多厚嗎?專家有測量過,大概只有0.1毫米的厚度。這樣厚度的一個金箔紙居然韌性十足,不容易斷裂,這才是讓人稱奇的地方。
打成金箔只是造真金線的一個小小的工藝,做龍袍需要的工藝遠不止這些,它的製作工藝有上百道,經過一系列的工藝加工沒然後與蠶絲來互相纏繞製作。最後就成為了製作龍袍上的真金線。
這種製作工藝也是獨特的,不允許洩密的,皇室專用,這也是檢驗龍袍真假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的一件凝聚了工匠心血龍袍才得以私密的傳承下來。